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50 Views
古 代 文 论. 主讲:刘汉光. 导 论. 第一节 课 程 介 绍 一、学科的建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陈中凡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 1927 ) 郭绍虞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 1931 , 1947 ) 罗根泽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 1934 ) 朱东润 《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 ( 1931 ). 二、研究对象: 既包括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也包括从文学创作中反映出来的文学观念; 从研究的角度说,既是史的研究,也包括专题研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E N D
古 代 文 论 主讲:刘汉光
导 论 • 第一节 课 程 介 绍 • 一、学科的建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 陈中凡《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 •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1931,1947) •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1934) •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1931)
二、研究对象: • 既包括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也包括从文学创作中反映出来的文学观念; • 从研究的角度说,既是史的研究,也包括专题研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整理继承、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寻找“中国文学的美丽精神”。 • 2.建立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 ,实现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
四、教与学 • 1.史、选结合。理清线索,读懂名篇。 • 2.系统讲授与专题讲授结合。突出重要理论与范畴。 • 3.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会鉴赏与应用。 • 4.比较的方法。古今中外的比较。
第二节 中国文论的民族特色 • 一、理论观念 • 1.文学观念:大文学观念 • (1)“文”的观念 A/物之文:纹理、文饰 • “物相杂,故曰文。”(《易·系辞下》) • “彣,青与赤杂。”(《广韵·文韵》) •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周礼·考工记》)
B/人之文:文身、文言、文德、文明、文化。 • “象正立之人形,胸部有刻画之纹饰,故以纹身之文为文。”(《甲骨文字典》) • “是故君子服其服,则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则文以君子之辞;遂其辞,则实以君子之德。 ” (《礼记·表记》)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C/文字 •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说文解字叙》) • “文,错画也,像交文” 《说文解字》
D/文的本质——道之文:道的外化、人化、美化。D/文的本质——道之文:道的外化、人化、美化。 • 文是人类理解和表达自身世界的方式和样式,是人之所为人的生命自觉。 • “物以文为表,人以文为基。” • “人无文则为朴人。”(《论衡·书解》 )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文心雕龙·原道》
(2)文学观念的演进 • A/先秦:最早见于《论语》的“文学”是孔门四科之一,指文献典籍的学习。 • B/汉代:“文章”指辞赋等较富文采的作品; “文学” 指儒学或泛指一切学术著作。 • C/魏晋南北朝:从“文学”中分出“儒”与“学”,从“文章”中分出“文”与“笔”。
古之学者有二,今之学者有四。夫子门徒,转相师受,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今之儒,博穷子史,但能识其事,不能通其理者,谓之学。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商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萧绎《金楼子·立言》)古之学者有二,今之学者有四。夫子门徒,转相师受,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今之儒,博穷子史,但能识其事,不能通其理者,谓之学。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商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萧绎《金楼子·立言》)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文心雕龙·总术》) • “沉思翰藻之谓文,纪事直达之谓笔。”(清·梁光钊《文笔考》) • 尽管六朝时期“文”的狭义概念已接近纯文学观念,但唐以后,文笔之分渐次为诗笔之分、诗文之分所取代 ,而文的概念仍包罗一切文笔典章。
先 秦—— 两 汉—— 南北朝——
(3)大文学与纯文学 • 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凡文理、文字、文辞皆称文;言其采色发扬,谓之彣。以作乐有阕,施之笔札,谓之章。(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
纯文学观念从近代欧洲传入,所谓的纯文学指的是某类精神性和想象性的审美文本,与之相应的纯文学观念相信文学作为客体本身具有独立的价值,对其内在属性及规律的研究遂构建为一门独立的“文学”学科。纯文学观念从近代欧洲传入,所谓的纯文学指的是某类精神性和想象性的审美文本,与之相应的纯文学观念相信文学作为客体本身具有独立的价值,对其内在属性及规律的研究遂构建为一门独立的“文学”学科。 • 当下中文专业的学科基础理念:纯文学观念 •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型人才
2.文学功能:经世致用与吟咏情性。 • “教化说”——“载道论” • “文”与人格修养 • 文学观念的泛化,导致了对文学社会内容及其道德伦理教化作用的强调,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3.审美追求——自然天成 • 文源于道,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以自然天成为极致的审美追求。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 如“自然英旨”、“清水出芙蓉”、“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4.理论体系:重表现(抒情言志),形成教化说和意境说两大核心。4.理论体系:重表现(抒情言志),形成教化说和意境说两大核心。 • ▲西方重摹仿再现,发展为典型说(偏重叙事文学、认识功能)。
二、思维特色 • 1.以己度物的类比式思维 • 文学手法:立象尽意、比德于物,比兴。 • ●论文方式——生命之喻。 • 如形神、风骨、气韵、血脉、主脑、肌肤、眉目等生命化的文论概念与范畴。如“幽燕老将”、“花间美人”等人格化的文学风格体貌的表述。
2.物我同一的整体式思维 •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 • 体现为融通和合的文艺观念,体现为言意、文质、通变、奇正、情采、比兴、华实、隐秀等范畴。 • 3.直寻妙悟的直觉式思维 • “古今胜语,皆由直寻”、“诗道亦在妙悟”。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近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近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 •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系辞下》)
三、理论形态 • 1.批评文体的文学化、零散性。 • (1)系统专著:《文心雕龙》、《原诗》等。 • (2)笔记体的诗话词话 何文焕《历代诗话》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 郭绍虞《清诗话续编》 唐圭璋《词话丛编》
(3)书信序跋 • (4)小说戏剧评点 • (5)散见于子书、经传训诂、诗文笔记、艺人言语中的文论 • 2.话语方式的诗意性。 • 3.文论范畴的经验归纳性质。
复习思考题 • 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是怎样的?这对你学中文专业有什么启示?
阅读参考书目 • 1.罗宗强《近百年来中国古代文论之研究》 • 2.张再林《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