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艾 滋 病

艾 滋 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 窦晓光. 概 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人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性接触和注射传播 辅助性 T 淋巴细胞 (CD 4 + T 淋巴细胞 )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病原学. 病原体 —— HIV ( HIV-1 和 HIV-2 )

ave
Download Presentation

艾 滋 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艾 滋 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 窦晓光

  2. 概 述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 主要通过性接触和注射传播 • 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 •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3. 病原学 • 病原体——HIV(HIV-1 和 HIV-2) • 单股RNA病毒,逆转录病毒科,9.7Kb • 基因结构: • env 基因: 包膜蛋白 gp120, gp41 • gag 基因: 核心蛋白 P24 ,基质蛋白 • pol 基因: 多聚酶、逆转录酶和蛋白酶

  4. 病 原 学 • 抵抗力:对热敏感,56℃30分钟能灭火,对酒精、漂白粉敏感,对甲醛、紫外线和γ射线不敏感。 • 感染后免疫:感染后中和抗体很少,作用弱。

  5. 病 原 学 • 亚型:HIV-1分为A,B,C,D,E,F,G和O 9个亚型。我国云南分离的为B,C,E亚型 • 靶细胞:嗜淋巴细胞性和嗜神经性细胞,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B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骨髓干细胞

  6. 流行病学 • 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HIV携带者 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精子、子宫 和阴道分泌物中。 唾液、眼泪、乳汁中也含有少量的病毒。

  7. 流行病学 • 传播途径: • 性接触传播:同性、双性、性乱 • 输血注射传播:静脉吸毒 • 母婴传播: • 其他传播途径:器官移植、人工授精

  8. 流行病学 •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 高危人群: • 男同性恋者 • 性乱交者 • 静脉药瘾者 • 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 • 50岁以下的青壮年

  9. 发病机制 • HIV是细胞毒性病毒 • CD4+T淋巴细胞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 • 其他免疫细胞也不同程度受损 • 导致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10. 病理解剖 • 组织中炎症反应少,病原繁殖多 • 淋巴结病变: 反应性病变:滤泡增殖性淋巴结肿 肿瘤性病变:卡波济肉瘤、其他淋巴瘤 • 胸腺病变:萎缩性、退行性、炎性病变 •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神经胶质细胞的灶性坏死,血管周围炎性浸润和脱髓鞘改变

  11. 临床表现 • 潜伏期:2-10年 • I期-急性感染 • 血清病样症状:发热、全身不适、厌食、恶心等。 • CD8+T细胞升高、 CD4/CD8比例倒置、HIV RNA及P24阳性 • 7-14天后症状自然消失

  12. 临床表现 • II期:无症状感染 • 由原发HIV感染或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延伸而来 • 临床上没有症状 • HIV及HIV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抗体 • 持续2-10年或更长

  13. 临床表现 • III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征 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持续肿大3个月以上

  14. 临床表现 • IV期--艾滋病 (1)体质性疾病-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 持续1个月以上的不规则发热 • 体重下降达10%以上 • 慢性腹泻

  15. 临床表现 • IV期--艾滋病 (2)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 (3)机会性感染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念珠菌、巨细胞病毒

  16. 临床表现 • IV期--艾滋病 (4)免疫缺陷继发肿瘤: 卡氏肉瘤、淋巴瘤 (5)免疫缺陷并发的其他疾病: 慢性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

  17. 临床表现 艾滋病分类(CDC/NIH) • A类: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PGL • B类:AIDS的一般症状和机会感染 • C类:神经系统症状和重度的机会感染及恶性肿瘤

  18. 临床表现 艾滋病淋巴细胞分级(CDC/NIH) I级:CD4+T淋巴细胞>0.5×109/L 总淋巴细胞数>2.0×109/L II级:CD4+T淋巴细胞(0.2-0.49)×109/L 总淋巴细胞数(1.0-1.9)×109/L III级:CD4+T淋巴细胞<0. 2×109/L 总淋巴细胞数<1.0×109/L

  19. 临床表现 艾滋病患者常见各系统的临床表现: • 肺部: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和巨细胞病毒肺炎最常见。临床上起病隐匿,以发热、干咳、和渐进性呼吸困难为主 • 胃肠道:口腔炎、食管炎或溃疡;腹泻和体重减轻;肛周疱疹病毒感染和疱疹性直肠炎

  20. 临床表现 艾滋病患者常见各系统的临床表现: • 神经系统:癫痫、进行性痴呆、脑炎 • 皮肤粘膜:卡氏肉瘤,口唇、外阴、肛周病毒感染,霉菌感染,口腔粘膜念珠菌感染、口腔毛状白斑 • 眼部:弓形虫、巨细胞病毒感染,卡氏肉瘤 • 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和粒细胞减少

  21. 诊 断 • 流行病学资料: 艾滋病的高危因素,如性乱交、静脉药瘾、输血制品等

  22. 诊 断 • 临床表现 高危人群存在下列情况两项或两项以上者, 考虑艾滋病可能: 1)体重下降10%以上 2)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 3)间歇或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 4)全身淋巴结肿大 5)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单纯疱疹感染 6)口咽念珠菌感染

  23. 诊 断 •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计数 降低。 2、免疫学检查:T细胞绝对计数下降, CD4/CD8<1.0。对有丝分裂原的皮肤试验 阴性(细胞免疫受损)

  24. 诊 断 • 实验室检查 3、病原学检查: 1)HIV-1抗体检查:p24抗体和gp120抗体,ELISA两次阳性,用免疫印迹(WB)和固相放射免疫沉淀试验(SRIP)确诊。 2)抗原检查:ELISA法检测p24抗原。 3)HIV RNA 检测:RT-PCR或Northern blot

  25. 治 疗 • 抗病毒治疗-HAART 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AZT,3TC 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3)蛋白酶抑制剂 抑制病毒复制,不能清除病毒,仍有传染性 终生治疗

  26. 治 疗 • 免疫调节治疗 • 机会感染和肿瘤的治疗 • 支持和对症治疗

  27. 预 防 • 控制传染源 病人和携带者血、分泌物进行消毒 隔离病人 •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血制品的管理 禁毒、杜绝不洁注射 切断母婴传播 • 保护易感人群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