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09 Views
基于æœåŠ¡å…±äº«çš„旅游ä¼ä¸š åˆä½œæ¨¡å¼ç ”究. æ¢å¦æˆ 西北大å¦ç»ç®¡é™¢æ—…游系副教授 , åšå£« 2012.4.21. ç ”ç©¶æ¡†æž¶. ç ”ç©¶èƒŒæ™¯åŠé—®é¢˜æ出 æœåŠ¡å…±äº«çš„内涵åŠå…¶å¯¹æ—…游产业价值 旅游æœåŠ¡å…±äº«å¼åˆä½œçš„å†…ç”Ÿæœºç† ä¸€ä¸ªå®žè¯æ£€éªŒ 对ç–与建议. 一ã€ç ”究背景与问题æ出. 国内旅游总体需求 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次: 2006~2010 ,从 13.94 äº¿äººæ¬¡å¢žåŠ åˆ° 21.5 亿人次,年å‡å¢žé€Ÿ 38.6% ï¼› 旅游业总收入从 8935 亿元增长到 1.57 万亿元,年å‡å¢žé€Ÿé«˜è¾¾ 43.9% 。 国内旅游总供给
E N D
基于服务共享的旅游企业合作模式研究 梁学成 西北大学经管院旅游系副教授,博士 2012.4.21
研究框架 •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服务共享的内涵及其对旅游产业价值 • 旅游服务共享式合作的内生机理 • 一个实证检验 • 对策与建议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国内旅游总体需求 • 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次:2006~2010,从13.94亿人次增加到21.5亿人次,年均增速38.6%; • 旅游业总收入从8935亿元增长到1.57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43.9%。 • 国内旅游总供给 • 截至2009年,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等旅游企事业单位49720家,其中旅行社20399家,星级饭店14237家,旅游区(点)、旅游车船公司等其他旅游企业15084家。 • 国内旅游投诉事件 • 2010年全国各省级质监所共接到各类旅游投诉9942件,比2009年多1319件。这些是显性投诉数量,还有大量的隐性投诉事件(用脚投票)是难以统计的。
存在问题 • 企业数量规模超过质量规模 • 企业赢利能力不足,行业竞争激烈 • 以“价格战,零和博弈”为主 • 企业存在“高流失、高风险、高成本,低工资、低利润、低质量” • 企业间竞争大于合作
引起思考 • 如何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 如何学会“降低成本,又不以牺牲核心价值为代价”进行运营? • 如何适应网络化、多样化、自主化的发展需求,提高和增加盈利点? • 如何借鉴服务共享式合作的管理模式或战略?
二、服务共享的内涵与对旅游产业的价值 • 服务共享(Shared Service)内涵及演变 • 80年代,原本处理公司内部大量低附加值交易业务 • 90年代,可作为多部门使用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竞争策略,成立SSC。 • 从公司内演变、延伸到企业外部,最终成为企业间的一种合作行为,一种利润中心。 • 可降低成本25-50% ,强化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全球半数以上500强企业采取,包括美国运通、HP、GE、福特、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等公司 ,90%的跨国公司已经实施。
对旅游产业的价值 • 旅游企业或集团的业务中存在大量的低附加值、重复性的交易业务,如培训、营销、采购、规划、研发、创新等,实现服务共享,降低成本,增强核心业务能力。 • 旅游产业链或集团中存在大量服务共享的内容,包括共享客户资源、共享服务设施及资源。 • 旅游产业长期、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选择
三、旅游服务共享的内生机理 • 互惠利他 • 旅游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则 • 旅游企业经营的职业操守 • 重复博弈 • 旅游产业运行的基本规律 • 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四、基于旅游消费者角度的实证检验 • 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对旅游交通、酒店、及景区三种企业提供服务能力进行调查,配对样本T检验,对企业所提供服务的实际与游客预期进行数据分析 • 结果表明:旅游企业缺乏服务共享合作,包括信息交换,而这些内容正是旅游者所期望得到的服务内容。
五、一种发展建议 • 制度健全 • 规范经营、自主经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 • 政府扶持、创造平台建设 • 抑制投机、规范企业 • 技术保障与实现,包括互联网和通信 • 企业自觉 • 服务共享式合作意识 • 主动创新和自我调节能力 • 化解风险、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环境保障 • 文化环境 • 诚信环境 • 健康环境
参考文献 • 国家旅游局网站: http://www.cnta.com/. • 许秋红,李新春.我国旅游企业战略联盟初探[J].学术研究.2003(8):40-43. • 马晓冬.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简论[N].光明日报.2005-02-01. • 李雷鸣, 陈伟山.服务外包与服务共享整合捆绑研究[J]. 特区经济,2008(5):297-298. • 郭明伟.共享服务:一种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有效途径[J]. 理论月刊 2009(2): 129-132. • 布赖恩·伯杰伦.共享服务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Bowles, Samuel, Gintis, Herbert, “The evolution of strong reciprocity: cooperation in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s”, Theoretical Population Biology[J].No. 65, pp17–28, 2004. • S´anchez1, Angel, Cuesta, Jos´e A, “Altruism may arise from individual selection”, 2005.
Ye, Hang, Wang, Dingding, Luo, Weidong, “Altruist behavior as endogenesis preference and its economical significance”,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J]. No. 8, pp84—94, 2005. • Smith, Vernon L., “Constructivist and Ecological Rationality in Economics”, Comparative Studies,[J]. No. 11, pp33-88, 2004. • 张同建.我国旅游企业互惠性偏好、内部营销与核心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经济地理,2009(11):1927-1930. • Myerson, Roger B., Game Theory Analysis of Conflict[M].Beijing: China Economics Publishing House, 2001. • Kris, Andrew, Fahy, Martin, Shared Service,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