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87 Views
台灣競爭力論壇 專題演講. 兩岸分工合作 共同提升競爭力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副董事長兼秘書長 高 孔 廉 博士 2011 年 07 月 18 日. 大綱. 壹、前言 貳、馬政府兩岸政策:和平與繁榮 參、兩岸協商 肆、 ECFA 伍、台韓對大陸之貿易投資比較 陸、展望 -分工合作 共同提升競爭力. 壹、前言.
E N D
台灣競爭力論壇專題演講 兩岸分工合作 共同提升競爭力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副董事長兼秘書長 高 孔 廉 博士 2011 年 07 月 18 日
大綱 壹、前言 貳、馬政府兩岸政策:和平與繁榮 參、兩岸協商 肆、ECFA 伍、台韓對大陸之貿易投資比較 陸、展望-分工合作 共同提升競爭力
壹、前言 自2008年5月馬總統就職後,採取「協商取代對抗,合作創造雙贏」政策,開創了兩岸「和平穩定」的新局,也達成了兩岸關係「六十年來最穩定與最有希望的時刻」(2009年4月美國國務院前亞太事務助卿羅德Winston Lord語) 這三年來兩岸間,「擱置爭議」、「協商」、「合作」、「雙贏」、「求同存異」、「互信」、「制度化」等觀念,取代了「統獨爭議」、「對抗」、「隔離」、「猜疑」。
這3年中,兩岸重要的「觀念頓悟」,促使兩岸關係向前進展:這3年中,兩岸重要的「觀念頓悟」,促使兩岸關係向前進展: • 兩岸關係的開放,讓雙方有更寬廣的合作舞台; • 兩岸交流的管理,更能保障人民的安全和權益; • 兩岸經濟的合作,有助於共同提升雙方競爭力; • 兩岸人民的交流,增加彼此了解奠定和平基礎; 在和平穩定的基礎上,三年來已簽署15項協議,為兩岸人民往來及經貿交流打造了一個優良的環境,創造了兩岸「繁榮發展」的新局。
貳、馬政府的兩岸政策 一、2005年4月29日連胡會,達成兩岸和平發展五大共同願景),奠定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儘速恢復平等協商,推進兩岸 關係良性健康發展。 五大 共同願景 終止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建立兩岸軍事 互信機制。 政治和諧 經濟合作 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優先討論兩岸共同市場 問題。 協商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 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台
二、 2008年大選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主張 • (1) 政治面:在中華民國主權架構下 • 堅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原則 • 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 • 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 • (2) 外交面:推動活路外交 • (3) 經濟面:開放取代鎖國
參、兩岸協商 • 一、海基、海協兩會制度性協商 • 依談判慣例:談判進度適度公開、談判結果送立法 院備查或審議修法 • 談判原則:對等尊嚴、互惠互利 • 談判過程:有攻有守、有取有讓 • 談判議題:完全不涉主權
肆、ECFA 一、目標 1. 避免在區域經濟整合潮流中被邊緣化 2. 爭取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的公平待遇 3. 建立兩岸經貿交流秩序 4. 促進台灣經貿國際化
二、意義 • 台灣突破經濟孤立的一大步,讓台灣走出經濟被邊緣 化的威脅。目前已有星、印、菲、紐西蘭表示與台灣洽談簽署經濟合作協議的意願,星已於2010年8月與台灣啟動簽署經濟協議的共同研究。 • 【通常FTA的步驟:雙方個別研究雙方共同研究協商簽署送國會審議通過生效實施】 • 2. 兩岸經貿走向互惠合作的一大步,可以在制度化的架構下為台灣創造更多的商機與就業機會。 • 3. 加速參加亞洲經濟整合的一大步,今後台灣的價值會受到亞太地區與國際社會更大的重視,台灣很可能將成為各國企業進軍大陸市場的跳板。
三、早期收穫 1. 貨品早收清單(2011.1.1起2年內3階段降至0關稅)
2. 服務業早收清單非金融服務業雙方各開放8項,金融服務業我方開放1項、大陸開放3項
四、兩岸後續協商產品項數 (以HS 8位碼海關稅則分類為基礎計算) 註:以8位碼計算農產品為1,584項,以11位碼計算農產品為2,334項,在2,334項中, 1,444項已開放大陸進口,890項未開放大陸進口(以前政府說830項未開放,但2011年5月12日調整分類後為890項 )
五、ECFA實施5個月效益 單位:美元,% • 服務業 • 6家銀行設立分行,3家設立辦事處 • 設立2家保險公司 • 3家証券公司獲QFII資格 • 5家會計師事務所獲1年臨時執行審計業務許可證 • 9家企業獲准獨資經營電腦及相關服務 • 26家企業經營專業設計服務 • 2家企業獨資經營會議服務 IMD世界競爭力中心副主任蘿思蕾(Suzanne Rosselet)分析兩岸簽訂ECFA擴大兩岸三地貿易、改善台海關係、政治穩定,政府加強與企業互動都是非常正面的發展,對提升台灣競爭力有重要影響。
2011年前4月台灣早收項目在大陸市場的表現單位:百萬美元,%2011年前4月台灣早收項目在大陸市場的表現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
六、兩岸關係改善,台灣經濟充滿活力 • 民間經濟充滿活力:馬總統表示,他上任時: • 鳳梨酥一年賣20億新台幣,2010年達到250億元,成長12倍 • 石斑魚2007年外銷2700萬元,去年達24億元,成長87倍 • 過去2年多遊覽車增加1,400部 • 2002~2007年新建觀光旅館17家,投資金額204億新台幣;過去三年(2008-2011)年新建20家,投資金額277億新台幣。 • 台商回台上市數量大量增加,從97 年5月到100年2月,一共 是316件,潛在投資金額新台幣1,063億元 去年第一季賣到大陸農產品約200萬美元,今年同期達3,300萬美元,成長超過15倍。工具機、機械工業成長6成。
2.國家競爭力提升與投資環境改善 BERI指出,兩岸簽訂經濟協議,對穩定台灣投資環境大有幫助。 台灣國際競爭力的世界排名
七、後續協議:成立經濟合作委員會處理 1.繼續協商降低關稅項目 2.合理期間內消除貿易障礙 3.取消商務性限制 大陸工業品平均執行稅率8.92%,台灣4.27% 貨品貿易協議 兩 岸 經 濟 合 作 架 構 協 議 服務貿易協議 WTO入會談判承諾表為基礎,協商服務業之開放 投保協議 建立投資保障機制,提高投資規定的透明度,逐步減少雙方投資限制 爭端解決協議 智慧財產權保護與合作、金融合作、貿易促進及貿易便捷化、海關合作、電子商務合作、產業合作布局、中小企業合作、經貿團體互設辦事機構等 經濟合作 ECFA
陸、台韓對大陸貿易與投資比較 一、台韓在大陸進口市場的競爭情勢 單位:億美元 2005年以後韓國對大陸出口超過台灣,2009年韓國領先差距擴大,大陸市場已成兵家必爭之地。 依大陸商務部公布之資料;() :為佔大陸的比重; *為2011年1-5月
二、台灣與韓國在大陸進口市場的市佔率比較圖二、台灣與韓國在大陸進口市場的市佔率比較圖 (%)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三、台韓在大陸進口市場產品別比較表 單位:百萬美元;%;* 指占大陸進口總額之比重
上述六大類產品,2010年以前,台灣僅在「85電機設備及其零件類」之競爭力優於韓國,今年ECFA減稅後,「29有機化學品類」之競爭力已有提升。上述六大類產品,2010年以前,台灣僅在「85電機設備及其零件類」之競爭力優於韓國,今年ECFA減稅後,「29有機化學品類」之競爭力已有提升。 因今年統計資料僅至5月,其他各類產品之競爭力變化情形仍待觀察。
四、台韓在大陸投資狀況比較 2003年以後韓國在大陸投資超過台灣 依大陸商務部公布之資料;()為投資總額佔GNP之比例;*1-5月;**若加上維京、開曼等地的轉投資,2011年1-5月台商投資大陸金額為29.49億美元。
五、台灣與韓國赴大陸實際投資金額比較圖 (億美元) 資料來源: 經濟部國貿局
語文相通 台灣 軟實力 創新、設計、運籌 物流、經營管理 、國際行銷… 大陸 硬實力 勞力、土地、市場 、基礎技術、行 政效率… 1+1>2 文化相近 柒、展望-分工合作 共同提升競爭力一、兩岸合作、開創藍海紅海:以競爭為中心,在現有市場中以相同產品作價格競爭藍海:以創新為中心,發展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使產業的框框變大,產生新的市場需求領域兩岸優勢互補,軟實力結合兩岸進軍世界,分工合作、開創藍海,創新品牌,避免重複投資,割喉競爭,共同提升競爭力
二、掌握「比較利益」分工台灣:1. 土地資源及勞力有限、環保承載力限制,應放棄部分產業2. 台灣已有基礎之工業,如機械、工具機等,陸方不必重複 投資3. 資本密集產業,集中於具有比較優勢之產業4. 技術密集產業, 以應用科技為主,發揮科技商品化及國際 經營的能力5. 推動具有台灣品牌、在地特色的「異業結合」,如工廠觀 光化、歷史化、生活化
大陸:1.基礎科學及國防工業技術移轉商業用途2. 資本密集產業應另尋新產業,不與台灣重複。 3. 避免大量勞工失業,不能放棄勞力密集產業,並應發展在地 的生產性服務業。 4. 善用大陸計劃經濟特色,制定產業政策,避免一窩蜂投資。 5. 應加強IPR保護6. 對台開放服務業7. 應避免過度投資,產能過剩(包括公共投資、如高鐵、機 場、高速公路等 ),成長模式應由投資帶動改為民間消費帶 動(民間消費僅佔GDP39% ,加計政府消費後為48%,而台 灣僅民間消費即占為59%);生產目標應由外銷創匯逐步改 為內需消費。
考量兩岸產業價值 鏈分工,優先選擇 中草藥、太陽光電 、車載資通訊、航 空、通訊、LED照 明、光儲存、資訊 服務、風力發電、 車輛、設計、流通 服務、食品、精密 機械等15項產業進 行兩岸產業交流 兩岸產業雙贏 目的 兩岸互補產業 合作對象 兩岸特定產業合作聯盟 平台 原則 一產業一平台 一平台一年兩次會議 研討內容: (1)合作開發(2)合作生產 (3)產銷合作(4)投資夥伴 活動 制定兩岸 產業技術 規格標準 資料來源:經濟部 三、產業合作:搭橋專案
精緻農業 文化創意 觀光旅遊 醫療照護 生技 綠能 四、新興產業合作:共創產業標準、提高附加價值 台灣刻正積極發展生物科技、觀光旅遊、綠色能源、醫療照護、精緻農業及文化創意等六大新興產業,將可為以ICT為主的台灣經濟注入新成長動能。大陸在「十二五計畫」推出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育種、新醫藥、新材料、電動汽車、資訊產業等七大新興產業。 資料來源:經濟建設委員會
五、服務業合作 推動「服務業發展方案」,以建構適合整體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促使服務業成為新經濟成長動能。 總體目標 發展策略 重點產業 願 景 • 提高服務業GDP • 101年服務業名目GDP達11兆元 觀光服務業 強化服務業 國際競爭力 讓服務業成為提高附加價值、創造就業、提升生活品質及帶動經濟成長的引擎 醫療照護服務業 加強研發創新 文化創意產業 • 增加就業機會 • 服務業就業每年平均增加12萬人 樂活農業 提高生產力 物流服務業 • 強化服務貿易競爭力 101年前服務出口達全球比重1.2% 電信服務業 健全服務業統計 技術服務業
大陸服務業有極大發展空間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國 內 生 產 毛 額 ─ 依 行 業 分 網址: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3/bs4/ninews/9908/t3-2.xls *大陸自2003年起統計公報開始分第一、二、三產業 * 十二五規劃的服務業目標將提高為47%
六、大陸內需商機 • 住房 • 家電 • 節能、減碳 • 環保、回收 • 電動車、汽車、車用電子 • 服務業、物流 • 農村及二、三線都市 • 生物科技、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