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 likes | 1.14k Views
静脉麻醉. 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马龙先. 前言. 1864 年由 Von Baeyer 首先合成巴比妥酸 1903 年由 Fischer 和 Von Mering 合成具有催眠作用的巴比妥,即二乙巴比妥酸 1932 年 Weese 和 Scharpff 临床使用环已巴比妥钠,同年合成硫喷妥钠。 60 年代:羟基丁酸钠( 1962 ),氯胺酮( 1965 ),依托咪酯( 1972 ),丙泊酚( 1977 ). 静脉麻醉:将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特点:
E N D
静脉麻醉 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马龙先
前言 • 1864年由Von Baeyer首先合成巴比妥酸 • 1903年由Fischer和Von Mering合成具有催眠作用的巴比妥,即二乙巴比妥酸 • 1932年Weese和Scharpff临床使用环已巴比妥钠,同年合成硫喷妥钠。 • 60年代:羟基丁酸钠(1962),氯胺酮(1965),依托咪酯(1972),丙泊酚(1977)
静脉麻醉:将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静脉麻醉:将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 特点: • 1、诱导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性,病人舒适,苏醒快,无污染,操作方便。 • 2、麻醉深度不易控制,镇痛效果欠佳,肌松差。
理想的静脉麻醉药: • 1、易溶于水,稳定; • 2、对静脉无刺激性,不产生血栓和血栓性静脉炎; • 3、对组织无刺激性; • 4、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 5、有镇痛效果; • 6、对呼吸循环无影响。
静脉麻醉分类: • 1、按所用药物分: • 2、按麻醉方法分: • 静脉诱导麻醉 • 静脉维持麻醉 • 3、按给药方式分: • 单次注入法 • 分次注入法 • 连续注入法
三、监测下的麻醉管理 • 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MAC) • 由麻醉工程师为接受诊断、治疗性操作的患者提供的特别医疗服务 • 清醒镇静(Conscious Sedation)
四、静脉全身麻醉的药物输注系统 • (一)滴注泵和输注泵 • (二)靶控输注系统
靶控输注法的优点 • 麻醉深度容易控制,可预测清醒时间 • 使用方便,操作简便 • 靶浓度变化可以曲线来显示 • 输注时间和和用药量可以数据显示 • 输注药物中断时,可自动补偿,节省时间 • 年龄的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等
第一节 硫喷妥钠静脉麻醉 • 一、药理作用 • 1、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作用大脑皮质和网状结构,抑制后者的上行激活系统,降低皮质的兴奋性 • 15-30秒神志消失,1分钟达最大效应,持续3-5小时睡眠。 • 脑氧代谢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达55%。 • 脑血流量下降48%,颅内压下降50%。 • 抗惊厥作用。
2、呼吸系统的作用:对呼吸中枢的明显抑制作用。2、呼吸系统的作用:对呼吸中枢的明显抑制作用。 • 3、循环系统的作用:明显的抑制作用。静脉系统扩张,心肌的抑制。心肌耗氧量增加。
二、麻醉体征 • 第一期:大脑皮质轻至中度抑制,语言不正确,意识模糊。 • 第二期: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 枢抑制,神志消失,无兴奋征象,对痛觉敏感,不能施行手术。 • 第三期:中枢其他部位直至延髓依次抑制。 • 第四期:延髓完全抑制。
三、 麻醉方法 • (1) 单次注入法 • (2) 分次注入法 • (3) 连续滴入法
四、适应证: • 1、全麻的诱导 • 2、短小手术 • 3、制止中枢性兴奋、惊厥或颠痫 • 4、其它麻醉方法的辅助麻醉等。
慎用或禁忌证: • 1、婴幼儿 • 2、孕妇或剖宫产术 • 3、心功能不全或衰竭者 • 4、失血、低血容量或休克病人 • 5、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和有肺部疾患者
6、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 7、营养不良、贫血、电解质紊乱、氮质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者 • 8、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 • 9、紫质症先天性卟啉代谢紊乱者 • 10、高血压、动脉硬化、颅内压增高、严重糖尿病或巴比妥类药物过敏者
五、并发症 • 1、静脉炎 • 2、组织坏死 • 3、过敏 • 4、呼吸循环功能的抑制 • 5、喉痉挛
第二节 氯胺酮麻醉 • 一、药理作用 • 1、中枢神经系统:是唯一具有镇痛、镇静和麻醉作用的静脉麻醉药 • 分离麻醉 • 脑血流量、颅内压、脑代谢率、脑耗氧率均升高 • 恶梦
2、心血管系统:主要是直接兴奋中枢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2、心血管系统:主要是直接兴奋中枢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 • 3、呼吸系统: • 一过性的呼吸抑制 • 支气管平滑肌松驰作用 • 喉头保护反射存在 • 分泌物增多
4、其他:肌张力增高 • 眼内压增高、眼震颤
二、麻醉方法 • 1、 肌肉注射法 • 2、 静脉注射法 • 3、 静脉滴注法
三、适应证 • 1、适用于无需肌肉松弛的短小手术,尤其是烧伤后的清创、植皮与换药等。 • 2、用于全麻的诱导期,还可与其他药物合用维持麻醉。 • 3、肌肉注射作为小儿的基础麻醉 • 4、辅助用药 • 5、用于老年或危重病人
四、禁忌证 • 1、高血压 • 2、颅内高压 • 3、眼压增高或眼球开放性损伤者 • 4、心功能代偿不全、冠心病、心肌病或有心绞痛病史者 • 5、甲亢及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 • 6、咽喉、口鼻腔手术(慎用) • 7、癫痫和精神分裂病人
五、并发症 • 1、血压升高 • 2、短暂的意识混乱和行为异常 • 3、呼吸抑制 • 4、颅内压增高 • 5、情绪激动和恶梦 • 6、恶心呕吐 • 7、复视或暂时失明 • 8、喉痉挛和呼吸道梗阻 • 9、血压剧降或心脏停搏
第三节 羟丁酸钠静脉麻醉 • 一、药理作用 • 1、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大脑皮层灰质,出现自然睡眠状态,遗忘明显 • 2、心血管系统:副交感神经活动的轻微亢进,主要有心动缓慢、血压微升而后降、心排量不变或略有减少 • 3、呼吸系统: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呼吸频率可减少、下颌松驰
二、麻醉方法 1、 术前用药 2、 麻醉诱导 3、 麻醉维持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主要用于全麻的诱导和维持,尤其是重危衰弱患者,但恶病质仍需慎用。 禁用于重症高血压、颠痫和严重的心脏传导阻滞等患者。
四、并发症 1、锥体外系兴奋症状 2、低钾血症 3、躁狂、幻觉、兴奋和激动
第四节 咪达唑仑静脉麻醉 一、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及中枢性肌松作用,属于镇静类静脉全麻药。 2、心血管系统:对循环系统干扰较轻,如对外周阻力及心室收缩功能影响较少,心肌氧耗减少等,比较适用于心功能较差病人或心脏手术的麻醉中。 3、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
二、麻醉方法 1、麻醉诱导 2、麻醉维持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对循环系统干扰较轻,如对外周阻力及心室收缩功能影响较少,心肌氧耗减少等,比较适用于心功能较差病人或心脏手术的麻醉中。三、适应证和禁忌证:对循环系统干扰较轻,如对外周阻力及心室收缩功能影响较少,心肌氧耗减少等,比较适用于心功能较差病人或心脏手术的麻醉中。 无明显的禁忌证
四、并发症 呼吸与循环的抑制
第五节 依托咪酯静脉麻醉 主要优点是起效快、时效短;苏醒迅速、完全、平稳;呼吸抑制轻微、短暂;对心肌受缩力影响较小,仅外周血管稍有扩张;不释放组织胺;无变态反应;对肝、肾无毒;体内无明显积蓄。与硫喷妥钠一致,能减少脑血流量及降低颅内压。
一、麻醉方法: 1、麻醉诱导: 2、麻醉维持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用药后体内皮质激素释放量减少,促皮质素的效应消失,遇有免疫抑制和脓毒血症者,以及进行器官移植术时使用应格外慎重或禁用。
三、并发症: 1、注射部位疼痛 2、可出现轻重不同的不能自制的肌肉疆直或阵挛 3、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呼吸频率变化及一些高敏反应包括过 敏反应均偶见。
第六节 异丙酚静脉麻醉 • 异丙酚是一种起效迅速( 约30-50 秒) ,短效的全身静脉麻醉药。主要优点是起效快、时效短、苏醒迅速、完全、平稳。 • 一、药理作用 • 1、中枢神经系统:
2、心血管系统:对循环功能有一定影响影,血压下降程度与用药量、循环容量及病人本身的心功能有关,机制可能与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排血量减少、心肌抑制、压力感受器受到抑制有关。外周血管扩张诱发的反射性心动过速较少发生,可能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加的缘故。2、心血管系统:对循环功能有一定影响影,血压下降程度与用药量、循环容量及病人本身的心功能有关,机制可能与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排血量减少、心肌抑制、压力感受器受到抑制有关。外周血管扩张诱发的反射性心动过速较少发生,可能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加的缘故。 • 3、呼吸系统:对呼吸抑制作用轻微,但应注意有时发生短暂的呼吸暂停 • 4、其他:可使颅内压、眼压下降
二、麻醉方法: • 1、麻醉诱导 • 2、麻醉维持
三、适应证 • 1、静脉诱导 • 2、全凭静脉麻醉,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麻醉性镇痛药复合应用 • 3、用于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内镜或其他诊断性检查的麻醉
第七节 芬太尼静脉麻醉 • 1、麻醉方法 • (1)麻醉诱导 • (2) 麻醉维持
2、适应证 • (1)麻醉诱导 • (2)辅助用药 • (3)大剂量芬太尼麻醉主要用于心血管手术、长时间的开胸手术或大血管手术
3、注意事项 • (1)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 (2)肌肉僵硬 • (3) 呼吸抑制 • 4、舒芬太尼、瑞芬太尼
什么是最好的麻醉药? A 镇痛 肌松 麻醉 镇静 遗忘
我们如何评价? • 全麻的三个阶段 药代动力学 与 药效学 • 诱导 • 维持 • 复苏 • 短效 • 中效 • 长效 • 药物经济学 • 环境保护 临床目的 专业技术 工作能力 经济情况
全凭静脉麻醉(TIVA)的定义 TIVA : (Total Intra Venous Anaesthesia) 是指完全采用静脉麻醉药及其辅助药来 对病人实施麻醉的方法。
静脉麻醉已从早期的全麻诱导发展到全静脉麻醉静脉麻醉已从早期的全麻诱导发展到全静脉麻醉 • 用一种或几种药,注入静脉足够的剂量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全静脉麻醉 • 发展基础是短效静脉全麻药、镇痛药、肌松药
靶控输注(TCI)技术 • TCI (Target Control Infusion)是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为基础,麻醉医生可按不同需要和个体,选择合适的靶血药浓度,并通过调整靶浓度来控制麻醉的深与浅,以满足临床麻醉的一种静脉给药输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