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第 15 课 理 性 之 光

第 15 课 理 性 之 光. 目标: 认识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了解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一、启蒙运动的概况 1 、什么是启蒙运动?(概念) 在 17 — 18 世纪的欧洲兴起的启迪和开导 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 们带来光明和希望的运动。 2 、启蒙先驱们有哪些主张? 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斗争对象: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 3 、启蒙运动为什么会兴起?(背景)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现实阻碍: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

beld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15 课 理 性 之 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5课理 性 之 光

  2. 目标: 认识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了解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3. 一、启蒙运动的概况 1、什么是启蒙运动?(概念) 在17—18世纪的欧洲兴起的启迪和开导 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 们带来光明和希望的运动。 2、启蒙先驱们有哪些主张? 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斗争对象: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

  4. 3、启蒙运动为什么会兴起?(背景)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现实阻碍: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 推动力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 认识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理性主义)

  5. 二、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1、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1)生平简介 孟德斯鸠(1689—1755),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1716年继承伯父的波尔多议会议长职位。后来,他卖掉官职,游历欧洲。认真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辛勤研究,终于写出了《论法的精神》这部资产阶级的早期法学经典著作。

  6. (2)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3)主张:三权分立学说 解释: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开行使 目的:防止君主专制 确保公民政治自由 原则:权力间的制约和平衡 实践:美国《1787年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成为资产阶级政治 制度的基本原则

  7. 2、伏尔泰:自由与平等 (1)生平简介 导入 伏尔泰(1694—1778),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在文学、史学、哲学、自然科学和政治等方面写了大量著作,近百卷之多。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人物如狄德罗、卢梭、孔狄亚克、布封等人,无不是他的后辈,对他推崇备至,公认他是他们的导师。 他一生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腐朽黑暗,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精神上的准备。

  8. (2)思想主张: A、猛烈批判天主教会、反对封建专制 B、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天赋权利 C、主张法国实行开明君主制 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雨果 想想:你觉得雨果这样说有道理 吗?

  9. 3、卢梭:社会契约 (1)生平简介 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他是批判封建制度、宣传理性至上的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急进的民主主义者。其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卢梭还为《百科全书》撰写了全部音乐条目。

  10. (2)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3)思想主张: A、阐述“天赋人权”学说,认为人生来 自由平等 B、认为人们有权推翻暴君 C、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坚持“主权在民” (4)影响: 法国大革命

  11. 先贤祠 先贤祠内卢梭的棺椁 1794年4月14日,巴黎国民公会在巴黎颁布一项法令,将卢梭的遗骸迁入先贤祠。仪式于10月9日、10日和11日举行,卢梭的遗骨由大队的送葬人群护送,在《乡村卜师》的乐曲声中被送进了先贤祠。

  12. 卢梭在乐园里受到哲学家的欢迎(法国明信片)卢梭在乐园里受到哲学家的欢迎(法国明信片) 作者莫罗。图中表明,卢梭在乐园里受到苏格拉底、柏拉图、蒙田、普鲁塔哥拉等哲学家们的欢迎。该图由莫尔塞于1782年镌版。

  13. 4、康德:人非工具 (1)生平简介 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除曾去但泽短期旅行外,一生未离乡土。从1775年起,他在哥尼斯堡大学教授逻辑学和哲学,以及数学、物理学、自然地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共27年。其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言》《实践理性批判》、《论永久和平》《道德的形而上学》等。

  14. (2)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论证了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阐述了主体的先验的自由。在《判断力批判》中,他是要克服自然的必然性与先验自由的对立,架设由现象界通向本体界的桥梁。

  15. (3)思想主张: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认为人是一切发展过程中的最终价值取向 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 (4)影响: 最终确立了人类在哲学中的主体地位。

  16.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1784年) 人,实际上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因此,无论人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或是对其他有理性者的,在他的一切行为上,总要把人当作目的。 ——康德:《伦理学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

  17. 解析与探究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揭露宗教禁欲主义道德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他嘲讽道:如果丈夫在妻子门口发现有僧侣的鞋子,那就要赶快走开,因为教士为了上帝在拯教他的妻子。 材料二   我们不管在哪里都看到宗教致使世人忧郁,使他们一本正经,使他们逃避喜悦和欢乐,而且常常使他们采取那种最无趣味、最违反人性的生活方式。 ——霍尔巴赫 材料三   这个禁欲的职业(指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于如此。 ——孟德斯鸠 请分析:启蒙思想家为什么要抨击宗教禁欲主义,这一批判有何历史意义?

  18. 自我测评 1.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各提出了哪些思想?如何评价他们的主要贡献? ①孟德斯鸠探讨了政治自由的条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他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本原则;②伏尔泰提出自由、平等,主张君主立宪制或开明君主制。他把对教会的批判从现象引向了实质,广泛唤起民众,培养了不少启蒙运动的追随者,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③卢梭提出人民主权,主张民主共和制。他为法国中下层群众提供了理论旗帜,在法国大革命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④康德建立了理性批判哲学,主张以人为本,人非工具。他从哲学上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把西方哲学推向了高峰。 2.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在批判对象上,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②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③从批判形式上看,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④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传理性真理是为了解放全人类。

  19. 《法意》书影 《论法的精神》中译本书影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一书,发表于1748年。在这部著作中,他不仅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的专制制度,而且主张一种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他的三权分立的学说,成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孟德斯鸠的学说对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也发生过影响。1904—1909年,严复将《论法的精神》一书,以《法意》为名译成中文出版。

  20.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摘录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21. 结 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