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制度文化与旅游

制度文化与旅游. 一、工作任务 二、知识素养 三、实用技能 四、实景训练 五、心得体会. 本章内容. 工作任务. 接待“悠悠思古怀旧游” 制度文化考察团 一行 32+1 人. 需同学们讨论完成下列任务: 1. 根据该团特点,自己拟定一个欢迎或 欢送方案。 2. 根据该团特点,撰写一份靖江王府 的导游词。. 交流与点评. 1 、每组代表上台公布本组的接待方案. 2 、同学们互评、打分. 3 、老师点评. 4 、选出最优作品,奖励. 一、工作任务 二、知识素养 三、实用技能 四、实景训练 五、心得体会.

bork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制度文化与旅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制度文化与旅游

  2. 一、工作任务 二、知识素养 三、实用技能 四、实景训练 五、心得体会 本章内容

  3. 工作任务 • 接待“悠悠思古怀旧游” 制度文化考察团 一行32+1人

  4. 需同学们讨论完成下列任务: • 1. 根据该团特点,自己拟定一个欢迎或 • 欢送方案。 • 2. 根据该团特点,撰写一份靖江王府 • 的导游词。

  5. 交流与点评 1、每组代表上台公布本组的接待方案 2、同学们互评、打分 3、老师点评 4、选出最优作品,奖励

  6. 一、工作任务 二、知识素养 三、实用技能 四、实景训练 五、心得体会 本章内容

  7. 知识素养 • 1.皇帝制度 • 2.后宫制度 • 3.宦官制度 • 4.礼仪制度 • 5.服饰制度 • 6.职官制度和选官制度

  8. 帝王称谓 1. 皇帝制度 • 称谓:夏商周称“王”; 西周始称“天子”; 秦朝始称“皇帝”。 • 年号:帝王为表示在位年数而确立的名号, • 王朝纪元的标志。 西周最早使用年号“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 自明朝始,以年号称谓皇帝。

  9. 谥号 庙号 谥号:用一些固定的字指称和概括死者生前的 事迹、品德。 表扬:文、景、武、惠等; 批评:炀、厉等; 同情:哀等。 庙号:帝王死后,立庙室奉祀时追尊的某祖某 宗的名号。

  10. 2. 后宫制度 (1)后妃:传说,周代开始制定:“正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共121人的后妃制度。秦统一后,规定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按规定,皇后和太后可以像君主一样取得尊号和谥号,统率妃嫔和女官,执行宫中纪律,但不得干预朝政。

  11. (2)女官:后宫的女官,大体上上是“拟外百(2)女官:后宫的女官,大体上上是“拟外百 • 官,备位内职,”使她们“递相统 • 摄,以掌宫掖之政”。 • (3)内侍:皇帝和后宫的侍奉官,专门为君 • 主和后妃的生活服务。 • (4)宫省:是皇宫的建筑形式。

  12. 3. 宦官制度 • (1)宦官制度的沿革: • 始于周代,明朝时发展到顶点 • (2)历代宦官制度的设置: • 西周、战国:设有官职 • 东汉:中常侍、小黄门、黄门令、 • 黄门、画室、玉堂等。 • 唐朝:内侍省设内侍、内常侍。

  13. 二十四衙门 明代宦官机构有二十四衙门,即司礼等十二监、惜薪等四司、兵杖等八局,另有内府供用诸库,甲字等十库,御酒、御药等。

  14. 4. 礼仪制度 (1)历代礼仪沿革: • 原始先民仪式 • 周代重视“礼” • 秦以后重视礼仪制度的建立 • 明代重视礼乐教化 • 清代满汉礼仪并重 (2)礼仪的作用: • 定人伦,明尊卑,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教化天下,淳正风俗,区别人与人之间的等 • 级与不同,教民以德,使社会遵从道德的潜 • 规则; • 为政治国;管理国家,调控社会。

  15. 典礼职官 • (3)典礼职官: • 商:以尹兼祭祀礼仪活动。 • 西周:设有太史三官。 • 秦:设“奉常”。 • 魏晋南北朝:设“祠部曹” • 隋朝:设“天部” • 唐宋:设立了“秩宗”来典三礼。

  16. 5. 服饰制度 • (1)服饰的功能:御寒、遮羞、装饰 • (2)服饰制度:等级制、习俗 • (3)服饰的沿革: • 原始社会时:最简单的兽皮衣,粗陋; • 商朝:上衣下裳; • 汉代:深衣当礼服; • 魏晋南北朝:南北服饰、中外服 • 饰相互影响;

  17. 隋唐 • 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时期; • 元朝时: 汉、蒙皆有; • 明代时: 体现明显的等级制; • 清朝时: 满、汉皆体现。 清朝 明朝 元朝皇帝服饰

  18. 6. 职官制度 • (1)中央官制 • 商朝设“百官”; • 周朝设“三公六卿”; • 秦汉置“三公九卿”; • 隋唐为“三省六部”; • 明朝为“内阁制”; • 清朝设“军机处”。

  19. 地方官制 • 秦汉设“郡、县二级制” • 魏晋南北朝为“州、郡、县三级” • 隋唐为“州、县二级” • 宋代为“路、州、县三级” • 元代设“行省制” • 明代为“省、府、县”三级 • 清代为“省、道、府、县四级”

  20. 7. 选官制度 • (1)科举制由来 • 先秦“世袭制”--汉朝“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以后“科举制” • 科举制:由国家设立许多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也称“开科取士”。隋炀帝时始创;唐以后,进士科是最有代表性科目,习称“考进士”。

  21. 乡试 科举考试程序 院试 会试 殿试 • (2)科举考试程序 • 院试:各省学政主持,通过者称“生员”即“秀才”。 • 乡试:钦命主考主持,每三年一次,省城,秋闱, • 通过者称“举人”。 • 会试:礼部主持,每三年一次,京城,春闱、礼闱, • 考中者称“贡士”。 • 殿试:皇帝主持,中者称“进士”,其中一甲第一名称 • “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 同称“三鼎甲”。 • 三元及第:某生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 • (解元、会元、状元),又称“连中三元” 。

  22. 一、工作任务 二、知识素养 三、实用技能 四、实景训练 五、心得体会 本章内容

  23. 工作流程 • 1、准备资料及接团用品 • 2、迎接团队 • 3、为团队进行导游讲解 • 4、送别团队

  24. 工作用具 • 导游证 • 导游旗 • 接待计划 • 接站牌 • 门票结算单和费用 • 意见征求表 • 名片 工作用具

  25. 导游技能 • 1、迎接服务 • 2、送客服务

  26. 1、迎接服务 1)地陪确认旅游团队 找旅游团队时,地陪应站在出站口明显的位置上举起接站牌,以便领队、全陪(或游客)前来联系。同时地陪也可从出站游客的民族特征、衣着、组团社的徽记等来判断,主动确认自己的团队。 如果该旅游团有领队或全陪时,导游人员应及时与他们接洽,问清该团的国别(地区)、客源地组团社名称、领队及全陪姓名等;如该团无领队和全陪,应与该团成员逐一核对团名、国别(地区)及团员姓名等。

  27. 2)致欢迎辞 (1)代表所在接待社、本人及司机 欢迎客人光临本地; (2)介绍自己的姓名及所属单位; (3)介绍司机; (4)表示提供服务的诚挚愿望; (5)预祝旅游愉快顺利

  28. 3)地陪首次沿途导游,向客人介绍: 风光导游; 风情介绍; 介绍下榻饭店

  29. 实景训练 • 1.靖江王府 • 2.博物馆 指导老师: 潘善环讲师 基地指导老师: 周玉建 实训基地: 任选其一

  30. 心得体会 • 在接团时,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 • 开端?请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31. Thank You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