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likes | 921 Views
电介质物理在中国. 姚熹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材料研究所 同济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 电介质物理. 陈季丹先生是我国电介质物理学的奠基人,陈季丹先生踏实、认真的学风是中国电介质物理学界的宝贵精神财富;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硅酸盐所等对我国电介质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前苏联,中国,英国可能是最重视电介质的国家;. 凝聚态物理. 实际电介质中的电物理过程. 各种复杂电荷体系对外场的响应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快过程与慢过程;数学表达;
E N D
电介质物理在中国 姚熹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材料研究所 同济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
电介质物理 • 陈季丹先生是我国电介质物理学的奠基人,陈季丹先生踏实、认真的学风是中国电介质物理学界的宝贵精神财富; •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硅酸盐所等对我国电介质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前苏联,中国,英国可能是最重视电介质的国家; EMRL/FMRL
凝聚态物理 EMRL/FMRL
实际电介质中的电物理过程 • 各种复杂电荷体系对外场的响应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快过程与慢过程;数学表达; • 电荷团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通讯方式;静电相互作用,弹性相互作用;各向异性; • 电荷的漂移,飘移电荷对外场的响应,飘移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飘移电荷与媒体的相互作用; • 内场、局域场; • 缺陷、非均匀性,空间电荷; EMRL/FMRL
实际电介质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 碱卤晶体(Li,Na,K,Rb,Cs)(F,Cl,Br,I) 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与温度系数; • 水(H2O)的介电性质; • 高介电常数晶体的结构与介电性质关系; • 铁电与反铁电体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 弛豫型铁电体的极化机制和介电性质; EMRL/FMRL
弛豫型铁电体-- 一条还没有走完的路 -- • Сканави等对缺陷钙钛矿晶体SBT中极化弛豫的研究; • Смоленский等对复合钙钛矿晶体PMN等极化弛豫的的研究,弛豫型铁电体的发现; • Nava Setter,Cross 等对PST有序-无序转变的研究,微畴概念的提出; • 姚熹,Cross 等对PLZT极化-去极化的研究,微畴-宏畴转变的提出; • 殷之文,Harmer 等有关PLZT和PMN中微畴的TEM研究,对微畴的尺度和结构的认识; • Vieland 等有关微畴翻转运动冻结的概念,Volga-Fulcher关系的引入(Flipping mode); • 郭汝艳,Cross 有关微畴与缺陷相互作用研究,极化矢量的晃动 (Rattling mode); • 程忠阳,姚熹有关微畴呼吸运动的概念,新玻璃模型的引入(Breathing mode); • Cross, 姚熹关于超顺电体的讨论; • 路还没有走完! EMRL/FMRL
电介质物理的早期专著 Debye, 1928 EMRL/FMRL
电介质物理的早期经典著作 Skanavi, 1949 Skanavi, 1958 EMRL/FMRL
电介质物理的早期经典著作 Von Hippel, 1954, 1960 Von Hippel, 195*, 1959 EMRL/FMRL
电介质物理的早期著作 Konliod, 1955, 1958 EMRL/FMRL
电介质物理的早期著作 Brown, 1956, 1961 EMRL/FMRL
电介质物理的早期著作 Frolich, 1958, 1960 EMRL/FMRL
电介质物理的早期著作 Anderson, 1964 EMRL/FMRL
电介质进展 Birks, Vol 1-6, 1959-1965 EMRL/FMRL
电介质材料结构-性能关系 Smyth, 1955 Birks, 1960 EMRL/FMRL
电介质材料 Bogrogetski, 1948 Stager, 1955,1961 冈小天, 1960 EMRL/FMRL
固体物理经典著作 Seitz, 1940 Kittel, 1953- EMRL/FMRL
晶体物理经典教材 Nye, 1960-- EMRL/FMRL
电介质专题 Scaife, 195* Richard, 1957, 1962 EMRL/FMRL
铁电学的早期专著 田中哲郎, 1955 Vyl, 1956 Megaw, 1957 EMRL/FMRL
铁电学的早期著作 Kanzig, 1960 熊谷三郎, 1961 EMRL/FMRL
铁电学的早期著作 Zhelugef, 1973 EMRL/FMRL
铁电学的早期著作 Mitsui, 1976 EMRL/FMRL
铁电体的经典专著 1989 1977 EMRL/FMRL
陶瓷电介质材料 冈崎清,1969,1978 EMRL/FMRL
铁电体专题论著 1976 1979 EMRL/FMRL
铁电体专题论著 1979, 1987 1985 EMRL/FMRL
铁电体通俗小册子 1953 1956 1958 EMRL/FMRL
驻极体论著 1964 1979 1961 EMRL/FMRL
中期和近期电介质专著 Burfoot and Taylor, 1979 Scaife, 1989 Bottcher, 1973 EMRL/FMRL
中期和近期电介质专著 1983 1996 EMRL/FMRL
电介质物理的早期译著 1958 1957 EMRL/FMRL
电介质物理的早期教材 EMRL/FMRL
电介质物理的早期教材 EMRL/FMRL
电介质物理的中近期期教材 1980 1982 EMRL/FMRL
电介质物理的中近期教材 1990 1991 EMRL/FMRL
外国的电介质物理教材 1979, 1984 EMRL/FMRL
我国学者的电介质专著 1978 EMRL/FMRL
我国学者的电介质专著 1989, 2003 EMRL/FMRL
我国学者的电介质专著 1989 EMRL/FMRL
我国学者的电介质专著 1996 EMRL/FMRL
我国学者的电介质专著 2001 EMRL/FMRL
我国学者的电介质专著 2001 EMRL/FMRL
我国学者的电介质专著 2003 EMRL/FMRL
电介质专著 1981,1991 EMRL/FMRL
电介质物理在中国 • 中国可能是电介质研究最集中、队伍最庞大的国家; • 中国应该也有可能对电介质物理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 中国的电介质研究正面临着世代交替的重要历史关头; EMRL/FMRL
电介质物理在中国 • 电介质物理是一片有待开拓的新天地,许多基本问题尚未突破,应该努力吸引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年轻学者投入这一学科; • 电介质物理的发展需要明确主攻方向,分工合作,长期坚持,形成特点,避免低水平重复; • 电介质物理的发展需要物理学家和材料学家的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协同攻坚; • 电介质物理在中国是大有希望的; • 中国的电介质物理应该走向世界。 EMRL/FM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