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595 Views
第 七 节. 线 粒 体. 是 1850 年发现的一种细胞器, 1898 年命名。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 ATP 的主要场所。. 1850 年 , 德国生物学家 Rudolph Kölliker 第一个发现线粒体 , 并推测 -- 这种颗粒是由半透性的膜包被的。 1898 年对线粒体进行命名 。 1900 年, Leonor Michaelis 用染料 Janus green 对肝细胞进行染色 , 发现细胞消耗氧之后 , 线粒体的颜色逐渐消失了 , 从而提示线粒体具有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 。
E N D
第 七 节 线 粒 体 是1850年发现的一种细胞器,1898年命名。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
1850年,德国生物学家Rudolph Kölliker第一个发现线粒体, 并推测--这种颗粒是由半透性的膜包被的。 • 1898年对线粒体进行命名。 • 1900年,Leonor Michaelis用染料Janus green对肝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消耗氧之后,线粒体的颜色逐渐消失了,从而提示线粒体具有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 • 1948Green证实线粒体含所有三羧酸循环的酶,1949Kennedy和Lehninger发现脂肪酸氧化为CO2的过程是在线粒体内完成的,1976Hatefi等纯化了呼吸链四个独立的复合体,Mitchell(1961-1980)提出了氧化磷酸化的化学偶联学说,从而证明了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能量转换的主要部位。
一、线粒体的形态 线粒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呈线状、粒状或短杆状;有的呈圆形、哑铃形、星形;还有的呈分枝状、环状等。但以圆柱状与椭圆球形为最多。
新陈代谢旺盛、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线粒体的数目就较多,如心肌细胞、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新陈代谢旺盛、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线粒体的数目就较多,如心肌细胞、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新陈代谢较低,需要能量较少的细胞,线粒体的数目就较少,如淋巴细胞、精子细胞。 当细胞处于病变、体温过高或细胞基质酸性过高的环境下,线粒体易溶解或因过度膨胀破裂而使其数目减少。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在电镜下观察,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围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主要由外膜、内膜、膜间腔和基质组成 。
1、外膜 • 包围在线粒体外表面的一层单位膜 ,厚6~7nm,平整光滑,与内膜不连接。 • 含有多套运输蛋白--孔蛋白,它们构成脂类双分子层上水溶性物质可以穿过的通道,所以外膜的通透性非常高,使得膜间隙中的环境几乎与胞质溶胶相似。 • 外膜含有一些特殊的酶类,如单胺氧化酶,这种酶能够终止胺神经递质,如降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作用。
2、内膜 • 位于外膜的内侧包裹线粒体基质的一层单位膜, 厚5~6nm。 • 内膜的通透性较低,一般不允许离子和大多数带电的小分子通过。 • 线粒体内膜通常要向基质折褶形成嵴,从而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嵴上有ATP合酶,又叫基粒。 • 内膜的酶类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类∶运输酶类、合成酶类、电子传递和ATP合成酶类。 • 内膜是线粒体进行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主要部位。 • 标志酶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
线粒体通透性研究 将线粒体放在100 mM蔗糖溶液中,蔗糖穿过外膜进入线粒体的膜间间隙;然后将线粒体取出测定线粒体内部蔗糖的平均浓度,结果只有50 mM, 比环境中蔗糖的浓度低。据此推测:线粒体外膜对蔗糖是通透的,而内膜对蔗糖是不通透的
首先将线粒体置于低渗溶液中使外膜破裂,此时线粒体内膜和基质(线粒体质)仍结合在一起,通过离心可将线粒体质分离。用去垢剂毛地黄皂苷处理线粒体质,破坏线粒体内膜,释放线粒体基质,破裂的内膜重新闭合形成小泡,其表面有F1颗粒。首先将线粒体置于低渗溶液中使外膜破裂,此时线粒体内膜和基质(线粒体质)仍结合在一起,通过离心可将线粒体质分离。用去垢剂毛地黄皂苷处理线粒体质,破坏线粒体内膜,释放线粒体基质,破裂的内膜重新闭合形成小泡,其表面有F1颗粒。
线粒体内膜的主动运输系统 内膜含100种以上的多肽,蛋白质和脂类的比例高于3:1。心磷脂含量高(达20%)、缺乏胆固醇,类似于细菌。通透性很低,仅允许不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和离子通过内膜时需要特殊的转运系统。 ①糖酵解产生的NADH必须进入电子传递链参与有氧氧化; ②线粒体产生的代谢物质如草酰辅酶A和乙酰辅酶A必须运输到细胞质中,它们分别是细胞质中葡萄糖和脂肪酸的前体物质; ③线粒体产生的ATP必须进入到胞质溶胶,以便供给细胞反应所需的能量,同时,ATP水解形成的ADP和Pi又要被运入线粒体作为氧化磷酸化的底物。 利用膜间隙形成的H+梯度协同运输。
线粒体中的蛋白质绝大多数都是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的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后运输到线粒体的。线粒体中的蛋白质绝大多数都是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的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后运输到线粒体的。
翻译后转运与蛋白质寻靶 共翻译转运与蛋白质分选
3、基粒 基粒与膜面垂直而规则排列,粒间相距10nm。 基粒由头部- -F1、柄部和基片- -F0三部分组成 。
头部含有可溶性ATP酶,功能是合成ATP。在头部还有一个多肽,称为ATP酶复合体抑制多肽,可能具有调节酶活性的作用。头部含有可溶性ATP酶,功能是合成ATP。在头部还有一个多肽,称为ATP酶复合体抑制多肽,可能具有调节酶活性的作用。 柄部是对寡霉素敏感的蛋白,作用是调控质子通道。 基片为疏水蛋白,是调控磷酸化作用的部位
基粒的发现及功能预测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Humberto-Fernandez Moran 用负染技术检查分离的线粒体时发现:线粒体内膜的基质一侧的表面附着一层球形颗粒,球形颗粒通过柄与内膜相连。几年后,Efraim Racker分离到内膜上的颗粒,称为偶联因子1,简称F1。
牛心脏线粒体的负染电镜照片 可见球形颗粒通过小柄附着在线粒体内膜嵴上
Racker发现这种颗粒很像水解ATP的酶,即ATPase,这似乎是一个特别的发现,为什么线粒体内膜需要如此多的水解ATP的酶?Racker发现这种颗粒很像水解ATP的酶,即ATPase,这似乎是一个特别的发现,为什么线粒体内膜需要如此多的水解ATP的酶? • 如果按照常规的方式思考所发现颗粒的问题,似难理解线粒体内膜上需要ATP水解酶,如果将ATP的水解看成是ATP合成的相反过程,F1球形颗粒的功能就显而易见了:它含有ATP合成的功能位点,即ATPase既能催化ATP的水解,又能催化ATP的合成,到底行使何种功能,视反应条件而定。 • 在分离状态下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在结合状态下具有ATP合成酶的活性。
ATP合酶合成ATP的机理? 结合变构模型
4、膜 间 隙 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之间的间隙称为膜间隙, 宽6~8 nm,由于外膜通透性很强,而内膜的通透性又很低,所以膜间隙中的化学成分很多,几乎接近胞质溶胶。功能是建立和维持氢质子梯度。 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5、基质 内膜和嵴包围着的线粒体内部空间是线粒体基质,与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降解等有关的酶都存在于基质之中;此外还含有DNA、tRNAs、rRNA、以及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各种酶和核糖体。 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三、线粒体的功能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对糖、脂肪、氨基酸等能源物质的氧化,进行能量的转换。 细胞氧化是指依靠酶的催化,氧将细胞内各种供能物质氧化而释放能量的过程。由于细胞氧化过程中,要消耗O2并放出CO2和H20,所以又称为细胞呼吸 。 在细胞生命活动中,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因此人们又将线粒体喻为细胞的动力工厂。
糖 蛋白质 脂肪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乙酰辅酶A生成 三羧酸循环 酵解
呼吸链是一组酶的复合体,分布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细胞吸入的氧,在这条链上被利用与氢结合,由于呼吸链在递氢时也同时传递电子,也称为电子传递呼吸链。呼吸链是一组酶的复合体,分布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细胞吸入的氧,在这条链上被利用与氢结合,由于呼吸链在递氢时也同时传递电子,也称为电子传递呼吸链。 伴随电子传递链的氧化过程所进行的能量转换和ATP的生成,称为氧化磷酸化。
四、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一)线粒体的自主性 1、线粒体中含有DNA(mtDNA) 2、线粒体含有自身特有的蛋白质合成体系(mRNA、rRNA、tRNA、核蛋白体和氨基酸活化酶等)。 (二)线粒体的依赖性 但由于mtDNA的基因数量不多,因此由它编码合成的蛋白质有限,只占线粒体全部蛋白质的10%,约10种左右,并多为疏水蛋白,其余90%的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的。
通过离体实验发现两套遗传体系的遗传机制不同。如放线菌酮是细胞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但是对细胞器蛋白质的翻译却没有作用。另外,一些抗生素,如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能够抑制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但对细胞质蛋白质合成没有多大影响。通过对转录的抑制研究,发现线粒体基因转录的RNA聚合酶也是特异的。通过离体实验发现两套遗传体系的遗传机制不同。如放线菌酮是细胞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但是对细胞器蛋白质的翻译却没有作用。另外,一些抗生素,如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能够抑制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但对细胞质蛋白质合成没有多大影响。通过对转录的抑制研究,发现线粒体基因转录的RNA聚合酶也是特异的。