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701 Views
數位攝影機 & 攝影棚 拍攝觀念與技巧. 羅鴻陞 0937122368 . 0968868903 alan.lo@msa.hinet.net. 課程內容. 數位攝影機功能介紹 數位攝影機使用技巧 攝影七大法則 取景構圖 攝影棚單機攝影技巧 攝影棚多機攝影技巧. 數位攝影機功能介紹. 攝影機認識. 攝影機等級可區分為:家用 / 業務 / 廣播 三級。. 認識數位攝影機. 觀景窗 電源供應 攝影控制面板 錄影播放控制 影音輸出入 鏡頭 LCD 螢幕 麥克風 儲存裝置. 觀景窗. 了解視窗與實際拍攝畫面差異 - 構圖與明暗
E N D
數位攝影機 & 攝影棚拍攝觀念與技巧 羅鴻陞 0937122368.0968868903 alan.lo@msa.hinet.net
課程內容 • 數位攝影機功能介紹 • 數位攝影機使用技巧 • 攝影七大法則 • 取景構圖 • 攝影棚單機攝影技巧 • 攝影棚多機攝影技巧
攝影機認識 • 攝影機等級可區分為:家用 / 業務 / 廣播 三級。
認識數位攝影機 • 觀景窗 • 電源供應 • 攝影控制面板 • 錄影播放控制 • 影音輸出入 • 鏡頭 • LCD螢幕 • 麥克風 • 儲存裝置
觀景窗 • 了解視窗與實際拍攝畫面差異-構圖與明暗 • 接目鏡的調整-近視 • 遮光眼罩 • 角度的調整
電源供應器-室內 電池尺寸與容量-使用時間 電池類型- 鋰電(Li-lon)•記憶效應 充電方式-座充與旅充 電池存量 電源供應
攝影與播放 全自動與手動(A & M) 待機與省電狀態 拍攝靜態圖片 拍攝與暫停 攝影控制面板
播放•停止•暫停•前進•倒帶 搜尋前一個拍攝結束點 拍攝中的檢測播放 錄影播放控制
影音數出線-RCA端子•1影2音 S-Video輸出孔 耳機監聽插孔 1394孔-數位傳輸 (i-Link / FireWire) MIC孔-外接麥克風 LANC孔-週邊設備 USB 影音輸出入
鏡頭尺寸 光學變焦與數位變焦 偏光鏡與保護鏡 廣角鏡頭 手動變焦與電動變焦 鏡頭
LCD螢幕 • 所視及所得 • 螢幕的校正-亮度與色彩 • 耗電的考量
DV錄影帶-防寫•長期保存•場記 儲存卡-容量與畫質 新媒體介紹 儲存裝置
12Bit & 16Bit 外接麥克風 麥克風
焦距調整 • 攝影機幾乎都是採用變焦鏡頭,也就是一個鏡頭涵蓋了從廣角到望遠端的視角,一般都以倍數來計算。 • 目前攝影機全都有所謂自動對焦的功能,它是利用電子測距的方式,帶動對焦機構進行對焦動作。 • 手動對焦的用途: • 具有對焦及焦距變換,還有鎖定焦距之功能。 • 若隔著有光的車窗向外拍攝時,最好也是切換到手動調焦的位置,如果用的是SONY機種只要切到無限遠 (infinty) 的位置,焦距就會鎖定遠處不會受車窗的影響。 • 自動對焦的死角: • 遙遠的天空、白色的牆壁、隔著霧氣玻璃櫥窗、鐵絲網前、極暗的場所、同一視線上多重物體阻隔,碰到這種場景記得適時切換到手動對焦功能。
光圈 • 用光圈來控制進入鏡頭的光線 • 太多=太亮;太少=太暗(雜訊) • 光圈開的越大,則越多的光會通過鏡頭。 • 將F值加一個分之一較容易辨別光圈的大小。 • 如:f2=1/2,f4=1/4,f8=1/8,因為1/2大於1/8,所以f2會比f8進來的光要多些。
逆光補正 • 在光線很強烈下攝影會自動縮小光圈減少曝光量,因此,如果人物在背光情況下時,攝影機就很容易誤判,因而導致被攝者黑壓壓一片。 • 使用『逆光補正』功能,主要就是讓你在碰到上述的狀況時,能及時按下這一個功能,讓攝影機自動將曝光量加大,以免造成背光的被攝者暴光不足。
白平衡 • 物體本身的顏色,常會因為投射光線的顏色而改變,人類的眼睛會自動修正這種因光線而產生的改變,但CCD卻不具備這樣的功能。白平衡校正功能就是為了讓攝影機具有人眼一樣的功能,通過計算不同光照平均值,自動調節內部的色彩平衡,來達到所有條件下均能真實再現白色的效果。 • 自動白平衡會按照目前畫面中影像的特質,經過計算後立即調整整個影像中紅、綠、藍三原色的強度,以修正外部光線所造成的顏色誤差。 • 例如:以鎢絲燈(電燈泡)照明的環境下拍出的照片就容易偏黃 ;而在戶外日光充足的天空下,則容易帶有藍色色調,拍攝出來的景物也會偏藍。
如何白平衡 • 將攝影機對著一張白紙。 • Zoom in 到畫面充滿白紙。 • 按下白平衡控制按鈕。 • 要對幾次白? • 當你的拍攝環境之光源改變。 • 戶外拍攝時太陽位置的改變。 • 從室內到戶外。
數位攝影機使用技巧 • DV攝影機拍攝要訣談到拍攝技巧,所謂「技巧」其實也就是竅門罷了,只要能掌握動態攝影中的一些簡單的竅門,那就足以應付你在一般平常的拍攝所需。凡事都有一些原則,就像煮飯燒菜一樣,放多少米加多少水,炒菜加多少鹽放多少醬油,這都有一些規矩可循,如果偏離了這些基本原則,那就不對味了。而動態攝影也不例外,它也有一些拍攝上的基本原則,只要能明白及掌握到重點,相信對你往後所拍攝的影片會更具有可看性。
數位攝影機使用技巧 • 攝影機掌握的技巧 • 靜態照相機拍攝的重點在按下快門的一瞬間,而攝影機卻要持續的拍攝出一整段的連續影像,因此首先在穩定性上就要下點功夫。如果攝影機拿得不穩畫面就會晃動得很厲害,當看影片時視覺上就會很不舒服。 • 至於要如何才能將攝影機拿得穩,首先不管是體積大或迷你直立式的攝影機,千萬記住一定要用兩手來把持,只要能讓攝影機穩定,至於姿勢舒服就好,不用太刻意去擺。 • 還有可利用身邊可支撐的物品或利用地形地物,當然對於畫面品質要求較高者,準備一支攝影機三腳架是有必要的,無論如何就是盡量減輕畫面的晃動,最忌諱邊走邊拍的方式,千萬記住畫面的穩定是動態攝影的第一要件。
數位攝影機使用技巧 • 人物取景的技巧 • 在家庭攝錄影的內容中,可以說絕大部份是用來拍攝人物,因為大家買攝影機的目的不外乎是,有家庭聚會時或是全家旅遊時拍拍自己的家人,做一些生活點滴的記錄。而撇開所謂影片的畫質不談,單就影片的內容,在我看過許多DV族拍攝的錄影帶中,最大的缺點就是主題不明確,感覺上畫面總是很空洞瑣碎,至於畫面震動或掃來掃去就更不用提了。 • 攝影機看出去的事物和我們用眼睛所看到的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攝影機無法思考或同時對準多個不同的目標,而且還受限在一個框框的架構中,所以它無法完全表達你眼睛所看到的及所想表達的意念,因此你必需以大小不同的畫面,來表達畫面中的含意,其實這就是所謂的「鏡頭語言」,如果你的每一個畫面都能言之有物,就不會讓人感覺你拍的畫面空洞瑣碎,並且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許多DV族最常用的取景畫面,就是用『全景畫面』讓畫面涵蓋的內容很廣,不過因此也造成畫面中的人物顯得微小,由於畫面中涵蓋的主體太多,就會忽略掉人物的存在,顯得沒有主題,在拍攝人物時這種「全景畫面」的使用頻率不要佔太多,同樣的地點用一次就夠了,用得太多反而畫面會顯得過於空洞,人物也會看不清楚。因此,如何應用畫面的不同大小,來表現拍攝的主題,以下介紹的四種人物取景的概念,是拍攝人物時必需謹記的原則。
攝影七大法則 • 「動態攝影的定律」 • 【主題動鏡頭不動,主題不動鏡頭動】的拍攝技巧。 • 鏡頭的應用 • 第一種:攝影機的位置不動,在原地移動鏡頭拍攝。 1. ZOOM (變焦) --- 利用攝影機本身的變焦鏡頭做畫面放大與縮小的效果。 2. PAN (搖攝) --- 運用左右橫移鏡頭的攝影方式,營造畫面的動感。 3. FOCUS CHANGE (焦點變換) --- 利用手動對焦功能,變換前後焦點營造視覺的變化。 • 運用的技巧: • 操作以上這些動作時,動作必需柔順才不會顯得唐突,拍攝前最好先預拍一兩次,確定焦點及位置後,鎖定曝光與焦距然後才正式拍攝,建議最好使用三腳架才能取得最佳的畫面效果。
攝影七大原則 • 第二種:移動攝影機同時拍攝。 • TRACK (平行移動) --- 與被攝體呈平行橫向的移動拍攝,營造畫面的流動感。 2. DOLLY (直線移動) --- 採主觀鏡頭的觀點,營造畫面的迫力感。 3. ARC (弧形移動) --- 環繞主體拍攝,呈現物體的多角度面貌。 4. TILT (升降移動) --- 畫面升降開拓不同的視野感受。 • 運用的技巧: • 如果是以手持攝影機操作以上這些動作時,必定會用腳來移動身體,因此,在步伐上要輕盈,用小碎步來走動,用TRACKING(平行移動)攝影時,採交叉歩橫走,採TILT(升降移動)攝影時,兩腳採前弓後箭的跪姿,緩緩移動上半身向上站立,動作必需柔順並保持攝影機的平衡,拍攝前最好先預拍一兩次。攝影機鏡頭最好採最廣角畫面並鎖定曝光與焦距然後才正式拍攝。
取景構圖 • 黃金分割是人類最佳的視覺也是最基礎的構圖方式。 • 畫面中四條線相互交叉之結果如同一個「井」字,因此稱為「井字構圖」或「黃金構圖」。 紅色橫線及直線為「井字線」,橫線與直線之交叉點為「井字點」。而橫直線條所劃分出之三等分即為三分構圖之運用範圍。
取景構圖 • 三分構圖有上、中、下三分法及左、中、右三分法,兩者交疊形成井字構圖。
單機作業&多機作業 • 單機作業就是只用一部攝影機來錄製節目;多機作業則是同時使用兩三部攝影機來錄製節目。 • 單機作業拍攝方式是以一台機器完成,我們平時看的電視新聞外景採訪就是簡便的單機作業了。由於攝影記者常常要跑新聞,機動性高,而單機作業的裝備簡單,不論架機或收機,都很方便。此外,綜藝、戲劇節目的外景部份,也常為了節省人力而採取單機作業。但單機作業的缺點是,拍完一個鏡頭,就必須停機、重新佈置場景、燈光、演員等等,然後才能安排下一個鏡頭的拍攝。所以在戲劇節目中,一段相同的對話,常常為了配合不同角度的攝影,演員必須重複表演數次,這樣停停拍拍,實在是太耗時間了。
單機作業&多機作業 • 多機作業的工作效率高,它可以同時用兩三部攝影機來拍攝不同角度的鏡頭,因此,劇情快速發展、對話和動作快速變化的節目,若是使用多機作業,就不用害怕動作不連貫或聲音剪接不流暢了。所以像大部份在攝影棚錄製的戲劇中綜藝節目都是利用多機作業。 • 不過,多機作業的裝備多,不能像單機作業那樣自由地上山下海,因此,拍攝外景節目會十分麻煩。況且,機器一多,工作人員也會之增加,出錯的機會就更大了。此外,由於同時拍攝不同的鏡頭,導播往往來不及仔細修飾每一個畫面,因此,多機作業時,攝影師的技術和靈感是非常重要的。
多媒體影音製作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