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第四章

第四章. G 蛋白与信号转导. 【 目的要求 】 1 .掌握 G 蛋白、小 G 蛋白的概念; G 蛋白基本结构。 2 .熟悉 G 蛋白的种类; G 蛋白通过 AC 和 PLC 的信号转导机制。 3 .了解 G 蛋白的发现和意义; G 蛋白通过某些受体门控离子通道和 cGMP-PDE 的信号转导机制;小 G 蛋白的特点。. G 蛋白 :    是鸟苷酸结合蛋白( guanos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 )的简称,是指能与 GTP 或 GDP 结合,与膜受体偶联而具有信号转导作用的蛋白质。 . 一、 G 蛋白概况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G蛋白与信号转导

  2. 【目的要求】 1.掌握G蛋白、小G蛋白的概念;G蛋白基本结构。 2.熟悉G蛋白的种类;G蛋白通过AC和PLC的信号转导机制。 3.了解G蛋白的发现和意义;G蛋白通过某些受体门控离子通道和cGMP-PDE的信号转导机制;小G蛋白的特点。

  3. G 蛋白:    是鸟苷酸结合蛋白(guanos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的简称,是指能与 GTP 或 GDP 结合,与膜受体偶联而具有信号转导作用的蛋白质。 

  4. 一、G 蛋白概况  (一)G 蛋白的发现和意义 Rodbell 等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发现跨膜信号转导需要 GTP 存在。 1977年,Gilman发现了G蛋白。 1981年,Gilman纯化了G蛋白。 1994年,Gilman 和 Rodbell 获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   

  5. 吉尔曼(Alfred G. Gilman) 1941.7.1~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药学系

  6.  发现G 蛋白的意义:    它揭示了细胞外信号如何转换为细胞内信号的真正机制,从而开辟了细胞信号跨膜转导研究的新时代。

  7. G 蛋白:    与细胞膜受体偶联的G蛋白由3个不同的亚基组成,又称为异三聚体G蛋白。 小G蛋白:    分散在细胞内有类似G蛋白作用的单体蛋白,因分子量小而得名。如ras表达产物。

  8. (二)G蛋白基本结构    位于细胞膜的胞浆侧。

  9. G蛋白由三个亚基组成: G:39~46kD,20多种,有GTP或GDP结合位点、GTP酶活性、ADP核糖基化位点、毒素修饰位点及受体和效应器结合位点等。 G:36kD,6种。 G :7~8kD,10多种。

  10. G蛋白有两种构象形式:   活化型:G与GTP结合,与G 分离。   非活化型:G与GDP结合,与G 结合成三聚体。

  11. 活化型 非活化型

  12. (三)G蛋白的种类 1.Gs型G蛋白    激活AC,激活钙通道,抑制钠通道。 2.Gi型G蛋白    抑制AC,抑制钙通道,活化钾通道、PLC和PLA2。

  13. Gs型与Gi型G蛋白的作用

  14. 3.Gt型G蛋白    分布在视网膜的感光细胞,与视紫红质结合,激活cGMP-PDE,传递光反应冲动。

  15. 4. Gg 、Go 及 Gq 型 G 蛋白 Gg 是味蕾组织中的一种 G 蛋白,与味觉的信号转导有关。 Go 存在于脑组织中,能调节磷脂代谢,可能与肌醇磷酸信号转导有关。 Gq 与磷脂代谢有关,其活性不受细胞毒素的修饰。

  16. 5. G 蛋白的βγ亚基    活化的βγ亚基复合物也可直接激活胞内靶分子,具有传递信号的功能。如心肌细胞中G蛋白偶联受体在乙酰胆碱刺激下,活化的βγ亚基复合物能开启质膜上的K+通道,改变心肌细胞的膜电位。

  17. 二、G 蛋白信号转导机制  (一)G 蛋白通过 AC 的信号转导机制 1. 信号分子结合改变受体构象; 2. 受体与 G 蛋白结合并使其激活; 3.GTP 取代 GDP,G 游离; 4.G 结合并激活 AC,产生 cAMP; 5.GTP 水解, G 与  再结合。

  18. Gs型G蛋白的亚基通过与受体和AC的结合和解离达到信号跨膜传递的介导和终止,GDP与GTP的互变起触媒作用。Gs型G蛋白的亚基通过与受体和AC的结合和解离达到信号跨膜传递的介导和终止,GDP与GTP的互变起触媒作用。    实验一、用非水解GTP类似物GMP-P(NH2)P代替GTP。

  19. 实验二、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实验     霍乱毒素能催化ADP核糖基共价结合到Gs的亚基上,致使亚基丧失GTP酶的活性,使亚基处于持续活化状态,腺苷酸环化酶永久性活化。导致霍乱病患者细胞内Na+和水持续外流,产生严重腹泻而脱水。

  20. ADP-ribosylation Gs 22-kD subunit of cholera toxin 腺苷 腺苷 Nicotinamide NAD+

  21. 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作用     百日咳毒素能催化Gi发生ADP核糖基化,致使亚基的GTP与GDP交换抑制,使亚基处于持续非活化状态,因此不能抑制AC,使cAMP浓度升高。导致患儿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即百日咳(whooping cough)。

  22. (二)G蛋白通过某些受体门控离子通道的信号转导机制(二)G蛋白通过某些受体门控离子通道的信号转导机制 神经递质 受体 cAMP PKA G蛋白 AC 离子通道

  23. Molecule of transmitter substance binds with receptor Ions enter cell, produce postsynaptic potential receptor G protein Receptor activates G protein  Subunit breaks away, binds with ion channel and opens it

  24. Molecule of transmitter substance binds with receptor Ions enter cell, produce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on channel opens G protein Receptor activates G protein  subunit breaks away, activates enzyme, which produces second messenger To nucleus or other parts of cell

  25. 例:  迷走神经兴奋→Ach → M受体→ G  → K+通道开放→ 膜超极化

  26. (三)G 蛋白通过 PLC 的信号转导机制 G 蛋白激活 PLC,PLC 催化膜磷脂PIP2产生 IP3和 DAG 两种第二信使,再分别调节细胞中 Ca2+ 的浓度和 PKC 的活性。    

  27. 钙通道

  28. (四)G 蛋白通过 cGMP-PDE 的信号转导机制    发生在视网膜上。 光刺激 视紫红质 Gt PDE 5-GMP cGMP

  29.    通过激活GTP酶活性中止G蛋白信号的机制:   通过激活GTP酶活性中止G蛋白信号的机制: 1. 磷脂酶 磷脂酶C 磷脂酶A2 G蛋白 第二信使 GTP酶

  30. 2.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ing,RGS) RGS能在Mg2+的存在下,激活G蛋白的GTP酶,因此又叫GTP酶激活蛋白(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GAP)。   

  31. (五)小G 蛋白   小G蛋白是一个家族的总称,其成员有60多种,与信号转导有关的典型代表有Ras、Rho等。   特点: 1. 分子量小:20~30kD 2. 结构相对简单:一条肽链。

  32. 3. 受体调节的范围有限:主要受控于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的调节。3. 受体调节的范围有限:主要受控于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的调节。 4. 信号转导时还需要其他蛋白辅助:接头蛋白(adaptor)将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连于鸟苷酸释放因子(guanine-nucleotide releasing factor,GRF)上,然后GRF再作用于小G蛋白。

  33. GRF:包括正调控因子GDS(GDP dissociation stimulator)和负调控因子GDI(GDP dissociation inhibitor)。    还需GTP酶激活蛋白(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GAP)提高GTP酶活性,并将小G蛋白转导过来的信号往下游传递。

  34. Ras

  35. 三、G 蛋白与临床疾病  (一)G 蛋白与心脏疾病 G蛋白的信号转导在心脏心肌收缩力、心率、心律和心肌细胞生长的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6. 1. 心脏G蛋白亚单位的种类及功能 Gs型G蛋白:    心脏中主要表达42kD和52kD两种亚型。它们主要通过AC-cAMP-PKA通路介导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生理情况下,起到增加心肌收缩力和频率的作用。

  37. Gi型G蛋白: Gi1 、 Gi2、 Gi3    心脏中主要表达Gi2。它与2肾上腺素能受体偶联,抑制AC的活性。它还介导M2-胆碱能受体激动剂的钾离子通道激活作用,还能与钙通道蛋白直接偶联,调节心率。

  38. Gq型G蛋白:    心脏中表达两种亚型 。均激活磷脂酶C-,介导血管紧张素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信号传递。

  39. G12型G蛋白: G12 主要调节细胞生长和激活Na+-H+交换体系。 G蛋白和亚单位在心肌细胞中也一定程度地影响AC、PLC-  、PLA2、 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  -adrenergic receptor kinase,  -ARK)、K+通道以及Ras-MAPK信使通路。

  40. 2. 心脏疾病中G蛋白的改变    (1)心肌肥大: Gi的含量和功能明显增加,是造成肥大心肌脱敏的主要原因。应用血管转化酶抑制剂可以降低Gi 的含量,缓解脱敏反应。

  41.   (2)心力衰竭: Gs的生物活性降低。 Gi亚基的含量增加。

  42.   (3)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缺血初期,交感神经应激性兴奋,血中儿茶酚胺浓度急剧上升,AC活性短暂增加。    急性缺血后,Gs 和Gi的含量均降低,活性下降。

  43. (二)G 蛋白与疼痛 G蛋白偶联受体的部分成员与痛觉递质结合,形成痛觉的信号转导过程。   脊髓的G蛋白受体如代谢型谷氨酸和神经肽受体在伤害性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给予抑制剂则能降低痛的感觉程度。  

  44.    阿片类药物的大多数受体与G蛋白偶联产生信号转导。因此它们的镇痛与成瘾都与G蛋白有关。   阿片类药物的大多数受体与G蛋白偶联产生信号转导。因此它们的镇痛与成瘾都与G蛋白有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