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48 Views
灾难中成长的中国. --5.12 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日起源. the origin of 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1989 年,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将每年 10 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 “ 国际减灾日 ” ,并且每个国家针对性的推进本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各国防灾减灾日。. 日本,每年 9 月 1 日定为 “ 防灾日 ” , 8 月 30 日到 9 月 5 日定为 “ 防灾周 ”.
E N D
灾难中成长的中国 --5.12 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日起源 the origin of 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并且每个国家针对性的推进本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各国防灾减灾日。
日本,每年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日本,每年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 日本,每年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 日本,每年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 日本,每年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 每年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 日本 为了纪念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
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 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 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 韩国 政府自1994年起把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 泰国 马来西亚 印度洋海啸以后,将每年的12月26日定为国家防灾日
巴基斯坦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政府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
中国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政府将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风雹、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每年都有发生。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风雹、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每年都有发生。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 泥石流debris flow 台风typhoon 雪灾Frozen disaster
干旱Drought 洪涝 Flood and water-logging 森林火灾fire accident 地震Earthquake
汶川地震的一幕幕仿佛 发生在昨天!
看着汶川这一片片的废墟,是否会让你想起之前那个平安和谐的小县。看着汶川这一片片的废墟,是否会让你想起之前那个平安和谐的小县。
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生命和家园的代价,促使人们因之而改变。所以建立全民防灾意思迫在眉睫!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生命和家园的代价,促使人们因之而改变。所以建立全民防灾意思迫在眉睫!
防灾减灾日图标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历届防灾减灾日情况 <1>.2009年5月12日,首届防灾减灾日,蕴藉着华夏儿女对汶川地震遇难者的深切追思,昭示着中华民族前事不忘、共御天灾的坚定决心。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 --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发生深层变革 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参与 --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实现由政府主导到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2>.201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 主题是:“减灾从社区做起”。 防灾日主题定为“减灾从社区做起”,意义在于防灾减灾离不开群众参与,全民参与防灾抗灾,最大限度降低灾难发生带来的危害。
日本-- “防灾日”实练,成效显著 身手敏捷的消防员爬到一根细细的长竿顶上,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带领市民体验灾害来临时的情景。 上班族和学生在“防灾日”都要放假。家长会带着小孩去钻一下模拟火灾的“浓烟走廊”、感受“8级地震”的剧烈晃动,或者排队学爬云梯。
有备才能无患,防灾胜于救灾。正是因为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防灾救灾程序,防灾避灾意识深入人心,2008年6月14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7.2级大地震的强度尽管与阪神大地震相当,却仅造成数十人死亡和上百人受伤。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是加固建筑、正确逃生共同创造的奇迹。有备才能无患,防灾胜于救灾。正是因为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防灾救灾程序,防灾避灾意识深入人心,2008年6月14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7.2级大地震的强度尽管与阪神大地震相当,却仅造成数十人死亡和上百人受伤。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是加固建筑、正确逃生共同创造的奇迹。 由此足见,“减灾从社区做起”绝不是一句空话。关键在于,警醒、帮助和鼓励、支持群众做好日常防灾准备,并不遗余力建设一个“耐灾”型特别是“耐震”型社会来抵御天灾。
2011年“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 --以上海市为例 上海作为一座濒江临海的特大型城市,城市区域人口稠密、建筑密集、经济要素高度集聚,所面临的灾害事故种类多、易发生的几率高,而灾害事故引发的次生灾害和放大效应也非常明显,防灾减灾工作十分艰巨、任务非常繁重。
2011年上海市市围绕“防灾减灾从我做起”的主题,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011年上海市市围绕“防灾减灾从我做起”的主题,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抗灾预演是一个非常有效提高公民抗灾能力的方式,日本则是非常好的一个例子。抗灾预演是一个非常有效提高公民抗灾能力的方式,日本则是非常好的一个例子。
<4>.2012年,汶川地震已经四周年之际,防灾减灾活动仍然刻不容缓,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5月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年防灾日的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4>.2012年,汶川地震已经四周年之际,防灾减灾活动仍然刻不容缓,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5月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年防灾日的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今年全国各地紧紧围绕“防灾日”的主题,大力弘扬我国传统防灾减灾文化,大力弘扬近年来在应对汶川、玉树地震中凝聚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以及在应对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彰显的抗洪救灾精神,开展各方面防灾减灾工作。今年全国各地紧紧围绕“防灾日”的主题,大力弘扬我国传统防灾减灾文化,大力弘扬近年来在应对汶川、玉树地震中凝聚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以及在应对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彰显的抗洪救灾精神,开展各方面防灾减灾工作。
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四年之久,这次地震造成的严重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仍历历在目,此后,国内外又发生了一系列灾害性地震事件和泥石流等各种气象灾害,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灾难的预防重视并及时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减少灾难的发生,再此我深切呼吁: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四年之久,这次地震造成的严重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仍历历在目,此后,国内外又发生了一系列灾害性地震事件和泥石流等各种气象灾害,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灾难的预防重视并及时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减少灾难的发生,再此我深切呼吁: 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创建安全家园!
谢谢欣赏! 2009级编辑出版 指导老师:王军 姓名:李羚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