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729 Views
< 数字图书馆 2.0>. <META NAME=“DC.Creator” CONTENT=“Keven"> <META NAME="DC.Date" SCHEME="ISO8601" CONTENT=“2006-07-25">. 数字时代 图书馆感到危机 ……. 数字图书馆 :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 Web 2.0: 人们认为能够再次依靠互联网发财的所有新东西的总称. 许多预言、探索 ……. 读者正在流失,为什么流失?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是否已经丧失? 图书馆本质改变了吗? 图书馆方法没落了吗?. OCLC 调查 : 大背景.
E N D
<数字图书馆2.0> <META NAME=“DC.Creator” CONTENT=“Keven"> <META NAME="DC.Date" SCHEME="ISO8601" CONTENT=“2006-07-25">
数字图书馆: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Web 2.0: 人们认为能够再次依靠互联网发财的所有新东西的总称
许多预言、探索…… • 读者正在流失,为什么流失? •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是否已经丧失? • 图书馆本质改变了吗? • 图书馆方法没落了吗?
OCLC调查: 大背景 • 随处信息,全球传播(Production anywhere, Global distribution) • 数字化内容与随身设备(Digital content & Portable devices) • 从iTunes & iPods开始 • 自助服务Self-service users • 传统服务:自助借阅 ATMs, self-check-out • 数字服务:Webstores, eGov, eBanking, etc. • 微内容的分散与聚合Microcontent/Disaggregation/”My”aggregation • Ringtones, e-News, RSS readers, My Yahoo/MSN/etc… • 开放运动:开放资源、开放内容与开放存取Open Source、Open Content and Open Acess
大背景:图书馆的信息技术环境 • 计算能力 • 继续18个月翻番 • 基于PC的数据中心 • 连接性 • 低价宽带因特网联接 • 无线、高速接入 • 设备的丰富性 • PDA, 手机, 穿戴电脑… • 因特网标准 • 基于XML的标准大家族 • 用户界面 • 可视化
Baby Boomers Generation X Net Gen • Video games • Computers • Email • The Web • Mobile devices • IM • Online communities TV generation Typewriters Memos 媒体就是信息,环境塑造个性
千禧一代希望从网络中得到的东西 新鲜刺激的体验 学到更多/学得更好 社区活动 展示自己的能力 被别人知道 0 20 60 40 80
看电视 访问别人告知的网站 访问电视广告的网站 上网干什么 听音乐 打电话 与朋友和朋友的朋友即时聊天 访问电台告知的网站 0 40 60 80
老人Mature 63% 壮年Boomer 55% 青年GenX 38% 千禧一代 26% 四代美国人对网络的满足度 对于网络学习的满意程度
千禧一代的行为特征 新生代 普通学生 多任务上网 上网任务明确(如搜索信息等) 获取图像/声音/视频 主要获取文本信息 随机/发散浏览 直线地、逻辑地、顺序地浏览 交互式/网状联系 独立地/个性化的联系 参与性强 原则性强 无意识 目的明确
100% 的千禧一代利用互联网查找大学、职业和工作有关的信息;74% 的青少年利用即时通讯IM作为主要交流手段而他们的父辈只有 44%;54% 的学生(7-12年级) 知道朋友的网名而不知道其电话号码。
他们的行为方式与新千年前时代不同,他们的思考方式与新千年前时代不同。他们所要求的图书馆和学校当然也有所不同。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网络,网络就是一切。他们的行为方式与新千年前时代不同,他们的思考方式与新千年前时代不同。他们所要求的图书馆和学校当然也有所不同。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网络,网络就是一切。
情境……公元2046年千禧一代开始主宰世界传统意义的图书馆将不复存在目前形态的学校也面临生存危机情境……公元2046年千禧一代开始主宰世界传统意义的图书馆将不复存在目前形态的学校也面临生存危机
闪回…… 2006年
人们想到图书馆, • 最先想到的是 • 而不是
或者 或者
图书馆对Google的态度 在因特网上Google已可替代图书馆的功能.但这远不是它的目标,从Google目前将触角向mail,blogging,SN,group, Ads等领域延伸来看,它可能成为今后10年因特网首屈一指的文化巨人.对待Google的"野蛮入侵",图书馆大抵有如下的反应:1.鸵鸟政策:我行我素,认为Google返回的结果不准确,认定图书馆才是权威信息的来源,这种意识仍停留在1996年;2."狼来了".很多图书馆感到危机,"Google 1,library 0","Librarian has many great plan-B"等论断对图书馆触动很大.有识之士开始学习和借鉴Google,改善自己的用户界面和服务效率;3.反其道行之,有人分析Google对librarian最值得骄傲的DC是不认可的,无论是嵌入到html页面的meta标识,还是链接的RDF格式 数据,均不会影响该页面的pagerank.而很多图书馆员则听从Tim Ber Lee 的语义网络的号令,这种行为令人费解;4.向Google投降,将数据贡献给Google,如OCLC的firstsearch数据库,CrossRef的公开期刊库文摘,这倒是迄今为止最有成效的作法.这也许是Google和Amazon合作实现后者电子书全文检索给大家带来的震撼吧.那些全文或者文摘数据库提供商的日子也不好过,一个Open access就已经不好过,再加上Google,以后大家干脆提供raw data得了. 来自毛军: http://www.csdl.ac.cn/ezlibrarian/archives/000051.html
“图书馆衰败”的步骤 1、数字化无版权争议的书 (对图书馆ok)2、将这些无版权的书放在网络上以供查检 (图书馆的读者到馆量会减少,但还好,数字化的书都是旧的,读者还是有新的书的需求)3、整合系统以求更多的使用者 (目前)4、使用者够多,广告商机成熟并推出5、取代部份学校图书馆的功能,并向学校/个人进行收费 (会压缩到图书馆人事和经费)6、成为最大平台之利与出版商合作推出线上销售或是在线付费阅读机制 (新书也不需进图书馆利用)7、成为知识供应者 (图书馆仍能并存)8、成为知识独裁者 (传统图书馆的没落) 见:http://www.wretch.cc/blog/arshloh&article_id=1976525
当然,即便是么都不做,图书馆也还是宝库……之一当然,即便是么都不做,图书馆也还是宝库……之一
但是,图书馆具有不朽的价值 Stewardship 引领 Democracy 民主 Service 服务 Rationalism 理性 Privacy 尊重隐私 Equity of Access 平等获取 Intellectual Freedom 知识自由 Literacy and Learning 文化学习
以及——图书馆社会职能 • IFLA的定义 •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 开展社会教育; • 传递科学自信; • 开发智力资源。
对策 • 重新定义图书馆 • 重新认识和打造图书馆的核心能力 • 图书馆作为一个场所 • 确立以本体思想为核心的知识组织 • 创新业务模式:OCLC与Google • 创新服务模式:Web2.0的影响 • 重新塑造图书馆员
积极进取的态度 • 在“关联”中求生存而不是孤立自己; • 从读者的需要出发,而不是漠视读者的需求,也不是臆想读者的需求,更要建立一种机制,反馈读者需求、满足读者需求; • 进一步:为读者创造价值 • 服务的要求: • 方便、高效、简单、全文、自助、无所不在、社区、合作、免费、恰当 • 价值的体现: • 优质、可信、系统性、保护隐私、同行评审、基本培训、历史积累
挑战 • 更快、更好、更强 • 转变读者的行为模式,首先转变自己 • 数字化读者需要数字化服务 • 竞争对手来自网络,自己就要扎根网络
上图的理念 • 引领学习 • 激扬智慧 • 积淀文化 • 致力于卓越的知识服务。
重新定义图书馆:一个场所 • Hub of learning知识的枢纽,终身学习的课堂 • One stop shopping for information needs满足信息需求的一站式服务场所 • A distribution center分布式资源的中心
重新认识图书馆的核心能力(陈力) • 什么是“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 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与“核心能力” • 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图书馆在文献信息服务领域所具有的长期的竞争优势 • 关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几种主要观点 • 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说 • 特色图书馆说 • 创新说 • 无障碍说 • …… •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 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共享的能力 • 多元化资源的控制能力(采集、整合、典藏) • 多元化的文献信息服务能力 • 社会教育能力 • 图书馆与人类文明的传承
数字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 传统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在无人与之竞争 • 对信息资源的共享、控制和服务的能力; • 数字资源的保存、组织、管理、整合、共享、发布; • 传统图书馆书目及二次文献系统的整合(遗留系统); • 用户界面与读者服务
电子资源管理 (ERM) • Endeavor: Meridian • Ex Libris Verde • Innovative: ERM 2006 • SirsiDynix: ERM • TLC/CARL: Gold Rush • VTLS: Verify • MIT & HP: DSpace
内容不再为王 Content is King 这句话实际上来自于电视媒体行业,但是Esther Dyson持不同意见; 对于一个网站,或者联机服务来说,内容的可获得性是最关键的;这与电视媒体行业也是一样的:对于频道的掌控比获得内容更为重要。 图书馆从来不拥有内容,只是占有内容。
进一步认识 未来既不属于内容创建者,也不属于渠道传播者,而是属于控制了过滤、查询和使信息变得有意义的人,只有借助于他们,我们才能在广阔的赛百空间中遨游…… “The future belongs to neither the conduit or content players, but to those who control the filtering, searching and sense-making tools we will rely on to navigate through the expanses of cyberspace.” ——Paul Saffo 图书馆需要在Gate Keeper的角色中抢占一席之地!
数图进一步发展需要创新业务模式 • 业务模式是数字图书馆三大难题之一 • 真正使Google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是它创新的商务模式:adwords&adsense • Vision of digital libraries: then and now • 数字图书馆已经超出了传统图书馆行业的范围,成为信息内容产业、电子政府和知识社会的发动机 • 其核心在于:Making e-contents accessible, useful and profitable: Reversing the steps of research-to-applications paradigm • OCLC OWC能否成为图书馆的平台? • 与Google合作是否明智之举?
提升图书馆的核心能力 • 传统的以文献载体为基础的知识“整序”,应该逐步转变为以本体思想为核心的知识组织。
更为明确的知识本体定义 Studer (98) Formal,explicit specification of a sharedconceptualization Machine Consensual Readable knowledge Concepts, properties, Abstract model of functions, axioms are some phenomena explicitly defined in the world 规范且显式的对共同认知的概念化表述
本体思想 • 本体赋予数据以含义(语义描述的基础) • 本体使实体关系定义显性化 • 本体使语义变得计算机可读
知识本体对于数字图书馆的作用 • 提供资源库领域知识的规范描述; • 提供描述型元数据有关语义描述的知识地图; • 提供元数据映射方案,集成到数字图书馆体系中的元数据服务中,成为协议的一部分; • 提供智能代理与信息环境之间基于语义的理解机制; • 跨平台、跨系统之间的通信中介; • 分布环境下查询请求的语义理解、自动分发; • 提供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的能力; • 用于数字图书馆中的数据挖掘。
图书馆2.0五原则 • 图书馆2.0是为读者而存在的,不是为图书馆员而存在,也绝不是为了挽救图书馆已有的业务模式而存在。因此在面临是否需要提供与传统服务不同的“额外”服务的时候(例如Information Commons,为读者提供社区服务等),图书馆应该积极提供,不能因其与不是“传统”业务而固步自封。 • 图书馆2.0应保持最大程度的开放性和中立性。任何资源类型、技术、模式的发展都有可能,图书馆都可以而且应该进行试验,不为概念所束缚,也不为任何利益集团所左右。 • 图书馆2.0尽可能采用开放资源进行服务,包括开放内容和开放软件等。充分整合各类开放资源,同时代表读者的利益,并不为一家所左右,利用自己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发展事业。 • 图书馆2.0尽可能采用专业服务,例如Google、Amazon、Yahoo!、OCLC的许多开放的API都可以为我所用,这些服务并非成本高昂,有许多甚至是免费的。图书馆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地位取得平等的合作关系。 • 图书馆2.0的技术必须是模块化、组建化、具有很强的平台和设备独立性、符合各类协议标准、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组合搭配。不要幻想由一家软件公司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目前可以看到几乎每个2.0功能都是独立的,但是数据和应用程序接口又都是可以共享的、互操作的,为它们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方便。
下载地址:http://www.libnet.sh.cn/sztsg/fulltext/reports/2006/libraryTech20.pdf下载地址:http://www.libnet.sh.cn/sztsg/fulltext/reports/2006/libraryTech2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