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00 Views
几个零乱的思考. 李龙科 PB06203096 2007 年 5 月 3 日. 说实话,如果要我上交一份真正的论文,我想我只有查阅大量书籍或上网参考文献才可能完成。时间等诸多原因,我不能那样做,所以我才只有写了这份不算论文的论文,还诚请杨老师海涵。. 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本物理课本 《 力学 》 已在不知不觉中学完,但两个月左右的力学课的课堂模式、课堂气氛、思维构想还历历在目。. “ 学物理是欣赏天才的过程。 ” “ 物理就是思维。 ” “ 什么是物理,这就是物理! ” …… 思考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趣的!
E N D
几个零乱的思考 李龙科 PB06203096 2007年5月3日
说实话,如果要我上交一份真正的论文,我想我只有查阅大量书籍或上网参考文献才可能完成。时间等诸多原因,我不能那样做,所以我才只有写了这份不算论文的论文,还诚请杨老师海涵。说实话,如果要我上交一份真正的论文,我想我只有查阅大量书籍或上网参考文献才可能完成。时间等诸多原因,我不能那样做,所以我才只有写了这份不算论文的论文,还诚请杨老师海涵。
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本物理课本《力学》已在不知不觉中学完,但两个月左右的力学课的课堂模式、课堂气氛、思维构想还历历在目。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本物理课本《力学》已在不知不觉中学完,但两个月左右的力学课的课堂模式、课堂气氛、思维构想还历历在目。
“学物理是欣赏天才的过程。” “物理就是思维。” “什么是物理,这就是物理!” …… 思考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趣的! ——这是我最深的体会之一。以下便是我对某个问题引发的思考!
问题: ∞点是一个点,还是∞个点?
在《力学》书P184:“一般我们规定∞点的势能为零。” 在《力学》书P184:“一般我们规定∞点的势能为零。” 如果∞点不是一个点,会怎样? 我们假设A、B为两个∞点,从A到B点VA=-∫Fdr+VB,∫Fdr≠0,VA≠VB,这样就会使势能因基准不同而不一样了。岂不乱了吗? 所以我们初步根据规定认为∞点应是一个点。
联想到以前学过的磁场,其中条形磁铁会产生磁场,如图所示,其磁感线,没有交点,是对称的,而且每一条磁感线都是闭合的.联想到以前学过的磁场,其中条形磁铁会产生磁场,如图所示,其磁感线,没有交点,是对称的,而且每一条磁感线都是闭合的.
而我们应该注意到其中间有一条“直线”,从N极“出发”,指向∞处,从∞处“回到”S极,再穿过磁铁到N极。而该曲线应该是闭合的,从而我们应该得到∞点是一个点!其实在数学上我们也认为直线上任意一点处的曲率半径为∞。大概我们也可以把一条直线看成为半径为R=∞的圆。而我们应该注意到其中间有一条“直线”,从N极“出发”,指向∞处,从∞处“回到”S极,再穿过磁铁到N极。而该曲线应该是闭合的,从而我们应该得到∞点是一个点!其实在数学上我们也认为直线上任意一点处的曲率半径为∞。大概我们也可以把一条直线看成为半径为R=∞的圆。
在平面α上有一球P与平面α相切于点O,如左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Z轴与球P相交于点N点。在N点向各个方向引出直线,与球P和平面α分别交于点A、B点,球面上点与平面上点一一对应,而我们要问N点与什么对应呢?在平面α上有一球P与平面α相切于点O,如左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Z轴与球P相交于点N点。在N点向各个方向引出直线,与球P和平面α分别交于点A、B点,球面上点与平面上点一一对应,而我们要问N点与什么对应呢? 应该是∞点。 从而∞点应该是一个点。
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想到了时间。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时间就像那东流的水,永远的流着,永不复返。时间是单向的,均匀的流逝着。在相对论里,我们在理论上可以到达未来,但由于因果关系的存在,我们不能到达过去!?!时间就像那东流的水,永远的流着,永不复返。时间是单向的,均匀的流逝着。在相对论里,我们在理论上可以到达未来,但由于因果关系的存在,我们不能到达过去!?! 我却有一个很奇怪的想法:时间是单向的,但我们能到达过去!?!不过前提是我们得永生。
像上文所提的磁场中磁感线,不也是有方向的吗?但沿着它,经过∞点这条神奇的通道却能回到“过去”。如果时间也是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地到达未来,无限下去,是否能像“轮回”一样回到过去(未来的“未来”)呢?!?——如果这样我们的宇宙就是一个无界的闭合的时空了。像上文所提的磁场中磁感线,不也是有方向的吗?但沿着它,经过∞点这条神奇的通道却能回到“过去”。如果时间也是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地到达未来,无限下去,是否能像“轮回”一样回到过去(未来的“未来”)呢?!?——如果这样我们的宇宙就是一个无界的闭合的时空了。
但我们的世界太小,“沧海一粟”都算不上!宇宙的曲率半径下限为R=1028m,如果有人乘坐以光速(C=3.0×108m/s)行驶的宇宙飞船,环绕这样的下限宇宙一周,所需时间那是相当大的:t=2πR/C≈2.09×1020s,远远大于宇宙的年龄(也只有6×1017s),所以即使这样假设的宇宙存在,回到过去的可能性也是相当小的!但我们的世界太小,“沧海一粟”都算不上!宇宙的曲率半径下限为R=1028m,如果有人乘坐以光速(C=3.0×108m/s)行驶的宇宙飞船,环绕这样的下限宇宙一周,所需时间那是相当大的:t=2πR/C≈2.09×1020s,远远大于宇宙的年龄(也只有6×1017s),所以即使这样假设的宇宙存在,回到过去的可能性也是相当小的! (虽然我也知道这种想法与很多理论相悖,回到过去的时代就有点违背生物进化论等等,但我还是愿意分享这一奇想!)
这样我又引出一个问题: 宇宙,平直?扭曲?到底是几维呢?
我们生活的宇宙是平直的,还是扭曲的呢?好像还是搞不清楚!我们生活的宇宙是平直的,还是扭曲的呢?好像还是搞不清楚! 曾经玩过“纸圈变长”的游戏:拿一张窄纸带,在两面的中央画一条直线,然后将纸带的两端粘贴在一起,做成一个纸圈,在粘贴之前要把纸带扭180度,这样纸圈就分不清楚哪一面是正面,哪一面是反面。而且沿着中间的直线将纸圈剪开,纸圈不仅不会成两部分,而且会变长!——多有趣啊!
一个“二维生物”在这个纸圈行走一圈,它能到达纸面的任何位置。但它的左右部分便互换了!若我们所处的空间(目前认为是三维空间)是封闭的,像纸纸带一样,(三维空间向四维扭曲,就像二维的纸带向三维扭曲一样。)又会是怎样的呢?……一个“二维生物”在这个纸圈行走一圈,它能到达纸面的任何位置。但它的左右部分便互换了!若我们所处的空间(目前认为是三维空间)是封闭的,像纸纸带一样,(三维空间向四维扭曲,就像二维的纸带向三维扭曲一样。)又会是怎样的呢?……
物理的世界有太多的精彩等着我们去思考和发觉!物理的世界有太多的精彩等着我们去思考和发觉! 比如为什么“月亮可以代表我的心”?如果你喜欢欣赏浪漫的夜空,你会发现月亮好像永远一同一面朝着地球,而另一面永远看不到。学了物理之后,你就知道月亮饶地球一周同时,由于月亮自转角速度等于公转角速度,所以她自己也自转一周!这样我们就看到月亮“始终如一”——代表我的心,同时月宫吴刚伐桂的神话就能流传下来了。
物理照耀世界! 谢谢! ----BY 李龙科 PB06203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