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likes | 541 Views
7.1 部分互溶液体的相互溶解度 ( 1 )液液平衡与共轭溶液 ( 2 )溶解度曲线与会溶点 ( 3 )升温过程分析与杠杆规则应用. 共轭溶液: 部分互溶系统中平衡共存的两个液层,是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 也是液相线,从中可以读出平衡共存的液相组成 会溶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最高点或最低点. §6.7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 - 液平衡相图. 7.1 部分互溶液体的相互溶解度 7.2 共轭溶液的饱和蒸气压 7.3 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 - 组成图 ( 1 )不同压力的温度 - 组成图. 二组分系统: P=3 , F=0 ,
E N D
7.1 部分互溶液体的相互溶解度 (1)液液平衡与共轭溶液 (2)溶解度曲线与会溶点 (3)升温过程分析与杠杆规则应用 共轭溶液:部分互溶系统中平衡共存的两个液层,是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也是液相线,从中可以读出平衡共存的液相组成 会溶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最高点或最低点 §6.7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7.1 部分互溶液体的相互溶解度 7.2 共轭溶液的饱和蒸气压 7.3 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 (1)不同压力的温度-组成图 二组分系统:P=3,F=0, 即当共轭溶液呈液、液、气 三相平衡时,两液相组成、 气相组成、蒸气压皆为确定 值,该蒸气压即是共轭溶液 的饱和蒸气压 §6.7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7.1 部分互溶液体的相互溶解度 7.2 共轭溶液的饱和蒸气压 7.3 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 (1)不同压力的温度-组成图 (2)气相组成介于两液相组成之间的温度-组成图 §6.7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共沸温度:两液相同时沸腾产生与之相平衡的气相时的温度 三相线:液、液、气三相平衡共存线。 问 :三相线上自由度数是多少?如何理解? P=3,F=0 温度不变----水平线 组成不变----三个相点固定
7.1 部分互溶液体的相互溶解度 7.2 共轭溶液的饱和蒸气压 7.3 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 (1)不同压力的温度-组成图 (2)气相组成介于两液相组成之间的温度-组成图 §6.7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部分互溶系统的精馏一般采用两塔流程,通过两塔系统和一个油水分离器,可实现完全的分离
7.1 部分互溶液体的相互溶解度 7.2 共轭溶液的饱和蒸气压 7.3 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 (1)不同压力的温度-组成图 (2)气相组成介于两液相组成之间的温度-组成图 (3)气相组成位于两液相同一侧的温度-组成图 §6.7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这类相图可以看作是液液平衡线与一般正偏差气液平衡曲线相交的结果
7.1 部分互溶液体的相互溶解度 7.2 共轭溶液的饱和蒸气压 7.3 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 7.4 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 §6.7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8.1 相图分析 (1)读图 面:单相区(l),F=2 两相区{l+A(s), l+B(s), A(s)+B(s)} F=1 线:固相线(PA、QB) 液相线(PLQ) 三相线(S1LS2),F=0 点:纯组分熔点(P、Q) 低共熔点(L)---固相A和固相B能够同时熔化的最低温度 低共熔混合物:图中组成为L的混合物 (2)a→e系统冷却过程状态变化分析 l → A( s )+ l → A( s ) + B( s ) + l → A( s ) + B( s ) §6.8 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