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93 Views
加强少先队小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 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 胡引妹. 一、重视队员搜集、处理信息过程的指导. 关注信息 —— 搜集信息 —— 处理信息 —— 应用信息. 二、重视队员发现 问题 过程的指导. 启 发. 教师预设性问题 启发队员 发现问题 生成小课题. 三、重视队员筛选课题过程的指导. 引领队员自选或认同接受小课题. 教师指导队员筛选课题. 可行性、实效性. 师生合作研究. 队员自主研究. 四、重视队员设计 研究方案 过程的指导. 辅导队员合作或自主制定研究活动方案. 教师设计示范. 科学性 操作性.
E N D
加强少先队小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 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 胡引妹
一、重视队员搜集、处理信息过程的指导 关注信息——搜集信息 ——处理信息——应用信息
二、重视队员发现问题过程的指导 启 发 教师预设性问题 启发队员 发现问题 生成小课题
三、重视队员筛选课题过程的指导 引领队员自选或认同接受小课题 教师指导队员筛选课题 可行性、实效性 师生合作研究 队员自主研究
四、重视队员设计研究方案过程的指导 辅导队员合作或自主制定研究活动方案 教师设计示范 科学性 操作性 队员模仿——学会——自主制定 分 解 课题 探究活动方案
五、重视队员课题探究活动过程的指导 师生合作探究 队员自主探究 队员探究成功
六、重视队员小课题总结过程的指导 提炼、总结 系列活动 课题研究成果 小研究论文 小研究成果展示 研究体验的表现及表达
搜集信息 设计方案 生成问题 探究活动 筛选课题 课题总结
以陶艺项目为例:(实验小学) 1、搜集处理应用陶艺信息 以网络为主(①图书、②工艺技师传经活动,即陶艺感知活动、③网络) 2、陶艺作品欣赏活动(话陶艺) 3、陶艺材料及工具感知、试用活动 4、陶艺制作程序感知、掌握活动 观察创作原型设计知识技能想象结构形象陶艺作品模仿制作活动 6、陶艺创作设计活动 7、陶艺创作制作尝试活动、体验、加工活动 8、陶艺作品制作综合活动 9、陶艺创作展示、评比活动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研究性学习 • 的一个重要特点。 • 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 • 研究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 解决问题,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 • 引导学生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
1、留心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1、留心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1)上学路上乘车时 案例王某上学每天乘车,发现“爱心专座”上坐的人,很少是符合专座条件的,也很少看到有人让座给老人、孕妇等,引发他思考: 公交车上为什么要设爱心专座? 公交车上“爱心专座”现状。 国外公交车上 “爱心专座”的情况。
(2)过马路时 案例陈某每天上学过马路时,经常看到行人乱穿红灯,他感到这样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存有隐患,引发思考: 对行人过马路时交通行为的调查和建议。
2.从热门的社会话题中,寻找可研究的问题。2.从热门的社会话题中,寻找可研究的问题。 案例上一阶段,电视、报纸多次对苏州河里水葫芦大量繁殖、蔓延污染水质作报道,引发同学思考: 苏州河里水葫芦大量繁殖的原因是什么。 案例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的反恐怖行动成了 社会的热点新闻,引起很多同学关注,有同学借助各 种媒体提供的信息 ,看美国反恐走向并分析其原因: 从9•11事件看美国反恐怖军事行动走向
案例今年“中国结”风靡全中国,陈某去城隍庙逛街,看到很多卖中国结的摊位,很多人争相购买“中国结”,陈某处于好奇以及受到气氛的感染,也买了一个中国结,挂在家里的橱门上一下子感到家里很有喜气。引发思考:案例今年“中国结”风靡全中国,陈某去城隍庙逛街,看到很多卖中国结的摊位,很多人争相购买“中国结”,陈某处于好奇以及受到气氛的感染,也买了一个中国结,挂在家里的橱门上一下子感到家里很有喜气。引发思考: “中国结”的来历、意义、用途。
3.在和他人谈话中,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3.在和他人谈话中,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案例崔某和石某是形影不离的好友,漫画”是她们共同的爱好,他们买漫画书籍,看漫画影视片,画漫画人物。引发思考: 中日漫画比较。 日本漫画受青睐的原因。
4.在学科学习中寻找问题。 案例学生在语文教材中学到一篇课文《实验室外的居里夫人》,引发了对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研究热情。 对居里夫人生平的研究。
5.在喜欢的书籍中寻找问题。 案例张某同学今年寒假参加了“沪、港、澳、新”四地读书征文活动,认真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 读完后,对老舍笔下祥子这一人物塑造,产生了兴趣。引发思考: 祥子这一人物的塑造,具有哪些社会意义。 导致祥子这一人物悲剧的原因。 作者通过哪些事例,塑造祥子这一人物的性格的。
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世界。 (2)教师在指导学生寻找问题时,让学生准 备一本笔记本,随时记录自己感兴趣的 问题,不要让思维火花一闪而过。 (3)适时组织学生交流感兴趣的问题,用“头 脑风暴法” ,引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选题的标准 • 1、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无负面影响 案例怎样利用高科技犯罪。 此课题研究,对心理尚处稚嫩、识别能力 教差的青少年来说,将诱惑其犯罪,破坏社会 安宁,损害别人的利益,绝不可以作课题研究。
2、能否有利学生兴趣的延伸 • 案例有同学语文课上学了《死海不死》, • 对死海的成因很感兴趣,诱发形成课题: • 关于死海不死的成因研究。 这个课题拓展、延伸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否完成选题 案例当今,一些发达国家已研制出核武器,核武 器在战争中的杀伤力,令全人类关注。诱发形成课 题:核辐射对生物的影响。 此课题的研究有很大的社会意义,但学生目 前的知识储备不够,相关背景知识难以读懂,此 课题在进展中会因困难重重而遭失败,教师要作 提醒。
4、能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综合 案例走进“东方绿舟”,树木葱茏,绿树成荫, 许多又粗又高的树木,组成了一片小森林。有同学 了解到,“东方绿舟”的土质很适合植物生长,由 此想到对其土质进行分析: 对“东方绿舟”土壤PH值的测定
2. 研究方案包含的内容 要做什么?我研究什么题目 我为什么研究这个题目(其意义和价值) 我是否有能力完成这个题目 怎样做?工作步骤和程序 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 组内同学分工情况 从哪里、怎样获得信息 可能遇到什么困难,怎样避免 做成什么?预计最后的成果是什么 (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