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第五讲 课程设计之取向: 学科中心

第五讲 课程设计之取向: 学科中心. 主讲教师:冯生尧. 本讲主要内容. 学科中心课程取向的历史. 1 、学科中心课程取向的历史. 2 、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 3 、中国学科中心课程观. 4 、读李士锜系列论文有感. 文献研读. 黄政杰: “ 第三章 课程设计的理论取向 ” 。载黄政杰 《 课程设计 》 (页 103 ~ 142 ),台湾东华书局 1998 年版。 蔡斯著,李一平、陆忻译( 1988 )。课程设计:有代表性的模式。载陆亚松、李一平选编 《 课程与教材 》 (页 283 - 328 ),人民教育出版社。

bow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讲 课程设计之取向: 学科中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讲 课程设计之取向:学科中心 主讲教师:冯生尧

  2. 本讲主要内容 学科中心课程取向的历史 1、学科中心课程取向的历史 2、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 3、中国学科中心课程观 4、读李士锜系列论文有感

  3. 文献研读 • 黄政杰:“第三章 课程设计的理论取向”。载黄政杰《课程设计》(页103~142),台湾东华书局1998年版。 • 蔡斯著,李一平、陆忻译(1988)。课程设计:有代表性的模式。载陆亚松、李一平选编《课程与教材》(页283-328),人民教育出版社。 • 张华:“第四章 结构主义课程范式”,载单丁:《课程流派研究》(页109~148)。1998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 顾明远:课程改革的世纪回顾与瞻望(节选)。《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 •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 • 王策三:“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7期。页3-21。 • 李士锜的系列论文:熟能生巧吗?熟能生笨吗?熟能生厌吗?

  4. 第一节 学科中心课程取向的历史 • 课程理论取向,是指贯穿于课程各要素背后的总的思想和观点。类似于课程目标的三大来源。 • 学科中心课程,the subject-centered curriculum,the discipline-centered curriculum。也可以称为学术理性取向。

  5. 一、古代的学科课程 最古老是活动和经验学习,最持久、最有影响的课程是学科课程、学科本位课程。 中国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欧洲七艺,三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特征: 课程内容上,强调哲学化、神学化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受到轻视; 课程功用上、目标上,从原先的实用主义,演变为心智陶冶、炫耀虚饰的形式主义。

  6. 二、近代的学科课程 17世纪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本着“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崇高理想主张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是近代学科课程的先导。 19世纪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按照人类的兴趣,提出六大类课程。 英国科学家、教育家斯宾塞,1859年发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人文学科必须接受科学的检验,是从属于科学的;摈弃神学。 三个特征: 1、人文科学由古典向近代展,如现代民族语言; 2、自然科学占据了应有的地位; 3、神学逐步退出学校课程。

  7. 三、现当代的学科课程思想 20、30年代要素主义课程 30年代永恒主义课程 60年代布鲁纳结构主义学科课程

  8. (一)20、30年代的要素主义 要素主义(Essentialism)是当代西方主要的教育哲学流派之一,针对进步主义教育造成的教育教学弊端而产生。代表性人物为美国的巴格莱(W. C. Bagley, 1874-1946),1938年《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被视为要素主义者的宣言。 1、重建严格的学术标准,加强对拉丁语、数学、科学、社会等的系统学习和心智训练。 2、重视预先规定的教材,建立学科课程体系。 3、开展天才教育。 4、重申教育过程的主导权在教师而不是学生。

  9. (二)30年代永恒主义课程 • 永恒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美国有赫钦斯、阿德勒,法国有阿兰,英国有利文斯通。 • 主张“课程应当主要地由永恒学科组成”。 “永恒学科”主要是哲学、文学、历史、科学、希腊语、拉丁语等学术性科目; • 教材主要是历代伟大思想家的著作, “首先是那些经历了许多世纪而达到古典著作水平的书籍。”

  10. (四)学科中心取向的主要思想 1、强调课程目标是理智训练和智力发展,而不是生活技能的培养、非智力性因素和人格的发展。2、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以知识的学科逻辑体系来组织编排课程,而不是儿童心理或社会问题。3、把知识、学科按照智力培养价值,划分成不同的价值等级。4、较倾向于采用分科课程的方式,当然也有综合性学术课程如综合理科等。

  11. 5、等级化的师生关系 学者是真理、知识的拥有者, 教师是真理、知识的传播者, 学生是真理、知识的接受者。 6、倾向于系统的接受学习,或者学科体系内的探究学习,一般较为忽视经验性学习、活动学习。 --蔡斯著,李一平、陆忻译(1988)。课程设计:有代表性的模式。载陆亚松、李一平选编《课程与教材》(页283-328),人民教育出版社。

  12. 第二节 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 一、布鲁姆生平 布鲁姆生平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为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于1915年10月出生在美国纽约。 布鲁纳论著甚丰,在课程教学论上的主要代表著作有:《教育过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1960)、《教学理论探讨(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1966)。 对课程教学论的主要贡献:在课程论上,提出结构主义课程和螺旋式课程的思想;在教学论上,提出发现学习的思想。

  13. 二、结构主义课程思想的背景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认为美国科技教育的落后,根本在于进步主义教育造成的。 美国1958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增拨大量教育经费训练科学技术高级人才。要求加强中小学课程的理论性、系统性,强调发现学习。 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召集了约35位科学家、学者和教育家集合于马萨诸塞的伍兹霍尔,讨论怎样改进中小学的自然科学教育问题。作为会议主席,布鲁纳做《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学科结构运动”在全美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其代表性课程有PSSC物理、BSCS生物、SMSG数学、CBA和CHEMS化学等。

  14. 三、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的思想 (一)学科结构的含义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教材结构(the structure of a subject matter)、学科结构(the structure of a subject)的概念。又称知识结构、基本结构。 在《教育过程》一书的引论中,布鲁纳开宗明义地指出了课程内容的核心问题,“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与其说是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

  15. 所谓学科结构,是指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相互关系。所谓学科结构,是指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相互关系。 例如,生物学上的向性,数学解答一元一次方程式中分配律、交换律、结合律三个基本法则,英语的结构规则和句型。又如,生物学上的向性。各类低等动物的运动在表面上看来没有任何规律和共性,其实受到向性规律的支配。尺蠖虫喜欢沿着15度的斜面前行,飞蛾喜欢扑向光亮。

  16. (二)学科结构的意义 意义之一:单纯化、经济性效能,使得学科内容容易理解和记忆。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生物中的分类和进化学说,它们是对众多特殊现象的概括和解释,这样,我们就不必一个一个地去理解、记忆。 意义之二,有助于知识的迁移、生成和运用。学科结构不但有助于解释目前的、已知的现象,也有助于帮助我们解释未来的、未知的现象,以及解决各种问题。 意义之三,有助于克服教学内容的陈旧落后,跟上各学科的发展。

  17. 四、结构主义改革和思想评论 1.在目标上存在着精英主义思想,有着重提高,轻视普及的倾向。正如科南特曾经设想的,要在高中另开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是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难以通过的。新课程基本上体现了这种思想 2、缺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当时美国出现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导致人们对过分关注学科结构的课程产生了逆反心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初,社会动荡、种族歧视、越南战争、大中学生的"反文化"运动等,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使得人们不能安心于学习。另外,由于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战争对人类前途的威胁,在西方国家兴起了反科学运动,无疑对科学教育的改革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8. 3.缺少儿童心理专家的参与,教材只是注重学科的结构,而忽视了儿童心理的结构。主持课程改革的人都是来自大学的科学家,缺少儿童心理专家、缺少中学教师的参与。正如美国科学基金会指出的,改革的"重点放在教材上,而不是在教育学上"。因而教师不能接受,学生不能接受。4.改革的过程和方法不尽合理。有人把这次课程改革的模式叫做RDDA模式,即研究(Research)、开发(Development)、传播(Diffusion)、采用Adoption)。也叫"中心一边缘"模式,即课程目标是由"中心"专家制定的,再由他们主持课程开发和传播,而课程的实施则由处于"边缘"的教师来完成。教师处于被动地位,也缺少参与意识和参与机会。许多教师对课程改革持否定态度或反应冷淡。3.缺少儿童心理专家的参与,教材只是注重学科的结构,而忽视了儿童心理的结构。主持课程改革的人都是来自大学的科学家,缺少儿童心理专家、缺少中学教师的参与。正如美国科学基金会指出的,改革的"重点放在教材上,而不是在教育学上"。因而教师不能接受,学生不能接受。4.改革的过程和方法不尽合理。有人把这次课程改革的模式叫做RDDA模式,即研究(Research)、开发(Development)、传播(Diffusion)、采用Adoption)。也叫"中心一边缘"模式,即课程目标是由"中心"专家制定的,再由他们主持课程开发和传播,而课程的实施则由处于"边缘"的教师来完成。教师处于被动地位,也缺少参与意识和参与机会。许多教师对课程改革持否定态度或反应冷淡。

  19. 这次课程改革尽管不如人意,但对世界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教育内容现代化。20世纪上半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被吸收到课程和教材中,删除了陈旧的内容,如物理不再强调热学、声学、静电学,而更加注重波。2.重视探索教学和实验室教学。20世纪50年代以前教材多是描述性的,改革以后,重视实验,学生通过学习科学获得一些探究的能力。但不足也很明显:一是削弱了对科学应用的重视;二是没有吸收当代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新课程的哲学基础仍然是归纳主义的或逻辑经验主义的,例如过分强调归纳法;三是对发现法不适当的强调。这次课程改革尽管不如人意,但对世界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教育内容现代化。20世纪上半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被吸收到课程和教材中,删除了陈旧的内容,如物理不再强调热学、声学、静电学,而更加注重波。2.重视探索教学和实验室教学。20世纪50年代以前教材多是描述性的,改革以后,重视实验,学生通过学习科学获得一些探究的能力。但不足也很明显:一是削弱了对科学应用的重视;二是没有吸收当代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新课程的哲学基础仍然是归纳主义的或逻辑经验主义的,例如过分强调归纳法;三是对发现法不适当的强调。

  20. 第三节 中国学科中心观 一、双基观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提出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首次明确提出“双基”概念。同时颁发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把小学教育概括为“全面基础教育”。 双基观下,还强调了训练法、讲授法。

  21. 二、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 建国初期苏联教育学、教学论对中国的巨大影响。 凯洛夫教育学强调: 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重要性; 课堂的重要性,把课型分为预习、引入、新课传授、巩固课、复习课等; 教师的重要作用; 接受法。

  22. 三、新课改下王策三的观点 “六、究竟何谓课程和教学?”(页15-19)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 年7 月,第2卷第3期。 注释:全文5页至23页。现取其中核心部分。

  23. (一) “课程的本质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人类认识的成果——知识” “学生不是直接跟自然界、社会现象打交道,而是通过课程这个中介客体去认识世界。人类历史的总体的认识是直接经验,个体的认识只是在少数情况下依然要直接经验,多数是间接经验”。 思考:中国学生不需要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模拟的直接经验,如自然科学的实验、语文的课外阅读、外语的四会?

  24. 关于知识的功能 “这些内化了的知识经验,不仅成为一种认识、实践的工具和能力” ; “而且也极大地影响着个体世界观、人生观, 还发生着种种体验即情感” ; “使相应的活动能力与一定的技巧、技能、鉴赏力、判断力等等得到发展”。 总之,“知识对学生的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 思考:知识的确具备上述功能,但是情感、能力难道不能促进知识吗? 知识能够自然地、必然地、充足地导向情感、能力吗?

  25. 关于知识的一个比喻 “好比对孩子供给食物以便长身体,不是去改革、改善食物供给以便更好地长身体, 而是要从供给食物“转变”开去, 这在道理上是讲不通的”。 如果食物有问题,则需控制食物的生产环节; 食物要顺利吸收,消化能力十分重要; 故从单纯采购食物上转变开去,也有一定道理。

  26. (二) “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 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 “传授(教) 包括两种基本形式,就是刚刚说过的知识内化中两种展开、简化形式,也就是言语的形式和物质的形式,在教学实际工作中,两者都是同时运用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通常讲授法以言语形式为主;探索、发现法以物质形式为主。在学校教学中,特别是中小学教学中,哪一种教学方法是主要的呢?不用说,讲授法是主要的”。 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进行学习。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

  27. 思考 用“传授”指称讲授法和发现法,不太符合目前的习惯; 讲授、发现的主次比重,也许很难有现成答案,最好视具体目标和情景而定。 不过,就中国的现状、与国际的差距而言,更强调发现、自主、活动等,非常必要。

  28. 第四节 读李士锜系列论文有感 文章研读:李士锜的系列论文:熟能生巧吗?熟能生笨吗?熟能生厌吗? 有感而发: 1、根据文章,为什么说操练法等,反而会生笨、生厌? 2、操练法、记忆法、讲授法运用过多,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熟能生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古人为什么如此说,您有何评论? 3、在俗话中,是否还有与上述说法相异、相补的说法,如“功夫在诗外”,“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这说明了什么? 4、按照现代理论,熟能生巧等观点反映了什么理论观念?其对立的理论观念是什么?

  29. 接下来的几个章节,会涉及其它理论观念,届时,您会运用这些观点,继续目前的问题和思考吗?接下来的几个章节,会涉及其它理论观念,届时,您会运用这些观点,继续目前的问题和思考吗?

  30. 谢谢倾听和参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