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83 Views
中共政治. 潘兆民 東海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第五章中國大陸的基層民主 grass-root democacy. 民主改革是由下而上的 , 這個民主活動基本上是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基層 , 因此稱為基層民主。由於沒有上層的政治改革配套 , 因此發展基層民主當中受 到很多限制。. 實施背景. 1﹒ 改革開放後社會結構發生變化 2. 農民角色扮演也不同於過去 3. 因地方政府部門從過去資源絕對支配者的角色 , 轉變成資源相對控制者的角 色 , 幹部權力弱化 , 幹部和群眾關係對立 , 唯有透過民主才能解決. 一、村民委員會的直接選舉. ﹒ 正面效應.
E N D
中共政治 • 潘兆民 東海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第五章中國大陸的基層民主grass-root democacy • 民主改革是由下而上的,這個民主活動基本上是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基層,因此稱為基層民主。由於沒有上層的政治改革配套,因此發展基層民主當中受 到很多限制。
實施背景 • 1﹒改革開放後社會結構發生變化 • 2.農民角色扮演也不同於過去 • 3. 因地方政府部門從過去資源絕對支配者的角色,轉變成資源相對控制者的角 色,幹部權力弱化,幹部和群眾關係對立,唯有透過民主才能解決
﹒正面效應 • 1公民意識提升 • 2.因選舉使村民更進一步要求村的幹部(村長)、鄉鎮長用選舉產生, • 3.促進這些村幹部在管理上的負責任和透明化(村務公開) ex.村務公開 的村較易收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那拉提镇那拉提村党支部书记巴合提·木萨(左二)在向村民介绍村务公开的情况。全国村务公开督查调研:还百姓明白 还干部清白
4.防止地方官員腐化的問題,產生了嚇阻作用,雖然仍有賄選問題,但人民不一定會投給有賄選的候選人4.防止地方官員腐化的問題,產生了嚇阻作用,雖然仍有賄選問題,但人民不一定會投給有賄選的候選人 • 5這些村委會直選或村務公開的村,在推動國家政策有幫助,因為是民選的,可產生帶動作用,有助益的效應,而且當推動國家政策成為縣長、鄉鎮長的業續與升官依據時,國家政策才能適時推動
2005年3月18日是中國安徽省奉杏村(Fengxing)鄉村委員會和村長的選舉日。選舉站的工作人員提著投票箱和投票登記表,挨家挨戶收集投票。2005年3月18日是中國安徽省奉杏村(Fengxing)鄉村委員會和村長的選舉日。選舉站的工作人員提著投票箱和投票登記表,挨家挨戶收集投票。
二、鄉鎮長的直選 村官權力畸形膨脹成新毒 瘤支農款屢成"唐僧肉"二、鄉鎮長的直選 村官權力畸形膨脹成新毒 瘤支農款屢成"唐僧肉"
首先在1988年,四川省的步雲鄉試驗施行,的確是解決了幹群緊張,但選 出的都非共產黨員,後在山西各省推動,中央推派的候選人都沒當選, 中共黨中央認為此選舉會弱化共產黨的權力,降低了控制力, 2001年 7月江澤民發文暫停,除了村委會可直選,鄉鎮長不得直選, • 理由是因為調整 國家政權組織準備廢除鄉鎮長一級(虛級化) ,直接由縣去控制。
三、縣一級以下的人民大會代表的直選(基層人大的選舉)三、縣一級以下的人民大會代表的直選(基層人大的選舉) • 主要背景: • 1979年7月1日,中國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和各級地方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規定縣一級以下(含縣)的人民大會代 表直選。
三次修正使其完善 • 每一次的修正都提高了選舉的民主程序 • 1.確定了差額選舉(原本是同額選舉) ,改變了候選人提名方式(過去是黨 推薦) ,現在人民也可以提名、推薦(自薦), • 2.廢除舉手表決投票方式,採取投票表決,確立選舉程序公開(計票、唱票)。
3.2004年10月廢除初選協商機制 • 原本是黨委書記決定,改為預選制作初 選,並規定候選人可直接向選民自我介紹,取代過去是透過幹部、地方官員介紹 , • 等於是允許競爭機制的存在
姚立法回憶說,從1987年開始他就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六次參加市人大代表競選,一次參加省人大代表競選。1987年他得了30 多票,1990年得了50多票,1993年他先後三次印刷了2000份競選材料,並公開指出潛江市人大在選舉的非法行為。儘管在1700選民中,有598人以上在「另選他人」一欄裏,專門填寫了「姚立法」三個字,但他還是沒能當選,然而麻煩卻選上了他。
從那以後,單位不分配任何工作給他幹,反而說他不幹活。在工資、住房問題上也是麻煩不斷,到1995年底,單位乾脆違背國務院規定,用五年「停薪留職」的方式把他趕走。儘管後來生活艱難的姚立法不得不幹苦力活,靠給人送液化氣罐謀生,但1998年一開春他就開始準備年底的人大競選了。 這次他先後自費向選民們派發了13封信,每次印刷上千份。這些信,從寫稿、付印、校對、分發,姚立法全是一人包辦。他常常是晚上吃完飯出發,開始往每家每戶、每間宿舍門縫下遞競選材料,全部發完往往已是吃早飯的時候了。
1998年11月28日那天,當公布非正式候選人姚立法得票數為1706票、票數排名第二時,選舉場上掌聲大作,經久不息。當天中午,有人將一張紙塞在姚立法的家門,上面寫著:今天是人民的節日。 姚立法在談到人大任職五年裏,他曾把兩年時間全部用在人大工作上,靠妻子養活全家。在300多位人大代表中,他對一府兩院(政府、檢察院、法院)提交了187件建議、意見和批評,占總數的38%。
產生的問題 • 1.雖是直選,但當選者屬政府官派比例過高,可兼任官吏,監督功能低, • 2.政府的強烈介入下,往往使這些代表只考慮中央立場,很難代表人民利益 • 3.選舉制度缺乏良好規範
海南:街头横幅将人大代表错印成“大人代表”海南:街头横幅将人大代表错印成“大人代表”
四.黨內民主要求鄉鎮、縣的黨委書記都應直選四.黨內民主要求鄉鎮、縣的黨委書記都應直選 • 主要背景 • 因為村委員會選舉造成的兩委衝突,黨委書記被指責沒有民意基礎,
兩委衝突的原因 • 1.權力合法性基礎不同 • 2.爭奪合法掌握村集體經濟的控制權 • 3.執行政策與村民利益的衝突
今年7月17日至24日,江苏省泗洪县24个乡镇先后召开全体中共党员大会,1万4842名农村党员人手一票,选出24名乡镇党委书记、184名党委委员和72名纪委委员。 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通过党员直选的方法选举中共乡镇党委领导人。首开中共乡镇党委书记直选先河的是四川省青神县南城乡,这个乡在1999年就以直选的方式选出了乡党委书记。 经过几年的试点,中共四川省委在上月下旬决定:将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试点工作在全省18个市(州)、30个县(区)全面推开。
兩委合一制 • 因為各由不同人擔任並代表不同的利益群體,仍然無法解決兩委的衝突,所以提出「兩委合一制」 • 黨政合一的作法的優點
總結:鄉鎮基層政權的合法性降低 • 原本村自治的設計是為了保障農民財產權益而設計,但受到縣鄉村的權力制約,反而成為基層政權完成攤派任務,強化農村資源汲取的制度設計 • 國家將大量的財政壓力透過基層政權轉稼給農民 • 農民負擔的不合理性反而被村民自治的合法性表象所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