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42 Views
电视画面构图 【 本章节教学内容 】 第一节 电视画面构图的形象要素 第二节 其它构图要素 第三节 构图中应注意的问题 【 教学目标 】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达到: 掌握画面构图基本技能。. 画面构图的 任务. 构图 就是拍摄者对画面结构、布局的设计。 构图的目的 是用画面完美地、生动地表现主题思想或某种感情。 电视构图 ,是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的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画面构图的任务 : 1 、 根据内容要求,采用一系列造型手段,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画面中某一被选择的物体上来。
E N D
电视画面构图 【本章节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视画面构图的形象要素 第二节 其它构图要素 第三节 构图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达到: 掌握画面构图基本技能。
画面构图的任务 构图就是拍摄者对画面结构、布局的设计。 构图的目的是用画面完美地、生动地表现主题思想或某种感情。 电视构图,是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的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画面构图的任务 : 1、根据内容要求,采用一系列造型手段,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画面中某一被选择的物体上来。 2、通过构图的处理使画面具有一定的表现力,使其内容鲜明突出地去影响观众的感受。
画面构图的特点 一、电视画面构图特点 • 电视摄像有别于图片摄影。要求画面构图一次完成。摄像人员拍摄下来一幅完整画面,与观众最后看到的画面是相同的。 • 画面是运动的。画面中的人或物及画面本身都处于运动状态,即使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通过摄像机的运动使它在画面中运动起来。 • 画面构图必须考虑到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组接关系。必须从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出发,求得整个节目的协调和统一,不能只孤立地考虑一个个画面的构图。
画面构图的特点 二、电视画面的构图可按下面两种形式考虑 • 画面形式是固定的(在固定镜头中即摄像机固定不运动时所拍摄下来的画面)。是以被摄对象的运动和周围环境的构成来处理画面构图。 • 它的纵深透视、水平线、均衡、动向、主体与前后景及景深的关系、光线和色彩等的处理技术都是基本技巧,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可以使画面构成大小、远近、疏密、虚实、明暗等丰富多采的画面形式,产生不同气氛、不同情绪的艺术感染力。 • 画面形式是运动的(在运动镜头中,包含摄像机运动或摄像机和被摄体同时运动所拍摄下来的画面),它是以运动的方法表现被摄体及周围环境,使画面提供的空间范围更大,扩大了画面构图的表现力。
画面的构图要素 形状、线条、明暗、色彩、质感、立体感等,在电视画面中都是传达视觉信息的语汇。这些基本的要素是可以单独存在的,但是在电视画面中它们往往形成一定的组合。
画面的构图要素-形状 (1)一个物体在固定画面内处于不同位置 内容:形状的设计、画面的设计、形状对画面的相对尺寸,形状在画面中的布局、背景空间的安排。 (2)整个画面的形式改变,物体位置不变 (3)在固定面面形式中,物体在画面中的同一位置,其大小发生变化 (4)在固定画面形式中,物体的位置、大小都相同,布光的不同 (5)改变拍摄的位置,使画面中图形方向和背景空间均发生变化
画面的构图要素-线条 • 任何画面都离不开线条,线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构图因素。 ·横线结构。给人们广阔、寂静和安定的感觉。 ·垂直线结构。经常代表生命永恒和权力,给人以庄严、宏伟、尊严和刚强的感觉。 ·斜线结构。给人以运动和不安定的感觉。 ·曲线结构。给人们柔和、优美的感觉。
画面的构图要素-明暗 • 光线明暗在画面构图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光线的明暗表示时间、环境。 (2)利用光线的明暗效果突出被摄主体。 (3)利用光线的明暗效果创造不同的气氛。 (4) 增强画面立体感是光线在画面构图中最主要的作用。
画面的构图要素-色彩 • 对色彩的感知主要是根据色彩的三个特征,即色别、色纯度和色亮度。 • 色别(色相、色调)是指各种物像的颜色。用来描述红、绿、蓝等不同颜色质的区别。 • 色纯度即饱和度表,表示颜色纯正的程度,或者说是颜色中掺白的程度。掺白越少,饱和度越大,色彩越鲜艳,越纯,色感越强烈。反之饱和度越小,色彩越清淡,色感越弱。 • 色亮度也称明度。一方面是指同一色别在不同光线照射下所呈现的明暗程度;另一方面是指不同的色别互相比较也存在着明暗区别。
画面的构图要素-质感 • 质感。是指人们对物体材料和表面结构的视觉感受。 • 物体的表面结构主要可分为四大类。(1)无光泽的粗糙表面。(2)有光泽的平滑表面。(3)表面非常光滑,有强烈闪光的镜面结构。(4)本身结构透明的物体。对于这些不同表面结构的物体,在拍摄时应特别强调光线对表现物体质感的作用。 • 下图中的几个五边形尽管形状、大小和黑白影调完全一样,但是质地不同,人们在视觉判断上或触觉反应上所形成的形象显然是不相同的。
画面的构图要素-立体感 • 电视画面是以二维的条件去表现三维空间的事物 • (1)一个物体的立体形状是由大小曲直不同的若干个面组成的,这些面接一定的规律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立体形态。画面中着展现出三个方面的面,人们便会感到立体物的存在。 • (2)立体形态的各个面又是不同线条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画面中一定的线条组合也可以表达事物的立体形态。 • (3)物体的主体形态最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光线条件,在画面上形成不同阶调,以丰富的明暗层次来突出其立体特点的。画面中着展现的是三个方向的阴暗面,立体感就更强了。 • (4)物体的背景、深度和投影都有助于显示立体物的存在。
画面构图原理/画面的布局 一、取景内容范围和画帧边框的关系
画面构图原理/画面的布局 二、画面的几个组成部分 一幅完整的画面一般是由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等组成。 (1)主体。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主题思想的主要对象。 (2)陪体。在画面上与主体紧密相关,构成一定情节的对象叫陪体。它帮助主体阐明主题,帮助观众理解主体的特征、动作和内涵。 (3)前景。指处于主体前面的景物,在画面中是最靠近镜头位置的人或物。由于镜头的透视关系和光线的作用,前景往往成像较大,色调浓重。前景一般处在画面的四周边缘,有时也可以作为陪体出现。 (4)背景。位于主体后面衬托主体的景物称为背景。一幅画面内容和形式上的最后完成在于安排好背景,把主体、陪体、前景等安排在什么样的背景上对于画面构图的成败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帮助主体直接表达主题、交待内容。 4)均衡美化画面 5)与主体形成特写关系。 2)表现时间、季节、地方色彩。 前景作用: 3)强化画面纵深和空间感。 6)增强节奏。
2)弱于主体 1)服务于主体。 前景选择 注意点: 3)富有装饰品色彩。
4、后景:仅次于主体之后的人物与景物。增强画面透视感、空间纵深感。4、后景:仅次于主体之后的人物与景物。增强画面透视感、空间纵深感。 1)影调、色彩与主体形成对比。使观众能区分主体与陪体。 后景点 选用 注意点: 3)应色度明快,不能消弱观众视觉。 2)应简洁、明快背景,衬托主体。
5、环境:指主体周围人物、景物和空间。环境是前景、后景和背景组成。5、环境:指主体周围人物、景物和空间。环境是前景、后景和背景组成。 1)能陪衬、突出主体。 2)能表明主体活动地域、时代特征、季节特点等 3)能帮助刻画主要人物性格,表现特定气氛。
四、构图形式 构图形式是形成画面布局,为内容和主题报务。 按内在性质分 : 1、静态构图 :指画面造型元素及结构均无明显运动变化的构图形式。 2、动态构图 :指画面造型元素及画面结构发生运动变化的画面构图形式。 3、单构图:一个镜头只表现一种构图组合形式。
4、多构图:画面结构关系、构图样式连续或间断发生变化,出现构图组合多样。4、多构图:画面结构关系、构图样式连续或间断发生变化,出现构图组合多样。 5、水平构图:主导线条(水平)向画面左右延伸构图形式。 6、垂直构图:主导线条是垂直向上下延伸的画面形式。 7、斜侧构图:多表运动或指向性,引导观众视线,再就是表现立体空间或透视。
9、黄金分割构图: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把一条直线段分为两段,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值等于另一部分与这一段的比值(0.68)。
10、九宫格式构图: 九宫格构图:又称井形构图,把画面四边缘三等分,画面上出现四条边线四等分,成“井”字形状。
画面构图原理/画面的布局 三、画面的空白,“空白”的作用分述如下: • 画面中留有一定的空白,可以使画面生动活泼,空白留取得当使画面疏密有致、节奏和谐,否则会使观众感到压抑、闭塞或者是松散、空洞。 • 主体周围的空白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使主体轮廓鲜明突出。产生强烈的视觉吸引力,画面也更为简洁。 • 画面中留有空白是为了创造意境,让观众在视觉上有回旋余地,从而打开思路,产生更多的联想。 • 空白对于画面中所表现的实体之间的关系也产生影响,比如不同形象的呼应关系,物体的向背、关系的疏密、远近等。
画面构图原理/画面的布局 四、画面中的心理趋合 • 在画面构图中心理趋合的含意是指利用人们的想象力去填充我们实际在画面中并没有见到的空间。
画面构图原理/画面的均衡 • 画面的均衡是人们对画面表现主题的一种形式感觉,是产生稳定感的因素。 • 均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题居中,左右对称,称为对称式均衡(绝对均衡)。 • 多数构图手法是采用另外的形式——非对称式均衡(相对均衡)。它不是指数量、重量上的相等或形体上的对称,而是运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和生活中的体验,形成画面中力度和价值上的均衡
画面构图原理/画面的对比 • 画面构图中的对比是指有效地运用画面中的任何一种差异,人物之间或物体之间的不同进行对比,明暗、大小、形状、色彩、线条以及内容上的种种差别都可用于对比。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运用对比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利用大小进行对比。 • 利用影调、色调进行对比 • 利用形状、线条或其它方向的不同进行对比 • 在画面构图中,动与静的对比也是一种常用的造型手段
画面构图原理/画面的视觉节奏 • 画面的视觉节奏是指把画面中特征相近的物体和构图要素加以归类、结合,以各种形式不断重复,形成视觉上的“节拍”,取得和谐的效果。 • 视觉节奏最简单的形式是通过某种形象以相同间隔重复出现而形成一定的格局(至少要有三次重复出现,才能形成节奏)。 • 所谓格局可以是水平线、垂直线或斜线型,也可以是曲线型。任何构图要素如形状、线条、色彩、影调、质感等的重复出现并伴有重复出现的间隔,都可以构成节奏。
画面构图原理/画面的统一 • 统一性的构图原则是指拍摄目的的单一性。在拍摄每一单独画面时,除了要求内容上的统一,也应注意画面中各种造型因素的统一,保持主题始终如一。 • 取得画面统一的基本方法是根据拍摄的主题去选择有关的被摄体,凡与主题思想无关或在画面中可有可无的人或物应该尽可能地排除在画面之外。 • 对一般构图来说,我们要求画面既均衡又统一。但是在开放性构图中,画面可以是不均衡的但统一却是必要的.
画面构图的表现手法 1.根据主题内容精心设计画面的构图。 2.对已有的客观环境进行调整,安排。 3.选择合适的摄像机机位和运动状态。拍摄角度的选择和摄像机镜头的运动是摄像人员使用最普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4.选择合适的照明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