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856 Views
第十一讲 生物体防卫系统 免 疫. 机体卫士 识别自我与“非我”,并对“非我”进行清除的生理作用。. 学习目的. 1 、理解一些基本术语:抗原、抗体、免疫应答、单克隆抗体、补体、 MHC 2 、了解机体的防御机制,和免疫应答过程 3 、理解应用疫苗的原理. 一、艾滋病( AIDS )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艾滋病流行情况. 1999 年 12 月( UNAIDS / WHO ) 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 1880 万
E N D
第十一讲 生物体防卫系统免 疫 机体卫士 识别自我与“非我”,并对“非我”进行清除的生理作用。
学习目的 • 1、理解一些基本术语:抗原、抗体、免疫应答、单克隆抗体、补体、MHC • 2、了解机体的防御机制,和免疫应答过程 • 3、理解应用疫苗的原理
一、艾滋病(AIDS) •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艾滋病流行情况 • 1999年12月(UNAIDS / WHO) • 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1880万 • 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成人和儿童超过5310万,平均每天有1.5万人新感染HlV,其中儿童约占11.5% • 目前,约超过3600万的HIV感染者,在2000年死于AIDS的有300万人,95%的人在发展中国家。
非洲:长期持续流行的最大挑战 (国家危机) • 1999年此区域新感染人数为400万 • 博茨瓦纳,有35.8%的成人感染HIV ;南非,成人感染比例已从两年前的12.9%上升到19.9% • 亚洲:HIV暂稳定 • 仅柬埔寨、缅甸和泰国3个国家的15—49岁组人群中HIV感染率超过1% • 拉丁美洲:多种流行方式 • 美国,患艾滋病人数达75万以上 • 东欧和中亚:注射毒品仍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全国已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28133例,(2001年9月底)其中包括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全国实际感染者已超过60万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全国已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28133例,(2001年9月底)其中包括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全国实际感染者已超过60万 • 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发现艾滋病毒感染病例 • 感染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 男女比例约为5.2:1; • 青壮年是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其中20-29岁占56.9%,30-39岁占24.1%; • 静注毒品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经静注毒品感染HIV的人数占报告总数的72.1%
艾滋病日(十二月一日) • 1988:全球共讨,征服有期 Join the Worldwide Effort • 1989:青年与艾滋病 • 1990:妇女与艾滋病 Women and AIDS • 1991:共同迎接挑战 Sharing the Challenge • 1992: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A Community Commitment • 1993:是行动的时候了 Time to Act • 1994:艾滋病与家庭 AIDS and the Family • 1995:共享权力、共担责任 Shared Rights,Shared Responsibilities • 1996:同一世界,同一希望 One World,One Hope
1997:生活在有艾滋病世界中的儿童 Children Living in a World with AIDS • 1998: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Force for Change:World AIDS Campaign with Young People • 1999:关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倾听,学习,尊重 Listen ,Learn, Live! • 2000:预防艾滋病男士责无旁贷 Men make a difference • 国务院已于1998年11月印发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
传播途径 • 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 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 接受了被HIV污染的血液。 • 被感染的母亲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
临床表现 • 急性感染期:感冒、脑膜炎、 • 潜伏期:无症状 2-10年 • 艾滋病前期:细胞免疫缺陷 • 淋巴结肿大、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 • 典型艾滋病期: •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 •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预 防AIDS • 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可以预防 • 1.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根本方法。2. 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避孕套。3. 及时、规范的治疗性病可大大降低感染HIV的可能。4.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进行穿破皮肤的行为时保证用具经过严格的消毒。5. 戒断毒品,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6. 避免母婴传播 • 7. 疫苗
二、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 • 机体针对致病微生物的三道防线: • 1、物理屏障—皮肤、粘膜、皮肤及粘膜的分泌物、胃酸 • 2、非特异性免疫—炎症反应,吞噬细胞、NK细胞、抗菌蛋白 • 3、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抗体
三、特异性免疫 • immunity
(一)、免疫的概念 • 拉丁文immunis 是免除服役、免除课税 • 定义: • 简单地说:是抵抗疾病(感染性疾病)的机制 • 具体地说: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当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机体能识别“自己”和“非己”,并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的非己物质,或被诱导而处于对这种抗原物质呈不活化状态(免疫耐受)
免疫作为一种防护机制的特点 • 识别自我/非我:病原体、移植器官、肿瘤细胞 • 记忆性:疫苗的理论基础 • 特异性:能识别抗原间细微的差别 • 两面性:并非对机体都有利,有时甚至有很大的损伤 • 多样性:可以识别成千上万种不同结构的抗原
(二)免疫学的研究历史 • 1、天花与牛痘 • 宋朝之初人痘防止小儿感染天花 • 18世纪末,英国Jenner发明了种牛痘防治天花 • 1979年10月26日,WHO宣布,人类消灭了天花 • 2、菌苗的发明 • 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Koch和法国的Pasteur发现有些细菌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失去了致病能力 • Pasteur,1880年,发明了鸡霍乱杆菌菌苗 • 1881年,炭疽杆菌减毒株 • 1885年,狂犬病毒疫苗
3、吞噬现象的发现 • 俄国Metchnikoff,1883年发现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提出细胞免疫学说 • 4、毒素和抗毒素的发现 • Emile和Yersin,1888年发现白喉菌产生外毒素,第一次人工被动免疫 • Paul Ehrlich提出体液学说 • 1903年,Wright, Douglas将二者统一 • 5、补体的发现 • 1894年,Pfeiffer发现免疫溶菌现象, • 1895年,Bordet证明了补体的存在
6、抗体生成理论 • 1897年Ehrlich提出侧链学说 • 1930s Haurowitz, Pauling 先后提出直接、间接模板学说 • 1959年 Burnet克隆选择学说 • 7、免疫病理和免疫耐受 • 1902年, Portier Richet 提出过敏反应 • 1903年,发现Arthus现象 • 1906年, Pirguet 提出变态反应
8、在20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 • 免疫细胞 • 抗体与细胞因子 • 免疫遗传学——MHC • 单克隆抗体 • 临床免疫学
(三)抗原(antigens) • 定义: • 任何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后,能和抗体结合或和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引起人或动物免疫反应的物质。 • 细菌、细菌分泌毒素、疫苗、移植器官、组织、肿瘤抗原 • 特性: • 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 TD 抗原、TI 抗原
理化性质 • 是蛋白质或多糖类大分子,相对分子量在10,000以上,6,000以下的一般都没有抗原性 • 一般地蛋白质的抗原性强于多糖 • 半抗原或不全抗原: • 没有免疫原性,但有免疫反应性,与载体蛋白结合后有抗原性。 • 吗啡
抗原决定子: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或与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特定部分,即在分子构象上与抗体互补的部分,或者说是能与抗体分子嵌合的化学基团。一般由5~8个aa残基、短寡糖残基或核苷酸残基组成抗原决定子: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或与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特定部分,即在分子构象上与抗体互补的部分,或者说是能与抗体分子嵌合的化学基团。一般由5~8个aa残基、短寡糖残基或核苷酸残基组成 • 多的达200种,少的只有2~3种。 • 抗原具有特异性 • 基因工程疫苗:乙肝疫苗
(四)免疫系统 • 淋巴器官: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扁桃体、阑尾等。 • 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发现。 • 证明免疫功能来自淋巴细胞。 • 根据免疫功能不同,分为B细胞和T细胞
B细胞与T细胞 • (1)B细胞是体液免疫的细胞,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细胞,两者在功能上是互相支援的(Th、Ts) • (2)2种细胞在未被抗原活化时,形态相似,只是B细胞略大,表面绒毛样突起略多,但两者的细胞表面蛋白却很不相同。(分离) • (3)寿命不同,B细胞的寿命很短,不过几天或1、2周;T细胞可以生活几年,甚至10年以上 • (4)分布上,B细胞大多集中在淋巴结等淋巴器官中,血液中的淋巴细胞80%是T细胞。
数量很多,约21012个,十分活跃,时刻在监视外物的入侵。数量很多,约21012个,十分活跃,时刻在监视外物的入侵。 • 表面带有许多受体分子,受体分子的构象与相应的抗原分子上的抗原决定子是互补的。 • 不同的淋巴细胞表面带有不同的受体分子,能分别和不同的抗原分子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抗体 • 抗体: • 免疫球蛋白,是游离在血液、淋巴液等体液中的一类特殊的球蛋白。由桨细胞分泌,能与特异的抗原结合,占血浆蛋白的20%
抗体典型结构 • 4个肽链,两个相同的短链(轻链)两个相同的长链(重链),四链互以S-S键相结合,形成Y形的四链分子。 • 每一链又分为两段: • 恒定部分,确定类型的一个标准; • 变异部分,氨基酸各不相同,并且多种多样,决定抗体的特异性,高变区
抗原结合部位(antigen binding site) • 轻链和重链的可变部分的20~30个氨基酸组成的囊装或裂隙状分子构象。 • 抗体的特异性决定于结合部位的构象。 • 两臂为抗原结合片断,Y的柄部为结晶片断
免疫球蛋白的类别 • 根据重链氨基酸序列不同分为5类:IgM、 IgG、 IgD、IgA、IgE,每一类还可以分为多种IgG1、IgG2、IgG3、IgG4 • 重链各不相同,分别以、、 、 、表示 • 轻链只有两种:、。每个抗体的2个轻链是相同的,都是或都是。
抗体的作用 • (1)沉淀和凝集 • 可溶性抗原、细胞表面抗原(血液凝集) • (2)补体反应 • (3)K细胞的激活 • Ag-Ab结合后,K细胞表面受体能和抗原表面的受体结合,将抗原杀死。
细胞因子 • 免疫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小分子的多肽类因子 • 包括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已知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集落刺激因子(CSF)、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化生长因子(TGF-β),它们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异常情况下也会导致病理反应。
(四) MHC—HLA • 在机体内存在与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的抗原系统多达20种以上,其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者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其编码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现已证明,控制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与调节功能的基因(immune response gene, Ir gene )也存在于MHC内。因此,MHC不仅与移植排斥反应有关,也广泛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与调节。在人类,MHC即为编码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的基因群,称为HAL复合体。
HLA编码产物 • 1、HLA-A、HLA-B和HLA-C 等31个基因座,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有核细胞表面 ,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结、脾细胞所含Ⅰ类抗原量最多,其次为肝、皮肤、主动脉和肌肉。但神经细胞和成熟的滋养层细胞不表达Ⅰ类抗原 • 2、DR、DP和DQ近30个基因座,Ⅱ类抗原主要表达在某些免疫细胞表面,如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 在分子构象有一个特点,即它们的表面有一个沟。第一类MHC的沟较小,可接受12~20氨基酸的肽链,第2类MHC的沟可接受较长肽链。 • 3、36个基因座 ,补体、TNFA、B , • Ⅲ类抗原均分布于血清中
HLA抗原多态性 • HLA抗原具有多态性,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HLA型,除了同卵双生外,个体间HLA表型全相同的可能性极小。其多态性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 (1)基因位点多,目前已发现有229个基因,其中有128个功能位点; • (2)共显性表达,同一个体内,每个基因位点都有1对等位基因,它们能同时表达,从而大大增加了人群中HLA表型的多样性,达到107数量级; • (3)等位基因多,27个位点有复等位基因,共1340个等位基因(2001年1月),这是HLA高度多态性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各个座位基因是随机组合的,故人群中的基因型可达108之多
(五)免疫应答 • 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激发免疫细胞活化,分化和效应过程称之为免疫应答。 • 1.抗原识别阶段 此阶段可包括抗原的摄取、处理和加工,抗原的呈递和对抗原的识别,分别由Mφ、T和B细胞完成。 • 2.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化阶段 此阶段可包括抗原识别细胞膜受体的交联、膜信号产生与传递、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与释放,主要由T和B细胞完成。 • 3.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 此阶段主要包括效应分子(体液免疫)和效应细胞(细胞免疫)对非已细胞或分子的清除作用,即所谓排异效应,及其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此阶段除抗体和效应T细胞参予外,即非特异免疫细胞和分子参加才能完成排异和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应答机制 • 1、体液免疫(humoral response) • 2、细胞免疫(cell response) • 3、补体反应
1、体液免疫 • 抗原多为相对分子量在10000以上的蛋白质和多糖大分子,病毒颗粒、细菌表面 • B细胞 • B细胞表面的受体种类非常多,每一种B细胞的表面只有一种受体分子,只认识一种抗原
(1)B细胞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 B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与抗原分子结合后,活化、长大,并迅速分裂产生一个有同样免疫能力的细胞群——克隆(clone)、无性繁殖。一部分成为浆细胞,一部分发展为记忆细胞(memory cell) • 需要巨噬细胞和Th细胞的参与。 • M带有MHCⅡ分子,抗原分子经M处理后表达在细胞膜上,夹在MHCⅡ分子的沟中,Th细胞表面带有不同的受体,能识别M表面MHC+特异的抗原分子结合物,B细胞表面带有MHC分子,可和特异的抗原分子结合,。。。
(2) 浆细胞产生抗体 • 每一个浆细胞每秒钟能产生2000个抗体,寿命很短,经几天大量产生抗体之后就死去,抗体进入血液循环发挥生理作用。 • 每小时释放1000万个抗体分子 • 不必改变抗体与之相结合的抗原,就能从一种同种型转换到另一种同种型,一种抗体的每种同种型都从C微基因的一种不同形式衍生物 • 在一天左右时间转变IgM--IgG
(3) 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 • 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人侵的抗原。 • 当同样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能更快的做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再次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 体液免疫的两个关键: • (1)产生高效而短命的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 • (2)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发生二次反应立即消灭再次入侵的同样抗原
2、细胞免疫 • 器官移植、寄生原生动物、真菌等 • T细胞 • (1)细胞免疫的机制和过程 • T细胞识别不同于自身的MHC I、识别细胞表面的MHCI+抗原复合物,识别后进行攻击。 • 三类T细胞,表面均有受体,有抗原特异性 • 胞毒T细胞(Cytotoxic T cells,Tc)、助T细胞(helper T cells, Th)、抑T细胞(suppressor T Cells, Ts)
Tc • 作用是消灭抗原 • 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表面呈现病毒表达的抗原,并结合到细胞表面的MHC I类分子的沟中,形成MHC-抗原结合物。被Tc细胞接触、识别后,Tc分泌穿孔素(perforin),使靶细胞溶解而死,病毒进入体液,被抗体消灭。 • 癌变细胞也是Tc攻击目标,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容易患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