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 likes | 1.12k Views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008 年 版. (仅供内部使用) 翻录必究. 四 川 省 教 育 厅 宣 传 思 想 工 作 处 四川省高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研究会. 监 制. 同学们好!.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 “ 一国两制 ” 构想的基本内容。 2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3 、关于以讲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E N D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008 年 版 (仅供内部使用) 翻录必究 四 川 省 教 育 厅 宣 传 思 想 工 作 处 四川省高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 监 制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3、关于以讲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4、关于以胡景涛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难点: 1、如何继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最终解决台湾问题?
教学目的: 本章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 领导集体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祖国和平统一理论 和实践的学习,帮助同学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 发展过程以及“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使学生进 一步懂得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 益所在。 教学时数:6学时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一)爱国主义的概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
(二)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联姻,是民族的团结的历史佳话。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爱国诗人陆游病危之际,仍渴望着沦陷区的收复和国家的统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盼望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中国大陆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中国大陆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 • 中国 • 人民 • 站起 • 来了!
(四)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1、香港问题的由来 2、澳门问题的由来 3、台湾问题的由来
1、香港问题的由来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现时总面积为1092平方 公里,素有“东方之珠”的美称。 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被割占: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行 租借了“新界”
2、澳门问题的由来 澳门古称“蠔镜”,包括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个离岛, 现时总面积为23.5平方公里。 1553年,葡萄牙商人入据澳门。 1845年8月,葡萄牙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 1849年,葡萄牙强行占领了澳门半岛, 1851年、1864年分别侵占了凼仔岛和路环岛。 1887年12月,葡萄牙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 条约》(又称《中葡北京条约》),承认了葡萄牙对澳门的管治 权。
澳门 澳门 澳门全图 凼 仔 凼 仔 路环 路环
3、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 架上,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台湾省总面积为36000 平方公里,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 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以及目前为台湾当局控 制的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明代以来曾先后被西 班牙、荷兰等殖民主义势力侵占过,但中国人民誓死反 对外国侵略,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
1895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接受驻台日军受降仪式,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895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接受驻台日军受降仪式,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退踞台湾岛,在美国等国家的反华势力的支持下,继续维持着一个所谓 “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构架。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长期分离状态之中。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一)什么叫民族复兴 • 民族复兴,是要改变民族因某种原因陷入停止不前、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状况,使民族奋发自强、独立解放,实现繁荣富强,以重振民族雄风、重塑民族形象、重立民族地位、重现民族辉煌。
(二)实现民族完全统一,是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二)实现民族完全统一,是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 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
“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感到无比自豪,都应该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都应该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光辉篇章。”“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感到无比自豪,都应该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都应该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光辉篇章。” ——胡锦涛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立场是非常坚定的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立场是非常坚定的 • 毛泽东说:“台、澎、金、马整个地收回来,实现祖国统一,这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任务,这是中国的内政!”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立场是非常坚定的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立场是非常坚定的 • 邓小平说:“如果到1997年还不能收回香港,人民没有理由相信我们。”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立场是非常坚定的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立场是非常坚定的 • 江泽民说:“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符合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 和平解放台湾 • 一、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 二、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一、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 (一)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 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指出:“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 •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国民党统治集团 退踞中国的台湾省,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峙,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提出与实施 1、新中国诞生后,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 2、1953年7月朝鲜停战,台湾当局加紧推动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提出与实施 3、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所谓“共同防御条约”根本是非法的、无效的,指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完成自己祖国的完全统一。 4、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海战役,解放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围绕台湾问题的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形势缓和,亚太地区国家希望和平的呼声高涨。台海的紧张局势愈来愈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主张缓和这一地区紧张局势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少国家为此提出了种种解决办法。
(一)和平统一台湾的提出 1、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并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二是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 2、这一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在不同场合进一步阐明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方针政策,其要点概括起来有:省亲会友、来去自由,既往不咎、立功受奖,国共合作、爱国一家,和平解放、互不破坏。
3、1958年8月,为了打击美国“划峡而治”的阴谋,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猛烈炮火轰击金门。炮击金门岛,有力地打击了美国政府策划“两个中国”、 “划峡而治”的图谋,加剧了美蒋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说明蒋介石在维护一个中国的立场上同大陆存在着某种“共同语言”。
(二) 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一纲四目”。 1、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联蒋抗美”的策略。两岸都调整了政策,海峡两岸有过去激烈的军事对抗,转变为以政治对抗为主、军事对抗为辅的对峙状态。 2、中国共产党对解决台湾问题又提出了许多重要原则。周恩来将我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
“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 “四目”为: (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任用; (2)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 (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 (4)互约不派特务,不作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在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的推动下,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对台工作取得了进展。中国与许多国家邦交正常化,确立了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的形成和确立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 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 成功实践
这三个内容: 说明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我们党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从有利于推动国家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而提出来的。 揭示了这个构想充分照顾到各方利益,既体现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
阐明了这个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功于民族,有益于人民。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负责态度和高超艺术。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 第一,从国际上看,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符合时代潮流 。 周恩来提出“一纲四目”
第二,从国内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转折,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内外环境,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 后来逐步发展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 提出和确立 这个过程有6个关键点: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2、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九条方针” 3、1982年1月,邓小平提出“一个中 国,两种制度” 4、1982年12月,设立特别行政区写入 宪法
1981年9月30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首次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行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叶九条),1982年1月,邓小平在接见一位海外朋友时说:“九条方针是以叶剑英委员长名义提出来的,实际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至此,“一国两制”的概念就明确地提出来了。1981年9月30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首次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行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叶九条),1982年1月,邓小平在接见一位海外朋友时说:“九条方针是以叶剑英委员长名义提出来的,实际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至此,“一国两制”的概念就明确地提出来了。
5、1983年6月,邓小平提出“六点办法” 6、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立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我们党和政府的推动下,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两岸关系有所松动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从1987年至今,海峡两岸交流大体经历了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和两岸交流持续、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