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48 Views
電腦教學策略對中文輸入學習成效之探討. 陳明溥、孟令珠、黃湫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資訊教育研究所. 報告大綱. 研究動機 文獻探討 研究設計 研究結果 結論 建議. 研究動機. 中文輸入法的重要性 資訊化時代的必備技能 快速且有效率的處理中文資料 過去研究發現學習中文輸入的瓶頸在於 解碼太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克服的問題 字根的記憶困難 字根學習成效不佳,因此中文字之拆碼困難,進而影響中文輸入之效率. 中文輸入法. 電腦使用者須對鍵盤輸入具備一定程度的熟練度,才能有效地輸入資料,提昇工作效率 中文輸入法是中文電腦的必備功能
E N D
電腦教學策略對中文輸入學習成效之探討 陳明溥、孟令珠、黃湫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資訊教育研究所
報告大綱 • 研究動機 • 文獻探討 • 研究設計 • 研究結果 • 結論 • 建議
研究動機 • 中文輸入法的重要性 • 資訊化時代的必備技能 • 快速且有效率的處理中文資料 • 過去研究發現學習中文輸入的瓶頸在於解碼太難 •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克服的問題 • 字根的記憶困難 • 字根學習成效不佳,因此中文字之拆碼困難,進而影響中文輸入之效率
中文輸入法 • 電腦使用者須對鍵盤輸入具備一定程度的熟練度,才能有效地輸入資料,提昇工作效率 • 中文輸入法是中文電腦的必備功能 • 目前主流仍為以鍵盤為基礎的中文輸入法,尤為字形解碼式 • 缺點為:每種輸入法皆有專屬的解碼規則或字根記憶口訣,要花較多心思去記憶(戴俊芬, 1996)
刺激-反應論(Stimulus-Response Theory) • 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形成聯結的一個過程(Schunk, 1996) • 可以透過反覆練習增加聯結的強度 • 適時的增強與回饋將有助於熟練度的提升 • 如:利用電腦呈現問題(刺激), 學生提供答案(反應), 答對給予獎勵(正增強), 答錯給予提示(負增強), 持續循環,直到精熟為止(練習率)
資訊處理理論 • 接收到短期記憶中的刺激,經由資訊處理過程而成為可重複使用的長期記憶中的知識 • 學習策略 • 資訊要能被有效的檢索及儲存,與學習策略有關 • 在教學活動中可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以幫助學習: • 複誦(Rehearsal) • 精緻化(Elaboration) • 組織化(Organization)
資訊處理理論(cont.) • 有意義的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 • 強調新的學習必須與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中的舊經驗取得關連,才是「有意義的學習」 • 認知結構是指人們在長期記憶中,已經學習與保留的知識,包括事實、概念和原則等 • 達成有意義學習的兩個條件: • 有意義的學習情境(meaningful learning set) • 有意義的教材(meaningful material)
電腦態度 • 個人對電腦的信念及觀感、內在感覺和實際的行動(Brown,Brown及Baack, 1988) • 對一般高中生及大學生而言,電腦態度為影響其在電腦課程表現的最重要因素 • 電腦態度會影響學習結果,進而影響學生電腦技巧的獲得(吳明隆, 1988)
研究設計 • 研究目的 • 探討不同的教學策略及學習者的電腦態度對「字形解碼」式中文輸入法中字根的學習及應用成效之影響 • 研究樣本 - 高職一年級資訊處理科學生138人 • 研究方法 • 先進行嘸蝦米輸入法之「義」字根講授,再分組學習 • 自變項 • 教學策略:精熟學習組、精緻化學習組、混合學習組 • 電腦態度:信心、焦慮、有用性、喜好 • 依變項:字根學習成效、字根應用成效 • 英文輸入能力與字根學習、應用成效之相關性
研究結果–字根學習成效 • 教學策略 • 精熟學習組、精緻化學習組及混合學習組三組間並未達顯著差異,F(2,124)=1.171, p=.313。 • 可能原因:三種學習活動皆能有效幫助字根記憶
研究結果–字根學習成效(cont.) • 電腦態度 • 整體電腦態度高、低組有顯著差異(t=2.322, p=.023) • 信心、喜好分量:高 > 低;焦慮分量:低 > 高 • 有用性分量:未達顯著水準 • 可能原因:學習者均認為中文輸入為一實用技能 • 有較正向的電腦態度(高電腦態度、高信心、低焦慮、高喜好),字根學習成效較佳
研究結果–字根學習成效(cont.) • 與英文輸入能力的關係 • 有顯著正相關(r =.294, p =.001) • 英文輸入能力較好,字根學習成效也越好
研究結果–字根應用成效 • 教學策略 • 三組間的差異達顯著水準,精緻化學習組、混合學習組 > 精熟學習組,F(2,124)=7.567,p=.001。 • 可能原因:精緻化學習組及混合學習組因為皆有做單字拆碼的練習,已熟悉字根對應到中文字的聯結
研究結果–字根應用成效(cont.) • 電腦態度 • 整體電腦態度高、低組有顯著差異(t =2.114, p=.038) • 喜好分量:高 > 低 • 信心、焦慮、有用性分量:未達顯著水準 • 可能原因:部分學習者短時間內無法熟悉取碼規則 • 有較正向的電腦態度(高電腦態度、高喜好),字根應用成效較佳
研究結果–字根應用成效(cont.) • 與英文輸入能力的關係 • 有顯著正相關(r =.287, p =.001) • 英文輸入能力較好,字根應用成效也越好
結論 • 字根學習成效方面 • 不同教學策略上並無顯著差異 • 教學活動應培養學習者正向的電腦態度以有利於字根學習成效 • 英文輸入能力與字根學習成效有正相關,故良好的英文輸入能力有助於字根學習
結論(cont.) • 字根應用成效 • 不同的教學策略對字根應用成效有顯著之影響,故若能對字根拆碼有良好的組織與連結,應可提高學習成效 • 正向的電腦態度有助於學習成效,故應培養學習者正向積極的電腦態度 • 英文輸入能力較好者,一般而言有熟練的指法及鍵盤操作能力,因而字根應用成效較佳
建議 • 追踪字根學習及應用成效的長期效果 • 進一步探討影響電腦態度的因素 • 正向電腦態度有助於學習成效 • 如電腦使用經驗、是否擁有電腦、學習方式…等 • 探討其它可能影響字根學習及應用成效的因素 • 如學習者的語文能力、抽象推理能力、錯別字辨別能力…等,以了解學習困難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