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 、区域( Region )的概念 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1 、具有一定的界线。. 观察以下界限的区别. 南亚的国家. 巴基斯坦. 尼泊尔. 锡金. 印度. 巴基斯坦. 不丹. 孟加拉国. 印 度. 尼泊尔. 孟加拉国. 不丹. 锡金. 马尔代夫.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观察以下界限的区别. 观察以下界限的区别. 有的明确(国界、 省界等);. 有的模糊(气候区、 植被区)。. 2 :区域内 —— 区域间 ——. 相似性、连续性:.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2.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 Region )的概念 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3. 1、具有一定的界线。

  4. 观察以下界限的区别 南亚的国家 巴基斯坦 尼泊尔 锡金 印度 巴基斯坦 不丹 孟加拉国 印 度 尼泊尔 孟加拉国 不丹 锡金 马尔代夫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5. 观察以下界限的区别

  6. 观察以下界限的区别 有的明确(国界、 省界等); 有的模糊(气候区、 植被区)。

  7. 2:区域内—— 区域间—— 相似性、连续性: 差异性 西北 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北方 青藏高寒区 秦岭-淮河 南方

  8. 热带沙漠 撒哈拉沙漠 亚马孙平原 热带草原 喜玛拉雅山

  9. 热带沙漠 干燥、炎热;耐旱植物;骆驼

  10. 热带雨林 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大;植被茂密 ,高大乔木为主

  11. 热带草原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旱少雨;大型动物生存:狮子、长颈鹿、羚羊(季节性迁移)

  12. 干湿季及动物迁徙图

  13. 喜玛拉雅山 干燥,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较低,人烟稀少

  14. P2活动 干燥、炎热;耐旱植物;骆驼 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大;植被茂密 ,高大乔木为主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旱少雨;大型动物生存:狮子、长颈鹿、羚羊(季节性迁移) 干燥,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较低,人烟稀少

  15. 比较图所示三个 人文区域的差异 农业区域 有大片农田分布 分布分散 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工业区域 工业生产活动为主 相对密集 厂房林立 城市区域 非常密集 非农产业活动为主 高楼大厦

  16.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旅游区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特色。 中心商务区有商业和服务功能

  17.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18. 2、区域的主要特征 具有一定的界线。 区域内部——相似性和连续性, 区域之间——差异性。 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19. 二、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 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状况 城市化水平 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

  20. 3、区域的划分: ①从总体上看: 小 较城镇大 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乡村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会对乡村产生带动作用

  21. ②从空间分布形式看: 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面状 线状和网络状 点状 岛状

  22. 从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从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出现铁路,交通运输线密集 交通网络密集 线路四通八达 交通方式单一 线路较少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非城市用地减少 乡村地域减少 城市区域扩大 乡村地域广

  23. 产业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动力: 生产力的推进

  24. 三、区域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指农业 (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 三次产业划分

  25. 区域产业划分 主导产业 辅助产业 基础产业

  26. 三、区域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概 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2.产业结构的差异 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27. 区域产业结构差异 第一产业比重大 第一产业比重较小 第二产业比重较大 第二、三产业比重大

  28. 60 50 40 我国 30 浙江 杭州 20 10 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区域三次产业比重差异 二、三、一

  29. 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 区域发展早期 工业化加快 城市化加快 经济达到较高水平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三、二、一 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30.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1)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3)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4)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5)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31. 课堂总结: 联系密切 相似性和连续性 内部 优势、特色和功能 有的模糊 区域间 差异显著 界线 有的明确

  32. 课堂总结: 社会经济活动 人口状况 城市化 区域开放程度 区域空间结构 对外联系 自然地理条件 各区域要素 相对位置关系 空间分布形式

  33. 小结 概念 具有一定的界线。 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区域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概念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划分及空间分布形态 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概念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