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661 Views
花蓮私立四維高級中學. 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計畫 辦理期程: 99 年 9 月 ~102 年 7 月 報告人:陳建琮校長. 目 錄. 學校簡介與現況 計畫總經費 計畫概述 總目標與各年度目標 推動現況、特色成果 推動困境 未來執行重點 99 學年度活動簡述 99 學年度活動分工 校內外資源整合運用情形 預期效益 具體檢核方式. 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計畫 一、學校簡介與現況. 四維高中位於花蓮縣花蓮市區,緊鄰慈濟人文園區。 本校成立於民國 51 年, 62 年黃英吉校長 ( 現任董事長 ) 到任。
E N D
花蓮私立四維高級中學 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計畫 辦理期程:99年9月~102年7月 報告人:陳建琮校長
目 錄 • 學校簡介與現況 • 計畫總經費 • 計畫概述 • 總目標與各年度目標 • 推動現況、特色成果 • 推動困境 • 未來執行重點 • 99學年度活動簡述 • 99學年度活動分工 • 校內外資源整合運用情形 • 預期效益 • 具體檢核方式
四維高中位於花蓮縣花蓮市區,緊鄰慈濟人文園區。四維高中位於花蓮縣花蓮市區,緊鄰慈濟人文園區。 • 本校成立於民國51年,62年黃英吉校長(現任董事長)到任。 • 95年黃校長轉任董事長,35年生命辦學,陸續交棒給校友校長賴錦昌(現任花蓮縣教育處處長)、第二棒陳建琮,樹立傳賢不傳子、校友治校的優良典範。 • 班級數51班、學校人數2460人是東部地區高中職學生人數最多的優質學府。 • 本校科別分有普通科及綜合科,綜合科共有十大熱門學程。
學生組成結構 • 低收入戶:202人 • 原住民:822人 • 父母離異:455人 • 分居:71人 • 父逝:162人 • 母逝:36人 • 父母雙亡:10人 • 身心障礙:51人 • 一般生:651人 • 學生家庭背景多元 • 入學成績差異大 • 弱勢學生比例高 • 家庭功能不彰更需學校用心推展品格教育
99學年度原住民學生概況分析 本校學生人數:2460人 原住民學生人數:822人 約占34% 族群分布九大族─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泰雅族、卑南 族、賽 德克族、葛瑪蘭族、撒奇萊雅、排灣族 德魯固 - 30 人 - 269人 44人 ─ - 7 人 - 374 人 - 8 人 6人 ─
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計畫二、學校推動品格教育歷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計畫二、學校推動品格教育歷程
本校黃老校長英吉的辦學理念,堅持以「生活教育掛帥」,37年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從62年學校只剩261人,校風敗壞,負債千萬,贏得家長得肯定與信賴) 。 • 品格教育應從老師的關愛與付出與學生的生活教育做起,將其融入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中。 做法: 從小做起(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品德教育落實於生活教育。) 時時在做(從學生食衣住行育樂、灑掃應對做起) 及時(趕快)來做(為善(品格教育)要及時,現在 不做以後就後悔)
【第一線-要老師的關愛與付出】用佛法教育 (認同第一) -老師不做、徒法不足以自行 1、因果觀(教好帶好別人的孩子是在釋迦牟尼佛積存善 款,因果不會欺人) 。 2、緣份觀(有那麼多人,他能當你的學生就事一種緣 份,要珍惜善緣) 3、慈悲觀(歡喜的付出) 4.智慧(要有能力智慧的愛-強調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目的:就是要讓老師願意心甘情願的付出 去教好帶好別人的小孩) 方法:陪伴、鼓勵、希望、信心、歡喜
【第二線-對學生慈悲關愛】 -(從關心學生出發, 用愛感動學生)嚴勤管教-(建立在相對的付出與關懷) • 品格教育應以孝親感恩為根本。(求忠臣於孝子) 具體做法※將孝親感恩訂為我們的校訓
品格教育應以推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教育入門,培育學生健全人格與完美道德品格教育應以推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教育入門,培育學生健全人格與完美道德 • 品格教育應從學生禮節、清潔、秩序的生活 • 教育做起。 • 品格教育應培養學生服從(聽話) 、守法、 尊重人我的法治教育做起。 • 內化成為四維的精神-能吃苦、有感情、 最團結、重榮譽。
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計畫三、計畫總目標與總經費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計畫三、計畫總目標與總經費
計畫總目標 • 納入學校校務發展 永續深耕品德教育 • 建構品德核心價值 形塑優質校園文化 • 創建品德教學方案 增進五育健全發展 • 樹立人師品德典範 發揮潛能默化功能 • 校園整體規畫設計 融入品德教育景觀 • 有效整合社區資源 擴展家教社教功能 • 建立檢討改善機制 促進品德教育功能 • 藉由共同參與模式 彰顯學校本位特色
計畫總經費 • 核定補助經費: 200,000 元/年 • 縣市/學校配合款經費: 54,900 元 • 總額: 254,900 元 • 講座鐘點費 49,600元 • 印刷費 116,700元 • 資料蒐集費 30,000元 • 獎品費 53,600元
各年度目標(99學年度~101學年度) • 第一年: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三好為根) • 推動好心好話好事營造溫馨友善校園……等八項 • 第二年:品德、品味、品質(三品為體) • 形塑學生從禮節、秩序、清潔三方生活常規做起…等10項 • 第三年:生活、生命、生涯(三生為用) • 發揮生活教育之功能重視家庭、學校的教育功能…等6項
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計畫五、推動的品德教育現況與成果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計畫五、推動的品德教育現況與成果
以三好教育為基石所推動的品德教育現況與成果以三好教育為基石所推動的品德教育現況與成果 孝親感恩 有情有義 生活教育 擴大週會 慈悲跆拳 三好活動 禪坐靜心 人文教育 愛物惜福 三好教育 說好話 做好事 存好心 內化 外塑
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計畫六、99學年度分工與活動概述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計畫六、99學年度分工與活動概述
訂定核心價值 • 推展三好教育 • 舉辦三好系列活動 • 推動典範學習 • 推動志工服務,力行品德培養 • 辦理品德教育講座,提昇人文素養 • 營造三好校園景觀達到境教目標
各科建立品德教育教材融入教案電子資料庫。 • 進行三好語文競賽,培養學生三好情意態度。 • 展示三好績優作品,建立學生文學楷模。 • 定期於川堂展示各項績優作品。 • 推派每班三好楷模,表揚品德優秀學生。
經由閱讀,體驗典範所帶來的感動、進而將品德教育諸多元素內化成自己的價值觀,並將之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經由閱讀,體驗典範所帶來的感動、進而將品德教育諸多元素內化成自己的價值觀,並將之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計畫七、推動困境與未來執行重點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計畫七、推動困境與未來執行重點
推動困境 • 家庭社會功能式微,不易配合學校推動品德教育。 • 教師對於品德教育相關知能與促進品德教育方案精神與策略了解不夠。 • 時間、空間的限制造成品德教育推動的困境。 • 夥伴學校與社區資源的結合尚待強化。
未來執行重點 • 強化親師合作關係,提昇家長對品德教育的重視程度。 • 培訓品德教育、生命教育的種子教師並推動自我進修,增進品德教育相關知能。 • 強化品德教育推動的自主檢核制度,提昇推動成效。 • 校園整體營造形塑品德教育的優質景觀,達到境教目標。 • 永續促進品德教育的發展,達致促進深耕發展的目標。
校內外資源整合運用 • 鄰近大專、國中小推動三好教育 • 配合高中優質化辦理品德教育相關活動 • 結合社區志工團體推動公益活動
預期效益 • 期許學生從志工服務中體驗生命價值,進而主動付出,關懷社會。 • 期許學生能藉由典範學習,見賢思齊,建立自我目標,努力奮發。 • 經由「生命教育」的實施,讓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重視生命而熱愛生命,減少偏差行為的發生。 • 培養學生孝親感恩情懷,以期日後回饋社會。 • 整合環境教育、課堂教學、教師身教於校園生活中,塑造整體師生三生教育典範,完整建立師生三生教育典範。
三好活動 • 編寫三好全集 • 晨間導讀三好全集 • 三好國語文競賽 • 班會三好討論分享交流 • 三好中心德目演示 • 週記本每週三好檢視 • 三好楷模選拔 • 辦理三好三品觀摩會 • 三好盃體育競賽
愛物惜福 從平日工具的養護、使用學校的設備中養成學生愛物惜福的觀念
新生禪坐指導 禪坐靜心 上課前三分鐘靜坐
人文教育 • 多元文化參訪 • 海洋教育之旅 • 人文古蹟之旅 • 佛光山文化之旅 • 校內環保志工服務 • 社區服務
靜立磨練耐性 閱兵訓練紀律 重視交通安全 生活教育-秩序 • 透過班級生活教育競賽方式,強調「動」、「靜」分明之教育面向,使學生瞭解在什麼場合應做什麼事情,養成遵守紀律之習慣,融入團體生活,學習克制自己、配合他人,強化對環境之適應力,以利未來投入社會發展。
維護公共設施 落實環境衛生 結合社區環保 生活教育-清潔 動員師生組織社團,響應政府「節能減碳」政策,以達全天候維護校園環境為目標,並擴大發揚「三好」教育之「做好事」精神,協助鄰里推動環保工作,使師生感受「環境清潔人人有責」,以營造健康舒適之學習環境。
重視倫理觀念 端正服裝儀容 涵養道德氣質 生活教育-禮節 以「外塑而內化」方式進行教育,包含服裝儀容、言行舉止與應對進退。要求學生重視倫理、尊敬師長、順從指導、建立端莊形象。平日除不斷示範外,並透過人文教育相關活動持續推展倫理道德觀念,以漸進涵養氣質。
擴大週會 • 培養榮譽 「閱兵式」是每月擴大週會的活動,各班隊伍整齊、精神抖擻,51班唱軍歌進場、班旗隨風飄揚,陣容壯大
慈悲跆拳 • 以慈悲心懷推展跆拳,男生能強健體魄、增進膽識、涵養俠義之氣。女生則在跆拳道之下,學習女子防身術的基本要領與攻擊手法十招,能有足夠能力自衛,逢凶化吉,全校推展跆拳,是花蓮跆拳道選手的搖籃。
三好中心德目演示 • 同學於週會課時間運用話劇、歌唱、舞蹈等表演藝術,生動活潑闡釋三好運動。
三好國語文競賽 • 將三好教育融入國文科教學中,讓學生可以加深三好教育的理念
晨間導讀三好全集 • 由各班導師帶領學生朗讀三好全集,並鼓勵學生能將具體實踐條目落實於生活中,以達到時時做三好。
藉由本校推展三好教育的優異成效透過動、靜態經驗交流,提供全花蓮縣129所國中小學參考藉由本校推展三好教育的優異成效透過動、靜態經驗交流,提供全花蓮縣129所國中小學參考 三好三品觀摩會
人文古蹟之旅 • 歷史老師帶領參觀台東史前博物館,藉由參訪學生能從中培養對文化與鄉土的認知
校內環保志工服務 • 以發揚「三好運動」之「做好事」精神,落實執行校園整潔工作。
社區服務 • 為發揚「三好」精神,運用本校現有資源,協助鄉里防範「新流感」疫情擴散,落實敦親睦鄰。
孝親感恩 • 推動以感恩為主軸的多元活動 • 『歲末圍爐感恩餐會』 • 『歲末寒冬送暖衣』 • 『慈悲愛心基金』 • 『中心德目—倫理系列暨老校長誕辰慶祝活動』 • 『三好校園愛心串聯義賣』 • 『溫馨五月情、感謝母親恩─母親節合唱比賽』 • 『教孝月系列活動--奉茶儀式』 • 『教孝月系列活動– 迎新、送舊感恩園遊會』 • 『教孝月系列活動-- 感恩卡』 • 『教孝月系列活動-- 大隊接力』 • 『教孝月系列活動-- 拔河比賽』 • 『冬至用愛搓湯圓、班級同心大圍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