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 likes | 1.13k Views
练习题. 1 、 统计调查是 , 统计整理是 。 2 、我国统计调查体系的目标模式是 。 3 、统计整理的内容是 。 4 、统计分组是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5 、组限是 ,组中值是 。 6 、组距是 ,组数是是 。 7 、重合式是 ,等距式是 。 8 、分配数列又称 它是 。 9 、变量数列是 ,组距数列是 。 10 、复合分组是 。. 按 品质标志 分组. 统计分组. 单项式分组. 按 数量标志 分组. 组距式分组. 分布数列 的 种类. 某班学生按性别分组表. 某村农户按人口数分组表 (单项式).
E N D
练习题 1、统计调查是,统计整理是。 2、我国统计调查体系的目标模式是。 3、统计整理的内容是。 4、统计分组是,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5、组限是,组中值是。 6、组距是,组数是是。 7、重合式是,等距式是。 8、分配数列又称它是 。 9、变量数列是,组距数列是。 10、复合分组是。
按品质标志分组 统计分组 单项式分组 按数量标志分组 组距式分组
练习题 • 统计调查是,统计整理是。 • 统计调查按包括的范围可分为。 • 统计调查方案包括。 • 调查表是。 • 调查问卷是。 • 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区别是。 • 我国统计调查体系的目标模式是。 • 统计整理的内容是。 • 统计分组是,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组限是,组中值是。
学习目的与要求: • 本章是统计研究活动的第三阶段—统计资料整理阶段,阐述了统计整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分组、汇总和统计表的设计。重点要求为: • 明确统计资料整理的概念,了解统计整理的步骤。 • 通过学习统计分组理论,能够对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组。 • 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 • 掌握统计表的具体编配方法。
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 •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一般问题 • 第二节 统计分组 • 第三节 分配数列 • 第四节 统计表和统计图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一般问题 • 统计整理的意义 • 统计资料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搜集来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为统计分析提供系统化、条理化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 统计资料整理在统计工作中处于中间阶段,它是统计调查的继续,是统计分析的前提,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统计资料整理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调查资料是否能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到统计分析能否获得正确的结论。
统计资料整理的步骤 • 第一步,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审核被调查单位的资料是否全部收齐,填报是否缺漏与差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资料汇总计算能顺利进行。 • 第二步,对经过审核的资料进行分组 • 第三步,汇总,计算出总体总量指标。 • 第四步,将汇总计算的结果,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统计整理的技术 • 审核的技术 • 汇总的技术 • 统计整理的组织 • 逐级汇总 • 集中汇总 • 综合汇总
第二节 统计分组 • 统计分组的概念 •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 统计分组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同质总体区分为性质有别的不同组成部分;对总体单位而言,它是“组”,即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不同总体单位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组。
统计分组的作用 • 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分现象的不同类型 • 各种现象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并在其发展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征。通过统计分组,就可以将不同类型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区分开来,并且经过比较和研究,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达到深刻认识总体的目的。
例如 将我国的经济单位按照所有制性质划分为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五种类型;国民经济三种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同一行业的企业按照其生产规模大小划分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类型;从业人员按三种产业分、按地区分、按城乡分、按行业分等。 表3—1是1997年我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投资主体性质分组的情况,从中可以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表3—1 1997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布情况 • 资料来源:《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
(二)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 • 按照某种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组,可以计算出各组数值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各组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反映出总体的结构状况,加深对现象总体的认识。
例如 按照地理位置不同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可以观察东、中、西三个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资源的差异,以及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对人口按照文化程度分组,计算大学及大学以上、大学肄业及在校、高中、初中、小学、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各组人口所占的比重,就能反映社会人口的文化素质构成情况。如果将不同时期的同一总体的结构相互比较,还可以揭示出总体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
表3—2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变化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中国发展报告》,国家统计局2003年版,中国统计出版社。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1998—2002年,GDP年均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之年均增加2.9%,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8.0%。反映在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从1997年的19.1%下降到2002年的14.5%,下降了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50%提高到51.8%,上升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30.9%提高到33.7%,上升了2.8个百分点。它反映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1998—2002年,GDP年均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之年均增加2.9%,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8.0%。反映在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从1997年的19.1%下降到2002年的14.5%,下降了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50%提高到51.8%,上升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30.9%提高到33.7%,上升了2.8个百分点。它反映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过程。
(三)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 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一种现象的表现,既是它与其他现象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会对其他现象的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统计分组,可以反映出现象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
统计分组的方法 •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前者主要是指品质标志分组,后者主要是指数量标志分组。 (一)分组标志选择的原则 • 要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 • 应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 • 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的变化选择分组标志 (二)统计分组的方法 • 按品质标志分组 • 按数量标志分组
按品质标志分组 • 按数量标志分组 统计分组
按品质标志分组 统计分组 单项式分组 按数量标志分组 组距式分组
组距式分组 组距式分组涉及到 • 组限:上限,下限,开口组,重合式 • 组距 • 组数 • 组中值
组限 • 组距式分组中,每组区间两端的数值称为组限。 每一组的两个组限中,较大者叫上限, 较小者叫下限
如果各组的组限都齐全,成为闭口组;组限不齐全,即最小组缺下限或最大组缺上限,称为开口组。如果各组的组限都齐全,成为闭口组;组限不齐全,即最小组缺下限或最大组缺上限,称为开口组。
组距 • 每组下限与上限之间的距离为 组距。即:组距=上限-下限
组中值 组中值为每组下限与上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统计分组形式 • 简单分组与分组体系 将社会经济总体只选择一个标志分组称为简单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排列起来,即成为平行分组体系。 • 复合分组 复合分组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组标志重叠起来对总体进行的分组。
复合分组 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 简单分组 只按某 一个标志 分组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层叠分组
思考:下列分组是否属于复合分组? 某校教师按性别、职称分组表
练习题 针对本班同学,选择一定的标志分别设计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
第三节 分配数列 一、分配数列的概念与种类 二、分配数列的编制方法 三、次数分布的类型
分配数列的概念与种类 一、分配数列:又称次数分配或次数分布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其所属的组别归类整理,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总体单位数在各组分布的一系列数字。 • 频数:分配数列中,分布在各个组的总体单位数也叫次数。 • 频率
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求:一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或比率。它可根据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数列与变量数列。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求:一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或比率。它可根据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数列与变量数列。 • 品质数列: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用来观察总体单位中不同属性的单位分布情况。 • 变量数列:将总体按数量标志分组,将分组后形成的各组变量值与该组中所分配的单位次数或频数,按照一定的顺序相对应排列所形成的分配数列。
二、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 • 举例说明: 某工厂生产车间30人工人日产量原始数据如下: 20 21 21 24 23 22 20 21 22 23 24 20 24 21 22 22 23 24 22 21 22 23 22 21 21 22 22 23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