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0

巴尔通体及巴尔通体病 (Bartonella and Bartonellosis)

巴尔通体及巴尔通体病 (Bartonella and Bartonellosis). 白鹤鸣. 前 言. 2004 年在南京医科大学召开的全国新出现传染病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报告,近 30 年来,全世界新发现的病原体及相关传染病已近 40 种,其中在我国发生流行的有 14 种。 SARS 、艾滋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 : H7 、 O139) 、霍乱、军团病、空肠弯曲菌肠炎、莱姆病、丙型肝炎、庚型肝炎、戊型肝炎、汉坦病毒、 B 组轮状病毒腹泻、禽流感、 巴尔通体感染 等 14 种 。. 巴尔通体病 Bartonellosis.

boo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巴尔通体及巴尔通体病 (Bartonella and Bartonellosis)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巴尔通体及巴尔通体病(Bartonella and Bartonellosis) 白鹤鸣

  2. 前 言 2004年在南京医科大学召开的全国新出现传染病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报告,近30年来,全世界新发现的病原体及相关传染病已近40种,其中在我国发生流行的有14种。SARS、艾滋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O139)、霍乱、军团病、空肠弯曲菌肠炎、莱姆病、丙型肝炎、庚型肝炎、戊型肝炎、汉坦病毒、B组轮状病毒腹泻、禽流感、巴尔通体感染等14种 。

  3. 巴尔通体病Bartonellosis • 概念扩展,最早巴尔通体病是指南美洲流行的卡里翁氏病Carrion‘s Disease,现在凡是由巴尔通体感染引起的人类疾病都可称之为巴尔通体病。 • 猫抓病 、卡里翁氏病(秘鲁疣)、菌血综合症、心内膜炎、神经性视网膜炎、BA、BA等。

  4. Daniel A. Carrion (1858-1885) 秘鲁医学生

  5. 巴尔通体Bartonella • 分类学(Taxonomy) • 细菌学(Bacteriology) • 流行病学及控制(Epidemiology & Control) • 临床诊断及治疗(Clinic diagnose & treatment)

  6. 概 述 巴尔通体是一群广泛寄生在哺乳动物体内的革兰氏阴性,变形球杆菌(Pleomorphic coccobacillus)。已经证实其中一些和人类疾病有关。巴尔通体(Bartonella)是由秘鲁细菌学家 Alberto Barton,1909年首次从奥罗亚热(Oroya)病人的红细胞中发现的一种微生物,他当时认为病原体就是这种原核生物,后来的研究工作证实了正是由于这种杆菌引起了疾病,于1913(4年后)年正式命名为巴尔通体(Bartonella)。

  7. Dr. Alberto L. Barton (1871-1950) 秘鲁细菌学家

  8. 历 史 目前已知的巴尔通体中,有些曾经被划在立克次体科中罗沙利巴体属,但通过对其基因序列的研究,发现它们16S rRNA基因序列和巴尔通体高度相似,证明了它们和巴尔通体之间的同源性,并重新划归巴尔通体属。

  9. 巴尔通体分类学位置 巴尔通体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 根瘤菌目(Rhizobiales) 巴尔通体科(Bartonellaceae) 巴尔通体属(Bartonella)。

  10. 已知巴尔通体菌 目前已经命名的巴尔通体一共有20个种,其中B. vinsonii有三个亚种,详见后表。

  11. B. bacilliformis B. henselae B. quintana B. elizabethae B. talpae B. peromysci B. grahamii B. taylorii B. doshiae B. clarridgeiae B. alsatica B. tribocorum B. birtlesii B. koehlerae B. schoenbuchensis B. bovis B. caprepli B. washoensis B. chomelii B. vinsonii. vinsonii B. vinsonii. arupenis B. vinsonii. Berkhoffii 已命名的巴尔通体菌株

  12. 巴尔通体的分类变迁

  13. 巴尔通体 能引起人类疾病(human-specific)的巴尔通体。 引起动物疾病(animal-specific)或能在动物间传播(zoonotic)的巴尔通体两类组成。

  14. 致病巴尔通体 已知的20种巴尔通体,发现有9种和人类疾病有关。其中三种巴尔通体B. bacilliformis、B. quintana、B. henselae与人类的疾病的关系已经明确,其余6种巴尔通体 (含B. vinsonii subsp. vinsonii亚种),已通过间接方法或者从一些个案病例报导中证实。总之,他们与人类疾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其余的11种的巴尔通体仅仅只是从动物体内分离到。

  15. 形 态 染 色 巴尔通体是革兰氏染色阴性,不抗酸(non-acid fast),多形性杆菌(pleomorphic rods)。巴尔通体不易被碱性红染色,但容易被姬姆萨(Giemsa)或姬姆奈茨(Gimenez)染色。细菌呈球杆菌或者纤细、微弯曲,两极稍粗的杆菌。细胞可以呈球菌样、珠状、或者排列成链状。有时能观察到环形(环形窗体)和停车场汽车样聚集(autoaggregates)。最大的细胞也不超过3μm,测量多数细菌的大小在0.5 μm × 1.0 μm~0.5 μm × 2.0 μm之间。

  16. 姬姆莎染色

  17. B. Clarridgeiae电镜照片

  18. B.Henselae

  19. B. bacilliformis

  20. 从盈江黄胸鼠体内分离到的巴尔通体

  21. 培 养 特 性 • 从样本中分离巴尔通体需要特别的培基,有多种营养成份(胰蛋白酶、心脑浸液)的血或者巧克力琼脂。 • 培养时间长:经过1~3周时间才能看到菌落生长 。 • 培养温度为35℃,并要求有很高的湿度。除B. bacilliformis外,其它巴尔通体的培养还需要孵箱内有5%的CO2。

  22. 菌落形态 巴尔通体菌落很小,直径在0.5~3mm之间,圆形的白色或者灰白色,菌落有半透明的和不透明的。菌落生长一段时间后,从干燥变为粘稠。刚分离培养的菌落附着在培养基上呈并凹陷状,这种性状经过几代体外培养后消失。次代接种,只需要2~5天就能看到菌落。这种菌落的变异是由细菌表面抗原结构的变异引起的。

  23. 培养一周左右的菌落形态

  24. 培养8周后的菌落形态

  25. 生 化 反 应 巴尔通体在生理学上没有什么特别不同的地方,它是非发酵需氧菌,不发酵葡萄糖;氧化酶试验阴性;尿素酶试验阳性。在标准生化实验中,巴尔通体是生长在不含血液成份的环境中,因此利用生化试验鉴定巴尔通体是没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实验结果的评价一定要慎重。如果培养基中加了血液成份,实验结果就会显示细菌分解碳水化合物(乳糖、麦芽糖、蔗糖)而产酸。

  26. 我们用梅里埃全自动细菌检测仪测定: • 糖发酵试验:检测报告显示,测试菌株不分解木糖、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等单糖,不分解三糖棉子糖。不分解10%乳糖,但能分解乳糖、麦芽糖、蔗糖等双糖。 • 醇发酵试验:检测巴尔通体菌株不能分解甘露醇、山梨醇、肌醇、侧金盏花醇等醇类。

  27. 氨基酸利用:培养一周的巴尔通体不利用赖氨酸、鸟氨酸、苯丙氨酸及精氨酸,而培养三周后的巴尔通体开始利用精氨酸。氨基酸利用:培养一周的巴尔通体不利用赖氨酸、鸟氨酸、苯丙氨酸及精氨酸,而培养三周后的巴尔通体开始利用精氨酸。 • 硫化氢试验:测试菌株不能分解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 • 酶类试验:检测菌株氧化酶试验阴性。检测菌株尿素酶试验阳性,可分解尿素,产生氨。检测菌株β-半乳糖甘酶试验阴性。 • 其它:测试结果表明测试菌株能产生多粘菌素。培养一周的巴尔通体不利用丙二酸盐、枸椽酸盐,而培养三周后的巴尔通体则利用。

  28. 流行病学及控制 • 宿主 • 媒介及传播途径 • 预防及控制

  29. 宿 主 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巴尔通体已经从许多种类的动物体内分离或者检测到,已确定和潜在的宿主有:猫、狗、兔、牛、啮齿动物,以及野生动物如:野生猫科动物(美洲野猫、美洲狮和山狮)、草原狼、鹿、麋鹿和狐狸。一些新的巴尔通体被发现能感染多种温血(狗、啮齿动物)和冷血(爬行类、两栖类)脊椎动物。最近在海洋哺乳动物体内分离到了B. henselae。

  30. 媒介及传播途径 大多数致病巴尔通体是通过某种昆虫媒介传播给人的,已知的昆虫有:白蛉、跳蚤、蜱、虱及恙螨(mites)。在猫抓病中,病原体可经过机械损伤从猫传入人体。这个过程中,猫蚤带有病原体的粪便污染了猫爪,并通过猫爪对人体的机械损伤而传入人体内。而跳蚤则是猫与猫之间传播B. henselae的媒介。猫蚤和猫抓病之间流行病学分析,进一步支持带有病原体的猫蚤粪便污染了猫抓导致人类感染B. henselae的观点。

  31. 白 蛉 白蛉(sand flies)属双翅目、长角亚目(Nematocera)、白蛉科(Phlebotomidae)。世界已知有白蛉600余种,我国已报告40余种(亚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