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2.12k Views
第 13 章 資源 基礎理論. 授課老師:洪新原 教授 組員:林佳縈 李海微 黃天慧. 第一節 導論. 第一節 導論. 外部環境因素是過去組織制定策略的決策重心 組織內部因素是策略制訂考量的附屬品( Collis,1991 ) 學者從組織內部作思考,因此產生以組織策略性「資源」出發的概念,逐漸形成「資源基礎理論」. 第二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起源. 第二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起源. 第二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起源. 資源基礎理論概念在當時沈寂的原因 Grant ( 1991 )認為有兩點: 儘管累積後的資源是不變的競爭優勢,但是沒有一個整合的理論架構被提出
E N D
第13章 資源基礎理論 授課老師:洪新原 教授 組員:林佳縈 李海微 黃天慧
第一節 導論 • 外部環境因素是過去組織制定策略的決策重心 • 組織內部因素是策略制訂考量的附屬品(Collis,1991) • 學者從組織內部作思考,因此產生以組織策略性「資源」出發的概念,逐漸形成「資源基礎理論」
第二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起源 • 資源基礎理論概念在當時沈寂的原因Grant(1991)認為有兩點: • 儘管累積後的資源是不變的競爭優勢,但是沒有一個整合的理論架構被提出 • 資源基礎理論的實務應用與實證研究仍缺乏
第二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起源 • 90 年代初期學者Barney 發表「企業資源與持續競爭優勢」(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使資源基礎理論在學術及實務界形成一股研究主流
第三節 資源基礎理論概念 一、競爭優勢 • 組織如何創造競爭優勢與維持競爭優勢,是學者們探索的核心,更是資源基礎理論最終的目標—「企業該如何運用自身資源來建構競爭優勢並且持續維持此優勢」 • 「競爭優勢」意指「該公司目前與潛在的競爭對手無法同步執行該公司目前所執行的價值創造策略」 • 「持續競爭優勢」則是指可以維持很長一段時間的競爭優勢
第三節 資源基礎理論概念 二、資源定義與種類 • Barney(1991) • 資源為「公司內所有的資產、能力、組織程序、公司屬性、資訊、知識等;它們是公司所能掌握並能促進公司策略的建構與執行的因素, 以提升公司效率與效能」 • Amit and Schoemaker(1993) • 資源是公司所擁有並且可利用的要素(Factors) • 資源所涵蓋的層面十分廣泛 • Grant(1991)將資源區分為:有形資源、無形資源和人力資源三類,以便加以區隔
第三節 資源基礎理論概念 三、資源的特性 • Barney(1991)認為企業欲以資源建立持續競爭優勢, 必須先滿足兩個條件: • 資源必須具有異質性(Heterogeneous)且稀少 • 資源必須不可移動性(Immobility) • 獲得持續競爭優勢需具備:價值性(Value)、稀有性(Rareness)、無法完全模仿性(Imperfect Imitability)與不可替代性(Non-Substitution)等四種特性
第三節 資源基礎理論概念 • 價值性(Value):資源的價值取決於是否能為公司的策略執行,增加效率與效能,能為公司創造價值的資源才是有用的資源 • 稀有性(Rareness):指擁有特定有價值資源的公司數量少於能在產業中引發完全競爭的公司數量,則該資源可視為稀有的 • 不可替代性(Non-Substitution):當資源無法被複製時,其他公司會設法尋求替代資源,因此資源的替代性高低會影響企業競爭優勢的可維持性,愈容易被替代的資源,其策略價值愈低
第三節 資源基礎理論概念 • 無法完全模仿性(Imperfect Imitability):有價值且稀有的組織資源必須不易被競爭者完全模仿,才能保有持久性的競爭優勢 • 造成其他公司模仿成本高的原因: • 歷史獨特性(HistoryDependent) • 因果模糊性(CausalAmbiguity) • 社會複雜性(SocialComplexity)
第三節 資源基礎理論概念 四、能力(Capability) • 組織能力(OrganizationalCapability)是讓組織運用資源執行某些生產性活動 • Collis(1994)認為「能力」是社會性複雜的慣例(Routines),影響企業將輸入轉換到輸出的效率, • 「能力」亦被視為是能夠完成某些工作或活動的一些資源(Grant,1991;AmitandSchoemaker,1993)
第三節 資源基礎理論概念 四、能力(Capability) • Barney(1997)將能力視為組織特質之一,使組織能夠執行規劃、選擇和實施策略,完成某個特定目標資源的使用及部署。曾於1991 年指出,組織資源和能力是競爭優勢與其維持的重要成功因素,組織能力依賴獨特、無可取代與持久的資源(Lee, 2001) • 能耐(competence)和能力(capability)僅在語意上有些微差異,但少有實質意義的不同
IT資源與能力 • 1998 年Bharadwaj曾定義六項建構IT 能力的資源 • 2000 年Bharadwaj由「資源」角度探討IT 能力與組織績效的關係
IT資源與能力(cont.) • 有形資源 • IT基礎建設 • 人力IT資源
IT資源與能力(cont.) • IT促成的無形資產
RBT之應用架構 • 前述RBT 架構至今未有一致的架構,但過去學者大多以Barney(1991)提出的RBT應用架構作延伸。此應用架構建立在兩大假設前提上: • 假設一:在同一產業或策略群中,各公司掌控的資源有所不同,而且這些異質性資源將導致各公司彼此之差異。 • 假設二:這些差異會因為異質性資源而不容易被其他公司模仿而延續。
RBT之應用架構(cont.) • Grant(1991)提供企業執行策略分析時,可依循五個步驟
RBT之應用架構(cont.) • (一)辨明關鍵資源與能力 • (二)評估資源與能力的潛力 • 產生持久競爭優勢的潛力 • 利益的專屬性 • (三)推演策略意涵 • (四)管理關鍵劣勢
第四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應用 一、資管領域之應用 • IT資源與競爭優勢 • 1995 年Mata et al.以資源基礎理論的角度檢測資訊科技對組織競爭優勢的影響,並提出競爭優勢之資源基礎模型。 • IT 的四種屬性 • 資訊科技的資本需求(Capital Requirements) • 專屬科技(Proprietary Technology) • 專業技術(Technical IT Skills) • 資訊科技管理(Managerial IT Skills)
第四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應用 一、資管領域之應用 • IT資源與競爭優勢 • Ross et al.(1996)指出企業內部三種IT 資產 • IT 人力資源資產、 • 科技資產 • 關係資產。 • 認為透過這三種資產有效結合企業流程,以及資訊部門與各內部單位主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讓企業有循環再用的科技基礎,足以影響企業運用IT 達成策略目標的能力。
第四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應用 一、資管領域之應用 • IT能力與組織績效 • Fenny and Willcocks(1998)認為,企業和IT 願景、資訊科技架構的設計及資訊服務的傳遞三項,是IT 在運用時持續的挑戰, IT 能力則與此三項挑戰有著密切關係。 • Bassellier et al.(2001)探討屬於個人層次的IT 能力,其研究中定義企業管理者應具備的IT 能力,包括科技、應用系統、系統發展、IT 管理與IT 知識。
第四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應用 一、資管領域之應用 • IT能力與組織績效 • Ross et al.(1996)與Bharadwaj(2000)分別在研究中,指出開發有效的IT 能力, 能強化組織競爭優勢。 • Ravichandran andLertwongsatien(2005)指出,資訊系統能力是資訊系統部門內的慣例(Routines),能使IT 服務傳遞到組織。且IS 會影響IT 對核心能力的支援, 是影響企業績效的重要因素。
第四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應用 一、資管領域之應用 • IT能力與組織績效 • Bharadwaj(2000)在IT 能力與績效的研究中發現,企業有愈高的IT 能力能使它在利潤與績效上的表現更好。同時研究中也指出,企業不該一味投資IT ,而應該在創造及開發IT 能力上更加努力,以提升組織績效並累積競爭優勢。 • 在Liang et al.(2010)的研究, IT 資源對組織績效的直接關係並不強,但IT 會透過組織能力的提升而提高組織績效。
第四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應用 一、資管領域之應用 • 知識基礎理論 • 學者Grant(1996)強化知識的重要性,演伸出知識基礎理論(Knowledge-Based Theory, KBT),認為知識具有下述五個特性,透過這五種特性可分析組織如何透過知識產生價值。 • 知識有五種特性: • 可轉移性(Transferability) • 聚合的能力(Capacity for Aggregation) • 專用性(Appropriability) • 知識獲取的專門化(Specialization in Knowledge Acquisition) • 生產的知識(The Knowledge Requirements of Production)
第四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應用 Ravichandran and Lertwongsatien(2005) 二、資源基礎理論之應用實例 • 研究問題 • 過去學者在宏觀層次下,研究IT 與公司績效的關係,並著重在量化IT 投資對企業生產力、獲利與顧客剩餘的影響。 • 學者採用產業的組織經濟「結構—行為—績效模式」,解釋IT 創新促使企業績效正進行典範轉移(Paradigm Change),但卻缺乏說明IT 如何支援與加強核心能力,以提升企業績效。
第四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應用 二、資源基礎理論之應用實例 • 研究架構 • 此論文的作者採用資源基礎理論研究IS 資源與能力如何影響公司績效。基本假設是公司的績效受公司使用IT 去支援和增加核心能力的效率所影響。 • 作者提出四個相關的構面:公司績效、IT 支援的核心能力、IS 能力與IS 資源,如下圖,並主張使用IT 能力開發與增加核心能力,以創造競爭優勢。
第四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應用 二、資源基礎理論之應用實例 • 研究方法 • 樣本與分析工具 • 作者由Directory of Top Computer Executives 取得Fortune 1000 家企業,這1000 家企業包含各產業中不同營利動機與IS投資的私人與公共組織,排除文教團體與政府代辦處後,輔以其他資料如公司獲利,篩選出710 間企業。 • 採用電子郵件寄發收問卷,刪除10 份無效問卷,共取得129 份有效問卷。 • 其中65% 為製造業;17.8% 為金融服務、銀行與保險業; 6.2% 為零售業; 7.8% 運輸與公營事業。 • 調查目標鎖定在IS 部門的高階管理者(如CIO),因為他們可能制定大多數的IT 使用決策。
第四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應用 二、資源基礎理論之應用實例 • 研究方法 • 使用卡方檢定與路徑最小平方法,因卡方檢定可以分析非系統化的回應偏誤。 • 經因素分析後,除了「完善的IS 支援」與「IT 支援的整合相關能力」兩項指標外,其他的指標的權重均顯著,因此刪除「完善的IS 支援」與「IT 支援的整合相關能力」兩項指標。 • 分析績效資料:公司績效藉由回應者提供1997 ∼ 1999 年,三年內公司的經營績效與市場基礎績效
第四節 資源基礎理論的應用 二、資源基礎理論之應用實例 • 研究發現 • 公司資訊部門的功能性能力,包括資訊部門人力資源、IT 基礎建設的彈性、和IS 夥伴關係都會影響IS 能力,而IS 能力則會進一步影響公司核心能力的支援及公司績效,所有的假說都在統計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