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91 Views
丽江古城. 11 级历史 2 班 胡琳琳 110710052. 在云贵高原西北部神奇而雄伟的横断山脉东麓,伴随着川流不息的金沙江那回味悠长的惊涛拍岸之声,沐浴在香格里拉湛蓝澄清的蓝天白云与玉龙雪山洁净的银光交相辉映之下,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之间矗立着一座没有城墙、历史悠久、宁静豁达而又充满勃勃生机的古城 —— 云南丽江古城。. 区域位置. 丽江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东部,滇西北高原中部,地处东经 99°23′ 至 100°32′ ,北纬 26°34′ 至 27°46′ 之间。东西距离约 112 公里,南北距离 151 公里,幅员面积 7648 平方公里。. 地势地貌.
E N D
丽江古城 11级历史2班 胡琳琳 110710052
在云贵高原西北部神奇而雄伟的横断山脉东麓,伴随着川流不息的金沙江那回味悠长的惊涛拍岸之声,沐浴在香格里拉湛蓝澄清的蓝天白云与玉龙雪山洁净的银光交相辉映之下,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之间矗立着一座没有城墙、历史悠久、宁静豁达而又充满勃勃生机的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在云贵高原西北部神奇而雄伟的横断山脉东麓,伴随着川流不息的金沙江那回味悠长的惊涛拍岸之声,沐浴在香格里拉湛蓝澄清的蓝天白云与玉龙雪山洁净的银光交相辉映之下,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之间矗立着一座没有城墙、历史悠久、宁静豁达而又充满勃勃生机的古城——云南丽江古城。
区域位置 • 丽江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东部,滇西北高原中部,地处东经99°23′至100°32′,北纬26°34′至27°46′之间。东西距离约112公里,南北距离151公里,幅员面积7648平方公里。
地势地貌 • 西北高,东南低,山峰众多,沟壑纵横。 • 丽江境内山地、盆地、河谷等多种地貌类型并存,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且青山绿水相配,水系发达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民族起源 土著民族论 羌人南迁论 民族融合论 古城沧桑
古城变迁 • 中唐兴始 隋末唐初,采取扶持南诏政策,希望借助南诏政府与吐蕃抗衡,其中尤古年一系由弱变强。人口增多,村落变大,集市繁荣,后来发展成丽江大研古城。
宋代立诏 • 宋代丽江度过了相对稳定 ,相对和平的时光。这一时期的丽江,与大理国、宋王朝保持着松散的关系,没有受到中原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的影响,这样的外部环境为丽江的自我发展创造了极有利的机会,而丽江也也抓住了有利时机,建立了自己的摩挲诏。
元归一统 • 元代是丽江发展史上的重大转型时期。丽江再次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范围,纳西首领成为中央王朝任命的官员,这不仅推动了纳西族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丽江古城的繁荣和发展。
明兴木氏 • 随着土司制的确立、巩固和完善,丽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进入繁荣时期。 • 明朱元璋赐纳西首领阿甲阿木姓。 • 土司诗人——木氏六公:木泰、木公、木高、木青、木增、木靖。
清代归流 • 清代丽江几起几伏,动荡不安;木氏土司的势力如日落西山,逐渐衰败;而改土归流是清代丽江经历的最大政治、经济、文化变革。
1949年7月1日,丽江和平解放,丽江县委、县人民政府、丽江地委、行政公署相继在古城设立,丽江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奉献给全人类一座“世界文化遗产”1949年7月1日,丽江和平解放,丽江县委、县人民政府、丽江地委、行政公署相继在古城设立,丽江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奉献给全人类一座“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新貌 官房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