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科技與創新管理 第五章 技術取得方式

科技與創新管理 第五章 技術取得方式. 陳澤義 教授 國立台北大學 國際企業研究所 chenty@mail.ntpu.edu.tw 02-2673-6270; 8674-6786. 向外購買. 市場交易. 外購. 外部 來源. 技 術 取 得 方 式. 合作研發. 技術合作. 研發聯盟. 合資. 自製. 內部研發. 內部 來源. 自行研發. 垂直整合. (Nooteboom, 1992). (Lane, Lubatkin, 1998). pp.89. 內部自行研發 ( 風險最大 ). (Ford, 1988). 併購技術公司.

bow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科技與創新管理 第五章 技術取得方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科技與創新管理 第五章技術取得方式 陳澤義 教授 國立台北大學 國際企業研究所 chenty@mail.ntpu.edu.tw 02-2673-6270; 8674-6786

  2. 向外購買 市場交易 外購 外部 來源 技 術 取 得 方 式 合作研發 技術合作 研發聯盟 合資 自製 內部研發 內部 來源 自行研發 垂直整合 (Nooteboom, 1992) (Lane, Lubatkin, 1998)

  3. pp.89 內部自行研發(風險最大) (Ford, 1988) 併購技術公司 技術 取得 方式 合資開發 委託研究(委外研究計畫) (make or buy) 技術授權(授權合約) 直接購買技術 聘用技術顧問 非契約方式(逆向工程分解)

  4. 技術取得方式 (make or buy) • 1.內部自行研發:投入承諾最多,風險最大。 • 2.併購技術公司:直接併購技術擁有者。 • 3.合資開發:共同出資開發特定技術。 • 4.委託研究:委外研究計畫。 • 5.技術授權:向發明者以授權合約取得使用權。 • 6.購買技術:直接價購特定技術。 • 7.聘用技術顧問:直接聘用熟悉此技術的專家。 • 8.非契約方式:以逆向工程分解,模仿獲取技術。

  5. (Ford, 1988) pp.89 不同的技術取得方式 最 重要 技術 最 特殊 技術 基本 特殊 重要 技術 外部 的 技術

  6. 技術取得模式 內部來源(自行研發) 高 高 資源 承諾度 技術生 命週期 技術可 獲得性 企業技 術地位 晚 高 高 特殊 管理者 風險偏好 技術開 發能力 急迫性 技術類型 低 急 外部來源(合資開發、外部契約研發、 技術授權、直接購買(技術買斷))

  7. Ford, 1988 管理者的風險規避傾向 取得技術管理者所需的承諾度 人 技術 取得 方式 與 影響 因素 技術來源機會的可獲得性 事 時 技術取得的急迫性 公司相對地位 技術生命週期地位 地 物 技術類型 公司的技術開發能力 PP.90

  8. 技術的應用方式 (use or sale) • 運用此技術自行製造與生產 • 與他人合資(joint-venture)合作運用此技術生產產品 • 運用此技術委託別人製造 • 將技術授權出去(license-out)

  9. 技術應用方式 高 自行生產 資源 承諾度 技術生 命週期 高 企業技 術地位 技術應 用潛力 晚 特殊 技術類型 廣 授權出去、委外生產、合資生產

  10. (Olleros, MacDonald, 1988) 內部來源 • 使用時機: • 1.企業希望提升本身的技術能力。 • 2.企業希望對技術使用有較大自主權。 限制: • 1.需投入大量人力、資金與時間。 • 2.前置時間長,競爭者先佔有行銷通路。 • 3.資金耗費大,限制企業的策略彈性。

  11. 中國吉利汽車(Geely) 內部研發 4G18CVVT發動機引擎 Z系列自動變速器已臻世界水準

  12. 外部來源 • 使用時機: • 外部環境高度競爭,企業內部資源不足時。 方式— 1.技術授權 2.技術合作 3.契約研究 4.技術買斷

  13. 1.技術授權 授權方提供被授權方使用技術的權利 一種契約的安排 專利權 商標 被授權方則支付專利使用費,依據產品銷售金額的某一成數計算 技術經驗 包括產品、製程、與管理技術 (Atuahene-Gima, 1992)

  14. 日產汽車(Nissan) 購買技術授權 購買豐田(Toyota)的油電混合動力系統技術授權

  15. 技術授權 • 使用時機: • 內部資源不足, • 需快速獲得新技術 • 補足企業核心技術(Killing, 1988) 優點: 無須投入大量資本 (只需尋找、評估與專利之成本) 降低產品失敗風險(Gold, 1975)

  16. 技術授權與內部研發之比較 (Atuahene-Gima, 1992)

  17. 2.技術合作 企業間彼此提供不同的資源與技術秘訣,以達成議定好的目標之活動。(Dodgson, 1993)

  18. (1)合資(joint venture)或策略聯盟(alliance) (Hagedoorn, 1993) 技術策略聯盟: 企業間合作性契約 提升市場競爭力 無須成立新組織 合資: 股權聯盟 共同出資成立新事業體 對現有企業增資,握有相當股權 分擔成本 降低風險

  19. 新力(Sony) 技術合作 與三星(Samsung)技術合作, 合資建立 液晶處理器(S-LCD)工廠

  20. (2)研發聯盟(consortia) • 研發聯盟指多家企業的共同合作,係指三家及以上企業間的合作。(Rhea, 1991) • 使用時機: • 1.想要研發未能商業化之技術時。 • 2.想要建立新的標準時。 • 3.想要影響政府法令制定時。 • 4.重點不在保有技術所有權,而是在如何有效利用技術時。(Tidd, Trewhwlla, 1997)

  21. 4.技術買斷 3.契約研究 又稱委外研究 企業向外部的研究單位或學術機構,訂定契約以協助企業研究某項技術。(Haour, 1992) • 又稱直接購買 • 需要技術方,以價金買斷方式取得技術。 • 比較: • 技術買斷:直接取得所有權,永久持有。 • 技術授權:取得一定期間之使用權。

  22. IBM 技術買斷 直接購買英特爾(Intel)8088處理器與作業系統

  23. 迎輝(Efun)科技 委託研發 生產液晶處理器(LCD)背光模組關鍵光學元件 技術來自於工研院電光所的技術轉移

  24. 組織外部知識獲取的方法光譜 專家招募 購併 公開市場 的採購 知識委外 知識購買 知識獲取 與顧客知識交流 與合作夥伴 互惠交流 與供應商知識交流 長期合約 正式策略聯盟 網路型組織 入股 pp.198 合資

  25. 影響技術取得方式之因素 組織因素 (10項) 技術取得方式 技術 取得 績效 (技術) (財務) (市場) 內部研發 買技術授權 合資 研究聯盟 委託契約研究 專案技術 因素(12項) 環境因素 (5項) pp.103

  26. 影響技術取得方式的因素 組織因素-10項專案技術因素-12項環境因素-5項

  27. 短期內無法改變 組織因素 十個項目

  28. 組織因素

  29. 技術對公司競爭地位的重要性 技術複雜度 技術內隱性 與現有技術的相關連程度 技術的可替代程度 技術的生命週期階段 技術的潛在商譽 技術發展的預期成本 技術獲得專利權保護的程度 2.專案技術因素 pp.103

  30. 、技術對公司競爭地位的重要性 • 技術對公司競爭地位的重要性分為四類: • 1.基本技術:多靠外部取得。 • 2.關鍵技術:指能為公司取得競爭優勢的技術,多由內部自行研發。 • 3.正在進步的(pacing)技術:指未來能成為公司的主要技術。多內部自行研發。 • 4.正在浮現的(emerging)技術:傾向自大學中取得該項技術。(Tidd, Trewhella, 1997)

  31. (Haour, 1992; Hagedoorn, 1993) 、技術複雜度 • 技術複雜度高的技術:多借重外部的策略聯盟、與供應商或大學合作研發。係基於分工的考量。 • 技術複雜度低的技術:多借重內部的策略聯盟、契約委託計畫研究。係基於知識專業化的考量。

  32. 、技術內隱性 • 技術可編纂程度愈高,愈容易被移轉與被散佈,多以技術授權與契約研究來取得技術。 • 技術可編纂程度愈低,愈不容易被移轉,必須以做中學,技術合作方式來取得。甚至以自行研發或合資(joint venture)方式來取得。 (Tyler, 1995; Tidd, Trewhella, 1997)

  33. 、與現有技術的相關連程度 • 與現有技術的相關連程度愈高,愈可以靠自行研發來取得技術。(Kurokawa, 1997) • 與現有技術的相關連程度愈低,則須用技術授權或契約研究,來取得技術。

  34. 環境因素

  35. (Yin, 1992) 1.銷售成長率、 2.獲利成長率。 經濟 績效 技 術 引 進 績 效 1.縮短新產品的開發時間。 2.突破公司目前的技術瓶頸。 3.降低不良率。 4.提高對該項技術的吸收程度。 5.該技術在公司內的擴散效果。 技術 績效 財務 績效 1.降低單位成本。 2.增加銷售量。 3.增加獲利能力。 市場 績效 開擴新市場

  36. 裕隆(Yulon) 市場績效 內部研發成立華創車電公司研發中心自創品牌(Luxgen)新車款

  37. 日立(Hitachi)企業 技術績效 分離式窗型冷氣機技術領先(高壓胴體漏卷式壓縮機技術、室內機個別運轉控制技術)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