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75 Views
電信業行銷管理與需求預測 實務及心得分享. 李思謙 99.5.10. 自我介紹與工作經歷. 畢業系所:成大交管系、交管所 工作經歷: 遠東航空 鼎漢國際工程顧問公司 中華電信研究所 目前主要負責業務 消費市場分析 業務需求預測. 簡報大綱. 行銷單位之功能與定位 行銷單位工作內容說明 涵蓋業務 使用方法 市場分析實務說明 量化分析、質化分析、次級資料分析 案例說明 心得分享 預測作業實務說明 市場預測概念與方法 預測實務與案例說明 心得分享 職場心得分享. 行銷單位之功能與定位. 總公司、分公司、研究所行銷單位之角色
E N D
電信業行銷管理與需求預測實務及心得分享 李思謙 99.5.10
自我介紹與工作經歷 • 畢業系所:成大交管系、交管所 • 工作經歷: • 遠東航空 • 鼎漢國際工程顧問公司 • 中華電信研究所 • 目前主要負責業務 • 消費市場分析 • 業務需求預測
簡報大綱 • 行銷單位之功能與定位 • 行銷單位工作內容說明 • 涵蓋業務 • 使用方法 • 市場分析實務說明 • 量化分析、質化分析、次級資料分析 • 案例說明 • 心得分享 • 預測作業實務說明 • 市場預測概念與方法 • 預測實務與案例說明 • 心得分享 • 職場心得分享
行銷單位之功能與定位 • 總公司、分公司、研究所行銷單位之角色 • 產品科、綜合規劃科… • 中華電信研究所行銷研究單位的功能與定位 • 結合資料倉儲、產業分析、市場分析等層面 • 接受各分公司或總公司的委託,業務內容涵蓋固網、行動、數據、企客 • 包含總公司、北/南區分公司、數據分公司、行動分公司、企客分公司等 • 以行銷策略規劃為主 • 資料蒐集、市場分析(現有/潛在市場)、行銷策略(STP)
工作內容說明-涵蓋業務 • NGN服務之產品規劃及行銷策略建議 • 國外固網業者NGN發展策略、NGN新服務研發流程、影音多媒體電話分析 • MOD市場分析與行銷研究 • MOD現有用戶與潛在分眾概況調查、國外IPTV業者成功案例分析、國內外IPTV業者一戶多機服務分析、台灣數位有線電視行銷策略分析 • VoIP、070對固網業務之影響 • 國外固網業務發展概況分析、網路電話影響及因應策略、市話話務量下滑原因調查分析
工作內容說明-涵蓋業務 • 行動電話及加值服務市場研究分析 • Data Card服務與固網寬頻服務之競合分析、客戶退租行為與業者行銷方案效果、年輕族群手機連線行為、國內行動電話整體市場概況、iPhone與Smart Phone現有與潛在客戶需求、國外行通業者iPhone加值服務經營模式、Mobile Internet與Walled Garden 加值服務模式、 • 固網、行動、數據業務營運目標預測 • 市內電話、長途電話、國際電話、行動電話、寬頻上網、VoIP、MOD等重要業務之用戶數/營運量預測
工作內容說明-使用方法 • 次級資料蒐集與歸納 • 顧問報告、線上資料庫(如E-ICP) …等 • OVUM、PointTopic、Pyramid、MIC、IEK…等 • 初級資料調查方式 • 網路問卷、郵寄問卷、電訪、面訪、焦點訪談 • 以調查設計與後續分析為主,市調庶務委外 • 分析方法:多變量統計分析 • 交叉分析、變異數分析、主成份分析、MDS、一致性分析、集群分析 • 分析方法:時間序列預測 • Bass擴散模式、(S)ARIMA模式(含轉移函數模式)、Logistic迴歸、其他非線性迴歸
簡報大綱 • 行銷單位之功能與定位 • 行銷單位工作內容說明 • 涵蓋業務 • 使用方法 • 市場分析實務說明 • 量化分析、質化分析 • 案例說明 • 心得分享 • 預測作業實務說明 • 市場預測概念與方法 • 預測實務與案例說明 • 心得分享 • 職場心得分享
市場調查概念 • 市場調查意義 • 利用有系統之科學方法(如抽樣設計、問卷設計) 蒐集市場資料,並運用統計分析方法,產生市場資訊的一系列過程。 • 市場調查為行銷策略研擬的基礎 資料蒐集 統計分析 市場分析 策略研擬 行銷策略研擬 市場調查 • 初級資料 • —市場調查 • 次級資料 • —內部統計資料 • 國內外情形 • 替代業務情形 • 競爭對手… 行銷策略 —STP 4P 配合策略 —營業目標訂定、 新產品開發… • 現有市場分析 • 顧客行為 • 市場結構 • 競爭 • 退租原因 • 滿意度… • 潛在市場預測
市場調查分析報告基本架構(1/2) • 市場環境說明 • 相關產品/服務應用 • 國外業者趨勢 • 競爭業者動態 • 調查分析說明 • 樣本結構說明 • 樣本結構若與母體差異太大( 如ISP用戶結構 ),需進行調整 • 與之前調查結果比較 • 各項分析主題說明 • 順序 vs.主題 • 分析小結
市場調查分析報告基本架構(2/2) • 策略建議 • 市場區隔與目標客群選取 • 事前區隔 vs. 事後區隔 • 目標市場選取原則 • 常用策略分析模型 • SWOT分析 • BCG矩陣 • 波特五力分析 • 策略九說 • 價值說、效率說、資源說、…。(策略本質) • 策略構面 vs. 策略本質 vs. 策略類型 • 策略建議 • STP 4P
焦點訪談分析 • 訪談法一般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結構式訪談、第二類為半結構式訪談、第三類為低結構式訪談,其中需考慮的就是工具(instrument),在質性研究中主持人(leader)就是工具,而主持人接觸個案的方法有:一對一或一對多等形式,其中一對一即為個別訪談(individual attention),而一對多即是所謂的焦點團體(focus group),訪談的方式敘述如下: • 結構式訪談:對於較無經驗的主持人,需使用高度結構的問題,如是否、或給degree,讓個案回答後再問「為什麼」?(需follow guide) • 半結構式訪談:問什麼問題需先想好,但是回答方式是屬於開放性的。個案可能會講到一個故事或繞著某個話題,但研究者本身就應將個案敘述內容加以分析(沒有經驗的人可能聽完就換下一題,其實在個案敘述內容中有許多寶) • 無結構式訪談:非常有經驗的人,在和個案談論的同時就在分析,會引導個案談論有關所要研究的內容,此種情形通常是研究者臨時遇到個案,必須馬上抓住機會,但研究者必須很有經驗,才能得到所要的資料 • 上列三種訪談法中目前以半結構式訪談最常被使用。
焦點訪談實務流程說明 • 調查計劃與客群篩選 • 訪談大綱與流程規劃 • 事前預演與流程掌控 • 事後分析
焦點訪談訪談對象案例 註:邀訪過程以高收入族群為優先約訪對象
市場分析心得分享 • 了解客戶想解決的問題(核心價值?背後想法?) • 研究的目的是為了做成決策 • 事前規劃的重要性 • 問卷設計的好壞,已決定分析成敗 •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 寫作能力的提升(大公司尤其需要) • 寫作為五大能力的綜合運用敘述、描繪、說理、議論、抒發 • 語文程度是文字表達的基石 • 精確邏輯是意思傳達的核心 • 優美修辭是專業展現的途徑 • 內容深度的提升(三次因法) • 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層面,或不同的角度,並提出見解 • 以行動市場分析為例
市場分析心得分享 • 無招勝有招的價值 • 一樣的方法跟資料,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分析呈現與解讀 • 重點在有系統地解決問題,並找出解決方案 • 對自己的定位? 分析決策 • 對理論本質的了解(內化) •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 鈴木敏文 • 主觀而專業的意見 • 企客與消費市場分析的差異性 • 質化與量化分析的搭配
市場分析心得分享 • 硬思維 vs. 軟思維 • 硬有多硬? 軟能多軟? • 什麼才是硬道理? • 衍生需求 vs. 終端需求 • 公司的新產品研發流程? • 行雲流水? 無為而治? 水到渠成? • 過去是可行的,未來? • 未來的新產品研發流程? • Push vs. Pull
市場分析心得分享 • 新產品研發流程是持續性、長期性的 • 以臨時編制,應付長期需求 • 強幹強枝 or 弱幹強枝 • NGN新服務/產品研發歷程 • 理論與實務的拉扯 • 短期成長壓力扭曲長期發展策略 • Team Work
簡報大綱 • 行銷單位之功能與定位 • 行銷單位工作內容說明 • 涵蓋業務 • 使用方法 • 市場分析實務說明 • 量化分析、質化分析 • 案例說明 • 心得分享 • 預測作業實務說明 • 市場預測概念與方法 • 預測實務與案例說明 • 心得分享 • 職場心得分享
市場預測概念 • “有” 總比 “沒有” 好 • 「要對未來進行精密的預測簡直是無稽之談,…...然而,在我們邁入不可知的未來之前,我們手中最好握有一張雖不完整卻有粗略雛形的地圖,一路摸索一路更正修改,總比完全摸不著方向來的好。」 • 所以,在市場變化多端下「必須要有先見之明,事先因應市場變化,方能立於不敗之地,因此我們需要對未來進行預測。」 • 以氣象預測為例 估不準,但為何還要預測? 作為參考 • 預測的目的(結果 vs. 過程) • 規劃 vs. 營運參考 • 訂為營運目標? 公司企圖與未知 • 系統/邏輯思考與呈現 • 旅次產生、旅次分佈、運具選擇、交通量指派
市場預測方法 • 預測是不準的? • 以有限模式模擬無限世界 • 環境與情境的框架 • 市場預測與分析重點,「過程」與「結果」一樣重要 • 幾類常用的市場預測方法(廣義 vs. 狹義) • 專家意見法 • 模式預測 • 環境影響力量綜合評估
預測實務說明 • 需求預測的目的與涵蓋業務 • 用戶數、訊務量 • 預測架構與模式因時、因業務、因目的制宜
預測業務心得分享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有形方法與架構無形邏輯與系統思考力有未逮始知量力而為 • Y Y • 時間序列模型,其預測原理主要是反映歷史序列之相互關係,並以此關係預測未來,因此對於短期數、較平穩之時間序列,其預測效果較佳。 • 對於較長期數或未來不確定性較大之預測,因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則可能須搭配不同預測模型及適當情境分析,以獲得更佳之成效 • 預測乃科學與藝術之結合
職場心得分享只有做好”被領導”角色的人才能才為”真正的領導者”- 艾森豪 • 在研究所究竟該培養什麼樣的態度? • 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考力的基礎 • 「蛇告虎語」的省思 • 專業、敬業、樂業態度的重要 • 有些事情不能教,只能學(內隱 vs. 外顯) • 有些事,能夠懂一輩子;有些事,要花一輩子才懂 • 誰是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