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314 Views
综合探究五.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哥伦布. 郑 和. 从两者的对比中 , 你得到了怎样的信息?. 大家出主意:. 内尔森是 16 世纪 英国 伦敦的一个手工作坊主,拥有两台毛纺机,从事毛纺织业。当时规模更大的手工工场已经出现,内尔森也想扩大场地,购买更多的机器开办一所手工工场。但扩大规模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内尔森自己的积累又远远不够。他怎样筹措资金呢?. 1 、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属于高利贷,还款期限短,利息高,存在巨大风险。如果遇上不景气的年份,可能会破产。. 2 、海外淘金 (海外拓殖,加入殖民掠夺队伍).
E N D
综合探究五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哥伦布 郑 和 从两者的对比中,你得到了怎样的信息?
大家出主意: 内尔森是16世纪英国伦敦的一个手工作坊主,拥有两台毛纺机,从事毛纺织业。当时规模更大的手工工场已经出现,内尔森也想扩大场地,购买更多的机器开办一所手工工场。但扩大规模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内尔森自己的积累又远远不够。他怎样筹措资金呢?
1、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属于高利贷,还款期限短,利息高,存在巨大风险。如果遇上不景气的年份,可能会破产。 2、海外淘金(海外拓殖,加入殖民掠夺队伍) 在开辟新航线后,利用技术上的优势(近代枪炮),公开用武力掠夺落后地区国家和人民。如: 黑奴贸易; 掠夺黄金、宝石和白银等
从内尔森的事例中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从内尔森的事例中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带来了西方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从客观上讲西方殖民者掠夺的黄金、白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 恩格斯
动手做一做 哥伦布航海 郑和下西洋 船只数量 船只大小 携带的货物 随行人员的数量 最少一次3艘,最多一次17艘 200多艘 海船长151.8米,宽61.6米 长24.5米,宽6米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 牲畜、农具、种子、粮食 出海人数最多时达27800人 最多一次1000多人
“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 ———《明史郑和传》 “三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殊域周咨录》
1、“三保下西洋,费银钱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与国家何益?”1、“三保下西洋,费银钱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与国家何益?” 2、嘉靖27年(1548年),浙江巡抚朱纨上疏请行海禁。 3、清廷厉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水”。乾隆22年(1757),下令封闭其他海港,只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从上述材料看,当时的中国社会在对外政策上以及社会状况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上述材料看,当时的中国社会在对外政策上以及社会状况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从积极发展对外交往到厉行海禁、闭关锁国,中国从自信开放逐步走向了封闭保守。在盲目自大情绪的作用下,中国未能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日益落后,从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国沦为列强争相侵略、掠夺的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
从中国古代社会盛衰史实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从中国古代社会盛衰史实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无论是国家、民族、社会还是个人集体,要发展要进步,首先必须具备一种开放的态度,要有一种进取的精神。 以史为鉴
你说我说: 1、嘉靖27年(1548年),浙江巡抚朱纨上疏请行海禁。 2、清廷厉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水”。乾隆2年(1557年),下令封闭其他海港,只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从上述材料看,当时的中国社会在对外政策上及社会状况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