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65 Views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主要内容.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概述.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预防. 概述. 病毒性心肌炎( viral myocarditis ) 即由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时病变也可以累及 心包 或 心内膜 ,其病理特征为心肌细胞的坏死或变性。 常见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新生儿柯萨奇病毒 B 组感染可导致群体流行,其病死率可高达 50 %以上。. 发病机制.
E N D
主要内容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 概述 • 发病机制 • 诊断 • 治疗 • 预防
概述 •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即由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时病变也可以累及心包或心内膜,其病理特征为心肌细胞的坏死或变性。 • 常见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可导致群体流行,其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
发病机制 病毒的直接损害和免疫系统失衡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4.抗心肌自身抗体的作用 1.病毒的直接损害 5.细胞凋亡 病毒性心肌炎 2.免疫系统失衡 6.心肌胶原重构 3.细胞因子的参与
中国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999年修订)中国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999年修订) (一)临床诊断依据 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2.心脏扩大( 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3. 心电图改变。 4.CK - MB 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 cTn I或cTnT)阳性。 (二)病原学诊断依据 1.确诊指标: 自患儿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病理)或心包穿刺液检查, 发现以下之一者可确诊:①分离到病毒; ②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 ③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2.参考依据: 有以下之一者, 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心肌炎系病毒引起。①自患儿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 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1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 ②病程早期患儿血中特异性IgM 抗体阳性; ③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诊断 1.心内膜、心肌活检的病理诊断被认为是VMC 诊断的金标准, 但又存在以下局限性: 操作中技术误差大; 操作时所取标本较少, 且受时间与部位的影响, 代表性差; VMC 的病理诊断标准不够细; 心内膜和心肌活检的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 且有一定危险性。 2.24hDCG 监测与常规ECG 检查相比具有更优越的临床应用价值: ①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②可检出一过性或潜在性威胁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 ③对心律失常可进行定性分析; ④可对24h 心电图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尽量保持安静, 减轻心脏负荷。一般应休息至症状消除后3~ 4周, 有心力衰竭、心脏扩大者, 休息应不少于6个月, 须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得到控制、心脏恢复正常大小后, 再逐渐增加活动量, 在恢复期应限制活动至少3 个月。 防治诱因:积极治疗合并症。 (关键词:卧床休息,保持安静) ·
治疗 2.保护心肌和清除氧自由基治疗 ①大剂量维生素C: 开始时需大剂量, 100~ 200mg / ( kgd ), 1次/天, 疗程3 ~ 4 周, 病情好转后可改口服( 50mg /次, 1~ 3次/天) ②辅酶Q10: 开始肌注5~ 10mg /天, 1次/天, 疗 程10~ 14天, 之后改口服20mg /天, 2次/天, 持续应 用2~ 3个月。 ③ ATP、辅酶A: 可联合静脉注射, 1~ 2次/天, 持续2~ 3周。 ④ 1, 6-二磷酸果糖( FDP) :病情较重者150~ 250mg / ( kg ·d) , 静脉滴注, 病情轻者, 可用口服果糖。
治疗 3免疫调节及抗病毒治疗 ①病毒唑: 10~ 15mg /( kg ·d ), 肌注或静脉滴注。 ②干扰素: 1 支/天, 肌注, 5 ~ 10 天为1 个疗程, 视病情需要可再用1~ 2 个疗程。 ③人血丙种球蛋白:适用于急性重症病例,2g /kg, 单剂24小时静脉滴注, 或400mg / ( kg · d) ,共3~ 5天静脉滴注。 ·
治疗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一般不宜常规用于早期VMC, 多用于重症病例, 特别对心源性休克和严重心律失常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有特殊疗效, 对晚期重症心力衰竭其他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应用。 急性危重期可先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或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 10mg / ( kg ·d), 2小时静脉滴注, 连用3天后逐渐减量, 症状缓解后可改口服泼尼松维持, 疗程为2~ 4周。
治疗 5 控制心力衰竭 6 心律失常的治疗 7抢救心源性休克
预防 对于任何疾病来说,预防重于治疗。 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应当首先预防呼吸道、肠道病毒性感染,注意家庭居室的清洁卫生,尽量避免接触感染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处理好学习与运动的关系。住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注意调整儿童的紧张情绪,日常生活中应多饮水,讲卫生,多吃含丰富维生素C 的水果和蔬菜,特别要保证儿童合理的休息。
总结 一般治疗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 目前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手段, 主要靠综合性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