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484 Views
大師的真跡,常常並非如我們所認識、 熟悉的那樣。 它原來的真實面貌,往往會被後世的 種種偽作給淹沒! 取而代之的,是符合與貼近你我審美觀的種種新創作或想像之作! 漸漸地,世人都遺忘了,也誤會了, 那個時代、那個人。 被遺忘的真跡:吳鎮書畫重鑑 徐小虎 著. 例如:本書主角 元代四大畫家:吳鎮 世人所知的吳鎮 → → 鑑定後,真正的吳鎮 → → → → → →. 回到源頭:中國、古代、山水畫很難懂嗎? 欣賞中國古代繪畫,幾個直接又誠實的方法! 先放下書本、忘記說明 遮掉所有章、款以及跋 直接、仔細地看著畫作. 看古畫,我們必須看畫的本身.
E N D
大師的真跡,常常並非如我們所認識、熟悉的那樣。大師的真跡,常常並非如我們所認識、熟悉的那樣。 它原來的真實面貌,往往會被後世的種種偽作給淹沒! 取而代之的,是符合與貼近你我審美觀的種種新創作或想像之作! 漸漸地,世人都遺忘了,也誤會了, 那個時代、那個人。 被遺忘的真跡:吳鎮書畫重鑑 徐小虎 著
例如:本書主角 • 元代四大畫家:吳鎮 • 世人所知的吳鎮 → → • 鑑定後,真正的吳鎮 → → → → → →
回到源頭:中國、古代、山水畫很難懂嗎? 欣賞中國古代繪畫,幾個直接又誠實的方法! • 先放下書本、忘記說明 • 遮掉所有章、款以及跋 • 直接、仔細地看著畫作
看古畫,我們必須看畫的本身 • 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圖卷】 • 不看畫的標題,能感覺出它獨特的氣氛嗎? • 我們有不同朝代的版本 • 有宋朝的原本,也有清朝的眾多回顧版
咦!兩張都美!卻大大不同! 那是不同時代的氣氛,釋放出不同的美感能量呀!
放鬆,忘記課本,慢慢看,再反省! • 仔細看、分別看 • 吸引我們的到底是甚麼?
回到吳鎮名下墨竹 兩件作品的比較 • 左:竹石圖臺北故宮 • 右:風竹圖美國華府
問問觀者三個問題? • 左:竹石圖 • 右:風竹圖 • 哪張畫呈現了三度空間? • 哪張再現生命體驗、描寫活的生物? • 哪張呈現著用筆的技巧?
關於風竹圖,提出三個問題: • 能馬上感覺到三度空間? • 能馬上感覺風力或聽到風聲? • 還是運筆的藝術比較強?
Meeting with Ernst Gombrich 龔布里希 談墨竹 • 在1986年的七月三日,龔布里希(Ernst Gombrich)教授慨然允許我到渥柏格學院(Warburg Institute)拜訪他,他在這裡審視了這兩件墨竹畫的幻燈片。如此做的目的在於讓一位受過高度西方藝術史訓練、但不熟悉中國筆墨美學的學者,來分析這兩件傳為吳鎮作品的結構形態。放在左邊的是1347年的吳鎮《竹石圖》(台北故宮),右邊的則是1350年的《風竹圖》[華府Freer Gallery of Art 藏]
Meeting with Ernst Gombrich 龔布里希 談墨竹 • 在沒有告訴他這兩件作品所傳的作者或年代下,他被我要求對它們之間的差異本質做一評論,龔布里希教授先重申他未受過中國藝術史訓練的事實,接著開始檢視這些幻燈片。他首先認為在左邊的《竹石圖》可能有點「褪色」 ,因為它的墨色比佛利爾美術館的作品淡。
Meeting with Ernst Gombrich 龔布里希 談墨竹 • 當他得到保證不是這樣的情況後,他繼續說:「這兩件作品顯然非常不一樣。左邊這件比另外一件含蓄的多。是了,在細節上,我在這裡看到一個巨大的差異。左邊這件有空間感的多-以及厚度與[生命的]強度感…-而另一件真的大致上只有兩種音域。
Meeting with Ernst Gombrich 龔布里希 談墨竹 • 其中一件較強,一件較平。是的,我會說就我的感覺來看,這一件、左邊這一件有較高的品質。它較受控制的多,…而且有空間自由感,因為它有我們正在談論的這種潛在移動性。我不喜歡去談論空間,因為在某種觀點上,所有的東西都是空間。但這一件有更多的移動性。而右邊這件有更多的筆跡。就我所知,我會說它(《竹石圖》)具有較高的品質。(這塊石頭和較低的部分)真的是太棒了!」
Meeting with Ernst Gombrich 龔布里希 談墨竹 • 看完畫後,我向他解釋說我覺得這些作品反映了不同的時代。在十四世紀時,如《竹石圖》所呈現的例子,藝術家們已受調整去說明三度空間性,因此在像《竹石圖》這樣一件作品中,這種空間的自覺是自發性的,但到十五世紀時它的重要性消失了,如《風竹圖》中所顯示的這樣,即使是認為應該在風中運動的葉子也已失去它們在空間中的潛在移動性,而大量地被以一種正面的方式來描繪,有如書法的筆劃一般。
Meeting with Ernst Gombrich 龔布里希 談墨竹 • 龔布里希教授說:「我同意,我想妳是對的。」他的意思當然指的是結構分析,而不一定指是中國繪畫裡的時代風格。我又補充道:這兩件作品在其各自的製造時代裡都曾為佳作,但龔布里希教授很快地笑著回答說:「是啊!但我寧願買這一件(《竹石圖》)!」
兩張畫的不同,代表的是? • 空間感的不同 -(三度空間VS平面) • 再現大自然與否–(氣候VS留餘的紙/絹) • 筆墨態度之不同–(描繪生命VS表達古人筆意) • 上述的不同來自 • 時代風格的不同(再現大自然再現某大師筆意) • 創作觀念的差異(宇宙重現VS自我表現 )
偽作 VS 真跡 • 比例上:真跡與偽作的數量差距頗多 • 經年的流傳、佚失,留下的真跡極少數 • 數百年來累積的偽作,成為大多數的樣貌 • 因此,我們把偽作的風格認作是藝術家的真實風格(取代了真跡的面貌)
偽作生成史 • 生前(同輩、依附大師名聲) • 死後(無法查證,作偽更加猖獗) • 遺忘(藝術風格也同時被重新定義) • 百年、數百年之後(新定義取代原貌) • (補充-文徵明五百年)
此為吳鎮名下最為世人所知所愛的 ﹝墨竹譜﹞
從不同層面來分析贗品 假畫的幾種來源
真跡與偽作 • 後代的鑑賞家已將他們的作品(偽作)與大師的原來面貌聯繫在一起。 • 偽造的大師落款有時是畫商所為,將年代較晚藝術家,可能是數個世代之後,「以某某(大師)筆意」或「仿(某某)大師」的真款替換成假落款。 • 重要的不是畫作款識上的名字,而是任何特定面目與大師本來面目之間的關係。
一、近似原跡 (quasi original) 兩個來源證據
當時的證據 • 同時代的人,同仁與門生所做的作品可視為近似原跡,這些作品反映了最接近該時代的結構與風格。 • 同代人有著共同的世界觀、時代風格、形態關係、用筆習慣,以及相同的工藝材料。
個人的證據 • 觀察入微的作偽者逼真地複製或臨摹原跡所得到的摹本或線描本。 • 「本來面目」與「近似原跡」間的最主要差別是品質。 • 「似近真跡」缺乏原跡才有的個人習慣與強烈的創造性,但充份地呈現了原跡大部分的個人及時代風格特徵。 • 真蹟以外,「近似原跡」是藝術史學者認識大師面目最正確的客觀證據。
二、演進(EvoledImage) • 指十分熟悉原跡或近似原跡者所做的仿本或改動較小的變體,反映出部份大師的構圖與筆墨技巧。 • 然而,每一代的學習者與作偽者會在不知不覺中留下他們自己的時代特徵與個人特徵。 • 演進的作品,不論是刻意作偽或單純的仿效,都明顯地同時具有大師的風格特徵與製作者本人的時代特徵。 • 藝術史學者應該把它們當作是大師風格在數世紀間演變的證據,並按時間先後紀錄每一世代對大師的認知變動。
三、變形(Altered Image) • 藝術家以大師為其作品的基礎,但並未試圖壓抑自己的靈感。 • 沒有年代、有吳鎮款的《秋江漁隱》(台北)。此絹本大畫來自十五世紀晚期,保存了大師密集的披麻皴、平行的垂直苔點、使用大量渲染表現明暗等特徵。但個人的筆墨可絕差! • 但他同時把遠景的島緊緊地貼到主峰封堵了元朝流暢的延伸,另外加上了一艘過大的船、一個戴帽子的搖槳人以及華麗的涼亭,洩露出他自己的時代特徵,他以熱鬧的社會取向取代了元代大師寧靜、內省的特質。
四、捏造之作 (類型增生Typological Accretion) • 藝術家自由地發明構圖形式與筆法,不受大師本來面目的概念(如果有的話)左右。 • 這使得一些非常有趣、大受歡迎的作品出現了,作者並不一定不知道這位大師的風格,而是無法或並不想抑制他自己的創造力不爆發出來。 • 每當有較高品質的捏造之作加入一位大師的作品群時,後來的追隨者都會比較喜好那些新的作品,因為它們更接近追隨者自己的世界觀。
小結 把現存作品中數量最多的面目或追隨者最常模仿的面目,當成是古代大師的本來面目實在過於危險。
例如:吳鎮名下的漁父圖卷 華府(右) 上海博物館(下) (最下圖)弘治畫院的李著名下的漁父圖卷(1500左右)呈現著相同的時代風格
最終:讓美 為自己說話 • 藝術史的目標 • 找回真跡,被遺忘的面貌 • 重新定義偽作的意義 • 建立起中國藝術史的時代風格與面貌
作者 • 徐小虎教授(Joan Stanley-Baker)MLitt DPhil Oxon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博士。 • 1975年,對書畫家、鑑定家及收藏家王己千(季遷)作數年的長期訪問,由台北《故宮文物月刊》刊出中譯「畫語錄」。 • 1975-1980年,擔任加拿大維多利亞美術館首任東方藝術部長。 • 1987-1990年,任教澳洲墨爾本大學藝術系所。 • 1991-1994年,在台灣擔任國立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 1996-2006年,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教授。於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領導研究生突破傳統論文撰寫模式,在書畫斷代鑑定上獲得新發現。
徐小虎 • 生於南京,中德雙重血統,自幼接受東西方文化洗禮。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鑽研中國藝術史,在研究方法學上條理嚴謹且分析敏銳的訓練,為往後四十多年書畫斷代與藝術評論奠定堅實的基礎。至五十歲始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 評文外專業著作包括:Japanese Art 1984年Thames and Hudson,已出版法文、中文《日本美術》、西班牙文和伊朗文譯本)、《中國文人畫之東渡日本》(1993,密西根大學出版),以及本書英文原著《Old Masters Repainted, Wu Zhen (1290-1354) Prime Objects & Accretions》(1995,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愛古畫的人不該錯過的開眼方針 被遺忘的真跡 吳鎮書畫重鑑 徐小虎 (Joan Stanley-Baker)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