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553 Views
玉山國家公園. 植物介紹及動物介紹. 植物介紹. 裸 子 植 物 ( 臺灣冷杉 ) (1) 植物學分類 : 松科 (2) 學名 : Abies kawakamii (Hayata) Ito (3) 中文名稱 : 臺灣冷杉 (4) 形狀特徵 : 臺灣冷杉為臺灣分布最高的常綠針葉喬木,葉 寬呈線形,葉背具兩條白色氣孔帶,樹幹筆直 。其毬果表面常凝結有如白臘般的樹脂膠體。 (5) 分佈地域 : 海拔 3000 至 3900 公尺。 (6) 抽芽期 : 5-7 月 (7) 開花期 : 6-7 月 (8) 果熟期 : 9-11 月.
E N D
玉山國家公園 植物介紹及動物介紹
植物介紹 • 裸 子 植 物(臺灣冷杉) • (1)植物學分類 : 松科(2)學名 : Abies kawakamii (Hayata) Ito(3)中文名稱 : 臺灣冷杉(4)形狀特徵 : 臺灣冷杉為臺灣分布最高的常綠針葉喬木,葉 寬呈線形,葉背具兩條白色氣孔帶,樹幹筆直 。其毬果表面常凝結有如白臘般的樹脂膠體。(5)分佈地域 : 海拔 3000 至 3900公尺。(6)抽芽期 : 5-7月(7)開花期 : 6-7月(8)果熟期 : 9-11月
臺灣鐵杉(ㄊㄢˊ ㄨㄢ ㄊㄧㄝˇ ㄕㄢ) • (1)植物學分類 : 松科(2)學名 : Tsuga chinensis var. formosana Li & Keng(3)中文名稱 : 臺灣鐵杉(4)形狀特徵 : 臺灣鐵杉為枝掗分叉較多的常綠大喬木,高可 多達50多公尺,冠層枝條呈水平伸展;樹皮薄 呈灰褐色或鐵?色,葉片呈平狀線形,前端鈍 圓。 (5)分佈地域 : 海拔2500~3200公尺(6)抽芽期 : 4-5月(7)開花期 : 4-5月。(8)果熟期 : 9-12月
臺灣華山松(ㄊㄞˊ ㄨㄢ ㄏㄨㄚˊ ㄕㄢ ㄙㄨㄥ) • (1)植物學分類 : 松科(2)學名 : Pinus armandii var. masteriana Hayata(3)中文名稱 : 臺灣華山松(4)形狀特徵 : 臺灣華山松樹皮光滑,幼樹枝條似輪生狀。葉 針狀細長,被有白色氣孔帶,葉橫切面三角形 ,具3 條松脂溝,毬果長卵形。(5)分佈地域 : 海拔2500~3000公尺。 (6)抽芽期 : 5-6月(7)開花期 : 5-6月(8)果熟期 : 10-1月
被 子 植 物 • 高山芒(ㄍㄠ ㄕㄢ ㄇㄤˊ) • (1)植物學分類 : 禾本科(2)學名 : Miscanthus transmorrisonensis Hayata(3)中文名稱 : 高山芒(4)形狀特徵 : 高山芒為多年生的宿根性草本,其葉線形或線 狀披針形,長約30-80 公分,具有紙質葉舌, 先端圓鈍。芒花為圓錐花序,淡紫色或淡褐色 ,小穗成對有柄。(5)分佈地域 : 海拔2000~3400公尺(6)抽芽期 : 3-4月(7)開花期 : 6-9月(8)果熟期 : 10-12月
玉山針藺(ㄩˋㄕㄢ ㄓㄣ ㄌㄧㄣˋ) • (1)植物學分類 : 莎草科 (2)學名 : Baeothryon subcapitatum (Thwaites) T. Koyama(3)中文名稱 : 玉山針藺(4)形狀特徵 : 玉山針藺為稍喜陽光且冬天枯萎的多年生草本 ,外形似禾本科植物,其莖呈實心三角形。全 株由筆直的綠色莖稈叢生而成;葉退化成鞘, 褐色,生長於基部。其莖稈頂端可見到如點點 螢火般的黃褐色花穗。(5)分佈地域 : 海拔2600~3950公尺(6)抽芽期 : 3-5月(7)開花期 : 6-8月(8)果熟期 : 9-11月
臺灣粉條兒菜(ㄊㄞˊ ㄨㄢ ㄈㄣˇ ㄊㄧㄠˊ ㄦˊ ㄘㄞˋ) • (1)植物學分類 : 百合科(2)學名 : Aletris formosana Sasaki (3)中文名稱 : 臺灣粉條兒菜(4)形狀特徵 : 臺灣粉條兒菜根莖肥厚,喜有陽光之處, 披 針形的根生葉叢生基部,葉子枯萎前葉緣會呈 橙紅色,花披片常扭曲狀排成兩列。(5)分佈地域 : 海拔2400~3100公尺(6)抽芽期 : 3-4月(7)開花期 : 5-7月(8)果熟期 : 8-10月
動物介紹 • 獼猴科 (ㄇㄧˊ ㄏㄡˊ ㄎㄜ)第1種 • 台灣獼猴 (Formosan rock-monkey)(1)動物學分類: 獼猴科(CERCOPITHECIDAE) (2)學名 : Macaca cyclopsis (3)中文名稱 : 台灣獼猴 (4)體型特徵 : 除了人類之外,獼猴是台灣唯一屬於靈長類的動 物。其四肢極為發達,能在樹稍、林間、地面, 奔跑、跳躍可謂上下自如 ,身手矯健。其頭圓 臉平 ,面頰裸出 ,腹部的毛為白色。(5)分佈地域 : 台灣獼猴行群體生活,由一隻壯碩的公猴帶領,生活在天然林地。 (6)覓食習慣 : 一般以嫩葉、新芽、果實、 蕈類都是台灣獼猴常吃的食物。
牛科 第1種 • 台灣長鬃山羊 (Formosan serow)(1)動物學分類: 牛科(BOVIDAE) (2)學名 : Capricornis crispus swinhoei(3)中文名稱 : 台灣長鬃山羊 (4)體型特徵 : 大型草食動物, 尾巴短,額頭上方有一對空心的 對角,呈圓錐狀,且向後彎曲, 無論雌雄皆有。(5)分佈地域 : 海拔 200 ~ 3800 公尺間的山地 (6)覓食習慣 : 晨昏之際為山羊活動覓食的高潮。山羊取食的植物種類:蔓藤、蕨類、灌木或草本植物。(7)其它 : 山羊的警戒心頗強,但只有在憤怒、警戒或受傷 時 ,會發出低沉、洪量的聲音。
鹿科 第1種 • 台灣水鹿 (Formosan sambar)(1)動物學分類: 鹿科(CERVIDAE)(2)學名 : Cervus unicolor swinhoei (3)中文名稱 : 水鹿(4)體型特徵 : 台灣原產最大型草食動物,是一種很能適應崎嶇山地的動物 ,具堅硬的蹄甲。(5)分佈地域 : 在今日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內 ,僅秀姑巒,大水窟以及花蓮卓溪鄉從喀西帕南山以迄大分一帶的崇山峻嶺中。(6)覓食習慣 : 吃食及肩高度的植物 ,偶而也撕取樹皮嚼食。(7)其它 : 水鹿對人類的警覺性相當高 ,由於人類大量捕殺更甚於雲豹無情的騷擾 ,因此目前很難目賭野生水鹿。
鹿科 第2種 • 山羌 (Formosan reeve's munjac)(1)動物學分類: 鹿科(CERVIDAE)(2)學名 : Muntiacus reevesii micrurus(3)中文名稱 : 山羌(4)體型特徵 : 台灣鹿科動物中最小的一種 ,一般體重在 6 - 7公斤之間 ,四肢細小。雄山羌有角 ,但很少超過10公分 ,並不分叉,每年12月時 ,頭角開始生長 ,隔年六月掉落。 (5)分佈地域 : 以800 - 2500 公尺間的天然闊葉林內較多 ,山 羌個性羞怯,多棲息在林木蒼鬱、枝葉足以敝天 的濃密森林內。 (6)覓食習慣 : 吃食靠近地面的植物 ,偶而也撕咬樹皮。
豬科 第1種 • 台灣野豬(1)動物學分類: 豬科(SUIDAE)(2)學名 : Sus scrofa taivanus(3)中文名稱 : 台灣野豬 (4)體型特徵 : 頭部比例顯的相當大,吻長、鼻端裸出成為尖狹的獠牙 ,雄豬比雌豬來得突出。 (5)分佈地域 : 台灣特有亞種,群居性,從平地到海拔3000公尺的高山,都有野豬的蹤跡。(6)覓食習慣 : 大都於清晨活動。喜好掘土及挖洞尋覓食物。雜食性,以植物之根莖部為主食。(7)其它 : 通常於芒草區、人類之耕作地 、山谷河水邊常發現其活動之痕跡。
貓科 第1種 • 山貓 (又名 石虎) (1)動物學分類: 貓科(FELIDAE) (2)學名 :Felis bengalensis chinensis(3)中文名稱 : 山貓 (又名 石虎)(4)體型特徵 : 身上毛色複雜。最大特徵,耳後有一塊微帶淡黃 的白色圓斑,此兩圓斑即為分類上之重要依據。 其頭部渾圓 ,石虎狩獵工具是牠的兩隻前肢,骨 骼粗壯有力 ,腳掌膨大。(5)分佈地域 : 海拔500 ~1500公尺的闊葉林裡。(6)覓食習慣 : 石虎是夜行性動物,覓食採"守株待兔"的戰略 , 即沉穩守候在野鼠必經的路線旁,遇野鼠走過時 ,就躍出以前肢壓制鼠體。(7) • 其它 : 為夜行性動物,具銳利爪子可以很迅速地躍上大樹。
氣候 • 台灣位處亞熱帶,玉山國家公園居台灣中央地帶,海拔由東部拉庫拉庫溪谷之 300公尺,至玉山主峰之 3952 公尺,因此本區氣溫隨著海拔之差異,變化極大。海拔 3500 公尺以上地區,年平均溫為攝氏 5 度,雪期由十二月至翌年四月,惟降雪日不多;而海拔 2500 公尺以上地區,年平均溫為攝氏 10 度,能否降雪,則視當年冷氣團南下頻率、強度及濕度等因素而定。 本區雨量豐沛,年雨量 3000 至 4700 公釐,雨季較集中於五至九月,因此每年十至十二月的乾季是較適合登山的季節,到了一至三月高山多積深雪,若無良好的裝備及雪攀技能,則難登臨,且易生意外。 • 國家公園海拔2000公尺以上地區,一年四季氣象分明,春芽嫩綠、夏花遍野、秋葉火紅、冬雪皓皓,而雲霧的變化、朝曦夕暉,更是變化萬千。這些自然景緻的變化,也是吸引人們前來旅遊、登山的主因之一。
地形(玉山西峰眺主峰夕照 ) • 玉山國家公園以山為名,因山雨峻秀,範圍內含括全島三分 之一的名山。有傲視東北亞的玉山,中央山脈之最的秀姑巒山, 十峻之尊的玉山東峰,南臺首嶽的關山及東臺第一霸的新康山等 。這些山高低有別,形容互異,卻又各擅勝場,全是登山者之最 愛。 玉山山塊因歐亞、菲律賓板塊相擠撞而高隆,主稜脈略呈十 字形,南北長而東西短,十字之交點即為玉山主峰,海拔3952 公尺。日人據台,以其高過日本富士聖山因而聲名大噪,登山者 絡繹於途,至今仍不減。從西南向眺,玉山尖峭睜嶸;由東北向 觀,則雍容華貴:帝王之相,名實相符,不失第一風範。 • 襯顯主峰者為東、南、西、北諸峰。東峰高3869公尺,北壁 陡立千仞,望之儼然,因而被尊為十峻之首。南峰山頂尖銳,為 黑色頁岩所構成,遠望磋峨突兀,猙獰可怖,險峻可比美東峰。 西山林木森森,雖列為百岳,但宜親易近,上有日人留存之山神 祠,業經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整建一新:當夕日西斜,雲環霧繞 之時,頗能讓人遺世忘憂。北峰稜長而緩,山頂雙頭并立,望如 駝峰,有台灣最高之建物,為中央氣象局之測候所,紅牆朱瓦, 若深山古剎,益增靈秀?
地形(玉山主、東峰的白色山頭是亞熱帶的奇景)地形(玉山主、東峰的白色山頭是亞熱帶的奇景) • 延綿玉山山塊東邊的是中央山脈,包含登山界慣 稱的南二段及南一段的北端。北起馬博拉斯山,南迄 關山,群峰迤邐數十公里,瑰麗壯闊,縱橫其上,闊 心怡神。 • 馬博拉斯山又名烏拉孟山,因山南有危崖險壁而 列名十峻,山高3785公尺,中央山脈在此作直角轉向 ,故此山為玉里山、駒盆山及黃當擴山諸稜輻輟之地 。此外馬博拉斯山若與東稜的馬利亞文路山、馬利加 南山、馬西山和喀西帕南山諸峰連結橫走,山友習稱 「馬博橫斷」,走來驚險刺激,回味無窮。 • 秀姑巒山在馬博拉斯山之南,為中央山脈之首, 高3825公尺,其連接大水窟山的鞍部是平緩寬廣的秀 姑坪,坪上滿布香青、杜鵑、箭竹和草花,間雜有圖 騰般的枯白倒木,每至高山花季,榮枯之間,對比鮮 明,寓意深長。
地形(山巒、斷崖、碎石、河谷是玉山國家公園的基本內涵。) • 從大水窟山蜿蜒至向陽山這段主脊上,是成片的 箭竹草原,夏時碧綠如茵,秋後黃熟無涯,景色秀麗 迷人。而高山池點綴其間,有大水窟、塔芬池和嘉明 湖等,水質清純甘甜,向為登山者歇息宿營的好地方 。 雲峰高3564公尺,位於三叉山西北,橫屏伏的山 容,由南橫天池遠眺,碩大無朋,自成一家,從日據 以來即負盛名。 • 新康山陡然拔起於三叉山東向分歧支稜的尾端上 。自東北望之,有如覆鐘;從馬西山眺,則尖削峻峭 ,果然獨霸東台。 • 南一、二段以南橫啞口為界。從關山隧道東口攬 勝,東南是深邃幽邈的霧鹿溪谷:、怵目眼前的則是 亂石崩雲的向陽大斷崖。俟時序入冬,東北季風帶來 的水氣,聚凝山腰時,無際無涯,「向陽雲海」南橫 一絕也。 • 有南台首嶽美譽的關山,山容端正,金字塔般傲 立雲表,從鹿林山頭即可盡窺其美,標高3668公尺。 其西坡急峭,草木不生;東坡則稍緩,遍生低矮箭竹 ;南脊落差700公尺,仰攀艱困;北稜卻又斷崖處處 ,橫阻難行。占云「關山險阻」,意謂相見不易,只 能徒託相思,證諸此山,自可了然於心。
地質(大水窟附近閃爍銀白色光澤的岩層是畢祿山層枚岩。)地質(大水窟附近閃爍銀白色光澤的岩層是畢祿山層枚岩。) • 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的銜接處,地質作用頻 繁。此外台灣在很早以前的古生代後期,是一個沉積岩屑、沉積 物的地槽,受到長期的沉積作用、變質作用、造山運動、陸地隆 起下沉及海昇海降等的交互作用,形成目前複雜的地質構造。台 灣島最近一次隆起是在距今約二至三百萬年前的上新世至更新世 間,因受到蓬萊造山運動的地殼運動作用,而由海中昇起。 • 玉山國家公園居台灣中央,最古老的地層在中央山脈東側, 為變質岩基盤之大南澳雜岩,這也是台灣最古老地層的一段。大 南澳雜岩層約形成於一至三億年前的古生代後期至中生代,此處 沉積了大量的火成岩、砂岩、頁岩及石灰岩,並受到造山運動的 影響,發生強烈的變質作用,因而形成變質雜岩系,主要岩石有 黑色片岩、綠色片岩、矽質片岩及大理石。
地質(達芬尖山 ) • 台灣變質板岩系之新高群、亞變質板岩系之廬山群及亞變質 板岩系之畢祿山群均為中生代或第三紀初期的沉積地層。此時期 ,原為陸地的臺灣島又再度下沉,成為第三紀地層的沉積場所。 最先沉積巨厚的灰黑色頁岩、泥岩,間夾有砂岩互層,這些岩層 經過變質作用,泥質岩層變成硬頁岩、板岩及千枚岩;砂岩則變 成石英岩。國家公園區中央山脈之馬博拉斯山、秀姑巒山至關山 、新康山均屬亞變質板岩系之畢祿山群,佔國家公園約二分之一 的面積:八通關至中央、白洋金礦及八通關至南營地之間屬亞變 質板岩系之廬山群:而著名的塔塔加鞍部一玉山群峰一八通關一 雲龍瀑布附近則屬於變質板岩系之新高群。
水文(中央金礦瀑布位於荖濃溪上源。) • 一條河流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當滴雨由天而降,它可能直接落入海洋、溪流或湖泊中,亦可能被樹葉承接,而漸次地滴落土壤。土壤中的水分一部分供植物生長吸收、蒸散或直接蒸發,一部分則滲匯成溪澗,而小溪、而大河,因此清澈的水源來自具多層次森林保護、水土保持良好的集水區。 玉山國家公園是一個良好而廣大的集水區,是台灣中、南、東部大河濁水溪、高屏溪、秀姑巒溪之發源地。區內陳有蘭溪、郡太溪、楠梓仙溪、荖濃溪、拉庫拉庫溪均表現出上游河谷的狹窄V字形狀,其中金門峒斷崖是陳有蘭溪的源頭,又為斷層經過,表現了顯著的向源侵蝕現象,是國家公園地形上的一大特色。而雲龍瀑布、乙女瀑布則為河川上游的懸谷式瀑布,此類壯觀的地形奇景,常是景觀焦點,而吸引人們駐足細品。 • 此外,高山地區因地勢起伏,豐沛的雨水常滲匯於凹地,若凹地下方為頁岩層等較密緻的不透水岩層,即集匯成高山湖泊。中央山脈的大水窟、塔芬池、嘉明湖,南橫的天池均是。這些湖泊是登山者的良泉,由於其集水區僅限於四週的高地,一旦遭受污染即難以恢復,是最脆弱的生態體系,需特別小心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