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 微观世界的探索.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总伴随着工具的完善和革新。以显微镜来说吧,发展至今可以说是有了三代显微镜。这也使得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微米级,亚微米级发展到纳米级乃至原子分辨率。. 第一代为光学显微镜. 1830 年代后期为 M.Schleide 和 T.Schmann 所发明;它使人类 “ 看 ” 到了致病的细菌、微生物和微米级的微小物体,对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至今仍是主要的显微工具. 第二代为电子显微镜.

avent
Download Presentation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2. 微观世界的探索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总伴随着工具的完善和革新。以显微镜来说吧,发展至今可以说是有了三代显微镜。这也使得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微米级,亚微米级发展到纳米级乃至原子分辨率。

  3. 第一代为光学显微镜 1830年代后期为M.Schleide和T.Schmann所发明;它使人类“看”到了致病的细菌、微生物和微米级的微小物体,对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至今仍是主要的显微工具.

  4. 第二代为电子显微镜 20世纪三十年代早期卢斯卡(E.Ruska)发明了电子显微镜,使人类能”看”到病毒等亚微米的物体,它与光学显微镜一起成了微电子技术的基本工具。

  5. 第三代为扫描探针显微镜 也可简称为纳米显微镜。1981年比尼格和罗勒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使人类实现了观察单个原子的原望;1985年比尼格应奎特(C.F.Quate)发明了可适用于非导电样品的原子力显微镜(AFM),也具有原子分辨率,与扫描隧道显微镜一起构建了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系列。

  6. TEM X—衍射 STM/AFM 空间分辨率 1--10Ǻ 1 Ǻ 1 Ǻ(Z:0.1 Ǻ) 样品制备测量条件 超薄切片真空 结晶样品mg级量 近自然、液体μg--ng 结构信息 2维 平均结构参数,三维内部结构 单个分子结构、局域结构、表面三维结构 图像 直观 拟合、重构 真实、直观 三种观察原子的方法比较

  7. 三代显微镜的观察范围及典型物体

  8.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光栅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2)观察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 3)掌握隧道扫描显微镜的基本操作和调试过程, 观测到清晰的一维光栅图象 4)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原始数据图像

  9.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如何工作的? 工作原理——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 两个平板导体间的隧道效应实验装置稍加改变即成为STM的雏形 Z<1nm IT ∝V·e-K0Z Z:间隔距离V:偏压

  10. STM的工作原理是电子的隧道贯穿,电子云占据在样品和探针尖之间(图1)电子云是电子位置具有不确定性的结果,这是其波动性质决定的。导体的电子是”弥散”的,故有一定的几率位于表面边界之外,电子云的密度随距离的增加而指数式地衰减。这样,被通过电子云的电子流就会在表面和探针间的距离变化极为灵敏。探针在表面上扫描时,有一套反馈装置去感受到这一电子流(叫做隧穿电流),并据此使探针尖保持在表面原子的恒定高度上(图2)。探针尖即以这种方式描过表面的轮廓。读出的针尖运动情况经计算机处理后,或在银幕上显示出来,或由绘图机表示出来。使针尖以一系列平行线段的方式扫描,使可获得高分辨率的三维表面图像。STM的工作原理是电子的隧道贯穿,电子云占据在样品和探针尖之间(图1)电子云是电子位置具有不确定性的结果,这是其波动性质决定的。导体的电子是”弥散”的,故有一定的几率位于表面边界之外,电子云的密度随距离的增加而指数式地衰减。这样,被通过电子云的电子流就会在表面和探针间的距离变化极为灵敏。探针在表面上扫描时,有一套反馈装置去感受到这一电子流(叫做隧穿电流),并据此使探针尖保持在表面原子的恒定高度上(图2)。探针尖即以这种方式描过表面的轮廓。读出的针尖运动情况经计算机处理后,或在银幕上显示出来,或由绘图机表示出来。使针尖以一系列平行线段的方式扫描,使可获得高分辨率的三维表面图像。

  11. (图1)STM 结构及原理(电子云概念)

  12. (图2)隧道电流的变化曲线 Ro与样品表面相关的参数; ∆Z有0.1nm的变化; ∆ IT即有数量级的变化 隧道电流的变化曲线

  13. 实验仪器及用品: AJ-Ⅰ型STM,刃口刚性较好好的剪刀,铂铱合金丝,镊子,丙酮,量杯,脱脂棉,光栅样品 实验步骤: 1)光栅样品准备,STM针尖制备,安装针尖和样品; 2)逼近针尖到样品表面、调节针尖和扫描管至最佳工作状态 3)观察量子力学中的隧道电流效应和特性 4)扫描光栅样品并对扫描图像进行处理

  14. 针尖逼近到样品表面 第一步:粗调螺旋头调节 第二步:微型马达调节

  15. 观察量子力学中的隧道电流效应和特性

  16. STM扫描图像处理 光栅三维图像

  17. 实验结果和讨论 应能清晰地得到光栅图象。请根据实验结果仔细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那些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有何建议和启发。 思考题: 1) STM 是如何测得样品的表形貌? 2)如何用STM测出光栅的周期结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