380 likes | 579 Views
中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现状与展望. 国家林业局 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 胡章翠 主任. 一、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基本情况. 1. 植物新品种和 植物新品种权.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植物新品种权,是指完成育种的单位 或者 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 2.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 为保护植物新品种权,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促进农业、林业发展, 1997 年 10 月,国家颁布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 。
E N D
中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现状与展望 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 胡章翠 主任
一、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基本情况 1.植物新品种和植物新品种权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植物新品种权,是指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
2.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 为保护植物新品种权,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促进农业、林业发展,1997年10月,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1999年8月,林业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 1999年4月,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UPOV),成为UPOV的第39个成员国。 1999年4月至2013年1月,国家林业局分五批共发布了198个属种的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
3.国家林业局负责审批的植物种类 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1997年成立了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导小组及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1999年4月开始受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权申请。负责受理和审查的植物种类包括: 林木 木质藤本 木本观赏植物 木本油料、饮料、调料、木本药材等 竹 果树(干果部分)
6.实质审查的方式和内容 实质审查的内容 特异性 稳定性 一致性 专家对云南通海丽都公司申请的月季新品种进行实质审查 专家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申请的 “中成4号”杨树新品种进行实地审查 2014/9/22 8
7.授予品种权 经实质审查后,符合《条例》规定的品种权申请,由国家林业局做出授予品种权的决定,向品种权申请人颁发品种权证书,予以登记和公告。品种权自作出授予品种的决定之日起生效。 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开幕式上为品种权人颁发 《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植物新品种权公报 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8.品种权的保护期限 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是有期限的,自授权之日起,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为20年,其他植物为15年。 9.收费项目及标准
二、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进展 加强林业植物新品种培育,鼓励单位和个人积极培育和开发植物新品种。稳步推进植物新品种权受理和审查工作,林业植物新品种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增加 截至2013年底,已受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申请1261件,授予植物新品种权658件。 健全林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1.林业植物新品种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增加
建立健全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测试机构的条件能力建设,制定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有效提高了审查测试能力。建立健全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测试机构的条件能力建设,制定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有效提高了审查测试能力。 (1)测试指南 测试指南 2.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DUS测试体系不断完善
(2)测试机构 加快建设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机构和保藏机构。已建成了1个林业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3个分中心、2个分子测定实验室和5个专业测试站,初步形成了林业植物新品种测试体系。 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分子测定实验室
(3)能力建设 网站 图书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网站 《中国林业植物授权新品种》图书
培训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管理培训班 林业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编制技术培训班
3.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3.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为落实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国家林业局开展了打击制售假劣林木种苗和保护植物新品种权专项行动。 重点开展 了“美人榆”、“全红杨”等新品种的维权执法工作,有效打击了植物新品种侵权行为。 国家林业局打击制售假劣种苗和保护新品种权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
多次开展植物新品种保护与执法方面的调研和专题培训,深入了解育种者和种苗单位存在的实际困难,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保护活动。 建立了林业植物授权品种基因图谱数据库,为执法取证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林业局抽查打击植物新品种侵权工作座谈会
各地林业部门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健全了植物新品种权的行政执法体系、加强了植物新品种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和宣传培训工作,以形成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强大态势,共同营造有利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治环境。 2006年获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授权的“美人榆”2013年获美国植物专利授权。
4.林业植物新品种的转化运用能力明显提高 建立了林业植物新品种权转化运用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开展林业授权植物新品种应用情况调研,多次召开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应用交流研讨会、植物新品种职务育种座谈会,在会上发布和推介新的授权植物新品种,有效促进了林业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开展了油茶、茶花授权新品种转化应用试点。 国家林业局举办林业植物新品种发布推介会 林业植物新品种领域职务育种制度座谈会
上海市林业总站与南京林业大学共同培育的东方杉新品种,不仅具有速生抗风、耐盐碱、耐水湿的特性,而且树形优美,景观效果好,为沿海防护林和城市森林建设提供了新的优良品种。2007年获美国植物专利授权。上海市林业总站与南京林业大学共同培育的东方杉新品种,不仅具有速生抗风、耐盐碱、耐水湿的特性,而且树形优美,景观效果好,为沿海防护林和城市森林建设提供了新的优良品种。2007年获美国植物专利授权。 新桉1号、2号等桉树新品种已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推广种植 丹红杨、巨霸杨新品种已在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川、贵州等地推广种植 • 桉树、杨树等新品种已成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主要树种。
红如意石榴授权品种转让 中宁系列核桃新品种推广应用于全国核桃主产8省区的169县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的赤霞、朝霞2个油茶授权品种转化应用试点 • 板栗、核桃、枣等经济林新品种为维护国家粮油安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植物园的玫玉、小粉玉2个茶花授权新品种转化应用试点上海植物园的玫玉、小粉玉2个茶花授权新品种转化应用试点 • 月季、茶花、牡丹、海棠等花卉新品种带动了花卉产业发展,美化了人民生活。 ‘玉立’等3个木瓜海棠新品种的产业化 ‘金玉’等10个月季新品种主要出口国际市场
5.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合作交流成效显著 (1)国际履约 国家林业局认真履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UPOV),先后承办了6次植物新品种保护国际会议,开展履约研究,参与UPOV理事会和技术工作组会议。 完成了山茶属、丁香属和牡丹3项国际测试指南编制,承担核桃属国际测试指南编制工作。 国家林业局代表会见UPOV副秘书长Peter button
(2)合作交流 与韩国、日本及东盟10国共同建立了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坛,参与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坛各项活动。 与欧盟、荷兰、德国、日本、韩国等开展多边和双边合作交流与人员培训。 广泛参与中欧、中瑞、中日韩等多边和双边保护知识产权对话及谈判。 UPOV测试及分子技术会议 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坛第二次会议
三、林业授权植物新品种分析 截至2013年底,国家林业局已受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申请1246件,授予植物新品种权658件。授权量从1999年的6件迅速增加到2013年的162件、2013年的158件。 近五年(2009-2013),林业植物新品种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679件和419件,比前五年(2004-2008)分别增长127.9和118.9%。
1.植物类别分析 授权品种的植物类别以观赏植物为主 截至2013年底,林业授权植物新品种中观赏植物447件,占总量的68%,其次是林木128件,占总量的20%。 观赏植物主要以蔷薇属和杜鹃花属为主。
2.申请人国别分析 授权品种申请人以中国、德国为主 截至2013年底,中国申请人共获得525件林业植物新品种权,占总量的80%;国外有9个国家获得了133件植物新品种权,占总量的20%,授权量最多的是德国,共57件。 国外申请以蔷薇属和大戟属为主。
3.属种分析 授权品种以蔷薇属和杨属为主 截至2013年底,蔷薇属新品种187件,占总量的28%,杨属92件,占总量的14%。 蔷薇属新品种中国内申请占45%,杨属均为国内申请。
4.地域分析 授权品种按地域以北京、云南、浙江为主 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23个省(市)获得林业植物新品种权,授权量最多的是北京,共146件,占总量的28%,其次是云南和浙江,上海排第7位。 北京以杨属、云南以蔷薇属、浙江以杜鹃花属、上海以木瓜属、茶花属为主要授权品种。
5.品种权人分析 授权品种的品种权人以公司为主 截至2013年底,公司共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53件,占总量的38.4%,其次是科研院所142件(21.6%)和高等院校122件(18.5%)。 排名前3的品种权人分别是北京林业大学(79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43件)和德国科德斯月季育种公司(25件),昆明杨月季园艺公司(25件)。 1999-2013年林业授权植物新品种主要品种权人统计表
四、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展望 1. 发展机遇 (1)林业是国家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是国家生态安全的核心,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需要更多优质的林业植物新品种支撑。 (2)国土绿化,林农增收,城镇化建设,解决困难立地造林难题,挖掘林地潜力,需要以植物新品种的创制和转化运用为支撑。 目前,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3)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林业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积极培育开发高抗、优质和速生的林木新品种,推动育种成果转化为植物新品种权。(3)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林业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积极培育开发高抗、优质和速生的林木新品种,推动育种成果转化为植物新品种权。 (4)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加强了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执法,提高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意识,调动了育种者培育新品种的积极性。
2. 问题与挑战 • 一是林木繁育大多采用无性繁殖,保密性差,易模仿,可复制。 • 二是侵权后,调查取证难,导致维权困难。 • 三是林业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测试能力有待提高。 无性繁殖,保密性差 新品种 保护 培育和 测试能 力有待 提高 侵权后,取证难
3. 对策与措施 (1)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逐步增加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扩大林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范围。 (2)健全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快测试指南编制,完善已知品种数据库,加强测试机构的合理布局和条件能力建设,提高审查测试能力。 (3)加强林业植物新品种培育,稳步推进林业植物新品种权受理和审查工作,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林业植物新品种的申报和审批效率,使林业植物新品种尽快得到有效保护。
(4)健全林业植物新品种权行政执法体系,完善执法协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重点查处侵犯植物新品种权和假冒授权品种的案件,维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4)健全林业植物新品种权行政执法体系,完善执法协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重点查处侵犯植物新品种权和假冒授权品种的案件,维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 (5)认真履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UPOV)》,开展履约和测试技术研究,承担国际测试指南编制工作,参与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坛活动,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共同推动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
林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林业局将全面推进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提升林业植物新品种的创制、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通过5-10年的努力,使中国林业植物新品种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转化运用效果明显增强,新品种测试体系布局合理,管理和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