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826 Views
整體性學校衛生概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理事長 黃松元博士 民國九十六年八月六日. 壹、學校衛生工作重點之演變. 一、 Traditional School Health Programs ( 傳統學校衛生計畫 ) (1792-1980 年初期 ) 1.Health services. ( 健康服務 ) 2.Health instruction ( 健康教學 ) 3.Healthy school environment. ( 健康環境 )
E N D
整體性學校衛生概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理事長 黃松元博士 民國九十六年八月六日
壹、學校衛生工作重點之演變 一、Traditional School Health Programs (傳統學校衛生計畫) (1792-1980年初期) 1.Health services. (健康服務) 2.Health instruction (健康教學) 3.Healthy school environment. (健康環境) (教育部,民86)。
二、Coordinated School Health Programs (統整性學校衛生計畫) (1980年初期-) 1.Comprehensiv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健康教學) 2.School health services. (健康服務) 3.Healthy school environment. (健康環境) 4.School counseling,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services. (學校諮商)
5.Physical education. (體育) 6.School nutrition services. (學校營養服務) 7.Family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school health. (家庭、社區和學校的連繫與合作) 8.School-site health promotion for staff. (教職員健康促進) (Allensworth and Kolbe, 1987;黃松元,2000)。
三、Health-promoting School Programs (健康促進學校計畫) (1986-) 1.School health policies. (學校衛生政策) 2.Health services. (健康服務) 3.Personal health skills. (個人健康技能) (指的 是健康教學與活動)
4.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chool. (學校物質環境) 5.The school’s social environment. (學校社會環境) 6.Community relationships. (社區關係)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the Western Pacific, 1996;教育部,2005)。
貳、健康促進學校和以往學校衛生 工作模式之異同
參、我國健康促進學校標誌 設計理念 本標誌乃是以德智體群美之五育概念,採用擬人表現手法呈現“健康促進學校”標誌之設計, “健康”包含對於生理、心理與精神的含括,故利用五片連續延伸的葉片來呈現教育與健康的關連性, 同時採誇張之擬人“邁步向前”之表現,則傳遞“追求”與“實踐”的企圖心,整體造型呈現一種動感態式,進而從學校延展至家庭、社會之意義。
肆、健康促進學校之理念與精神 • 人性關懷,全人健康; • 由下而上,學校本位; • 溝通觀念,建立共識; • 需求評估,目標設定; • 國際接軌,本土紮根;
肆、健康促進學校之理念與精神(續) • 整體規劃,逐步推動; • 資源整合,策略聯盟; • 團隊合作,分層負責; • 持續賦權,增強知能; • 永續經營,厚植國力。
伍、學校衛生工作內涵 一、緒論 了解國內學校衛生需求及資源,掌握國際發展 趨勢及脈動,建構有效之學校衛生工作體系和 架構。 (一)學校衛生工作的重要性 (二)我國學校衛生工作 (三)學校衛生工作新模式—健康促進學校
二、學校衛生政策 以學校為基礎,制定學校衛生政策,以達成健 康促進學校目標。 (一)學校衛生組織與人力 (二)學校衛生計畫的擬訂與推動策略
三、健康服務 提供各項健康服務,進行學生健康管理,以維護 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習效果。 (一)健康中心的經營與管理 (二)學生健康評估 (三)體格缺點矯治與特殊疾病照顧 (四)校園緊急傷病處理 (五)校園傳染病防治 (六)學生健康資料管理與紀錄
四、健康教學與活動 為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個人健康技能,而採取之 一系列教學與活動措施。 (一)健康教育課程 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2.普通高級中學「健康與護理」科 3.高級職業學校「健康與護理」科 4.綜合高級中學「健康與護理」科 (二)健康教育活動
五、學校物質環境 改善及強化學校硬體設備,為學生及教職員營造有利於學習、成長、生活及工作的既健康又安全的場所。 (一)校址與校舍 (四)飲食環境 (二)教室 (五)廁所與游泳池 (三)給水設備 (六)環境保護
六、學校社會環境 學校社會環境乃是「友善校園」 的精神所在,全校師生必須通力 合作培養良好的校風,建構安全 的校園,以提昇學習效果和工作效率。 (一)建立良好校風(含人際關係、作息常 規、營造彼此尊重的環境)
(二)提供安全環境 (三)建構學生校園支持網絡(提供學校及其他 相關單位的支援系統,妥善照顧受虐、 單親、未婚懷孕、暴力傾向、憂鬱、自 殺、精神障礙等個案的學習生活)
七、社區關係 加強學校與家庭及社區的協調、溝通與合作, 以達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之境界。 (一)學校與家庭的聯繫與合作 (二)學校與社區的聯繫與合作
八、學校衛生評價 評價是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中很重要的回饋的 步驟,透過評價可以檢視和省思計劃推動的 成效,進而謀求改進。 (一)評價的意義與目的 (二)評價的內容、時機、場所、人員、方法及 工具
陸、健康促進學校實施策略 各級學校可採用下列之策略: 一、宣示推動健康促進學校的決心。 二、確定計畫重點。 三、組織工作團隊,界定角色,溝通觀念,建立共識。 四、建立良好的校內外溝通網絡,爭取資源和支持。 五、進行需求評估。
陸、健康促進學校實施策略(續) 六、舉辦或參加各項研習、研討或工作坊。 七、研擬行動計畫,逐年實施。 八、寬籌經費,永續經營。 九、評量工作成效,檢討改進。 十、分享推動成果和經驗。 十一、安排或爭取國內外觀摩學習之機會,加強 國際接軌。
推動健康促進學校支持網絡各部門主要工作 (九十六年度) A.人員訓練中心 (一) 健康促進學校教育訓練計畫。 (二)學校教師生活技能訓練計畫。 (三) 家長生活技能推廣及訓練計畫。 (四) 建立學校推展生活技能教育模式及評價指標。 (五)WebQuest 生活技能網路教學模式之建立與推廣。
B.教學資源發展中心 (一) 研發健康促進學校所需教學與活動資源。 (二) 針對九十五年研發之教學資源進行推廣及使用 評價。 (三) 辦理全國性教學資源設計競賽活動。 (四) 建立教學資源發展中心實體物流之單一窗口。 (五) 進行教學資源評價及物流服務。
(六) 取得授權並轉譯世界各國推動健康促進學校實 務經驗之相關文獻25篇,再將此轉譯文獻數位 化,置於健康促進學校數位學習網站上,以供 全國教師自由下載使用,並印製紙本分送700 所健康促進學校參閱。
C.輔導支持網路 (一) 多元輔導機制持續運作。 (二) 輔導人員視訊會議。 (三) 在地輔導團執行回報。 (四) 運用評價指標進行輔導機制評價。 (五) 整體性工作計畫會議。
D.數位學習平台 (一) 建立兒童版。 (二) 協助國際合作計畫。 (三) 促進校際間的交流。 (四) 建立訓練開課系統。 (五) 持續運用電子報介紹各校推動特色,進行校 際間之網站資訊流通與交流。
E.健康促進學校行銷 (一) 94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種子學校評選、頒獎事項。 (二) IUHPE(2007年6月10-15日假加拿大溫哥華舉行) 展覽事項。
F.健康促進學校推動計畫之監測與評價 (一)建立健康促進學校推動計畫之監測與評價 模式。 (二)完成健康促進學校整體推動計畫之過程、 影響及結果之評價。 (三)彙編及出版台灣健康促進學校推動情形及 評價年報。
捌、學校衛生工作成效評量 一、成效評量應考慮的方向: (一)Why? (目的) (二)What? (內容) (三)When? (時間) (四)Where? (地點) (五)Who? (由「誰」評量「誰」) (六)How? (方法)
二、評量的方式 1.Baseline assessment (基礎評估) 2.Process evaluation (過程評量) 3.Impact evaluation (Evaluation of the immediate effect) (衝擊評量) 4.Outcome evaluation (Evaluation of the long-term effect) (結果評量)
三、評量的方法 歐洲健康促進學校聯盟 (European Network of Health-promoting Schools, ENHPS)於2001年建 議HPS成效評量可採用下列的方法: 1.Experimental study (實驗研究) 2.Standardized tests and attitude inventories (標準化測驗及態度量表) 3.Interview (訪談)
4.Questionnaire (問卷調查) 5.Observation (觀察) 6.Environment audit (環境檢查) 7.Examination of official statistics and documents (官方統計資料及文件檢視) 8.Field notes, informal and incidental reports of experiences, logs, diaries (參訪筆記、實務經驗、 紀錄及日記的非正式及隨機報告)
9.Case study (個案研究) 10.Action research (行動研究) 11.Team self-review (小組自評) 12.Stakeholder review (專家評量) 13.Triangulation, multimethod and progresssive focusing (三角交叉分析法、多元方法及進度重點)
四、評量的步驟 (一)確定評量的目的 (二)說明行動 (三)決定評量要收集的資料 (四)選擇評量設計 (五)收集資料 (六)分析資料 (七)在評量報告中下結論 (八)根據結論作決定
玖、結語 一、我國各級學校的學校衛生工作不是從零開 始,而是要在既有基礎上如何更求進步。
二、學校衛生工作不論採用哪一項模式來推動,二、學校衛生工作不論採用哪一項模式來推動, 還是稱為「學校衛生」(School health),因 之健康促進學校並不是全新的計畫,而是推 動學校衛生工作的新模式,它涵蓋了學校衛 生政策、健康服務、健康教學與活動(個人 健康技能)、學校物質環境、學校社會環境 及社區關係等六大範疇,用以全面照顧全體 學生、教職員工、家長及社區居民的健康。 理論上,六大範疇同步推動的綜合性與整合 性的方式是最理想的,如英國、中國大陸、 香港等地。
三、健康促進學校之特色在於強調學校衛生政策三、健康促進學校之特色在於強調學校衛生政策 的重要性、營造既健康又安全的學校環境, 以及善用社區資源。健康促進學校的建構及 計畫的推動必須掌握由下而上的原則,依循 整體性和國際性的方向,追求「在地化」與 「個別化」之目標。發展健康促進學校可使 學生、教職員工、家長和其他社區居民皆能 蒙受其利。
四、如果我們想和國際接軌,融入國際社會,在四、如果我們想和國際接軌,融入國際社會,在 學校衛生領域最好和世界衛生組織於1996年 所訂頒的準則同步,不宜一味「自創」做 法,以致和國際社會脫節。另則,各級學校 應積極推動各項學校衛生計畫,以達成促進 學生、教職員工、家長及社區居民身心健康 之目標。
五、在學校衛生工作成效評量上,質性和量化方五、在學校衛生工作成效評量上,質性和量化方 法必須兼顧並重,宜力求客觀、公正;評量 所得資料必須善加運用,以發揮檢討、改進 和據以敘獎的功能。
六、教育部刻正研擬「健康促進學校五年中 程計畫」,預定於九十七學年度起全國 中小學一律採行健康促進學校模式推動 學校衛生工作,但是不再補助經費,而 是採用評鑑獎勵的方式。
【相關出版品】 國民小學無菸校園工作指引 (2004) 國民中學無菸校園工作指引 (2004) 高級中學/高級職校無菸校園工作指引 (2004)
健康促進學校 工作指引 (2003) 學校衛生工作指引— 理論篇 (2005) 學校衛生工作指引—實務篇 (2005)
健康促進學校 國際面面觀(一) (2005) 健康促進學校 國際面面觀(二) (2006)
健康促進學校教師教學資源手冊-95年度增修版 (2006) 健康促進學校 教師教學資源手冊 (2005)
【健康促進學校活動方案】 國小適用共四冊: 菸害防制(2006) 視力保健 (2006) 口腔保健(2006) 健康飲食(2006)
國中適用共三冊: 事故傷害 (2006) 菸害防制(2006) 健康體能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