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 共 同 的 岁 月 —— 孙 中 山 宋 庆 龄 在 莫 利 爱 路 寓 所 》

《 共 同 的 岁 月 —— 孙 中 山 宋 庆 龄 在 莫 利 爱 路 寓 所 》. 莫利爱路寓所(今香山路 7 号上海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和宋庆龄,近代中国的两位世纪伟人。 一九一五年十月廿五日,他们订约结婚,比翼双飞。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他们生离死别,阴阳两隔。 上海莫利爱路寓所是他们共同生活时间最长的居所, 在这里,有家庭生活的宁静温馨; 在这里,也有共同生死的笃爱弥坚; 在这里,有对未来中国蓝图的构划和设计; 在这里,也有对国共合作前途的探索和促进。 上海莫利爱路寓所见证了他们相濡以沫的十年之爱,也见证了他们携手并肩共同走过的艰难岁月。

asabi
Download Presentation

《 共 同 的 岁 月 —— 孙 中 山 宋 庆 龄 在 莫 利 爱 路 寓 所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共同的岁月——孙中山宋庆龄在莫利爱路寓所》《共同的岁月——孙中山宋庆龄在莫利爱路寓所》

  2. 莫利爱路寓所(今香山路7号上海孙中山故居)莫利爱路寓所(今香山路7号上海孙中山故居)

  3. 孙中山和宋庆龄,近代中国的两位世纪伟人。 一九一五年十月廿五日,他们订约结婚,比翼双飞。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他们生离死别,阴阳两隔。 上海莫利爱路寓所是他们共同生活时间最长的居所, 在这里,有家庭生活的宁静温馨; 在这里,也有共同生死的笃爱弥坚; 在这里,有对未来中国蓝图的构划和设计; 在这里,也有对国共合作前途的探索和促进。 上海莫利爱路寓所见证了他们相濡以沫的十年之爱,也见证了他们携手并肩共同走过的艰难岁月。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两位伟人的情感时间,走进两位伟人曾经历过的那段历史。

  4. 第一章:伟人世纪缘

  5. 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缘分始于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的交往。1894年,孙中山与宋耀如相识,从此成为志同道合、终生不渝的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缘分始于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的交往。1894年,孙中山与宋耀如相识,从此成为志同道合、终生不渝的 革命同志。 孙中山宋庆龄保存的宋耀如照片

  6. 由于孙中山与宋耀如的交往,年幼的宋庆龄从小就从父亲那里得知了孙中山的革命事迹和高尚品德,并深怀仰慕之情。由于孙中山与宋耀如的交往,年幼的宋庆龄从小就从父亲那里得知了孙中山的革命事迹和高尚品德,并深怀仰慕之情。 年轻时的宋庆龄

  7.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此时,宋庆龄正在美国求学。她听到消息后,兴奋不已,立即写下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此时,宋庆龄正在美国求学。她听到消息后,兴奋不已,立即写下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 宋庆龄所撰《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

  8. 宋氏姐弟在美国求学时的合影

  9. 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败后的孙中山、宋耀如等革命党人被迫流亡日本,革命陷入低潮。同月,大学毕业后的宋庆龄赴日本探望家人。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败后的孙中山、宋耀如等革命党人被迫流亡日本,革命陷入低潮。同月,大学毕业后的宋庆龄赴日本探望家人。 宋庆龄大学毕业照

  10. 1914年9月,宋庆龄接替姐姐宋蔼龄,担任了孙中山的英文秘书。热爱祖国和献身革命的共同理想,促使两人走到了一起。从相识相知心相惜,终于走到了相爱相守结连理。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和宋庆龄在日本东京著名律师和田瑞家中举行了简单的婚礼。1914年9月,宋庆龄接替姐姐宋蔼龄,担任了孙中山的英文秘书。热爱祖国和献身革命的共同理想,促使两人走到了一起。从相识相知心相惜,终于走到了相爱相守结连理。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和宋庆龄在日本东京著名律师和田瑞家中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孙中山宋庆龄结婚誓约书

  11. 孙中山宋庆龄婚后在日本东京的合影

  12. 孙中山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一生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他们夫妇也是孙中山和宋庆龄的证婚人。孙中山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一生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他们夫妇也是孙中山和宋庆龄的证婚人。 1916年4月24日,孙中山、宋庆龄及梅屋夫人德子的合影

  13. 1916年,婚后的孙中山宋庆龄先后自日本回到上海,租赁了环龙路63号(今南昌路59号)为寓所。1916年,婚后的孙中山宋庆龄先后自日本回到上海,租赁了环龙路63号(今南昌路59号)为寓所。 环龙路63号孙中山寓所旧影

  14. 第二章:精诚同忧乐

  15. 1917年7月,孙中山离开上海,南下广州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领导护法运动。1918年5月,因受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取道台北赴日,准备回到上海。1917年7月,孙中山离开上海,南下广州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领导护法运动。1918年5月,因受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取道台北赴日,准备回到上海。 孙中山致汪精卫询问上海可否居住的电报

  16. 1918年6月,宋庆龄电告孙中山,经与法国领事交涉,可以来沪居住。26日,孙中山抵沪,入住法租界莫利爱路29号寓所。从此,这里便成为孙中山和宋庆龄在上海的家。1918年6月,宋庆龄电告孙中山,经与法国领事交涉,可以来沪居住。26日,孙中山抵沪,入住法租界莫利爱路29号寓所。从此,这里便成为孙中山和宋庆龄在上海的家。 “孙中山抵沪入住莫利爱路寓所”的报道

  17. 上海莫利爱路寓所,是1917年初由四位加拿大华侨集资购买赠给孙中山的。在这里,他开始了与宋庆龄“守望相助亲无间”的居家生活。上海莫利爱路寓所,是1917年初由四位加拿大华侨集资购买赠给孙中山的。在这里,他开始了与宋庆龄“守望相助亲无间”的居家生活。 孙中山在莫利爱路寓所前的留影

  18. 在莫利爱路29号寓所,孙中山潜心著述,并将机要文件、来往函电和对外联络等工作交由宋庆龄处理。在莫利爱路29号寓所,孙中山潜心著述,并将机要文件、来往函电和对外联络等工作交由宋庆龄处理。 宋庆龄使用过的打字机

  19. 宋庆龄对孙中山的关爱无微不至,使孙中山过上了有规律的生活。清晨,宋庆龄常常陪同孙中山在花园内锻炼身体。因长期为革命奔走,孙中山患有严重的胃病,在宋庆龄体贴入微的照顾下,胃病得以痊愈。宋庆龄对孙中山的关爱无微不至,使孙中山过上了有规律的生活。清晨,宋庆龄常常陪同孙中山在花园内锻炼身体。因长期为革命奔走,孙中山患有严重的胃病,在宋庆龄体贴入微的照顾下,胃病得以痊愈。 孙中山、宋庆龄和亲属在上海莫利爱路寓所餐厅合影

  20. 孙中山和宋庆龄生活非常俭朴。据孙中山身边的卫侍马湘回忆,当时孙中山一家人包括卫侍等一日菜金仅两元。宋庆龄曾在致友人的信中,叙述她和孙中山当时的俭朴生活:“我们每个月的开销从来不会超过300元,这其中包括衣食开销。”孙中山和宋庆龄生活非常俭朴。据孙中山身边的卫侍马湘回忆,当时孙中山一家人包括卫侍等一日菜金仅两元。宋庆龄曾在致友人的信中,叙述她和孙中山当时的俭朴生活:“我们每个月的开销从来不会超过300元,这其中包括衣食开销。” 宋庆龄致黎照寰信 马湘的回忆

  21. 孙中山在致康德黎夫人的信中说:“目前我正过着新生活,享受我以前所没有的——一种真正的家庭生活,以及一个伴侣,一个贤内助。”孙中山在致康德黎夫人的信中说:“目前我正过着新生活,享受我以前所没有的——一种真正的家庭生活,以及一个伴侣,一个贤内助。” 孙中山宋庆龄结婚4周年在上海的合影

  22. 1918年6 月,孙中山入住上海莫利爱路寓所后,在宋庆龄的支持帮助下,着手撰写《孙文学说》。孙中山在书中强调了“行易知难”的哲理,对辛亥革命以来的革命活动作了系统总结。 《孙文学说》序言手稿 孙中山赠送给宋庆龄母亲倪桂贞的《孙文学说》

  23. 1918年6月,孙中山在上海莫利爱路寓所,开始将他酝酿多年的全面振兴中国经济的思想进行系统梳理,最后撰成《实业计划》一书。1918年6月,孙中山在上海莫利爱路寓所,开始将他酝酿多年的全面振兴中国经济的思想进行系统梳理,最后撰成《实业计划》一书。 孙中山用英文撰写的《实业计划》序手稿

  24. 《实业计划》绘就了一幅发展国民经济的总计划和振兴中国实业的宏伟蓝图。《实业计划》绘就了一幅发展国民经济的总计划和振兴中国实业的宏伟蓝图。 孙中山亲笔修改的《中国铁路全图》

  25. 宋庆龄常陪孙中山读书、写作到深夜。她回忆道:“我的丈夫有很多书,他的室内四壁挂满了各种地图。每晚,他最喜爱的事,是铺开巨幅中国山水、运河图,弯腰勾出渠道、港口、铁路等等。”宋庆龄常陪孙中山读书、写作到深夜。她回忆道:“我的丈夫有很多书,他的室内四壁挂满了各种地图。每晚,他最喜爱的事,是铺开巨幅中国山水、运河图,弯腰勾出渠道、港口、铁路等等。” 孙中山使用过的曲线板,地图、放大镜、参考书籍等

  26. 《实业计划》是孙中山用英文写成的,1920年7月完稿。《实业计划》是孙中山用英文写成的,1920年7月完稿。 孙中山宋庆龄珍藏的英文本《实业计划》

  27. 《实业计划》中文稿由朱执信、廖仲恺、马君武等人翻 译,于1919年开始在《建设》杂志第一卷第一号上连载。 廖仲恺翻译《实业计划》的译文手稿

  28. 《孙文学说》《实业计划》与《民权初步》,合编为《建国方略》。宋庆龄担当了该书的资料搜集、书稿抄写和译述等工作。《孙文学说》《实业计划》与《民权初步》,合编为《建国方略》。宋庆龄担当了该书的资料搜集、书稿抄写和译述等工作。 《建国方略》 1917年4月出版发行的《会议通则》

  29. 据宋庆龄回忆:“孙中山通常是从早上八点开始工作直到夜里十一点,而且他也从来没有时间安排午睡。他总是专心于工作、写作、会见国民党员,或者埋首于阅读和绘制地图。”孙中山爱好读书,他曾对日本友人说:“余一生嗜好,除革命外惟读书而已。余一日不读书即不能生活。”据宋庆龄回忆:“孙中山通常是从早上八点开始工作直到夜里十一点,而且他也从来没有时间安排午睡。他总是专心于工作、写作、会见国民党员,或者埋首于阅读和绘制地图。”孙中山爱好读书,他曾对日本友人说:“余一生嗜好,除革命外惟读书而已。余一日不读书即不能生活。” 孙中山使用过的眼镜 孙中山阅读过的部分书籍

  30. 孙中山在莫里爱路寓所,在宋庆龄的照顾下“著书立说绘宏图”,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孙中山在莫里爱路寓所,在宋庆龄的照顾下“著书立说绘宏图”,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孙中山亲笔修改过的《中国铁路全图》

  31.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孙中山指示《民国日报》总编辑邵力子,要大力宣传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行动。五四运动期间,宋庆龄多次陪同孙中山,在莫利爱路寓所接见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许德珩、上海学生联合会何葆仁、朱仲华等人,并打字记录谈话内容。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孙中山指示《民国日报》总编辑邵力子,要大力宣传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行动。五四运动期间,宋庆龄多次陪同孙中山,在莫利爱路寓所接见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许德珩、上海学生联合会何葆仁、朱仲华等人,并打字记录谈话内容。 孙中山为朱仲华的题字“天下为公” 《民国日报》

  32. 1919年7月,广东军政府镇压响应北京五四运动的群众,宋庆龄根据孙中山的授意,代为起草《致广东军政府电》,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工学界代表。1919年7月,广东军政府镇压响应北京五四运动的群众,宋庆龄根据孙中山的授意,代为起草《致广东军政府电》,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工学界代表。 《致广东军政府电》稿

  33. 1920年1月29日,孙中山在《致海外国民党人函》中高度评价五四运动,赞扬学生反帝爱国、团结一致的斗争精神。1920年1月29日,孙中山在《致海外国民党人函》中高度评价五四运动,赞扬学生反帝爱国、团结一致的斗争精神。 《致海外国民党人函》

  34. 在莫里爱路寓所,孙中山策划和指挥了第二次护法运动。在这里,他接见部下,批阅各方来函,部署南方作战事宜。在莫里爱路寓所,孙中山策划和指挥了第二次护法运动。在这里,他接见部下,批阅各方来函,部署南方作战事宜。 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寓所同章炳麟、胡汉民、汪精卫、朱执信等合影

  35. 孙中山在莫利爱路寓所与蒋介石谈论国内形势、商讨指挥粤军及讨伐桂系战事等问题。孙中山在莫利爱路寓所与蒋介石谈论国内形势、商讨指挥粤军及讨伐桂系战事等问题。 蒋介石赠宋庆龄的照片

  36. 1919年8月7日,广州军政府与北方军阀私订牺牲国会利益的秘约,并指挥军警枪击爱国公民。孙中山极为愤慨,致电广州国会,辞去政务总裁一职。1919年8月7日,广州军政府与北方军阀私订牺牲国会利益的秘约,并指挥军警枪击爱国公民。孙中山极为愤慨,致电广州国会,辞去政务总裁一职。 孙中山在林伯渠来信上的批语,指出当时所谓南北议和实质上是“借和议以分赃”。

  37.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在上海正式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公布了新的《中国国民党规约》,设国民党本部于上海环龙路44号(今南昌路180号),孙中山任总理。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在上海正式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公布了新的《中国国民党规约》,设国民党本部于上海环龙路44号(今南昌路180号),孙中山任总理。 国民党本部旧址 中国国民党党证 。

  38. 1920年10月底粤军克复广州,11月25日,孙中山偕宋庆龄等离开上海往广州。1921年5月5日,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1920年10月底粤军克复广州,11月25日,孙中山偕宋庆龄等离开上海往广州。1921年5月5日,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 孙中山和唐绍仪在赴粤轮船上合影 宋庆龄在赴粤轮船上留影

  39. 第三章:笃爱共死生

  40.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发动叛乱,炮轰广州观音山粤秀楼总统府。孙中山在宋庆龄等人的掩护下,先行脱险,登上永丰舰指挥平叛。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发动叛乱,炮轰广州观音山粤秀楼总统府。孙中山在宋庆龄等人的掩护下,先行脱险,登上永丰舰指挥平叛。 永丰舰(后改名中山舰)

  41. 宋庆龄在掩护孙中山脱险后,在卫侍马湘等人掩护下离开总统府,三天后也辗转登上永丰舰与孙中山会合。宋庆龄在掩护孙中山脱险后,在卫侍马湘等人掩护下离开总统府,三天后也辗转登上永丰舰与孙中山会合。 1923年8月14日孙中山宋庆龄在永丰舰上为纪念蒙难一周年同官兵的合影

  42. 1922年6月25日,宋庆龄由孙科和戴恩赛陪同,先行回到上海。在上海撰写了《广州脱险》一文,叙述历险经过。1922年6月25日,宋庆龄由孙科和戴恩赛陪同,先行回到上海。在上海撰写了《广州脱险》一文,叙述历险经过。 《广州脱险》英文原稿

  43. 孙中山于1922年8月14日回到上海,与宋庆龄会合。在经历了生死离别后,孙中山在莫利爱路寓所书房为宋庆龄写下了“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的联句。孙中山于1922年8月14日回到上海,与宋庆龄会合。在经历了生死离别后,孙中山在莫利爱路寓所书房为宋庆龄写下了“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的联句。 孙中山书赠宋庆龄对联的册页

  44. 1922年8月,经历了生死考验的孙中山和宋庆龄先后返回上海,第二次入住莫利爱路寓所。1922年8月,经历了生死考验的孙中山和宋庆龄先后返回上海,第二次入住莫利爱路寓所。 孙中山和宋庆龄脱险后在莫利爱路寓所前的留影

  45. 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决定有条件地接受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提出的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意见,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决定有条件地接受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提出的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意见,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李大钊致胡适关于孙中山抵沪后之态度函

  46. 8月23日,宋庆龄陪同孙中山在上海莫利爱路寓所二楼书房与李大钊会晤,讨论“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问题”。不久,李大钊由孙中山亲自主盟,正式加入中国国民党。8月23日,宋庆龄陪同孙中山在上海莫利爱路寓所二楼书房与李大钊会晤,讨论“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问题”。不久,李大钊由孙中山亲自主盟,正式加入中国国民党。 李大钊

  47. 对于孙中山和李大钊的交往,宋庆龄写道:孙中山“特别钦佩和尊敬李大钊”,认为李大钊是“真正的革命同志”,因而“总是欢迎他到我们家来”。对于孙中山和李大钊的交往,宋庆龄写道:孙中山“特别钦佩和尊敬李大钊”,认为李大钊是“真正的革命同志”,因而“总是欢迎他到我们家来”。 宋庆龄的《孙中山和他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一文原稿

  48. 在莫利爱路寓所居住期间,孙中山在此接见苏俄代表和中国共产党代表,探索新的革命道路,筹划改组国民党。8月25日,孙中山在寓所与马林会晤,马林向孙中山通报了西湖会议的有关决定。孙中山马林就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同苏俄结盟等事项进行了交谈。在莫利爱路寓所居住期间,孙中山在此接见苏俄代表和中国共产党代表,探索新的革命道路,筹划改组国民党。8月25日,孙中山在寓所与马林会晤,马林向孙中山通报了西湖会议的有关决定。孙中山马林就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同苏俄结盟等事项进行了交谈。 马 林

  49. 1923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上海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和《中国国民党党纲》,宣布以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建国纲领。1923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上海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和《中国国民党党纲》,宣布以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建国纲领。 。 刊有宣言和党纲的《民国日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