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學與教經驗分享 如何 協助學生選擇和運用 合 適的研究方法 恩主教書院 黃家樑老師 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

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學與教經驗分享 如何 協助學生選擇和運用 合 適的研究方法 恩主教書院 黃家樑老師 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 從選擇題目開始 , 選擇研究方法  要運用甚麼 研究方法  要接觸甚麼研究對象  要搜集甚麼類型的資料 各種研究方法的配合與運用  第一和第二手資料的配合  各種第一手資料方法的運用  特別研究方法的運用 協助同學順利落實研究過程. 從選擇題目開始 , 選擇研究方法. 紙棺材的研究 圍未清晰  用甚麼紙 ? 應否在香港推廣紙棺材 範圍尚清晰  未有探究焦點 省儉 ? 環保 ?

az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學與教經驗分享 如何 協助學生選擇和運用 合 適的研究方法 恩主教書院 黃家樑老師 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學與教經驗分享 如何協助學生選擇和運用 合適的研究方法 恩主教書院 黃家樑老師 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

  2. 從選擇題目開始,選擇研究方法  要運用甚麼研究方法 要接觸甚麼研究對象  要搜集甚麼類型的資料 各種研究方法的配合與運用  第一和第二手資料的配合  各種第一手資料方法的運用  特別研究方法的運用 協助同學順利落實研究過程

  3. 從選擇題目開始,選擇研究方法 • 紙棺材的研究 圍未清晰  用甚麼紙? • 應否在香港推廣紙棺材 範圍尚清晰  未有探究焦點 省儉? 環保? • 香港人會否接受紙棺材---- 傳統觀念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探討 範圍清晰  焦點明確 爭議性/探究性 趣味性 可行性?

  4. 香港人會否接受紙棺材---- 傳統觀念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探討 要運用甚麼研究方法 要接觸甚麼對研究對象 要搜集甚麼類型的資料 考察/訪問  棺材鋪 殯儀館 善終服務機構… 各年齡層市民  長者  老人中心/公園… 二手資料  紙棺材特點 / 質料/ 款式 其他地區狀況/ 香港推展情況…

  5. 選擇一些與自己有關的題目 1 有某項愛好,如喜歡玩面書(Facebook) 打機… 2 有親友為警員/護士/保安 3 暑期將會到上海探親或考察 4 居於大埔(? )/ 居於屋村… 5 自身於校內參與某團體/某活動 相關程度 VS 研習難度

  6. 一想想到尾 題目+ 搜集資料 + 研究過程 易接觸研究對象 資料及議題範圍易掌握 涉及方法容易操作 有背景 有關係 有能力

  7. 從選擇題目開始,選擇研究方法 1.設定焦點清晰的題目 香港人對無翅婚宴的接受程度 2.設定自己能力所及的題目 探討修讀中史科能否提昇 中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 收窄研究範圍 更清晰的焦點 更易接觸對象 更可行 更具操作性

  8. 還可以加頭 加尾  清晰研究範圍 以一所中學為個案, 探討修讀中史科能否提昇 中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 香港人對無翅婚宴的接受程度 ----探討傳統觀念與環境保護的矛盾

  9. 從選擇題目開始,選擇研究方法  要運用甚麼研究方法 要接觸甚麼研究對象  要搜集甚麼類型的資料 各種研究方法的配合與運用  第一和第二手資料的配合  各種第一手資料方法的運用  特別研究方法的運用 協助同學順利落實研究過程

  10. 第一和第二手資料的配合 • 界題/ 重要名詞定義 / 了解議題背景 • 設定研究和分析標準 • 比較一手和二手資料 • 參考外國經驗 / 對比相近/ 同類研究結果 • 掌握未能接觸的持分者意見 • 更全面了解議題的情況/成效/影響……

  11. 各種第一手資料方法的配合 探討林村推行生態旅遊的可行性--- 以經濟, 社會, 環境及教育四方面分析

  12. 不同持分者 不同意見/角度 不同資料 互相補足 同一持分者  不同背景 特色 … 同一持分者  不同意見 立場 … 辨識衝突/矛盾  互比 互證…

  13. 特別研究方法的運用 • 上網及使用網語會否降低中學生 的語文能力  現今的中學生是否樂於助人? 怎衡量語文能力? 怎比較使用和未使用者? 怎知道是否有助人精神?主觀見解?客觀準則?

  14. 從選擇題目開始,選擇研究方法  要運用甚麼研究方法 要接觸甚麼研究對象  要搜集甚麼類型的資料 各種研究方法的配合與運用  第一和第二手資料的配合  各種第一手資料方法的運用  特別研究方法的運用 協助同學順利落實研究過程

  15. 視乎題目而定  設計文獻研究的題目 只用文獻資料可以嗎? • 數量: 多元化 多數量的資料 (幾則資料) • 質素: 較權威 可靠性高的資料(學者 VS 維基百科) 原始資料/ 引用資料(引述報章VS 引自機構 ) • 引用: 註釋清楚合宜 • 分析: 比較 綜合 辨偽 衡量…… 多角度 / 多持分者 / • 理論: 以理論/分析框架組織和分析資料

  16. 題目 焦點問題 提問問題 結構式訪問 預先設定所有題目 順序提問 不需應變 半結構式訪問 先設定基本題目 盡量隨機提問/追問 可與文獻配合 如某報告提出一些爭議點 向他們提問 和求證 可與問卷結果配合 如發現一些現象 向他們求證,以深入了解

  17. 訪問 • 多快好省專家學者 (難) • 持分者(有難機構; 有易  一般人 ) • 當事人(通常較易) • 小心當面訪問  替代 :電郵 / 電話 / 網上…… • 注意安全  約會陌生人  以親友為主 • 會面地點 會面時間

  18. 問卷調查注意事項----三高一低 • 高度限制 • 高能力  資料+問卷+訪問 • 中能力  資料+訪問 • 低能力  資料 • 2.高度參與 (修改問卷) • 3.高度協助 (百搭問卷 +“集體屠殺”) • 4.降低要求  簡單問卷 5-10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