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總統府

總統府. 位置:總統府座落在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 122 號,正大門面對凱達格蘭大道,正面(東向)重慶南路,背面(西向)博愛路,北向為寶慶路,南向為貴陽街。. 總 統 府 98 年 非 假 日 開 放 參 觀 日 期 : 每星期時間由當日上午 9 時至中午 12 時止(於午前 11 時 30 分前入府) 總 統 府 98 年 度 假 日 開 放 參 觀 時 間 :. 發展.

Download Presentation

總統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總統府 位置:總統府座落在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2號,正大門面對凱達格蘭大道,正面(東向)重慶南路,背面(西向)博愛路,北向為寶慶路,南向為貴陽街。

  2. 總 統 府 98 年 非 假 日 開 放 參 觀 日 期 : 每星期時間由當日上午 9 時至中午 12 時止(於午前 11 時 30 分前入府) 總 統 府 98 年 度 假 日 開 放 參 觀 時 間 :

  3. 發展 • 日據時代為彰顯殖民政府的絕對權威,西元1906年至1907年間(明治39年至40年)在此地興築了當時全台最高大的建築「台灣總督府」,作為全台最高行政機關的辦公用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這棟建築曾遭到轟炸而嚴重毀損。台灣光復後,在民國35年重建完成,當時為慶祝先總統 蔣公六秩華誕,改稱「介壽館」。中央政府遷台後,便以此館為總統府沿用至今,2006年3月25日,「介壽館」銜牌正式以「總統府」取代,除在建築用途上名實相符,亦可彰顯憲政上的意義。

  4. 歷史意義 • 這棟建築物可說是軍國主義下權威心態的最佳代表。日據時代的總督府,在國府時代仍將他沿用為總統府,周邊戒備森嚴的警衛配合空曠的凱達格蘭大道,無一不顯示了暴力與恐嚇,這種政府的威嚇心態,不曾日本投降而有所改變!對政府的恐懼陰影也一直殘存於民眾心中,直到戒嚴之後,人民不斷的挑戰政府與總統府的威信,才使的百餘年來心中的陰霾得以逐漸消散!

  5. 建築特色 • 總統府的總體特色是仿照文藝復興形式,塔體形狀並非正四邊形,而是將他建築為多角造型,塔頂頂端下方並有漩渦狀托架裝飾,去除原本了原本可能會很單調的感覺。此外在兩翼建築的立面,運用紅色面磚與白色洗石子交互陳列,做出高反差顏色的橫帶裝飾,塑造出建築物的滾邊效果

  6. 文 藝 復 興 • 背景13世紀後中國之造紙術.印刷術傳入歐洲 ---使歐洲民智大開,打破過去教會長期壟斷知識的局面,促使知識通俗化 • 定義a.文藝復興運動簡單的講就是知識還俗新文化運動,印刷術則促進了新文化運動的擴展,歐洲文化從此才能急遽發展b.文藝復興具有“再生”的意義中古時代一切皆以“神”為中心,文藝復興時期則領悟出社會應以“人”為中心 • 運動發源地義大利半島上的城市興起最早

  7. 文 藝 復 興 之 建築特徵 1.平面,立面 • 平面設計嚴謹,講究對稱均衡,循軸線發展立面亦趨向規律化例如,門窗排列整齊.距離相等.左右對稱

  8. 2.羅馬柱式的重複使用及改良 • 羅馬柱式之尺寸比例被修改,又經帕拉底歐(Palladio)等大師將各種柱式之形狀與比例固定,導致柱式規格化,且柱子多用於門面之裝飾,少做結構承重之用*羅馬古典五柱式:Doric.Ionic.Corinthian.Tuscan.Composite

  9. 3.裝飾 • 過份注重造型與裝飾,無論金工.銅工.石工.鐵工對建築均有重大影響,甚至認為建築是一種藝術,外觀與裝飾的重要性甚於結構.*當代藝術家 布拉勒奇-金工及雕刻家 布拉曼德-畫家 帕拉底歐-石匠亞伯堤-古典文學研究者 米開朗基羅-雕刻家*希臘~歌德時期在結構上的一連串改革發展在此時期幾乎停頓

  10. 4.穹窿 • 採用拜占庭的穹窿加以改良,常有一層或兩層外殼通常最外一層穹窿頂部較尖,上冠燈塔形頂窗,並將鼓環加高,在鼓環外置柱子為裝飾,窗子開在兩柱之間,穹窿下的平面通常為正方形或多邊形

  11. 5.拱圈.拱頂 • 引用羅馬式的半圓拱圈.半圓拱頂及交叉拱頂,揚棄歌德式尖拱圈

  12. 6.牆 • 以粗石砌牆.外貌粗豪堅固

  13. 8.靜態平衡 •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是靜態平衡,以簡單的幾何形式,清晰的空間組合注重: a.秩序 b.明晰 c.簡單 d.比例 e.和諧

  14. 建築案例 • *聖彼得大教堂*威尼斯聖馬教堂*佛羅倫斯百花大教堂*威欽察之卡比拉別莊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