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 likes | 1.19k Views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Chapter 7. 纲 要. 7.1 线粒体形态 7.2 线粒体结构与化学组成 7.3 导向信号与线粒体蛋白定位 7.4 线粒体功能 : 氧化磷酸化 7.5 线粒体遗传、增殖和起源 7.6 过氧化物酶体. 7.1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发现与功能研究 ◆ 1850 年,德国生物学家 Rudolph Kölliker 第一系统的研究了线粒体。 ( 肌细胞 ) ◆ 1900 年, Leonor Michaelis 氧化还原反应
E N D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Chapter 7
纲 要 7.1 线粒体形态 7.2 线粒体结构与化学组成 7.3 导向信号与线粒体蛋白定位 7.4 线粒体功能:氧化磷酸化 7.5 线粒体遗传、增殖和起源 7.6 过氧化物酶体
7.1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发现与功能研究 ◆1850年,德国生物学家Rudolph Kölliker第一系统的研究了线粒体。(肌细胞) ◆ 1900年,Leonor Michaelis 氧化还原反应 ◆ 1943年,Arbert Claude 采用盐法分离技术分离到线粒体 ◆ 1948年George Hogeboom等采用蔗糖介质分离有活性的线粒体 能量转换的部位 逐步证明了线粒体具有Krebs循环、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的作用,从而证明了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能量转换的主要部位。
7.1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光镜下形态 大小 线状 直径约0.5~1μm 长度在1.5~3 μ m 颗粒状 故名线粒体
将线粒体放在100 mM蔗糖溶液中,蔗糖穿过外膜进入线粒体的膜间间隙;然后将线粒体取出测定线粒体内部蔗糖的平均浓度,结果只有50 mM, 比环境中蔗糖的浓度低。据此推测:线粒体外膜对蔗糖是通透的,而内膜对蔗糖是不通透的 线粒体膜通透性实验
首先将线粒体置于低渗溶液中使外膜破裂,此时线粒体内膜和基质(线粒体质)仍结合在一起,通过离心可将线粒体质分离。用去垢剂Lubrol处理线粒体质,破坏线粒体内膜,释放线粒体基质,破裂的内膜重新闭合形成小泡,其表面有F1颗粒。首先将线粒体置于低渗溶液中使外膜破裂,此时线粒体内膜和基质(线粒体质)仍结合在一起,通过离心可将线粒体质分离。用去垢剂Lubrol处理线粒体质,破坏线粒体内膜,释放线粒体基质,破裂的内膜重新闭合形成小泡,其表面有F1颗粒。 线粒体组分的分离
外膜(outer menbrane) ◆标志酶:单胺氧化酶; ◆外膜含有较大的通道蛋白:孔蛋白; 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中的孔蛋白 ß折叠
内膜(inner membrane) ◆线粒体进行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部位,通透性差; ◆含有大量的心磷脂(cardiolipin), 心磷脂与离子的不可渗透性有关; ◆内膜的标志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按作用分3类酶 ①运输酶类 ②合成酶类 ③电子传递和ATP合成的酶类
膜间隙(intermenbrane space) ◆标志酶:腺苷酸激酶 ◆功能:建立电化学梯度 线粒体基质(matrix) ◆标志酶:苹果酸脱氢酶 ◆功能:进行氧化反应, 主要是三羧酸循环
线粒体的钙调节作用 系统1是由膜动力势引起的Ca2+离子流向线粒体基质; 系统2是通过与Na+离子的交换将Ca2+离子输出到胞质溶胶。
◆线粒体各部分的蛋白质来自何方? ◆定位机理如何? 7.3 前导肽与线粒体蛋白定位
7.3.1 蛋白质寻靶与分选 蛋白质的两种运输方式 ●翻译后转运 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释放到胞质溶胶后被运送到不同的部位, 即先合成,后运输。在合成释放之后需要自己寻找目的地,又称为蛋白质寻靶。 ●共翻译转运 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在翻译的同时进行转运定位, 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称为蛋白质分选。
细胞质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与去向 共翻译转运 翻译后转运 分秘泡
前导肽与信号肽 ◆前导肽(leading peptide) 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 ◆信号肽(signal peptide) 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
◆线粒体前导肽的性质 ●长约20-80个氨基酸,通常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为丰富; ●序列中不含有或基本不含有带负电荷的酸性氨基酸,并且有形成两性(既亲水又疏水)α螺旋的倾向。 有利于穿过线粒体的双层膜; ●需要消耗能量; ●需要分子伴侣。
◆前导肽的特异性 ●具有细胞结构的特异性 ●前导肽的不同片段含有不同的信息(双导向序列)
两个导向序列,位于N端最前面的为基质导向序列,其后还有第二个导向序列,即膜间隙导向序列,功能是将蛋白质定位于内膜或膜间隙两个导向序列,位于N端最前面的为基质导向序列,其后还有第二个导向序列,即膜间隙导向序列,功能是将蛋白质定位于内膜或膜间隙 双导向序列 基质导向序列 膜间隙导向序列
◆如何证明前导肽引导 蛋白质进入线粒体? P274
◆实验设计 ●分离线粒体 ●与具有线粒体基质定位信号的前体蛋白温育 ●胰蛋白酶处理
线粒体基质蛋白定位 线粒体膜间间隙蛋白的定位 需要两个前导肽、两种方式: ◆保守性寻靶 ◆非保守性寻靶 线粒体内膜蛋白的定位 线粒体外膜蛋白的定位
线粒体基质蛋白定位 前导肽 前导肽酶
前体蛋白在游离核糖体合成释放之后,在细胞质分子伴侣 Hsp70的帮助下解折叠, • 然后通过N-端的前导肽同线粒体外膜上的受体蛋白识别, • 并在受体(或附近)的内外膜接触点(contact site)处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进入转运蛋白的运输通道, • 然后由电化学梯度驱动穿过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 • 在基质中, 由线粒体分子伴侣Hsp70(mHsp70)继续维持前体蛋白的解折叠状态。 • 接着在Hsp60的帮助下, 进行正确折叠, • 最后由前导肽酶切除导向序列,成为成熟的线粒体基质蛋白。
线粒体膜间间隙蛋白保守性寻靶 膜间隙导向序列 基质导向序列 前导肽酶
◆线粒体膜间间隙蛋白的转运 定位需要两个导向序列,基质导向序列和膜间隙导向序列。这类蛋白有两种转运定位方式。 保守性寻靶 前体蛋白在N-端的基质导向序列引导下采用与线粒体基质蛋白同样的运输方式,将前体蛋白转运到线粒体基质, 在基质中由前导肽酶切除基质导向序列后, 膜间隙导向序列就成了N端的导向序列, 它能够识别内膜的受体和转运通道蛋白,引导蛋白质穿过内膜,进入线粒体膜间隙,然后由线粒体膜间隙中的前导肽酶将膜间隙导向序列切除。
线粒体膜间间隙蛋白非保守性寻靶 膜间隙导向序列 基质导向序列 前导肽酶 膜间隙导向序列作为停止转运序列锚定在内膜上
● 非保守性寻靶 在线粒体基质导向序列的引导下,通过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但是疏水的膜间隙导向序列作为停止转运序列锚定在内膜上,从而阻止了蛋白质的C-末端穿过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 然后通过蛋白质的扩散作用,锚定在内膜上的蛋白逐渐离开转运通道,最后在前导肽酶的作用下,将膜间隙导向序列切除,蛋白质释放到膜间隙。
线粒体外膜、内膜蛋白的定位 只需一个前导肽,引导外膜和内膜蛋白穿膜,前导肽后面一段疏水的停止转运序列阻止转运蛋白进一步穿膜, 外膜蛋白:停止转运序列与外膜转运酶结合 P274 内膜蛋白:停止转运序列与内膜转运酶结合
7.4 线粒体的功能:氧化磷酸化作用 7.4.1 真核细胞中的氧化作用 糖的有氧氧化(细胞氧化或生物氧化): 葡萄糖(或糖原)在正常有氧的条件下, 氧化后产生CO2和水,分为三个阶段 ◆糖氧化成丙酮酸 ◆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酰CoA ◆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葡萄糖酵解生成丙酮酸 糖酵解(glycolysis):细胞质中的葡萄糖(或糖原)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生成丙酮酸的过程。 • 细胞质中 • 不耗氧
糖的酵解与氧化 糖酵解 丙酮酸
线粒体基质中乙酰辅酶A的生成 ◆丙酮酸跨膜进入线粒体基质; ◆在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作用下氧化成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的生成 丙酮酸脱氢酶 丙酮酸
●生物需要能量时首先利用多糖; ●必要时也会利用脂肪: ▲脂肪被水解生成脂肪酸; ▲脂肪酸能够进入线粒体基质,通过β氧化途径(β-oxidation pathway)循环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
三羧酸循环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 又叫Krebs循环、柠檬酸循环。
7.4.2 呼吸链与电子传递 线粒体能量转换策略 ◆三羧酸循环中的能量转换 NAD+ → NADH FAD+ → FADH2 ◆NADH和FADH2必须被氧化才能维持三羧酸循环 NADH + 1/2 O2 → NAD+ + 能量 FADH2 + 1/2 O2 → FAD+ + 能量 ◆NADH和FADH2被氧化时释放的H+、电子和能量如何安置?
■ 电子载体(electron carriers)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 电子载体类型 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黄素蛋白 一条多肽结合1个辅基组成的酶类,结合的辅基可以是FAD或FMN 两个质子和电子 ◆细胞色素 血红素辅基Fe3+和 Fe2+ 单个的电子 ◆铁硫蛋白 细胞色素类蛋白 铁-硫中心 Fe3+和 Fe2+ ◆泛醌或称辅酶Q 一种脂溶性的分子 两个电子和质子 部分还原的称为半醌,完全还原的称为全醌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又称电子传递链,是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组酶的复合体 ◆功能 ●电子传递 ●H+的传递 ●利用氧,产生水和ATP
●复合物I (Complex I) 又称NADH 脱氢酶或NADH-CoQ 还原酶复合物, 功能:催化一对电子从NADH传递给CoQ,伴随着4个质子被传递到膜间隙。 ●复合物Ⅱ (Complex Ⅱ) 又称为琥珀酸脱氢酶或琥珀酸-CoQ 酶复合物, 功能:催化电子从琥珀酸传递给辅酶Q, 不伴随氢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