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614 Views
第八章 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定. 1 、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既垄断又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和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是 同类但不同质的市场 。 把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厂商的总和叫生产集团。. 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 1 )产品差别的存在 : 同一种产品在质量、包装、牌号和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是最基本条件。 ( 2 )存在较多的厂商。 ( 3 ) 厂商的生产规模较小,进入和退出比较容易. 垄断竞争市场 (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 ).
E N D
1、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既垄断又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和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是同类但不同质的市场。1、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既垄断又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和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是同类但不同质的市场。 把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厂商的总和叫生产集团。 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1)产品差别的存在:同一种产品在质量、包装、牌号和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是最基本条件。 (2)存在较多的厂商。 (3) 厂商的生产规模较小,进入和退出比较容易 垄断竞争市场(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 显著的是轻工业品市场,如:盒饭、方便面、牙膏、理发、香烟等。而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河南小麦与河北小麦没有差别。
2、垄断竞争市场特点 • 垄断竞争的特征: • 企业数量较多(Many firms) • 进出该行业容易(Free entry and exit) • 存在产品差别(Differentiated product) • 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3、垄断竞争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存在差异,厂商的涨价行为并不会赶走其所有的消费者,其降价也只能吸引部分“墙头草”似的顾客。此外厂商的价格行为还有可能引起其它厂商的报复,所以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着两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 主观需求曲线(d) • 客观(比例)需求曲线(D)
d——主观需求指厂商预测竞争对手不会对它的调价行为做出反应,所以,其需求弹性较大;d——主观需求指厂商预测竞争对手不会对它的调价行为做出反应,所以,其需求弹性较大; D——比例需求指竞争对手会对厂商行为做出反应,以维持各自的市场份额不变,故该需求曲线的弹性较小。 不同的需求曲线对应着不同的收益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主观需求曲线(d曲线) 生产集团内某一厂商变动其产品的价格而其他厂商价格保持不变时,该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 客观需求曲线(D曲线) 生产集团内某一厂商变动其产品的价格,而其他厂商同样变动价格时,该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 P P0 P1 d D O Q0 Q1 q1 Q
例: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选择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对敌策略,为什么不选择主动出击的策略?因为当时的共军还不具备一口吞掉国军的势力,又不能在国军面前示弱,所以就选择了一种防御的态度。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厂商何尝又不是如此呢?由于众多的厂商都没有绝对的把握打跨对方,所以当某一个厂商先降价去抢占市场份额时,他可能会获得暂时的销量,但其它厂商肯定为会保护市场而对抗,最后的结果是消费者获得了好处。同学们在日常交往中也应该注意,不要主动地去欺负别人,除非你有绝对的把握他不会报复你,否则,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4、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中,垄断竞争厂商会根据主观需求曲线的MR=SMC选择最优产量,但由于竞争对手的行为导致主观需求曲线沿客观需求曲线平行移动使得厂商必须重新调整其生产规模,这一调整过程将一直持续到下述条件同时实现,才能达到均衡: • MR=SMC:利润最大化; • d=D:市场均衡。
短期均衡条件MR = SMC P D SMC SAC P0 d MR O Q0 Q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要更为复杂一些,不仅包含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还要保证各厂商维持原有的市场份额。与所有的短期厂商一样,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是盈利还是亏损也取决于该厂商的成本曲线。此外,垄断竞争厂商也存在收支相抵点(P=SAC)和停止营业点(P=AVC)。所以,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中是可能存在超额利润,也可能亏损。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要更为复杂一些,不仅包含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还要保证各厂商维持原有的市场份额。与所有的短期厂商一样,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是盈利还是亏损也取决于该厂商的成本曲线。此外,垄断竞争厂商也存在收支相抵点(P=SAC)和停止营业点(P=AVC)。所以,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中是可能存在超额利润,也可能亏损。
在短期中,每一个生产有差别的厂商都可以在部分消费者中形成自己的垄断地位,处于完全垄断状态。在短期中,每一个生产有差别的厂商都可以在部分消费者中形成自己的垄断地位,处于完全垄断状态。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就与完全垄断市场相同,其均衡条件为:MR=SMC。 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MR = SMC 垄断竞争市场最需进行广告宣传
例: • 短期均衡的垄断竞争厂商: • A.边际成本等于客观需求曲线的边际收益; • B.平均成本正在下降; • C.在主观需求曲线与客观需求曲线的交点处生产; • D.主观需求曲线与平均变动成本相切。 答案:C
5、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由于厂商的进出没有太多的阻碍,故不会存在超额利润和超额亏损,长期均衡时利润必定为零。 此时,主观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客观需求曲线也通过该点: • MR=LMC=SMC • AR=LAC=SAC • D=d
$ $ (a) (b) LMC LMC LAC LAC I P1 Profit J A P0 A’ E1 d(AR) E2 d(AR) MR MR O QSR O QLR Q Q 5、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均衡条件:MR = LMC=SMC,AR = LAC=SAC SMC1 SMC2 SAC1 SAC2
价格(元) MC AC PSR DSR MRSR QSR 数量 短期均衡 • 由于产品既存在差异性又存在替代性,垄断竞争厂商提价会失去一些顾客,但不会失去全部顾客;降价则能吸引一些新顾客。因而垄断竞争厂商面临下行的需求曲线。 • 右图显示垄断竞争厂商的下行的需求曲线(行业需求曲线更陡)与边际收益曲线,以及成本曲线。依据MC=MR原则确定均衡产量QSR,由于存在产品差异性,短期均衡产量对应的平均成本低于价格,结果获得了由阴影长方形表示的短期超额利润。
价格(元) MC AC PLR DLR MRLR QLR 数量 长期均衡 • 长期中上述利润会诱使其它厂商进入,由于进入障碍很小,其它厂商通过模仿和创新展开的竞争使得获利厂商的市场份额下降,它的需求曲线向下移动。假定成本曲线不变,移动的需求曲线DLR正好在均衡产量点的对应位置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因而形成利润为零的长期均衡情况。 • 注意:(1)这里是经济利润,零利润表示所有机会成本都得到补偿,对企业而言是可以接受的情况。(2)实际生活中,由于不同厂商成本不同,有些独特的品牌(如特色菜)难以被模仿,因而厂商可能有略微不同价格,有的厂商可能仍然赚到一点利润。
6、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仍是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来确定其最优产量,然后再调整价格,当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时,最优产量与价格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故垄断竞争厂商与垄断厂商一样没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后面的寡头市场也是如此,以后将不再赘述。记住:只有完全竞争市场才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7、垄断竞争的争议 对于垄断竞争而言,它存在着生产能力的闲置,却使得整个社会的产品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给出评价。 A Q1Q2就是多余的生产能力
8、垄断竞争厂商的非价格竞争 • 品质竞争 品质竞争,即产品差异化竞争,包括提高质量、改进性能和结构、增加功能、完善服务等,以减轻替代品的威胁,吸引更多消费者。也可通过市场细分、产品定向来争取局部市场的竞争优势。 • 营销竞争或广告竞争 营销竞争,是品质竞争的补充,它将差异化的作用通过营销特别是广告而得以充分发挥。包括广告宣传、销售网点、委托代理、售后服务等。 • 制造产品差别,是努力使产品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开展市场营销,则是努力使消费者的需要适应产品的差别,所谓“广告创造需求”。
例:广告与特色 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广告的世界里一点也不夸张,那么企业为什么会不惜巨额代价狂做广告呢?广告策划是在策划什么?广告的目的是借助于非价格竞争手段来改变厂商自己的主观需求曲线,因为形成了品牌特色以后,别的企业就不可能用价格手段来掠夺已经属于自己的客户了。同样,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也是如此,如果你有很强的竞争力,你就没有必要自跌身价去保住饭碗,当老板要降低工资时,你就敢说“NO”;相反,如果你普普通通,你就只能随波逐流。抓住大学时光,打造自己的特色才能活得更精彩!
$ MC AC1 AC2 B2 P2 Profit C2 A2 P1 B1 Profit D2 E2 C1 A1 MR1 E1 D1 MR2 Q2 Q1 O Q 垄断竞争厂商的非价格竞争 • 广告的宣传作用也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 广告竞争模型
垄断竞争厂商的非价格竞争 • 广告的简单原则 垄断竞争厂商的广告费用与销售收入之比,应当等于其广告弹性与需求弹性(绝对值)之比 证明:设广告费用为A,则需求函数变为Q=Q(P,A),利润函数变为 π=P·Q(P,A)-TC(Q)-A 利润函数对A求偏导数,得
垄断竞争厂商的非价格竞争 • 广告的简单原则(续1)
垄断竞争厂商的非价格竞争 • 广告的简单原则(续2) • 广告是非论 • 大多数人认为消费者从品质竞争中得到的好处,大于从广告竞争中得到的好处。
行业自律价现象讨论 • 背景: • 从1997年7月VCD行业的“圆桌会议”试图“规范”价格,到1998年国家经贸委对农用车,玻璃等产品规定行业自律价格,到民航局关于飞机票“禁折令”以及彩电厂家关于彩电价格的行业同盟,通过主管部门和厂商串谋形式对价格进行干预成为近年频频发生的现象,并引起了学术界和大众传媒的极大关注。 • “焦点访谈”反映了赞成行业价格自律的观点。更多的则是反对的观点。 • 除了评价意见分歧,实际观察发现价格自律难以切实实行。 • 问题: • 行业价格自律是否合理可取? • 行业价格自律为何难以成功?
行业自律价现象讨论(2) • 对行业价格自律现象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 • 语义学角度:“价格串谋(Collusion)”,价格卡特尔,“价格自律”——价格机制本质上是自发机制,没有特殊理由时一般不存在人为自律问题。 • 从竞争效率角度看,价格干预会带来福利损失。 • 从厂商具有不同成本曲线角度看,不可能有一个天公地道的统一成本和合理利润。 • 另外,价格串谋现象与我们马上要讨论的市场结构有关:它不可能发生在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市场,一般也不会发生在垄断市场,通常发生在寡头垄断市场,因而价格串谋通常是一种在寡头厂商之间的行为。那末,什么是寡头垄断市场?为什么寡头具有串谋的动机和可能?为什么串谋在经济分析意义上具有不稳定性?价格卡特尔成功的条件是什么?是我们马上要讨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