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296 Views
天堂裡的狗狗也有翅膀嗎?. 如何與孩子談信仰. 信仰是兒童生命教育的靈魂. 所有的教育,即使謹慎地避開了純粹宗教的範疇,不管是好或壞,有意識或無意識,也都是宗教教育。 一般教養忽略的問題:信仰、生命價值(不只基督徒應該看),所有關於教育更高層次的問題,關於生命的思索,都是宗教教育的範疇。這是心靈的思索,台灣人一般很不重視,所以孩子沒有心靈的敏銳度,找不到真正的自我。. 本書目的. 讓孩子成為真正自由的人(不是放縱),而是瞭解上帝為他創造的真正自我,以及有自己品味和想法的人。 建議閱讀方式:從第 8 和 9 篇開始讀,這是辛克夫婦教育的精華. 8. 引領孩子走向自由.
E N D
天堂裡的狗狗也有翅膀嗎? 如何與孩子談信仰
信仰是兒童生命教育的靈魂 • 所有的教育,即使謹慎地避開了純粹宗教的範疇,不管是好或壞,有意識或無意識,也都是宗教教育。 • 一般教養忽略的問題:信仰、生命價值(不只基督徒應該看),所有關於教育更高層次的問題,關於生命的思索,都是宗教教育的範疇。這是心靈的思索,台灣人一般很不重視,所以孩子沒有心靈的敏銳度,找不到真正的自我。
本書目的 • 讓孩子成為真正自由的人(不是放縱),而是瞭解上帝為他創造的真正自我,以及有自己品味和想法的人。 • 建議閱讀方式:從第8和9篇開始讀,這是辛克夫婦教育的精華
8.引領孩子走向自由 • 拿捏「教養」的尺度:視孩子的年齡有不同的教養方式,但是原則相同:獨立、自由、懂得愛人 • 今天對我們最重要的,是將孩子教育成一個自由的人。不是依循別人的標準而活,而是在上帝幫他創造的形像中,獲得自由的靈魂。 • 如果我們想要將孩子教養成獨立的人,就必須為他開啟能夠讓他在其中自由生長的空間,好讓他能夠真正發現屬於自己的機會,並將愛的能力落實到行動層面上 • 最不當的原則就是: 1.「服從」,也就是要孩子在不知所以然,或不認同某規定的情況下,強迫他做某一件事 2.「成就」
設限 • 讓孩子學會尊重與負責 • 讓孩子看到父母的堅持 • 服從與處罰
良心 • 「基督徒的良心」:凡是出自愛、出自奉獻、出自內心的平安、出自關注的,就是善的。「基督徒的良心」,不外乎是成為一個有能力去愛的人 • 當一個孩子因他所經歷過或所做的事感到更快樂、踏實;他與父母、兄弟姐妹及朋友的關係更豐富、更自然、更穩定時,這孩子就是走在通往自己良心的路上。
9.最終的目的 • 沒有任何生命的成功,是因為它完美的成就。即使父母的生命也一樣。當人心中有愛,或至少努力去愛時,生命也會因為一切的不完美而成功。 • 生命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信任愛,生命正是源起於這種愛,是上帝的愛。 • 生命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生活陷在疲憊困苦中時,它轉身投向這份愛,而且在最後仍然誠摯並感恩地回歸到這份愛之中。這就是耶穌讓我們看到的。這就是基督宗教教育所要傳遞給孩子的訊息,也是教養者本身應該持有的態度
孩子必須「多感恩」 ? • 要求孩子必須對父母感恩是一種危險的作法,因為其中隱含一種孩子不能走自己的路的想法,並認為父母有權要求孩子。但事實上,父母並沒有。當父母提出這種要求時,他們就開始破壞了親子之間愛的關係 • 孩子其實一直在表達謝意,而且是透過他們的信任 • 父母與子女的互動,是源自於愛和奉獻,而不是因為要「回報」
信任 • 親子之間的愛和信任是否還存在?這取決於我們能給孩子多少自由。普遍的原則是:他人對我們的自由予以的尊重、增加或擴展的範圍有多少,他們對我們灌注的信任就有多少。 • 給予自由的意思不是放任孩子隨他去;也不是對孩子說:無論你做什麼,我都無所謂。而是對孩子說:如果你嘗試這樣做或那樣做,我都尊重你;但是當你發現自己走的路不對時,要知道我都在你身邊→浪子的故事
成功的教養,無限的交託 • 上主要救你脫離各樣災難;他要保守你的生命。你進你出,上主都保護你,從現在直到永遠。 • 在這個古老的禱詞中,含有父母所需要的一切:即為孩子祈求護佑和祝福,並為自己祈求力量和寬心
1.在起初就有奇蹟 • 禮物與讚嘆:將孩子視為一種「奇蹟」 • 第一個歡慶:生日、洗禮、命名 • 什麼是宗教教育?在最早的階段,宗教教育是嘗試讓孩子去感受他所處、所想像的世界之開闊與寬廣,第二階段:幫助孩子找到一種語言去表達他所敏銳感受到的、新的、陌生的、不一樣的事物,第三:宗教教育也包括,教導孩子學會並不是每一個問題都有答案的
2.為人父母 父母自我定位、婚姻、單親 • 今日父母已大不相同:父母形像的改變 • 每一種教育都有宗教的效果──無論是否可見:上帝的形像建立於父母的形像,每一種教育方式必然都會對信仰認知造成影響 • 孩子可以說「不」,父母也可以 • 為什麼我們認為婚姻很重要 • 很多人獨自教養孩子,而且做得很成功 • 三個棘手的生育考慮
3.孩子如何想像「上帝」? • 熨衣板邊的信仰談話 • 上帝的形像如何形成?在經驗中塑造上帝形像,某種世界的經驗,在這個世界裡,在所有事件當中或背後,都有無數關於上帝的線索,且這些線索也會影響其他事 • 原始的信任與信仰 • 我們的孩子是否能在生命中逐漸找到這份信任,在他生命的頭幾年就已經初步決 • 定了。
4. 如何和孩子談信仰? • 跟孩子談信仰的一些原則:建立寬廣的上帝形像,人無法瞭解上帝無限的奧祕 • 多元的上帝圖像 • 誠實和寬廣的答覆(知或不知,讓孩子有繼續思考的機會) • 容許孩子懷疑(一個原則:一生不斷尋求,與孩子一同尋求,要放棄時,父母陪伴)、容許孩子對上帝的不滿(菠菜)、讓孩子體會上帝旨意的奧妙,非人所瞭解
5.我們要告訴孩子關於基督教信仰的什麼? • 基督教信仰的內容:耶穌與福音 • 宗教節慶(有關天使的對話) • 儀式 • 死亡
6.如何和上帝說話? • 孩子們的禱告並不幼稚,而是很認真 • 如何和孩子一起禱告 • 好好地道「晚安」 • 練習進入讚嘆和寂靜 • 了解隔壁的伊斯蘭教家庭
7.聖經 • 聖經的基本知識 • 對孩子適合的聖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