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68 Views
第五讲 求职信息查找. 本讲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掌握就业信息的搜索和筛选的方法 掌握网上求职方法 了解求职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一、学习目标. 二、重难点. 就业信息的搜索和筛选 网上求职方法. 本讲内容. 一、高职艺术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二、就业信息的搜索和筛选 就业信息的内容及种类 搜集原则 获取途径及搜索模式 分析研究 三、网络求职方法 利用求职网站 网络求职技巧 网络求职注意事项 四、 求职准备. 一、高职艺术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E N D
第五讲求职信息查找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本讲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 掌握就业信息的搜索和筛选的方法 • 掌握网上求职方法 • 了解求职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一、学习目标 二、重难点 • 就业信息的搜索和筛选 • 网上求职方法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本讲内容 • 一、高职艺术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 二、就业信息的搜索和筛选 • 就业信息的内容及种类 • 搜集原则 • 获取途径及搜索模式 • 分析研究 三、网络求职方法 • 利用求职网站 • 网络求职技巧 • 网络求职注意事项 • 四、求职准备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一、高职艺术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备受各界人士的关注。而相对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艺术类毕业生和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形势却比较乐观,这与高职和艺术类毕业生的择业方向及学校的培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 专业对口,符合社会对人才的知识需求 职业教育有很明确的市场定向,学校从开始招生就已经考虑了今后就业市蚜隋况,职业技术学校以社会需求和技术领域需要为导向设置专业,有计划的招生,为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选择好了一个生存空间。 • 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高职和专科艺术类学生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上学期问学校将学生和一些单位很好的联系起来,让学生进行较长时期的实习,而在平时的课上,学校也蓖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开设实验室,进行专业知识的有效运用。 2013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观看视频)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二、就业信息的搜索和筛选 • 就业信息的内容及种类 2.就业信息的种类 1.就业信息的内容 ⑴准确的单位全称 ⑵ 经济性质 ⑶ 隶属关系 地理位置 ⑷ 地理位置、交通状况 职位名称 ⑸ 职位名称、人数 ⑹职责范围 ⑺ 职位要求 ⑻ 薪酬福利体系 ⑼ 组织结构 ⑽ 用人理念 ⑾ 文化氛围 ⑿ 单位发展前景 ⒀ 详细地址 ⒁ 联系方法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二、就业信息的搜索和筛选 • 搜集原则(1) 一般而言,要搜索到适合自己、高质量的就业信息,必须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1.准确性和真实性 信息来源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以营利为目的的中介——职业介绍机构。现已发现确有个别的中介用一些过时的或虚假的信息吸引学生,导致毕业生为此徒劳奔波。对此,应当加以警惕,尤其应当防止“陷阱”性信息,导致毕业生误入传销团套之类的恶性实例的发生。总之,一定要了解清楚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实用性和针对性 信息质量 毕业生首先要充分认识自己,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的综合因素搜集信息,避免范围过大,包含大量对自己实属无法利用的无效信息。 就业信息收集与分析(观看视频)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二、就业信息的搜索和筛选 • 搜集原则(2) 1.系统性和连续性 信息整理 将各种相关的信息累积起来,然后分析、加工、整理与分类,形成一种能客观地、系统地反映当前就业市场、就业政策、就业动向的有效就业信息,为自己的择业提供可靠的依据。 2.计划性和条理性 搜集行为 首先要明确搜集信息的目的;其次应明确自己所需就业信息的范围,做到有的放矢。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二、就业信息的搜索和筛选 • 获取途径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二、就业信息的搜索和筛选 • 搜索模式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二、就业信息的搜索和筛选 • 分析研究(1) 就业信息的分析研究,就是对所获得的大量的关于就业方面的原始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和研究。从中筛选出适合的单位,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参与竞聘。就业信息的分析研究,要从其可靠性、深度和应聘者自身情况的合适性三方面进行。 1.可靠性 根据就业信息资料的内在逻辑性来验证;根据实践经验来判断;根据就业信息的来源渠道进行分析判断。 如:用人单位的联系方式,可以通过114查询台进行核实。 2.深度 就业信息的深度研究是指对感兴趣的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应聘需要,对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经营方式、产品结构、市场占有率、企业历史文化及发展前景等重要信息,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对用人单位了解透彻,为应聘做好充足准备,尤其是为面试环节做好准备。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二、就业信息的搜索和筛选 • 分析研究(2) 1.自身条件的合适性分析 自身条件的合适性分析,就是应聘者从就业信息中筛选出较为中意的用人单位,根据用人单位列出的招聘条件、岗位要求等,与自身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求职目标定位。 在求职的专业领域或岗位、薪酬、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的可能性等方面,使自己的求职目标更贴近实际。 通过对自身条件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合适性分析,明白自己的某些专长和条件正是用人单位所需。 这是一个自我发现,更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三、网络求职方法 • 利用求职网站(1) 首先选择一个就业网站,然后选择是否进行注册。通常情况下,无论是否注册,都可以查询招聘公司的信息。但是成为注册用户之后,才可以向公司发送简历。求职者可以在海量的招聘信息中通过对“行业”、“雇主”等选项的设定快速找到自己相关领域的工作信息。 1.中国高校就业联盟网(http://www.job9151.com/ ) 中国高校就业联盟网于2000年11月正式上线,是华中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旗下主要运营管理的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的网站平台。专业从事学生就业、企业校园人才招聘和高校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服务。网站秉承“以高校学子为本”的理念,“人尽其才”的服务宗旨,努力打造“校园招聘第一网”。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三、网络求职方法 • 利用求职网站(2) 2.中国教育在线就业频道(http://career.eol.cn/ ) 就业频道成立于2003年,频道旨在为全国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提供服务,频道已与全国2113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服务高校和学生的基础上为企业用户提供广告、视频、博客等多种形式的个性化人力资源服务,并立足就业前沿,准确把握就业导向,将企业、院校、大学生、政府、各机构连为一体,提供一站式就业指导服务;此外,频道建设有人才数据库和企业数据库,准确实现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全方位对接。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三、网络求职方法 • 利用求职网站(3) 3.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http://www.ncss.org.cn/ ) 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由教育部主办、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支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全面信息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开通时主要涵盖专场招聘会、双选自助厅、招聘导航台、重点对接区、创业新天地、职业训练营、资讯直通车、服务立交桥、就业气象站等9个功能模块,集信息共享、远程见面、咨询指导、教育培训、经验交流、弱势帮扶、研究监测、政策发布与辅助管理功能为一体,为相关组织和个人提供全方位、高水平、个性化的深度就业服务。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三、网络求职方法 • 利用求职网站(3) 4.其他招聘网站推荐 1)综合性招聘网站 中华英才网 http://campus.chinahr.com/ 前程无忧 http://www.51job.com/ 智联招聘 http://www.zhaopin.com/ 南方人才网 http://www.job168.com/ 2)应届毕业生招聘网站 应届生求职网 http://www.yingjiesheng.com/ 大街网 http://www.dajie.com/ 过来人 http://www.guolairen.com/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三、网络求职方法 • 网络求职技巧 1.针对性 网络求职由于缺少面谈的机会,所以电子简历的制作显得尤为重要,制作网络求职简历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应聘的职位、用人单位看重的条件来突出自己的优势。 另外,对不同公司、不同职位来设计简历,不要以同一份简历应聘不同公司或不同职位,做到为岗位量身定做简历。 2.诚实性 既要保证简历内容的真实性,表现出应聘诚意。 3.简洁性 保证简历的易读性和条理性。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三、网络求职方法 • 网络求职注意事项 1.要选择可靠的招聘网站 2.注意识别虚假招聘信息 3.要注意防范“面试”陷阱 4.要保持平和心态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四、求职准备 • 求职SWOT分析 通过SWOT矩阵,看清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然后发扬优势、改进劣势、抓紧机会、解决威胁。同时,根据分析,把碰到的问题分类,明确哪些是最急迫需要及时处理的,哪些可以稍缓的。 内部分析 外部分析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四、求职准备 • 知识与技能准备 1.职业对求职者知识结构的要求 既要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尤其是外语和计算机知识。 “大学不设限”:有专业但不被专业所限;有学科但不被学科所限;有课堂但不被课堂所限;有课程但不被课本所限。 2.大学生应具备的九项基本能力 (1)学习进取能力 (2)自我管理能力 (3)阅读思考能力 (4)信息技术能力 (5)信息处理能力 (6)沟通交流能力 (7)数学思维能力 (8)组织协调能力 (9)团队合作能力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四、求职准备 • 心理准备 1.竞争的心理 2.合作与宽容的心理 3.面对挫折的心理 4.长远发展的心理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四、求职准备 • 材料准备 1.自荐信 2.个人简历 3.学校的推荐表等资料 4.面试资料(包括个人介绍、常见面试问题,可参考网上各种“面经”)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四、求职准备 • 求职方面相关图书推荐(1) 1.《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 求职书里面最接近于圣经的。第一版出现大概还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几十年来,不断修订,甚至加入了互联网求职的最新内容,总计销量达到700万之巨,思考求职问题的启蒙书。 2.《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经典之作,是盖洛普公司的两位高管所作。它的核心观点在于,认为人们应该去识别天生才干,而不是去尽力弥补弱点。中国学生一般都被训练成了自身的弱点专家,可是问他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喜好,多数人都会困惑,那就用这本书来发现自己吧。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四、求职准备 • 求职方面相关图书推荐(2) 3.《职场新物种》 徐小平老师的《职场新物种》,这本书的特色就在于它揭示了那些进到外企500强的牛人们的蜕变经历,这些人看上去确实是天之骄子。尤其对那些名校学生,目标是进入顶尖的外企公司,如何规划大学四年,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另可参照《图穷对话录》、《邮箱里的灯光》、《仙人指路》等书。 4.《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老师多年来与中国大学生对话的心血凝结之作。这本书有很好的思想和理论体系,相信上进的中国大学生们早已人手一本。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四、求职准备 • 求职方面相关图书推荐(3) 5.《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这是杨萃先老师的书,其中提到了很多在校生没有学过的职场道理。作为新东方求职面试英语主讲老师,杨萃先老师经验丰富,这本书中的道理都很经典,还有具备极高的实战指导性,书中有很多面试问题的中英文对照,及如何正确应答的解释分析。熟背其文,也能从不会面试到对答如流。 6.《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一本以当代大学生为读者对象的通俗读物,一位年轻的董事长从自身经历出发,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18条忠告。本书的观点涉及求学、就业和创业三个阶段,观点有所偏颇却不乏辨证,尖锐而不失理性。这18条忠告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教育体制进行了观念上的纠偏,对当下高校的教育现状进行了真实的描述,引起了当代大学生的强烈认同。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
作业:写一份个人简历 • 发到邮箱xiaochang629@126.com Company Logo
谢 谢!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