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9

不同生物的复制体系

不同生物的复制体系. 功能 E.coli λ SV40/ 人 酵母 起始蛋白 DnaA O T 抗原 ORC 解旋酶 DnaB DnaB T 抗原 MCM

blai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不同生物的复制体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不同生物的复制体系 功能 E.coliλ SV40/人 酵母 起始蛋白 DnaA O T抗原 ORC 解旋酶 DnaB DnaB T抗原 MCM 装配因子 DnaC P T抗原? Cdc6 引发酶 DnaG DnaG Polα-引发酶 Polα-引发酶 聚合酶 PolⅢ的α亚基 Polδ Polδ,Polε 校正 PolⅢ的ε亚基 Polδ Polδ,Polε 滑动钳 PolⅢ的亚基 PCNA PCNA 滑动钳装配器  复合体 RF-C RF-C 单链结合蛋白 SSB RF-A RF-A

  2.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比较 相同点: 1)半保留复制方式 2)半不连续复制 3)DNA 螺旋酶, SSBP 4)RNA 引物 不同点: 1) 复制起点(单、多) 2)复制子(大小、多少) 3)复制叉移动的速度 4)冈崎片段的大小 5)端粒和端粒酶 6)DNA聚合酶

  3. 复制子的大小 : 酵母 平均 40 kb 脯乳动物 平均 100 kb 原核生物 >1000 kb 冈崎片段 原核生物 1000-2000 nt 真核生物 100-200 nt 复制速度 原核生物50,000bp/min (750/sec) 真核生物 3,000bp/min (50/sec) DNA聚合酶 真核生物 五种,α、β、γ、δ和ε 原核生物 三种 ,polⅠ、Ⅱ、Ⅲ 引物酶作用特点 真核细胞 DNA引物酶和polα紧密偶联, 原核细胞 引发酶和解旋酶偶联,形成复制体的一部分。

  4. RNA合成的基本特征: • 5’→3’方向; • 底物三磷酸核苷酸(NTP) • 不对称转录,以单链DNA为模板。 • 不需要引物,合成是连续的。 • 对一个基因组来说,转录只发生在一部分基因,且每个基因的转录都受到相对独立的控制。

  5.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组成

  6.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7. 典型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 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特点 -35 -10 转录起点 TTGACA 16-19bp TATAAT 5-9bp

  8. I 型: II 型 III型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60 -50 -40 -30 -20 -10 +1 +10 +20 上游控制区 核心启动子 真核生物 RNA pol 启动子

  9. 原核生物转录初始的tRNA和rRNA都不是最初的转录产物 因为: (1) 5’端都是单磷酸,而原始的转录产物5’三磷酸; (2) 分子比初始转录物小; (3) tRNA含有特殊的碱基,这些碱基只有通过一些化学修饰才可以得到。

  10. 真核mRNA的加工和成熟 5’加帽 3’加尾 特殊碱基的修饰 内含子的切除

  11. 第五章 转录

  12. 转录(transcription):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转录(transcription):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 转录所需的酶叫做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 转录产生初级转录物为RNA前体(RNA precursor),必须经过加工过程变为成熟的RNA。

  13. 模板链, 无意义链:在DNA的两条多苷酸链中只有其中一条链作为模板。 • 编码链,有意义链: DNA双链中另一条不做为模板的链; • 不对称转录:RNA的转录合成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而进行的。

  14. 第一节 转录酶 • 第二节 启动子 • 第三节 终止子 • 第四节 转录的机制 • 第五节 转录产物的后加工 • 第六节 RNA的剪接

  15. 第一节 转录酶1 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2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16. RNA合成的基本特征: • 5’→3’方向; • 底物三磷酸核苷酸(NTP) • 不对称转录,以单链DNA为模板。 • 不需要引物,合成是连续的。 • 对一个基因组来说,转录只发生在一部分基因,且每个基因的转录都受到相对独立的控制。

  17. 1 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RNA polynerase) 1.1 RNA pol与DNA pol作用的相同点: DNA模板,Mg2+,4种三磷酸核苷。 • 不同点: (1)RNA pol没有任何校对功能; (2)能起始新的RNA链。

  18. 1.2组成 •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多亚基组成, α2ββ’ωσ称为全酶, 480 KDa • 亚基与全酶结合疏松,很容易与全酶分离。

  19. 1.3 各亚基的功能 β亚基:由rpoB编码,结合底物(NTP及新生RNA链),进行聚合作用。 β′亚基:由rpoC编码,可能与模板结合。 α亚基:由rpoA编码,可能参与全酶的组装及全酶识别启动子,还参与RNA聚合酶与一些调控因子间的作用。 ω 亚基:约10KD,作为核心酶,具体功能不清楚。 σ亚基/因子:使全酶识别启动子并与之结合,也看作一种辅助因子。

  20. 1.4 σ亚基/因子 • σ因子在RNA聚合酶识别启动子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σ因子可重复使用。 • 不同的因子可识别不同的启动子

  21. 因子更替的现象 • 在细菌受到外界环境的急剧影响时,会改变所表达的基因,产生因子更替的现象。 • 如环境温度升高时,大肠杆菌会开启rpoH基因的表达, 其产物32能识别热激基因的启动子,而正常状态下表达的基因会关闭或表达水平下降。 • 芽孢菌生活周期过程中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通过因子的更替完成的。

  22. 第一节 转录酶1 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2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23. 2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24. 某些常用的转录抑制剂

  25. 2.1 真核RNA聚合酶的结构特点: 1)大分子蛋白质,500KDa或更多; 2) 分子量500KDa, 含两个大亚基和 7~12 个小亚基。 RNApolⅡ: 3) 大亚基中有 羧端功能区(carboxy terminal domain CTD) CTD中含一保守氨基酸序列的多个重复 Tyr-Ser-Pro-Thr-Ser-Pro-Ser C 端重复七肽 不同生物中重复数目不一样(酶活性)

  26. CTD: • 参与转录起始 • 真核RNA pol独有。 • CTD参与转录 → ⅡB → ⅡA → 使 RNApol易于离开启动子进入延伸过程(10倍)

  27. 2.2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RNA pol • RNA pol较小,更类似于细菌的RNA pol。 • RNA pol转录控制也很简单,只转录少数几个基因 。

  28. 第一节 转录酶 • 第二节 启动子 • 第三节 终止子 • 第四节 转录的机制 • 第五节 转录产物的后加工 • 第六节 RNA的剪接

  29. 第二节 启动子 1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 2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

  30. 1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 启动子(promoter):DNA分子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也就是转录开始的部位。 • 不同启动子对RNA聚合酶的亲和力各不同, • 根据其合成蛋白质的多少区别为强弱启动子。 • 强启动子与RNA聚合酶亲和性高,合成的mRNA多,翻译的蛋白质也多。

  31. -10 +1 +10 upstream start point downstream • DNA上开始转录的第一个碱基定为+1, • 沿转录方向顺流而下的核苷酸序列均用正值表示; • 逆流而上的核苷酸序列均用负值表示。

  32. 典型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 1.1 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特点 -35 -10 转录起点 TTGACA 16-19bp TATAAT 5-9bp

  33. 1) 转录起始点 1.1 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特点 • 多数情况下(>90%)为嘌呤, • 常见序列为CAT,A为起始点

  34. 2) -10区 又称为Pribnow盒 • 结构特点: • 保守序列:TATAAT(T80A95T45A60A50T96) • A.T较丰富,易于解链。 • 功能: (1) RNA pol结合位点 ; (2) 形成开放启动复合体; (3) 使RNA pol定向转录。

  35. 3) -35区 又称为Sextama box 结构特点: • 其保守序列 TTGACA(T82T84G78A65C54A45) • 与-10序列,相隔16-19bp。 功能: • (1) 为RNA pol的识别位点。 • σ亚基识别-35序列,为转录选择模板链。 • RNA Pol 核心酶和模板结合,进行聚合; (2)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强度。

  36. -35 序列与-10 序列与转录效率的关系 标准启动子 -35 TTGACA -10 TATAAT 不同的启动子 a. 与标准启动子序列同源性越高 →启动强度越大 b. 与标准启动子同源性越低 →启动强度越小 c. 与标准启动子差异很大时 →由另一种σ因子启动

  37. 4) -10和-35之间距离: • 间距非常重要,16-19bp的间距转录效率最高,碱基序列并不重要 • 间距上的突变种类: 间距趋向于17bp → 上升突变 间距远离17bp → 下降突变 原因: • 该距离大致是双螺旋绕两圈的长度。这两个结合区是在DNA分子的同一侧面,此酶结合在双螺旋的一面。 • 原核生物亦有少数启动子缺乏这两个序列之一。RNA聚合酶往往不能单独识别这种启动子,需要有辅助蛋白质的帮助。

  38. 5)启动子附近其他DNA序列: • 起始位点上游50到150bp之间的序列是启动子的完全活性所必需的。 • 上游序列可以吸引拓扑异构酶,后者可导致结合的局部产生有利于转录起始的超螺旋状态。 • 远离部位序列富有AT,能增进转录起始的频率。

  39. 保守序列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全酶所识别的启动子区 T80A95T45A60T96 T82T84G78A65C54A45

  40. 第二节 启动子 1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 2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

  41. 2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 2.1 RNApolⅡ的启动子 2.2 RNApol I的启动子 2.3 RNApol III的启动子 三种 RNApol → 三种转录方式 三种启动子 → 三类基因,Ⅰ类 Ⅱ类 Ⅲ类

  42. 2.1 RNApolⅡ的启动子 • 通用型启动子(无组织特异性) • 结构最复杂 • 位于转录起始点的上游 • 有多个短序列元件组成

  43. (1) 帽子位点(cap site):转录起始位点 与Prok.的相似 ,多为A (2) TATA框(Hogness 框或 Goldberg-Hogness 框) 结构特点: • 位于-30处 • 一致序列为T82A97T93A85A63(T37)A83A50(T37) 功能: • 定位转录起始点 (类似原核的Pribnow框), 也称为选择子(selector) • TATA是绝大多数真核基因的正确表达所必需的

  44. (3) CAAT框(CAAT box) 结构特点: • 位于-75bp处 • 一致序列为GGC/TCAATCT 功能: • 前两个 G 的作用十分重要(转录效率) • 增强启动子的效率、频率,不影响启动子的特异性 (距转录起始点的距离,正反方向) ☻ 以上三个保守序列在绝大多数启动子中都存在

  45. (4) GC框 (GC box) • 位于-90附近,较常见的成分 • 核心序列为GGGCGG • 可有多个拷贝,也可以正反两方向排列 (5)其他元件 • 八聚核苷酸元件(octamer element OCT元件) 一致序列为 ATTTGCAT • KB元件 一致序列为 GGGACTTTCC • ATF元件 一致序列为 GTGACGT • 以及还有一些位于起始点下游的相关元件

  46. (6) 起始子(initiator,Inr): • 位于起始点 -3~+5 • Py2CAPy5构成, • 可能提供RNA pol Ⅱ识别。 • 当有的基因缺少TATA框时,可能由Inr来替代它的作用, • 无论TATA是否存在,Inr对于启动子的强度和起始位点的选择都是十分重要的 。

  47. 小结--- 与原核生物启动子的比较: (1)多种元件:TATA框,GC框,CAAT框,OCT等; (2)不同元件的组合情况:位置、序列、距离和方向都不完全相同; (3)需转录因子参与转录的全过程:转录因子先和启动子结合,再与RNA聚合酶一起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开始转录的过程。

  48. 真核启动子含有不同的组件 SV40 早期启动子 胸苷激酶 组蛋白H2B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1 Oct CAAT GC TATA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