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17 Views
高雄醫學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檢討報告. 報告人 : 楊瑞成 教務長 95/08/09. 台灣高等教育未來十年之發展藍圖與目標. 目標一 : 調整政府在高等教育的角色 — 大學人管大學事 目標二 : 提昇高等教育整體品質 目標三 : 引導大學分類與自我定位 目標四 : 培育國家發展所需的高級人力 目標五 : 推動高等教育卓越化與國際化 目標六 : 強化人文教育建立台灣特色. 資料來源 : 95/02/23 教育部長杜正勝專題演講 於 94 學年度全國大學校長會議. 高等教育未來發展.
E N D
高雄醫學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檢討報告 報告人: 楊瑞成 教務長 95/08/09
台灣高等教育未來十年之發展藍圖與目標 • 目標一: 調整政府在高等教育的角色— 大學人管大學事 • 目標二: 提昇高等教育整體品質 • 目標三: 引導大學分類與自我定位 • 目標四: 培育國家發展所需的高級人力 • 目標五: 推動高等教育卓越化與國際化 • 目標六: 強化人文教育建立台灣特色 資料來源: 95/02/23教育部長杜正勝專題演講 於 94學年度全國大學校長會議
高等教育未來發展 資源來源: 高教司陳德華司長95/05/25於義守大學的「94學年度教務主管聯席會議」 • 大學組織彈性化 • 強化學院整合功能 • 彈性學程制 • 提升高等教育品質 • 系所評鑑制度 • 教師評鑑制度及獎優汰劣機制的建立 • 培育優質學生提升就業競爭力 • 鼓勵大學分類發展 • 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 • 研究型大學整合計畫 • 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五年五百億) • 四年期教學卓越計畫(94年10億/95~97年每年50億) • 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計畫 • 重點特色領域較學改進計畫
本校95年度教學卓越計畫審查意見(I) • 今年之計畫與去年成果之關係有欠明確(欠連續性), 如何提升大學教學品質追求卓越亦未說明清楚(方法不明確)。 各子計畫之整合性不足(整合不足)。 計畫內容雖豐富,但較缺乏具體的量化指標予以考核是否達成目標(沒評估方法)。今年之計畫與去年成果之關係也應予說明並作檢討。 • 經費之編列均過於高估而不確實
本校95年度教學卓越計畫審查意見(II) • 注重醫學教育而比較缺少一般大學教育的規劃。 • 課程規劃過度偏重專業,通識教育之改善規劃不夠周延且不足 • 教務處與教師發展中心兩者之間的職責與合作宜再加強規劃。
本校95年度教學卓越計畫審查意見(III) • 系的成長,似乎以醫學系為主 • 倫理與品教育至為重要,宜慎加規劃。學生專業指標不應只專注於醫學領域,而且應有基礎及人文指標才對。宜設計鼓勵學生領域跨院系學習的機制。 • 雖已建立教師評鑑制度及教學不佳不續聘的作法,惟教師評估制度及教學評量未來規劃機制之嚴謹性仍有增進空間。 • 數位化及e化學習平台及環境尚待再予充實。 • 對於學生之學習效能與畢業生追蹤,應予加強。
本校95卓越計畫自我檢討(I) • 缺少整體目標 • 逢甲: e35教學卓越計畫 • 北醫: 卓越教學展望工程, 4D • 中國: 4C Foresee Our Future 教學卓越計畫 • 願景不夠明亮 • 以實現卓越教學為目標,以「再造教學組織」、「重塑教學文化」 、 「營造學習氛圍」、「集中資源創造特色」、「落實教學品保」為策略,建立整合的資訊平台做為教學活動之樞紐,通過「改善課程」、「活水師資」、「精進學習」、 「全面輔導」、「強化資源」之行動方案,創造「國際標竿化」的特色課程、「國際認證化」的特色學系,以及「鷹揚國際」之傑出逢甲畢業生,以達成國際級「教學卓越大學」之願景。(逢甲願景) • 計畫摘要無法展現全貌
本校95卓越計畫自我檢討(II) • 口號吸引力不夠 • 逢甲: e35,5基盤 、3特色、e環境 • 北醫: 4D ,多元化(Diversity) 、人文修養(Discipline)、卓越(Distinction)、終身致力學習(Devotion) • 中國: 4C ,能力化(Competence) 、人性化(Compassion)、生活化(Context)、整合化(Constructivism) • 偏重教師成長, 忽略學生卓越 • 與激勵學生追求學習卓越之方向 • 未來應以學生之學習成效為主體 • 評估機制不夠完善 • 計畫書寫方式 • 逢甲計畫 • 源起、 願景、 計畫目標、 卓越政策、 策略、 計畫總覽、 行動方案、 管考機制
提昇語文能力 及人文素養 豐富創新教學 及自我學習資源 健全課程與 學習輔導機制 高雄醫學大學 提昇教師 教學專業能力 擴展國際交流 及國際教育 創新教學 評量機制 高雄醫學大學95年度教學卓越計畫架構
未來展望 • 建立卓越主軸 • 教師與學生的卓越並行 • 強化通識與博雅教育的整合 • 發展學程課程 • 國際交流與國際認證 • 落實評鑑與考核制度 • 全員共識, 全員參與, 及早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