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統計製程管制與製程能力分析

統計製程管制與製程能力分析. 9. 統計製程管制(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典形運用的工具有品質管制圖,利用簡單的圖表來提供以下的資料: 品質改進 決定製程能力 產品規格的決定 生產製程的決定. 預測. 時間. 尺寸. 變異的基本概念. 機遇原因 (Chance causes). 圖 9-1 機遇原因下之製程分佈. 預測. 時間. 尺寸大小. 變異的基本概念. 非機遇原因 (Assignable causes). 圖 9-2 非機遇原因下之製程分佈. 管制圖的種類. 計量值數據 計數值數據.

avi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統計製程管制與製程能力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統計製程管制與製程能力分析 9

  2. 統計製程管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典形運用的工具有品質管制圖,利用簡單的圖表來提供以下的資料: • 品質改進 • 決定製程能力 • 產品規格的決定 • 生產製程的決定

  3. 預測 時間 尺寸 變異的基本概念 • 機遇原因(Chance causes) 圖9-1 機遇原因下之製程分佈

  4. 預測 時間 尺寸大小 變異的基本概念 • 非機遇原因(Assignable causes) 圖9-2 非機遇原因下之製程分佈

  5. 管制圖的種類 • 計量值數據 • 計數值數據

  6. 常用的管制圖種類 • 常用計量值管制圖 • 平均數 - 全距管制圖 • 平均數 - 標準差管制圖 • 個別值 - 移動全距管制圖(I-Rm管制圖) • 中位數 – 全距管制圖 • 常用計數值管制圖 • 不良數管制圖(np管制圖) • 不良率管制圖(p管制圖) • 缺點數管制圖(c管制圖) • 單位缺點數管制圖(u管制圖) • 選用決策程序

  7. 不良率 連續型 資料? 不是 不是 是 是 不是 樣本大 小固定? 合理分組 (n>1)? 樣本大小固定? I/MR圖 不是 是 是 不是 是 p-圖 u-圖 分組樣本 n>8 標準差計算容易嗎? 是 c-或u-圖 np-或p-圖 不是 是 不是 X-bar和R圖 X-bar和S圖 圖9-3 管制圖選用流程

  8. 計量值管制圖的製作及應用 • 選擇計量值管制圖 表9-1 常用計量值管制圖

  9. 數據收集 1/2 • 選擇有代表性的品質特性 • 製程管理 • 情況分析 • 產品檢查

  10. 數據收集 2/2 • 選擇有代表性的品質特性 • 優先選取經常出現次品的品質特性;可以利用柏拉圖分析法去決定優先次序。 • 識別製程的變異因素和對成品品質的影響,繼而決定應用管制圖的生產製程。

  11. 選取樣本 • 即時抽樣方法 • 期間抽樣方法

  12. 設定抽樣數目 • 抽樣頻率 • 經濟因素 • 統計學上的準確度

  13. 設定抽樣的次數 • 抽樣次數越多,查驗的成本當然越大; • 抽樣次數越少,不合標準的產品生產可能性也越大。 • 理論上,抽樣的頻率和抽樣數可以用數學的方式計算。而實際上,它是根據下列的因素決定: • 產品/製程的品質表現歷史 • 查驗機械/人手的資源 • 估計的查驗成本和損壞成本

  14. 收集樣本的次數

  15. 註: Ri=第i個管制分組的全距數據 =所有樣本的平均全距 k =樣本個數(組數) UCLR=全距的上管制界限 LCLR=全距的下管制界限 管制界限的設定 1/3 • 設定「全距管制圖」的管制界限

  16. 註: =所有抽樣組平均數的平均數 =第i個抽樣組的平均數 k=樣本個數(組數) UCLX=平均數的上管制界限 LCLX=平均數的下管制界限 管制界限的設定 2/3 • 設定「平均數管制圖」的管制界限

  17. 註: =所有抽樣組平均數的平均數 xi=第i個抽樣組的平均數 =所有樣本的平均標準差 si=第i個抽樣組的標準差 k=樣本個數(組數) UCLx=平均數的上管制界限 LCLx=平均數的下管制界限 UCLs=標準差的上管制界限 LCLs=標準差的下管制界限 管制界限的設定 3/3 • 設定「平均數和標準差管制圖」的管制界限

  18. 設定「個別值和全距管制圖」的管制界限 • 「個別值和全距管制圖」是用於特別的情況。例如:加工時間較長或當我們觀察製程的狀態,如電鍍液的pH值,此管制圖是根據個別的量度數據而不是小量抽樣的。

  19. 註: =所有樣本的平均個別值 xi=第i個抽樣組的個別值 =所有樣本的平均移動全距 Ri=第i個抽樣組的移動全距 k=樣本個數(組數) UCLx=個別值的上管制界限 LCLx=個別值的下管制界限 UCLR=全距的上管制界限 LCLR=全距的下管制界限

  20. 管制界限的更新 • 使用新的製程 • 使用新的機器 • 現時的製程情況有改變 • 機器操作的情況有改變

  21. 管制界限和規格界限的關係 表9-6 管制界限與規格界限之比較

  22. 計數值管制圖的製作及應用 1/3 • 典形的計數值有: • 汽車擋風玻璃的氣泡 • 塗漆表面的抓痕 • 測試不合規格的單位 • 外殼的缺點

  23. 計數值管制圖的製作及應用 2/3 • 計數值管制圖的作用,包括: • 決定品質的平均水平; • 當平均品質水平轉變,給管理階層一個信息; • 提高產品的品質; • 在付運給顧客前決定產品的允收特徵。

  24. 計數值管制圖的製作及應用 3/3 • 計數值管制圖有兩種不同的組別: • 不良品管制圖 • 缺點管制圖 表9-7 計數值管制圖樣本數目特性表

  25. 數據收集 • 樣本數最少大於50個單位 • 常用的慣例,樣本數目的多少一定可以足夠找出4個或以上的不良品。在實際的運作中,選取樣本數是需要一些初步的觀察來找出不良率和平均不良數的粗略資料,以便足夠的數據來製作圖表。 • 避免在一段長時間內選取一個大的樣本數。 • 最少收取20組樣本

  26. 註: di=第i個管制分組的不良品數目 ni=第i個管制分組的樣本數目 pi=第i個管制分組的不良率 =所有樣本的平均不良率 UCLp=不良率的上管制界限 LCLp=不良率的下管制界限 管制界限的設定 1/4 • 設定『不良率管制圖』的管制界限

  27. 管制界限的設定 2/4 • 設定『不良數管制圖』的管制界限 註: di=第i個管制分組的不良品數目 n=樣本數目 k=樣本個數(組數) =所有樣本的平均不良數 UCLnp=不良數的上管制界限 LCLnp=不良數的下管制界限

  28. 管制界限的設定 3/4 • 設定『缺點數管制圖』的管制界限 註: ci=第i個管制分組的缺點數數目 k=樣本個數(組數) =所有樣本的平均缺點數 UCLc=缺點數的上管制界限 LCLc=缺點數的下管制界限

  29. 註: ci =第i個管制分組的缺點數數目 ni=第i個管制分組的樣本數目 ui=第i個管制分組的單位缺點數 =所有樣本的平均單位缺點數 UCLu=單位缺點數的上管制界限 LCLu =單位缺點數的下管制界限 管制界限的設定 4/4 • 設定『單位缺點數管制圖』的管制界限

  30. 管制圖的分析 • 正常狀態 • 點沒有跳出管制界限 • 點在管制界限內排列沒有異常。

  31. 50 × UCL 45 特性值 40 35 CL 30 25 LCL 20 15 2 4 8 3 6 7 10 0 1 5 9 樣本組 異常現象與可能原因追查 1/4 • 管制圖判斷原則一:超出管制界限的點 管制圖判斷規則之原因 此規則是最常使用到的,因為如果以3σ為管制界限,而觀測值會落到3σ外的機率只有0.0026。

  32. 50 UCL × × 45 Warning Limit 特性值 40 35 CL 30 25 Warning Limit 20 LCL 15 0 1 10 3 2 6 4 5 9 7 8 樣本組 異常現象與可能原因追查 2/4 • 管制圖判斷原則二:連續3點中有2點落在2σ外 管制圖判斷規則之原因 在此離中心線2σ稱為警戒管制線,發生連續三點中有兩點落在2σ外的機率非常小,所以一旦管制圖上有此種情形發生,應該找出發生的原因。

  33. 50 UCL 45 40 One Singma Limit 特性組 35 CL One Singma Limit 30 × 25 × × × LCL 20 15 2 3 0 4 8 9 10 5 6 1 7 樣本組 異常現象與可能原因追查 3/4 • 管制圖判斷原則三:連續5點中有4點落在1σ外 管制圖判斷規則之原因 發生連續5點中有4點落在1σ外的機率非常小,所以一旦管制圖上有此種情形發生,應該找出發生的原因。

  34. 50 UCL 45 40 特性值 35 CL × 30 × × × × × 25 × × LCL 20 15 0 10 9 8 4 5 6 7 1 2 3 樣本組 異常現象與可能原因追查 4/4 • 管制圖判斷原則四:連續8點落在中心線的同一側 管制圖判斷規則之原因 發生連續八點都落在中心線同一邊的機率非常小,所以一旦管制圖上有此種情形發生,應該找出發生的原因。

  35. 四種常見的『修正和預防行動的指引』

  36. 製程能力分析 • 製程能力分析之目的 • 製程是否在統計製程管制範圍下? • 製程的能力是否達到要求?

  37. Observed Process Variation 觀測所得的變異 Actual Process Variation 實際的製程變異 Measurement Variation 量測的變異 Long Term 長期 Short Term 短期 Within Parts 零件本身 Operator 操作員 Operator/Part 操作員/零件交互作用 Instrument 量測儀器 Linearity 線性 Stability 穩定性 Correlation 相關性 Repeatability 再現性 Bias 偏離 圖9-4 製程變異來源

  38. 表9-9  製程能力指標比較

  39. 製程變異 Variation 允差 製程能力指標的計算和分析 • 連續型態資料 圖9-6 製程能力指標計算示意圖

  40. 註:  = 製程的標準差 (如:「平均數及全距管制圖」 = R/ 「平均數及標準差管制圖」 = s/  ) USL = 上規格界限 LSL = 下規格界限 Cp之意義 • Cp是量度「製程潛能」。它是量度實際製程的分佈範圍(或稱之為製程的「自然寬限」,一般而言是六個標準差)與實際製程可容許的分佈範圍(亦即規格允差,即上規格界限和下規格界限的距離)之比。 Cp = (USL –LSL) / 6

  41. Cpu 與 Cpl之意義 • Cpu是用來求算單邊上規格品質特性之製程能力指標,其指標計算方式為量度中心值和上規格界限之寬度與製程3倍標準差寬度之比。

  42. USL μ 圖9-7 Cpu之計算

  43. LSL μ 圖9-8 Cpl之計算

  44. Cpk之意義 • 只有上規格界線USL:Cpk=Cpu。 • 只有下規格界線LSL:Cpk=Cpl • 雙邊規格界線:Cpk=Min(Cpu,Cpl) 圖9-9 Cpk之計算

  45. Cpk之計算公式有以下幾種方式

  46. 其步驟如下: 確認規格 收集資料並分析常態性 確定短期變異 計算製程能力指標: 短期: ZU, ZL Cp Cpk Sigma 水準 ZST 長期: Sigma 水準 ZLT Ppk 連續型態資料製程能力分析步驟

  47. 其步驟如下: 確認規格 收集資料 決定:短期或長期?(通常是長期) 計算製程能力指標: 長期: PPM Sigma 水準 ZLT Ppk 短期: Sigma 水準 ZST Cpk 離散型態資料製程能力分析步驟

  48. Cp與不良率的關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