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第十一讲 生物体防卫系统 免 疫

第十一讲 生物体防卫系统 免 疫. 机体卫士 识别自我与“非我”,并对“非我”进行清除的生理作用。. 学习目的. 1 、理解一些基本术语:抗原、抗体、免疫应答、单克隆抗体、补体、 MHC 2 、了解机体的防御机制,和免疫应答过程 3 、理解应用疫苗的原理. 一、艾滋病( AIDS )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艾滋病流行情况. 1999 年 12 月( UNAIDS / WHO ) 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 1880 万

bern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一讲 生物体防卫系统 免 疫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讲 生物体防卫系统免 疫 机体卫士 识别自我与“非我”,并对“非我”进行清除的生理作用。

  2. 学习目的 • 1、理解一些基本术语:抗原、抗体、免疫应答、单克隆抗体、补体、MHC • 2、了解机体的防御机制,和免疫应答过程 • 3、理解应用疫苗的原理

  3. 一、艾滋病(AIDS) •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4. 艾滋病流行情况 • 1999年12月(UNAIDS / WHO) • 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1880万 • 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成人和儿童超过5310万,平均每天有1.5万人新感染HlV,其中儿童约占11.5% • 目前,约超过3600万的HIV感染者,在2000年死于AIDS的有300万人,95%的人在发展中国家。

  5. 非洲:长期持续流行的最大挑战 (国家危机) • 1999年此区域新感染人数为400万 • 博茨瓦纳,有35.8%的成人感染HIV ;南非,成人感染比例已从两年前的12.9%上升到19.9% • 亚洲:HIV暂稳定 • 仅柬埔寨、缅甸和泰国3个国家的15—49岁组人群中HIV感染率超过1% • 拉丁美洲:多种流行方式 • 美国,患艾滋病人数达75万以上 • 东欧和中亚:注射毒品仍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6. 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全国已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28133例,(2001年9月底)其中包括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全国实际感染者已超过60万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全国已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28133例,(2001年9月底)其中包括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全国实际感染者已超过60万 • 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发现艾滋病毒感染病例 • 感染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 男女比例约为5.2:1; • 青壮年是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其中20-29岁占56.9%,30-39岁占24.1%; • 静注毒品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经静注毒品感染HIV的人数占报告总数的72.1%

  7. 艾滋病日(十二月一日) • 1988:全球共讨,征服有期 Join the Worldwide Effort • 1989:青年与艾滋病 • 1990:妇女与艾滋病 Women and AIDS • 1991:共同迎接挑战 Sharing the Challenge • 1992: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A Community Commitment • 1993:是行动的时候了 Time to Act • 1994:艾滋病与家庭 AIDS and the Family • 1995:共享权力、共担责任 Shared Rights,Shared Responsibilities • 1996:同一世界,同一希望 One World,One Hope

  8. 1997:生活在有艾滋病世界中的儿童 Children Living in a World with AIDS • 1998: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Force for Change:World AIDS Campaign with Young People • 1999:关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倾听,学习,尊重 Listen ,Learn, Live! • 2000:预防艾滋病男士责无旁贷 Men make a difference • 国务院已于1998年11月印发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

  9. 传播途径 • 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 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 接受了被HIV污染的血液。 • 被感染的母亲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

  10. 临床表现 • 急性感染期:感冒、脑膜炎、 • 潜伏期:无症状 2-10年 • 艾滋病前期:细胞免疫缺陷 • 淋巴结肿大、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 • 典型艾滋病期: •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 •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11. 预 防AIDS • 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可以预防 • 1.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根本方法。2. 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避孕套。3. 及时、规范的治疗性病可大大降低感染HIV的可能。4.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进行穿破皮肤的行为时保证用具经过严格的消毒。5. 戒断毒品,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6. 避免母婴传播 • 7. 疫苗

  12. 二、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 • 机体针对致病微生物的三道防线: • 1、物理屏障—皮肤、粘膜、皮肤及粘膜的分泌物、胃酸 • 2、非特异性免疫—炎症反应,吞噬细胞、NK细胞、抗菌蛋白 • 3、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抗体

  13. 三、特异性免疫 • immunity

  14. (一)、免疫的概念 • 拉丁文immunis 是免除服役、免除课税 • 定义: • 简单地说:是抵抗疾病(感染性疾病)的机制 • 具体地说: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当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机体能识别“自己”和“非己”,并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的非己物质,或被诱导而处于对这种抗原物质呈不活化状态(免疫耐受)

  15. 免疫作为一种防护机制的特点 • 识别自我/非我:病原体、移植器官、肿瘤细胞 • 记忆性:疫苗的理论基础 • 特异性:能识别抗原间细微的差别 • 两面性:并非对机体都有利,有时甚至有很大的损伤 • 多样性:可以识别成千上万种不同结构的抗原

  16. 功能

  17. (二)免疫学的研究历史 • 1、天花与牛痘 • 宋朝之初人痘防止小儿感染天花 • 18世纪末,英国Jenner发明了种牛痘防治天花 • 1979年10月26日,WHO宣布,人类消灭了天花 • 2、菌苗的发明 • 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Koch和法国的Pasteur发现有些细菌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失去了致病能力 • Pasteur,1880年,发明了鸡霍乱杆菌菌苗 • 1881年,炭疽杆菌减毒株 • 1885年,狂犬病毒疫苗

  18. 3、吞噬现象的发现 • 俄国Metchnikoff,1883年发现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提出细胞免疫学说 • 4、毒素和抗毒素的发现 • Emile和Yersin,1888年发现白喉菌产生外毒素,第一次人工被动免疫 • Paul Ehrlich提出体液学说 • 1903年,Wright, Douglas将二者统一 • 5、补体的发现 • 1894年,Pfeiffer发现免疫溶菌现象, • 1895年,Bordet证明了补体的存在

  19. 6、抗体生成理论 • 1897年Ehrlich提出侧链学说 • 1930s Haurowitz, Pauling 先后提出直接、间接模板学说 • 1959年 Burnet克隆选择学说 • 7、免疫病理和免疫耐受 • 1902年, Portier Richet 提出过敏反应 • 1903年,发现Arthus现象 • 1906年, Pirguet 提出变态反应

  20. 8、在20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 • 免疫细胞 • 抗体与细胞因子 • 免疫遗传学——MHC • 单克隆抗体 • 临床免疫学

  21. (三)抗原(antigens) • 定义: • 任何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后,能和抗体结合或和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引起人或动物免疫反应的物质。 • 细菌、细菌分泌毒素、疫苗、移植器官、组织、肿瘤抗原 • 特性: • 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 TD 抗原、TI 抗原

  22. 理化性质 • 是蛋白质或多糖类大分子,相对分子量在10,000以上,6,000以下的一般都没有抗原性 • 一般地蛋白质的抗原性强于多糖 • 半抗原或不全抗原: • 没有免疫原性,但有免疫反应性,与载体蛋白结合后有抗原性。 • 吗啡

  23. 抗原决定子: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或与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特定部分,即在分子构象上与抗体互补的部分,或者说是能与抗体分子嵌合的化学基团。一般由5~8个aa残基、短寡糖残基或核苷酸残基组成抗原决定子: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或与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特定部分,即在分子构象上与抗体互补的部分,或者说是能与抗体分子嵌合的化学基团。一般由5~8个aa残基、短寡糖残基或核苷酸残基组成 • 多的达200种,少的只有2~3种。 • 抗原具有特异性 • 基因工程疫苗:乙肝疫苗

  24. (四)免疫系统 • 淋巴器官: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扁桃体、阑尾等。 • 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发现。 • 证明免疫功能来自淋巴细胞。 • 根据免疫功能不同,分为B细胞和T细胞

  25. B细胞与T细胞 • (1)B细胞是体液免疫的细胞,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细胞,两者在功能上是互相支援的(Th、Ts) • (2)2种细胞在未被抗原活化时,形态相似,只是B细胞略大,表面绒毛样突起略多,但两者的细胞表面蛋白却很不相同。(分离) • (3)寿命不同,B细胞的寿命很短,不过几天或1、2周;T细胞可以生活几年,甚至10年以上 • (4)分布上,B细胞大多集中在淋巴结等淋巴器官中,血液中的淋巴细胞80%是T细胞。

  26. 数量很多,约21012个,十分活跃,时刻在监视外物的入侵。数量很多,约21012个,十分活跃,时刻在监视外物的入侵。 • 表面带有许多受体分子,受体分子的构象与相应的抗原分子上的抗原决定子是互补的。 • 不同的淋巴细胞表面带有不同的受体分子,能分别和不同的抗原分子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27. 抗体 • 抗体: • 免疫球蛋白,是游离在血液、淋巴液等体液中的一类特殊的球蛋白。由桨细胞分泌,能与特异的抗原结合,占血浆蛋白的20%

  28. 抗体典型结构 • 4个肽链,两个相同的短链(轻链)两个相同的长链(重链),四链互以S-S键相结合,形成Y形的四链分子。 • 每一链又分为两段: • 恒定部分,确定类型的一个标准; • 变异部分,氨基酸各不相同,并且多种多样,决定抗体的特异性,高变区

  29. 抗原结合部位(antigen binding site) • 轻链和重链的可变部分的20~30个氨基酸组成的囊装或裂隙状分子构象。 • 抗体的特异性决定于结合部位的构象。 • 两臂为抗原结合片断,Y的柄部为结晶片断

  30. 免疫球蛋白的类别 • 根据重链氨基酸序列不同分为5类:IgM、 IgG、 IgD、IgA、IgE,每一类还可以分为多种IgG1、IgG2、IgG3、IgG4 • 重链各不相同,分别以、、 、 、表示 • 轻链只有两种:、。每个抗体的2个轻链是相同的,都是或都是。

  31. 抗体的作用 • (1)沉淀和凝集 • 可溶性抗原、细胞表面抗原(血液凝集) • (2)补体反应 • (3)K细胞的激活 • Ag-Ab结合后,K细胞表面受体能和抗原表面的受体结合,将抗原杀死。

  32. 细胞因子 • 免疫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小分子的多肽类因子 • 包括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已知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集落刺激因子(CSF)、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化生长因子(TGF-β),它们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异常情况下也会导致病理反应。

  33. (四) MHC—HLA • 在机体内存在与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的抗原系统多达20种以上,其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者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其编码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现已证明,控制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与调节功能的基因(immune response gene, Ir gene )也存在于MHC内。因此,MHC不仅与移植排斥反应有关,也广泛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与调节。在人类,MHC即为编码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的基因群,称为HAL复合体。

  34. HLA编码产物 • 1、HLA-A、HLA-B和HLA-C 等31个基因座,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有核细胞表面 ,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结、脾细胞所含Ⅰ类抗原量最多,其次为肝、皮肤、主动脉和肌肉。但神经细胞和成熟的滋养层细胞不表达Ⅰ类抗原 • 2、DR、DP和DQ近30个基因座,Ⅱ类抗原主要表达在某些免疫细胞表面,如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 在分子构象有一个特点,即它们的表面有一个沟。第一类MHC的沟较小,可接受12~20氨基酸的肽链,第2类MHC的沟可接受较长肽链。 • 3、36个基因座 ,补体、TNFA、B , • Ⅲ类抗原均分布于血清中

  35. HLA抗原多态性 • HLA抗原具有多态性,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HLA型,除了同卵双生外,个体间HLA表型全相同的可能性极小。其多态性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 (1)基因位点多,目前已发现有229个基因,其中有128个功能位点; • (2)共显性表达,同一个体内,每个基因位点都有1对等位基因,它们能同时表达,从而大大增加了人群中HLA表型的多样性,达到107数量级; • (3)等位基因多,27个位点有复等位基因,共1340个等位基因(2001年1月),这是HLA高度多态性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各个座位基因是随机组合的,故人群中的基因型可达108之多

  36. (五)免疫应答 • 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激发免疫细胞活化,分化和效应过程称之为免疫应答。 • 1.抗原识别阶段 此阶段可包括抗原的摄取、处理和加工,抗原的呈递和对抗原的识别,分别由Mφ、T和B细胞完成。 • 2.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化阶段 此阶段可包括抗原识别细胞膜受体的交联、膜信号产生与传递、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与释放,主要由T和B细胞完成。 • 3.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 此阶段主要包括效应分子(体液免疫)和效应细胞(细胞免疫)对非已细胞或分子的清除作用,即所谓排异效应,及其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此阶段除抗体和效应T细胞参予外,即非特异免疫细胞和分子参加才能完成排异和免疫调节作用。

  37. 免疫应答机制 • 1、体液免疫(humoral response) • 2、细胞免疫(cell response) • 3、补体反应

  38. 1、体液免疫 • 抗原多为相对分子量在10000以上的蛋白质和多糖大分子,病毒颗粒、细菌表面 • B细胞 • B细胞表面的受体种类非常多,每一种B细胞的表面只有一种受体分子,只认识一种抗原

  39. (1)B细胞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 B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与抗原分子结合后,活化、长大,并迅速分裂产生一个有同样免疫能力的细胞群——克隆(clone)、无性繁殖。一部分成为浆细胞,一部分发展为记忆细胞(memory cell) • 需要巨噬细胞和Th细胞的参与。 • M带有MHCⅡ分子,抗原分子经M处理后表达在细胞膜上,夹在MHCⅡ分子的沟中,Th细胞表面带有不同的受体,能识别M表面MHC+特异的抗原分子结合物,B细胞表面带有MHC分子,可和特异的抗原分子结合,。。。

  40. (2) 浆细胞产生抗体 • 每一个浆细胞每秒钟能产生2000个抗体,寿命很短,经几天大量产生抗体之后就死去,抗体进入血液循环发挥生理作用。 • 每小时释放1000万个抗体分子 • 不必改变抗体与之相结合的抗原,就能从一种同种型转换到另一种同种型,一种抗体的每种同种型都从C微基因的一种不同形式衍生物 • 在一天左右时间转变IgM--IgG

  41. (3) 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 • 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人侵的抗原。 • 当同样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能更快的做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再次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 体液免疫的两个关键: • (1)产生高效而短命的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 • (2)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发生二次反应立即消灭再次入侵的同样抗原

  42. 2、细胞免疫 • 器官移植、寄生原生动物、真菌等 • T细胞 • (1)细胞免疫的机制和过程 • T细胞识别不同于自身的MHC I、识别细胞表面的MHCI+抗原复合物,识别后进行攻击。 • 三类T细胞,表面均有受体,有抗原特异性 • 胞毒T细胞(Cytotoxic T cells,Tc)、助T细胞(helper T cells, Th)、抑T细胞(suppressor T Cells, Ts)

  43. Tc • 作用是消灭抗原 • 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表面呈现病毒表达的抗原,并结合到细胞表面的MHC I类分子的沟中,形成MHC-抗原结合物。被Tc细胞接触、识别后,Tc分泌穿孔素(perforin),使靶细胞溶解而死,病毒进入体液,被抗体消灭。 • 癌变细胞也是Tc攻击目标,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容易患癌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