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likes | 683 Views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 修 二 教学建议 南京外国语学校 谢嗣极. 第一专题:珍爱生命. 1 .精神支柱:我与地坛 / 最后的常春藤叶 2 、生命之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鸟啼. 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珍爱生命,珍爱一切生命. 第一专题:珍爱生命. 专题内涵: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次思考, 珍爱生命 呈现方式:文本研习 核心文本:我与地坛 / 最后的常春藤叶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 .史铁生有没有想过自杀?支持你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2 .史铁生为什么整天要往园里去? ( 史铁生、园 )
E N D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 修 二教学建议南京外国语学校 谢嗣极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 修 二教学建议南京外国语学校 谢嗣极
第一专题:珍爱生命 1.精神支柱:我与地坛 / 最后的常春藤叶 2、生命之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鸟啼 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珍爱生命,珍爱一切生命
第一专题:珍爱生命 专题内涵: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次思考, 珍爱生命 呈现方式:文本研习 核心文本:我与地坛 / 最后的常春藤叶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史铁生有没有想过自杀?支持你观点的理由是什么?1.史铁生有没有想过自杀?支持你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2.史铁生为什么整天要往园里去?(史铁生、园) 3.史铁生在园中“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想“我为什么要出生”,“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是什么最后让史铁生明白的?
4.从第二部分可看出史铁生怎样的思想情感?4.从第二部分可看出史铁生怎样的思想情感? 5.史铁生去园中后,母亲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6.史铁生的精神支柱是什么?
最后的长春藤叶 1.苏艾、琼珊、贝尔曼、医生,如果按人物的重要性编号,谁是一号主人公?下面的三位依次怎么排? 2.这四个人物在小说中各有什么作用?
3.从“精神支柱”这一话题看,如果只允许分析两个人物,你选哪两个分析?3.从“精神支柱”这一话题看,如果只允许分析两个人物,你选哪两个分析? 4.琼珊的精神支柱是什么? 5.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假如给我三在光明 1.假如你只有最后的三天光明,最后三天你用来看什么? 2.海伦·凯勒是怎样利用她获得的三天光明的?概括说明这三天里她都看了些什么? 第一天看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朋友:老师、朋友、婴儿;狗、马;室内的各种小东西、书、森林; 第二天看人与自然的历史:自然博物馆,艺术博物馆,戏剧;
第三天看日常世界:俯视纽约、散步第五大街、环城游览。第三天看日常世界:俯视纽约、散步第五大街、环城游览。 3.这三天看的内容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 4.引言和结语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对比的方法收到的效果。 6.海伦·凯勒歌颂的是什么?
鸟啼 1.请从文中找出一个能拎起全文的词。 变化:突然间,一个清晨,变化出现了。 季节变了,鸟啼声变了,景物变了 2.选择其中的一种变化,分析作者是怎样写出变化的。 3.一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这些变化引出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5.抒情、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写作 独立思考,善于发现 1.史铁生在地坛思考什么,发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2.史铁生的文章、经历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3.劳伦期从鸟啼声中听出了什么?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对你有什么启发? 5.读《最后的长春藤叶》你有什么收获?
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 从学过的课文中让学生自选或教师提供片断进行赏析。 如《我与地坛》第一部分第七节,第二部分第二节。 《最后的长春藤叶》的结尾。 提供与现实结合密切的题 如频繁出现的煤矿事故为什么不能得到遏制?斑马线为什么成了夺命线?
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 1、遭遇战争:《一个人……》《流浪人……》 2、黑暗中的心迹:安妮日记 3、历史画外音:图片两组 战争的灾难 战争的反思 和平的愿望
这一专题综合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呈现方式。这一专题综合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呈现方式。 “遭遇战争”用文本研习法, “黑暗中的心迹”用问题探讨法, “历史画外音”用活动体验法。
一个人的遭遇 1.如果让你来分析这篇小说,你从哪方面入手? 2.小说所写主人公哪些遭遇是你猜到的?哪些你没有猜到?为什么猜到了?没有猜到的回头看看,前文有预兆吗?(小说悬念) 3.凡尼亚确信索科洛夫就是他的爸爸吗?有没有怀疑过?为什么? 4.小说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5.索科洛夫最痛苦的是什么?最幸福的是什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1.你读这篇小说时是觉得烦,不少地方想跳过去呢,还是放不下,就想弄清楚结果?(悬念) 2.小说中有一句话“这一切都不是证据”,他在寻找什么的证据?他在什么时候对被抬到的这一地方有了猜测?
3.战争永远是悲剧,这篇小说是怎么来反映这一悲剧的?3.战争永远是悲剧,这篇小说是怎么来反映这一悲剧的? 美术学校——战地医院 学生——战士、伤员 害人始——害己终 洗脑始——身残终 4.小说的题目有什么意义?
希特勒宣扬,强者必须统治弱者不能与弱者混杂,从而影响了自己的伟大。只有天生的弱种才会认为这是残酷的。奴役和践踏他人,是维持自己民族优越的方式。希特勒宣扬,强者必须统治弱者不能与弱者混杂,从而影响了自己的伟大。只有天生的弱种才会认为这是残酷的。奴役和践踏他人,是维持自己民族优越的方式。 希特勒最容易控制的就是青少年,因为他们还没有成年往往没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学校和老师教育的影响,也非常易盲目崇拜强权与领袖。 ——林达《像自由一样美丽》
安尼日记 1.安妮说“我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随手记下一些事实”,阅读日记,看看安妮日记的特点是什么? 2.安妮写了两年日记,这里仅选了九则,内容各有什么侧重? 3.观看几部反映战争的国产影片,分析我们战争片的视角。 推荐《拉贝日记》、林达《扫起落叶好过冬》、王炎《奥斯威辛之后》
图片两组 1.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的细节 2.仔细观察图片,解说每一则图片的内容。 3.将这些图片的顺序重新编排,加上一定的画外音,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1943年10月4日德国冲锋对的领导希姆莱对内部军官说:“杀死犹太人对我们是一个惊心动魄的任务。只有冲锋队才能够面对成百上千的排列着的尸体。这是我们的历史从来没有被书写过的光荣的一页。我们有这样的道德权利去摧毁那些会摧毁我们的人。” ——《像自由一样美丽》
恰当选用叙事角度 将《一个人的遭遇》凡尼亚遇见“爸爸”的情节,改成以凡尼亚作为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叙述。可以加入适当的想像。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 1、后人之鉴:六国论 / 阿房宫赋 2、千古江山:赤壁怀古 / 京口北固亭怀古 3、血与火的记录:落日 /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赞扬 对历史的思考 在历史坐标中对人生的感叹 对历史的认识
这一个专题,重点要讲的是古与今的关系,事与鉴的关系。所谓“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一个专题,重点要讲的是古与今的关系,事与鉴的关系。所谓“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杜牧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文章中的“今”对我们而言,又成了古。
1、“后人之鉴”、“千古江山”宜抓诵读。 2、《六国论》宜侧重体会其气势;《阿房宫赋》及两首怀古词,宜侧重体会其声律之美。 3、建议与《读本》打通,选学贾谊《过秦论》和苏辙《六国论》
六国论 注意六国与秦的关系(古) 宋与契丹、西夏的关系(今) 六国与秦 和 宋与契丹、西夏(鉴)
史实与史论之间的关系 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文章的逻辑性
设问:“六国破灭,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提出分论点。设问:“六国破灭,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提出分论点。 比较:“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用数据说话。 比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指出赂的危险性。 论据:“赵尝五战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不终也。”
阿房宫赋 1.杜牧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他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2.从这一篇赋中还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3.请这篇赋中选择一个句子谈谈现实意义。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苏辛的两首怀古词 1.古与怀的关系,古与“我”碰撞交融。 2.苏、辛词的同中之异,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旷与豪的区别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3.豪放中也有压抑和无奈。 4.苏、辛的遭遇给今人怎样的思考? 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实现的前提是什么? 怎样才能保证,正直不被谗佞排挤,正确不被愚蠢打败?
新闻两篇 1.新闻的特色(从文体角度而言) 2.新闻的价值(就社会意义而言) 3.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是上午,为什么题目叫“落日”? 4.签字的场所洋溢着什么气氛?
5.最后一节的十个字“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5.最后一节的十个字“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6.“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眉吐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 今天读到这一段话,有何感想? 7.利用教参提供的资料,分析德日对于战争的态度。
捷克总统哈维尔说:怀着一颗沉重的心,我不止一次地面对这些由特莱津孩子们提供的、关于他们的经历、渴望和梦想的证明。他们把我带回那个时代,我们的国家被纳粹占领、世界在战争之中。我作为一个小男孩,遇到了恐惧、羞耻和挑战。这些画也在唤醒我,那些我或许无能为力的事情,却使我确实感到羞愧:事实是,我的犹太人同胞们被赶出了学校,他们被迫在外套上佩戴区别于他人的六角星,他们被遣送集中营,最后我活了下来,而那些和我一样的孩子们,却没有能够幸存。捷克总统哈维尔说:怀着一颗沉重的心,我不止一次地面对这些由特莱津孩子们提供的、关于他们的经历、渴望和梦想的证明。他们把我带回那个时代,我们的国家被纳粹占领、世界在战争之中。我作为一个小男孩,遇到了恐惧、羞耻和挑战。这些画也在唤醒我,那些我或许无能为力的事情,却使我确实感到羞愧:事实是,我的犹太人同胞们被赶出了学校,他们被迫在外套上佩戴区别于他人的六角星,他们被遣送集中营,最后我活了下来,而那些和我一样的孩子们,却没有能够幸存。 ——《像自由一样美丽》
写作:准确、即时与便捷 结合课文《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让学生了解新闻的特点。 利用课后的题目,让学生在写作的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新闻特点的认识。
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 1、一花一世界:荷塘月色 / 听听那冷雨 金岳霖先生 / 亡人逸事 2、永远新的旧故事:祝福 / 边城 3、总借俊眼传出来:林黛玉进贾府 散文鉴赏:意境之美 / 细节之美 小说鉴赏:人物与情节 小说鉴赏:人物与环境
四篇散文,两篇写景,两篇写人,而角度又有不同,《荷塘月色》侧重于观,《听听那冷雨》,侧重于听,一为视觉角度,一为听觉角度。四篇散文,两篇写景,两篇写人,而角度又有不同,《荷塘月色》侧重于观,《听听那冷雨》,侧重于听,一为视觉角度,一为听觉角度。 《金岳霏先生》写金先生却旁逸出去写西南联大的其他教授,写王浩,写林国达……《亡人逸事》写的是一个人,而且全是小事。 《祝福》和《边城》风格截然不同,《林黛玉进贾府》时代和语言都则又是另一种不同的风格。
围绕专题设计活动 1.《荷塘月色》,可以利用活动体验4所提供的阅读材料,再查阅相关的资料,谈《荷塘月色》表达的情感。 2.比较《荷塘月色》和《听听那冷雨》 语言、角度、结构、情感。 3.诵读法,体会两篇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两篇写人的散文 1.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 金岳霖先生样子有点怪 金岳霖先生的课堂——对学生 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客——对朋友 金先生坐平板三轮——对自己 推荐阅读《汪曾祺谈师友》山东画报出版社
2.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表达情感 天作之合 第一次见面 婚后的生活
祝福 看电影《祝福》找出电影对小说的哪些地方作了改编,分析改编的动机? 贺老六、柳妈等 鲁四老爷和鲁四奶奶 祥林嫂 比较电影和小说的主题有什么不同
边 城 《祝福》的好处是说得出的,《边城》的好处是说不出的,至少我说不出。所以《祝福》可以分析,而《边城》适合让学生体会品味。 《汪曾祺谈师友》中有一篇文章《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林黛玉进贾府 “总借俊眼传出来”,话题拟得特别妙,那么小说里有几双俊眼?这几双俊眼都看到了什么?第一俊眼是哪一双? 林黛玉的俊眼看到了什么?林黛玉的俊眼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把林黛玉的眼睛换成别人的行不行,比如史湘云的? 环境、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 你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在贾府你的眼睛最没有耐心看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