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組員: A97260010 羅玉婷 A97260031 陳世冠 A97260032 蔣受勳 A97260058 蔣佳芸

三合一就業安全網 和職訓分析. 組員: A97260010 羅玉婷 A97260031 陳世冠 A97260032 蔣受勳 A97260058 蔣佳芸. 大綱. 前言 三合一就業安全網 就業服務 失業給付 職業訓練 職業教育 參考資料. 前言. 台灣失業率 的問題 - 降至 3% 以下 !? 成為亞洲四小龍 - 產業轉型

Download Presentation

組員: A97260010 羅玉婷 A97260031 陳世冠 A97260032 蔣受勳 A97260058 蔣佳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合一就業安全網 和職訓分析 組員:A97260010 羅玉婷 A97260031 陳世冠 A97260032 蔣受勳 A97260058 蔣佳芸

  2. 大綱 • 前言 • 三合一就業安全網 • 就業服務 • 失業給付 • 職業訓練 • 職業教育 • 參考資料

  3. 前言 • 台灣失業率的問題-降至3%以下!? • 成為亞洲四小龍-產業轉型 我們先從造就技術勞工的技職教育開始,根據歷史的演變去看整個技職教育的興衰,然後再去看政府為了失業人口而採取的失業補助,這項政策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最後政府創辦職訓所想降低高失業人口,進而減少領失業補助的群眾,探討這項機構是否有達到預期的成效。

  4. 三合一就業安全網 全面強化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功能 整合「失業給付」、「就業服務」及「職業訓練」 提供三合一單一窗口之全程就業服務

  5. 就業服務 就業服務介紹 就業服務歷史 就業服務缺點 未來展望

  6. 就業服務介紹 • 就業服務定義 狹義 廣義 • 就業服務目的 • 就業服務項目

  7. 就業服務歷史

  8. 86年至99年求職人數與失業率趨勢圖

  9. 就業服務缺點 • 當每一個地區都發展出本身的就業市場資訊系統時,則要想建立跨區域的就業媒合資訊系統將會變得比較困難,如此一來將嚴重影響求職民眾取得就業資訊的便利性與成本,導致求職者權益受損。 • 就業服務方案中,較缺乏針對青少年、弱勢婦女、身心障礙者以外的失業族群、如長期失業人口,提供更專業、細緻、有效的就業服務,使弱勢族群對於就業服務。 • 媒合工作效率低,因此求才廠商未等到適合人選,就已另行補實,造成求職者無法有效的再就業服務站找到工作,及求才的廠商無法有效的找到需要工作的人。 • 就業網缺點制式化的履歷,沒有個人特色。 • 就業服務站強調實體通路介紹的功能,不一定符合現代求職者以電子網路在家求職的需求。

  10. 未來展望 • 1.全民健康保險保費補助的合理性中高齡者輔導方式分齡(中齡者訓練;55歲以上中高齡者公共社區服務) • 2.強調失業求職者的再就業責任(求職者協議書) • 3.就業促進津貼整合,並簽訂雇主協定 • 4.長期失業者特別輔導,加強就業諮詢功能 • 5.職務再設計擴及其他對象

  11. 失業給付 失業給付資格與領取方式 失業給付各年核付金額 失業給付的影響

  12. 失業給付資格與領取方式 • 請領資格 • 非自願離職。 • 至離職退保當日前3年內,保險年資合計滿1年以上者。 • 具有工作能力及繼續工作意願。 • 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14日內仍無法推薦就業或安排職業訓練。

  13. 給付標準 失業給付每月按申請人離職辦理就業保險退保之當月起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60%發給,自申請人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之第15日起算。被保險人非自願離職退保後,於請領失業給付期間,有受其扶養之眷屬者,每1人按申請人離職辦理本保險退保之當月起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10%加給給付,最多計至20%。前項所稱受扶養眷屬,指受被保險人扶養之無工作收入之配偶、未成年子女或身心障礙子女。

  14. 給付期限 • 1.失業給付最長發給6個月。但申請人離職辦理就業保險退保時已年滿45歲或領有社政主管機關核發之身心障礙證明者,最長發給9個月。 • 2.中央主管機關於經濟不景氣致大量失業或其他緊急情事時,於審核斟酌失業率及其他情形後,得延長前項之給付期間最長至9個月,必要時得再延長之,但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但延長給付期間不適用第13條及第18條之規定。 • 3.前項延長失業給付期間之認定標準、請領對象、請領條件、實施期間、延長時間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15. 4.受領失業給付未滿前 3 項給付期間,再參加就業保險後之非自願離職者,得依規定申領失業給付。但合併原已領取之失業給付月數及依第 18 條規定領取之提早就業獎助津貼,以發給前 3 項所定給付期間為限。 • 5.依前 4 項規定領滿給付期間者,自領滿之日起 2 年內再次請領失業給付,其失業給付以發給原給付期間之二分之一為限。 • 6.依前項規定領滿失業給付之給付期間者,就業保險年資應重行起算。

  16. 7.就業保險年資應重行起算,係指就業保險年資並不影響被保險人原有之勞工保險年資。7.就業保險年資應重行起算,係指就業保險年資並不影響被保險人原有之勞工保險年資。 (1) 勞工保險與就業保險是兩種不同的社會保險制度,其保費計收與給付內容各不相同,但都由勞工保險局承辦。失業給付係屬就業保險之給付項目,依據就業保險法規定,就業保險年資重行起算,乃指被保險人於參加就業保險期間,依法繳納就業保險保險費之保險年資而言,與勞工保險之保險年資無關。 (2) 就業保險年資之重行起算,並不會影響被保險人老年給付時勞保年資之計算,未來被保險人退休時如符合勞保老年給付之請領規定,仍依法享有領取勞保老年給付之權益。

  17. 給付金額之扣除 • 申請人於受領失業給付期間另有工作者,其每月工作收入未超過基本工資者,其該月工作收入加上失業給付之總額,超過其平均月投保薪資 80 % 部分,應自失業給付中扣除。但總額低於基本工資者,不予扣除。

  18. 失業給付支付之範例 假設1:阿銘今年30歲,無妻子兒女,並與父母同住,就業公司不幸倒閉了,在他失業前6個月公司皆每月幫他投保金額是3萬元,保險年資滿一年以上,資歷也符合給付條件,未來半年中,有去尋找工作,但沒找到適合的工作,有申請求職證明。就這樣他未來6個月可領到的失業給付就是每個月30000x60%=18000元,18000X6=108000元的失業給付。 假設2:阿忠今年35歲,有擔任家管的妻子和讀小學的女兒和兒子,與假設1的阿銘遭遇同樣的情況,投保和資歷也ㄧ模一樣,卻無法找到薪資比失業給付還要高的工作,他因為有妻子和女兒和兒子,扶養人數為3人,1人增加10%的失業給付比例,但最多只能增加20%的比例,因此阿忠每個月可領取的失業給付為30000X(60+20)%=24000元,半年下來共獲得24000X6=144000元。

  19. 失業給付各年核付金額

  20. 各年失業给付與平均失業率

  21. 失業給付的影響 正面影響 1.維持失業者生活 負面影響 1.影響工作意願 2.勞力流動不完全 3.無法維持生活

  22. 何謂職訓局 職訓局存在的問題 未來展望 職業訓練

  23. 何謂職訓局 • 面對全球化與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產業結構與技術變遷快速,為提升我國競爭力,本局在勞委會政策指導下,辦理職業訓練,促進國民就業,並適時檢討外國人聘僱許可及管理政策,除兼顧社會面向及國家經濟發展需求,更以勞動力發展為目標,以勞動力的運用、提升及開發為策略,並以體系一元化,服務地方化的模式,建構精實的服務網絡。

  24. 職訓局主要工作 促進國民就業 維護特定對象及弱勢者就業 強化職業訓練 促進國際就業安全交流合作 外國人聘僱許可與管理

  25. 職訓局成效

  26. 職訓局成效

  27. 職業訓練年齡分布

  28. 職業訓練主要類別

  29. 職訓局存在的問題 • 訓練資源未有效整合 • 訓練與就業未密切配合 • 公共職訓機構營運欠缺市場競爭力 • 失業者參加適性職類訓練輔導諮商未落實

  30. 未來展望 • 落實經發會結論事項,擇其要者 • 進行職訓中心改造 • 擴大辦理職業訓練,各地就服中心配合失業認定、給付、就業服務、職業訓練三合一之服務,加強提供民眾適性之職業訓練諮商(詢)與推介。

  31. 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大事記 技術變遷對職業教育的影響 當前職業教育面臨的問題

  32. 職業訓練大事記

  33. 人力結構的變化 中級技術人員 高階技術人員 管理者 中級技術人員 熟練技術工人 基層技術人員

  34. 技術變遷對職業教育的影響 • (一)基層技術人力的需求量的銳減,使職業學校所培育的技術人力發生供過於求的現象,不利職校的發展。 • (二)人力素質提昇,就業市場要求的工作能力相對提高,許多傳統產業走入歷史,導致有些傳統的技能沒有作用,使職校之課程與教材教法受到嚴酷的考驗。 • (三)國民所得增加,不僅使職校學生不願意太早進入職場,而要求接受更高一層的進修機會,職業教育的就業目標,乃隨之調整,多數職校學生都有意願繼續升入四技二專,升學導向幾乎掩蓋了就業目標。 • (四)職業學校的進修管道偏窄,使原本有意願進入職校就讀之國中畢業生望而卻步,重新思考其他選項。

  35. 當前職業教育面臨的問題 • 職業教育體系的問題 • 對職業教育的刻板印象 • 政府的不重視

  36. 參考資料 • 領取失業給付者特質及其工作異動特性,陳威嘉(2003)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 行政院主計處 • 苦勞網 • 公立就業服務站服務品質研究─劉振勳(2010) • 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功能定位探討─胡欣野(2007) • 勞工局就業服務網站 • 職業訓練局統計資料庫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 中央研究院

  37.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