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835 Views
第二節 詞彙的類別. 一、節縮詞. 節縮詞之界定:相對於重疊詞,其壓扁節縮的方式亦有規律。 定義: A. 凡節縮詞其原形 ( 前身 ) 之音節一定比它要多。 B. 一定有其相應之非節縮形式,使其相對之存在有意義。 C. 不取各成份意義之總和,即字面意義不足為其本義,須以其本有之形式為本義。 D. 目的為擴大、提高交際效益,是擴大訊息容量之手段,是經濟詞彙之作法。. 節縮詞的分類:. 節縮詞的分類: (1) 《 節縮一句完整的話而有的成語 》 撥亂反正-撥亂世,反諸正 ---- 公羊傳哀公十四年 切磋琢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詩經
E N D
一、節縮詞 節縮詞之界定:相對於重疊詞,其壓扁節縮的方式亦有規律。 定義: A.凡節縮詞其原形(前身)之音節一定比它要多。 B.一定有其相應之非節縮形式,使其相對之存在有意義。 C.不取各成份意義之總和,即字面意義不足為其本義,須以其本有之形式為本義。 D.目的為擴大、提高交際效益,是擴大訊息容量之手段,是經濟詞彙之作法。
節縮詞的分類: 節縮詞的分類: (1) 《節縮一句完整的話而有的成語》 撥亂反正-撥亂世,反諸正----公羊傳哀公十四年 切磋琢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 遊刃有餘-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莊子 見仁見智-仁者見之未知仁,智者見之未知智----易 舉一反三-舉一隅而以三隅反----論語 危微精一-禮記
(2) 《名詞節縮》 80%以上皆屬此項。如專有名稱、機構名。 1.A1B1:上詞下詞各取其頭一字,如: 台大、清大、國代、立委、中廣、化肥、抗戰、初中、國小、美展、榮總、中鋼 此A1B1型占絕大多數,名詞節縮之80%以上以此為正例 2.A1B2:上詞的第一成份加下詞之第二成份: 中視、中油、空姐、師院、外長、台泥、
B取下字之因:(1)取上字怕混淆 (2)詞意不清 (3)不雅 可以再歸納找其因並描述之 3.A1B1C:中文所、中研院、國科會、民進黨、民航局、經建會、消基會、海基會、中選會、中常會、勞基法 C是類名 4.A1A2: 中正、清華、商務、大葉、國光、味全、 只取A的情形也是為辨義和習慣 5.A2B2:華視、央行、髮姐 6.A2B1:華航、
(3) 《動賓結構的節縮》 非專有名詞、乃一般詞:留美、節育、劫機、復交、援外、解嚴
(4) 《譯語節縮》 A.佛:佛陀Budda,因為梵語是多音節 僧:僧伽 尼:比丘尼 尼姑、是尼(外來詞)加姑(本土詞) 羅漢:阿羅漢 以上屬佛經法語 B.外國譯音加本土詞(譯語節縮加本土詞) 正如:卡車、美國、英國、法國、蘇(sa)聯、費(F)城、加州、洛城(洛山磯)、印歐語、賈姬(賈桂琳) *原因:外文多音節、譯語譯音太累贅,故取辨義、經濟、易記的字眼。
(5)《非原型之節縮》(視取捨標準而不同) 四書五經、五胡、三通、三不 清、葉明琛:三不-不戰、不降、不和 (6)《並列節縮》-社會習慣 韓柳文、蘇辛詞、蘇杭、雲貴、港九、理化、史地、皮黃(西皮二黃)、干支(天干地支)、學問思辨、台澎金馬 *模糊處:習慣、普遍、結合之緊密度
二、虛數詞 在我們常用的詞彙中,有很多是含有數字詞的詞組、熟語或成語。這些數字往往只是作修飾其他字眼的形容詞,本身與數字沒有必然的關係。 清‧汪中‧釋三九: 「非一、二所能盡者, 則約之三,以見其多, 三之所不能盡者, 則約之九,以見極多。」
1.三 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三年無改其父之道,是謂孝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三家村的冬烘先生 三寸不爛之舌、三月不知肉味、 三思而後行、三十而立(約數)
入木三分、三人成虎、三寸金蓮、三五成群、 三心兩意、三令五申、三緘其口、三拳兩腳、 三生有幸、緣定三生、三更半夜、三緘其口、 三長兩短、三姑六婆、三妻四妾、三貞九烈、 三思而行、三言兩語、日上三竿、不孝有三、 三宮六院、三分醉意、事不過三、二三子……
1.1 非虛數,乃實數者: 舉一反三、三顧茅蘆、三從四德、 三跪九叩、三陽開泰、 三元及第(1.解元 2.會元 3.狀元) 禮記:三從------幼從父兄、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德、言、容、功 三綱五常: 綱------君臣、父子、夫婦 常------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2 以三代表多,在中國文字的造字上就有此觀念 卉 晶 淼 磊 品 桑 鑫 飆 驫 轟 麤 蟲 聶 姦 掱 羶 鮮 奔 眾 焱 所以,以三為多是很古早的概念,並非具體數。 2.九 九牛一毛 九彎十八拐 三教九流 三旬九食 三貞九烈 九命怪貓 九死一生 十拿九穩
3.七 三和九之間,七也是常用的虛數 七年之癢 七年之病 七上八下 七手八腳 七步成詩 七折八扣 七拼八湊 七零八落 七竅生煙 七擒七縱 七嘴八舌 亂七八糟 4.百 百口莫辯 百子千孫 百口交謗 百年好合 百廢待興 百年樹人 百感交集 百戰百勝 百發百中 百折不撓 百步穿楊 百無聊賴 百齡眉壽 百卉爭妍 百善孝為先
4.百: 百口莫辯 百子千孫 百口交謗 百年好合 百廢待興 百年樹人 百感交集 百戰百勝 百發百中 百折不撓 百步穿楊 百無聊賴 百齡眉壽 百卉爭妍 百善孝為先 千: 千山萬水 千方百計 千古絕唱 千里鵝毛 一諾千金 千年萬載 千依百順 千秋萬世 千軍萬馬 千頭萬緒 千載難逢 千鈞一髮 千變萬化 千瘡百孔 千篇一律 千秋萬歲
萬: 萬感叢生 萬人空巷 萬古千秋 萬死一生 萬世之患 萬劫不復 萬里晴空 萬念俱灰 萬家燈火 萬家香 萬口鑠金 萬紫千紅 萬貫家財 萬眾一心 萬無一失 萬籟俱寂 罪該萬死 萬紫千紅 萬惡淫為首
5.七十二 72在陰陽五行表帝王之相數、虛數 △七十二、三十六也是中國的神祕數字 (1)老子之母懷孕72年 (2)古史女媧到神農有72姓 (3)明堂72牖 (4)黃帝蚩尤戰72回 (5)泰山封72塚 (6)孫悟空72變 (7)高祖左股72痣 (8)黃花崗72烈士 (9)36天綱72福地
三、古語詞 古語詞也叫文言詞,是從古代作品中流傳下來的語詞。 有些已經被現代漢語吸收採用,仍然具有鮮活的生命力,不覺得它們是文言詞。如「響應」一詞,原出於「文選」「賈誼過秦論」「天下雲會而響應,贏糧而景從」。 有些雖然沒有被現代漢語完全吸收,但是作文的時候,為了達到某種修辭的目的,也適當地被採用。如為了表示莊重嚴肅的心情,人們常在信函中使用一些書面語,如「誕辰」「拜謁」「聆聽」「銘記」「瞻仰」「遵循」「衛冕」「蟬聯」等。 為了加強抒情的色彩,常在散文中應用一些文言形容詞,如「繽紛」「醲郁」「熹微」「逶迤」「璀璨」「絢麗」「欣羨」「繚繞」等
不過,也有一些古語詞,由於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不適合現代社會應用,只能作為歷史名詞,保留在古代作品中。如古時候稱豬有「豯」、「豵」、「豝」、「豜」、「豭」、「豥」、「豱」等。現在這些名詞大都不用了。不過,也有一些古語詞,由於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不適合現代社會應用,只能作為歷史名詞,保留在古代作品中。如古時候稱豬有「豯」、「豵」、「豝」、「豜」、「豭」、「豥」、「豱」等。現在這些名詞大都不用了。 另外,有些古語詞,由於社會的變化,反映的事物已經不存在,這些語詞也就逐漸消失了。例如:「學監」和「舍監」,「齋夫」或「聽差」,「諸侯」「丞相」「太守」「尚書」「駙馬」「太監」「青宮殿下」和自稱「朕」、「寡人」的「陛下」等。
以上這些古語詞依張世祿先生的分析,大約都屬於:以上這些古語詞依張世祿先生的分析,大約都屬於: (一)歷史性的:代表的事物已成為歷史的陳迹,如「單于」「可汗」「鼎」「圭」。 (二)陳舊的:形式內容已不適合現代社會應用,如「冠蓋」「縉紳」「黎民」「稟食」「不佞」。 (三)書面的:不見於現代古語,只在書面上見到的:如「俾」「爾」「契闊」「行役」等。
古語詞有的能把意思表達得很確切生動,現代語言裏,沒有適當的詞替代,這樣的詞,我們就可以吸收應用,以豐富我們的詞彙。如「我們的話劇團正『醞釀』在秋節前後,排演一齣新戲」,在這句話中,「醞釀」雖然是個古語詞,但是用得十分妥貼深刻,清楚地表達了一種逐漸演變形成的情境。只是有些人往往不管場合條件,濫用古語詞,甚至拿一些生僻不易理解的詞語來亂用,造成了文白夾雜,不倫不類的毛病。這是我們應該極力避免的。古語詞有的能把意思表達得很確切生動,現代語言裏,沒有適當的詞替代,這樣的詞,我們就可以吸收應用,以豐富我們的詞彙。如「我們的話劇團正『醞釀』在秋節前後,排演一齣新戲」,在這句話中,「醞釀」雖然是個古語詞,但是用得十分妥貼深刻,清楚地表達了一種逐漸演變形成的情境。只是有些人往往不管場合條件,濫用古語詞,甚至拿一些生僻不易理解的詞語來亂用,造成了文白夾雜,不倫不類的毛病。這是我們應該極力避免的。
四、新語詞 由於科技文明的進步,新事物、新觀念不斷地出現,社會結構、生活形態也發生急遽的變化。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新興詞彙自然源源不斷地產生了。 新興詞彙的產生,一方面固然反映了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迅速發展,一方面也使舊有的語言詞彙更充實,語言表現力更為增強。 比如:隨看工業的發展,人造衛星、登月小艇、中子彈、太空梭等詞就出現了;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溫室、品種改良等詞也誕生了;隨著商業的勃興,投資、景氣、利潤、信用狀等詞,更活躍在人民生活中。而另一方面,屬於生活及娛樂的語詞如狄斯可、晨跑、漢堡、熱門音樂、表演廣場等詞也大量出籠;公害、污染、噪音、連環車禍、迷幻藥、自力救濟等顯現當前社會缺失的新詞,更是層出不窮。
新語詞的產生,一般說來,都是以基本詞做基礎加以創造的。它的成立,有幾項原則是不容許忽略的:新語詞的產生,一般說來,都是以基本詞做基礎加以創造的。它的成立,有幾項原則是不容許忽略的: 1必須能反映當前的社會發展。 2必須能明確地表達意義。 3必須為一般人接受而且普遍使用。 4必須符合漢語的構詞規律。
詞彙是諸語言要素中穩定性最低、發展最迅速的部分,因新事物新觀念的出現、社會的變動以及人們心理與內在價值觀的導向,新詞不斷地滋生。台灣社會蓬勃的生氣與多元文化融合的現象正是促進新詞滋生的強大動力,而透過新詞便得以窺見台灣社會文化的風貌。新詞的研究將有助於教學與學習者對新詞動態的了解。詞彙是諸語言要素中穩定性最低、發展最迅速的部分,因新事物新觀念的出現、社會的變動以及人們心理與內在價值觀的導向,新詞不斷地滋生。台灣社會蓬勃的生氣與多元文化融合的現象正是促進新詞滋生的強大動力,而透過新詞便得以窺見台灣社會文化的風貌。新詞的研究將有助於教學與學習者對新詞動態的了解。 大陸在新詞研究方面的成果相當豐碩,台灣近年來也開始有所進展,但新詞全方位的研究亟待進一步地開發,以期對詞彙學與對外華語教學有所助益。
另外,有一些社會階層,如學生、軍隊和影視圈基於同儕意識,也發展出一套新語言。這些新語言如翹課、蓋仙、糗、鮮、作秀、星媽、摸魚、殺青、穿幫、跳槽等,也被社會大眾認同而流行起來。但是部分新詞,如「亂」好笑的,他吉他彈得「之」好,「這」鮮的(亂、之、這、都當「非常」講),就使人覺得格格不入,很難接受了。另外,有一些社會階層,如學生、軍隊和影視圈基於同儕意識,也發展出一套新語言。這些新語言如翹課、蓋仙、糗、鮮、作秀、星媽、摸魚、殺青、穿幫、跳槽等,也被社會大眾認同而流行起來。但是部分新詞,如「亂」好笑的,他吉他彈得「之」好,「這」鮮的(亂、之、這、都當「非常」講),就使人覺得格格不入,很難接受了。
五、方言詞 方言可以豐富民族共同語的源泉。吸收方言的優良成分,可以充實共同語。 現代漢語的詞彙,已從各方言裏吸收了不少的方言詞語,豐富了自己。例如西南方言中的「搞垮」,吳方言中的「尷尬」「齷齪」等,都已成為日常生活中應用的詞語。不過,方言詞的吸收,也不是隨便的,必須合於下列原則: 1國語裏沒有的,而全民生活又用得著的,如彆腳、出洋相、癟三等。 2某方言區特有的事物名稱,沒有其他詞彙可以替代的:如桔子(南方特有的一種水果)、蝦簍(靠水地區捕蝦用的工具)。 3具體生動的,比國語詞彙更富於表現能力的,如咬耳朵(耳語)、揩油(從中漁利)、狗腿子(地方惡霸的爪牙)。
方言詞是豐富漢語詞彙的來源之一。有些方言詞由於流通的時日久,了解的人口多,應用的層面廣,已經變成一般詞彙。例如:方言詞是豐富漢語詞彙的來源之一。有些方言詞由於流通的時日久,了解的人口多,應用的層面廣,已經變成一般詞彙。例如: 「傷腦筋」「要得」「安逸」「打牙祭」「擺龍門陣」「搞名堂」「瞄」「硬是」等,原是西南官話詞彙,現在都成為共同語詞; 「垃圾」「揩油」「煞有介事」「兜圈子」「一塌糊塗」「癟三」「扒手」「起碼」「把戲」等,原是江浙話裏的詞,現在也變成普通詞了。 至於吳方言中的「尷尬」「懊惱」「齷齪」「吃不消」「轉念頭」,湘方言中的「名堂」,北方方言中的「窩囊」「抖擻」,東北話的「歹毒」,山西話的「編排」,也都是大家經常使用的語彙。
再以日常所用的敬稱來說:北方話裏,有「您」,東北方言中有「你老」,湖北方言中有「你家」,四川方言中,有「你哥子」。一般話語裏,雖然有詞義相當的「你」,但沒有敬稱的附帶色彩。因此,便吸收了「您」這個詞。近四十年來,國語在臺灣也吸收了不少閩南語詞彙、粵語詞彙,如鐵馬(腳踏車)。歌仔戲(流行臺灣之地方戲)、花枝(墨魚)、老公(稱丈夫)、香肉(狗肉)、買單(於餐館結帳)、拍拖(約會)、大發利市(商店生意興隆)、炒魷魚(被革職)等。再以日常所用的敬稱來說:北方話裏,有「您」,東北方言中有「你老」,湖北方言中有「你家」,四川方言中,有「你哥子」。一般話語裏,雖然有詞義相當的「你」,但沒有敬稱的附帶色彩。因此,便吸收了「您」這個詞。近四十年來,國語在臺灣也吸收了不少閩南語詞彙、粵語詞彙,如鐵馬(腳踏車)。歌仔戲(流行臺灣之地方戲)、花枝(墨魚)、老公(稱丈夫)、香肉(狗肉)、買單(於餐館結帳)、拍拖(約會)、大發利市(商店生意興隆)、炒魷魚(被革職)等。
方言詞蘊藏看豐富的語言史資料。我們常常發現一些已經成為歷史陳跡的語言特點,往往會在另一個方言裏呈現出來。例如:大多數漢語方言都說「喝」和「吃」,但是廣州、閩南等地卻還說「飲」和「食」。大多數漢語方言都說「曬」,閩南地區卻仍說「曝」。第三人稱代詞,在北方話地區都用「他」,在非北方話地區,多數方言還用「渠」或「伊」。從方言詞彙的比較分析,我們更了解古今語言的變化和我國語言廣大的包容性。方言詞蘊藏看豐富的語言史資料。我們常常發現一些已經成為歷史陳跡的語言特點,往往會在另一個方言裏呈現出來。例如:大多數漢語方言都說「喝」和「吃」,但是廣州、閩南等地卻還說「飲」和「食」。大多數漢語方言都說「曬」,閩南地區卻仍說「曝」。第三人稱代詞,在北方話地區都用「他」,在非北方話地區,多數方言還用「渠」或「伊」。從方言詞彙的比較分析,我們更了解古今語言的變化和我國語言廣大的包容性。
【一例】中國方言對照: 比方說:〈某甲在樓上窗台往下看;見熟識的某乙路過忽然停止不前 〉 ...... 現在倆人是以北京話對談......(好像太斯文了,怪累的!) ...... 甲: 是誰在樓下阿? 乙: 是我在這兒呀! 甲: 你在做什麼呢? 乙: 我在這小便吶!
...... 現在倆人是以普通話對談...(好像蠻平實的四個字) ...... 甲: 誰在下面? 乙: 我在這裡! 甲: 你在幹嘛? 乙: 我在小便!
...... 現在倆人是以台灣話對談 ...(又簡單多了才三個字) ... 甲: 啥咪郎? 乙: 喜哇吶! 甲: 衝撒誨? 乙: 棒溜內!
....現在倆人是以四川話對談...(兩個字ㄟ).... 甲: 喇國? 乙: 使握! 甲: 昨傻? 乙: 潦瞭!
....現在倆人是以山東話對談...(超酷才一個字).......現在倆人是以山東話對談...(超酷才一個字)... 甲: 誰? 乙: 俺! 甲: 啥? 乙: 尿!
六、 外 來 詞 兩三千年以來,中華民族和其他民族有很多的交往,我們的優秀文化向外傳播。同時我們吸收其他民族、其他國家的一部分文化,來豐富我們自己的文化。在這個過程中,其他語言裏的一些詞,也隨著吸收到我們的詞彙裏,這樣的詞就是外來詞。
比如: (一)葡萄(史記寫成蒲陶,漢書寫成蒲萄,三國志寫成蒲桃)苜蓿(有的地方寫作牧蓿、目宿或木粟),是漢代從西域吸收來的; (二)「剎那」「佛」「菩薩」「塔」「羅漢」「茉莉」「玻璃」,是東漢以後從印度吸收來的; (三)「八哥」來自阿拉伯語;「檳榔」來自馬來西亞語; (四)「喇叭」是西藏語;「車站」的「站」是蒙古語。
這些是時代比較早的外來詞。至於近代所吸收的外來詞,如「分析」「綜合」「見習」「俱樂部」「世界觀」等,透過翻譯引入的就更多了,所以外來詞的吸收,也叫詞語的借用,外來詞也叫「借詞」「借用詞」「借貸詞」。這些是時代比較早的外來詞。至於近代所吸收的外來詞,如「分析」「綜合」「見習」「俱樂部」「世界觀」等,透過翻譯引入的就更多了,所以外來詞的吸收,也叫詞語的借用,外來詞也叫「借詞」「借用詞」「借貸詞」。 漢語裏的外來詞,主要有下列三種形式。 (1)音譯詞:按照該詞在其原有民族語音翻譯的詞。在進行音譯的時候,由於語音系統不同,不可能翻譯得和原來詞的聲音一模一樣,常常只能用一些近似的形式來代替。如「咖啡」「伏特」「奧林匹克」「馬達」「沙發」「檸檬」「凡士林」「瓦特」等。
(2)音譯兼表義詞:在音義詞上增加表義成分,這是譯音兼表義的一種最通行的形式。如:(2)音譯兼表義詞:在音義詞上增加表義成分,這是譯音兼表義的一種最通行的形式。如: 芭蕾舞(音譯「芭蕾」加意符「舞」) 卡車(音譯「卡」加意符「車」) 啤酒(音譯「啤」加意符「酒」) 另外,還有一種譯音兼表義的,是音義雙關的譯音詞。如俱樂部、幽默、引擎、烏托邦等。 (3)借用日本詞:近代日本有許多用漢字書寫的新造或譯意的詞,我國就從日本按照漢字的形式,把這些詞借來應用。例如「場合」「景氣」「積極」「消極」等。
漢語吸收外來詞的時候,固然有以上三種形式,不過,由於漢語表達的符號是方塊字,不是拼音或字母,因此它吸收外來詞有逐漸拋棄音譯的趨向。漢語吸收外來詞的時候,固然有以上三種形式,不過,由於漢語表達的符號是方塊字,不是拼音或字母,因此它吸收外來詞有逐漸拋棄音譯的趨向。 舉例:「德律風」----借用日本譯詞「電話」來代替了。 「盤尼西林」----「青黴素」; 「巴斯篤」「虎列拉」----改稱「鼠疫」「霍亂」。 另外,外來詞經吸收後,也逐漸有服從漢語內部規律雙音化的趨向,如外族裏許多音節繁複的詞或詞組,一經借用到漢語,常常縮減為雙音詞。如 「菩提薩埵」縮減為「菩薩」; 「塞頗胝加」縮減為「玻璃」; 「加羅沙曳」縮寫為「架裟」等。
七、口語和書面語 在幾種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中,常和書面語相提並論,互相影響,共同存在,共同發展的,是最具全民色彩,最能表現實際生活的口語。「口語」,是指日常交際使用的語言。它是書面語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和書面語在風格上截然不同。 從修辭的角度來說,同樣一個意思,既可以用書面語表達,也可以用口頭語表示。兩者之間的選擇完全視場合而定。
如:「拍巴掌」是口頭語,「鼓掌」是書面語,如:「拍巴掌」是口頭語,「鼓掌」是書面語, 「曠課」是書面語,「逃學」是口頭語; 「受損」是書面語,「吃虧」是口頭語; 「大雪紛飛」是書面語,「那雪正下得緊」就帶有口語色彩; 「暮色蒼茫,風雪滿天」,有點兒像詩,書面味道很重,改成「傍晚,天灰濛濛的,颳著大風,又下著大雨」,就失去詩味,成為散文,口語色彩加濃。 口頭語最大的優點是通俗易懂,明白如話,具有動人的形象。古人視它為表達的利器。
書面語 所謂書面語,是指用文字寫出來的語言,也叫寫的語言、筆語或文學語言。 書面語的產生,固然為了代表語言,但是它的含蓄、洗鍊、周密,卻更可以表達語言之不達,促進語言的豐富與發展。因此,有人認為,書面語與其說是語言的紀錄,不如說是語言的加工形式。有了書面語,分化的方言,漸漸增加向心的力量。書面化,使語言精密、豐富。語言的典範,也因書面語保存下來。 書面語和口語,雖然長期交互影響,相互制約,但是兩者之間,難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別。如口語活潑自由,但比較鬆散,容易冗贅蕪雜;書面語比較嚴謹凝鍊,周密精巧。
八、行業語 行業語俗名「行語」,是各行各業為了社會活動的需要,各自形成的特殊用語,外行人往往不了解,也不熟知。 例如:繪畫----有「色相」「明度」「彩度」「暖色」「寒色」等名稱; 戲劇----有關唱腔的調性、板式有「二黃」「西皮」「流水」「二六」等術語; 青年學生----被當、二一、屠夫、開夜車、壓馬路等。 同性戀----零號、一號
在各行業專門系統裏,每個行業語都有嚴格規定的意義。在各行業專門系統裏,每個行業語都有嚴格規定的意義。 「行頭」是戲曲中演員穿戴的衣物。 「扮戲」是腳色上場前,面部化妝和打扮。 「奏鳴曲」是音樂世界中,一種包含三個或四個樂章的器樂大曲。 「言詞寫真」是用一種特定文字,描寫人體外形,藉以鑑別個人的技術。 「壓條」是農業用語,是屈曲植物的枝條,使它接近地面,並埋藏一部分在地下,然後以重石壓在上面,等到生出新根後,再將它從母體植物中切離,使它成為新植物。
不過,有些行業語,由於意義的推廣,已經成為一般詞語。比如:不過,有些行業語,由於意義的推廣,已經成為一般詞語。比如: 「感染」「癱瘓」「麻痺」「消化」「流產」等,原來是醫學生理上的術語,現在借來說明思想、行為、知識等方面的情況。 「栽培」「溫床」原來是農業上的用語, 「加工」「提煉」「規格」原來是工業上的用語, 「討價」「還價」「市場」原來是商業上的用語, 「上臺」「下臺」「角色」「揭幕」「閉幕」「效果」原來是戲劇界的用語,
「洗禮」原來是宗教上的用語, 「單調」原來是音樂上的用語, 「渲染」原來是繪畫上的用語, 現在也都當做一般詞語來應用了。 行業語雖然大部分是為一定集團服務,只是社會方言的一種,不是全民性的,不過,它能豐富詞彙,引伸使用,也能起很大的修辭作用,使抽象的道理,說得形象具體,不容易解說的事物,顯得清新生動,增強表達效果。
九、委婉語 • 為了說得含蓄、文雅、好聽一些,社會生活中常廣泛地使用委婉語詞。 • 「拙荊」就是一個委婉語詞,譯成白話是「鄙人很儉樸的女人」。「拙」就是「鄙人」的委婉說法。其他如稱「朋友的妻子」為「夫人」或「賢內助」,稱「自己的丈夫」為「良人」,也都是常見的委婉語詞。
委婉語詞的使用,有些是為了忌諱,不願意坦率地叫出來。委婉語詞的使用,有些是為了忌諱,不願意坦率地叫出來。 • 比方說「死」:「逝世」、「謝世」、「去世」、「犧牲」、「殉職」、「捐軀」、「長眠」、「作古」、「壽終」、「安息」、「永別」、「與世長辭」、「百年之後」、「回老家」、「過去了」,甚至現在流行的黑話、俗語、方言詞有「掛了」、「嗝屁」、「翹辮子」、「報銷了」、「拖去種了」、「埋了」等等,都帶有委婉的作用。
十、成語 成語的定義:有典故背襯,且具比喻義的多層表義功能的修辭雅言。 成語的語言價值: 1)古老語料的記錄 2)漢語深度的證明 3)修辭雅言的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